去洪山疾控中心打卡介苗需要带什么
Ⅰ 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需要哪些证件
材料:
准生证、户口簿、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记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即在儿童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1)去洪山疾控中心打卡介苗需要带什么扩展阅读:
预防接种证办理流程
1、在外地出生但在本县居住的孩子,也应尽快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让孩子尽快的补种各种疫苗。若在原地区已接种过疫苗,应带上原来的预防接种证,根据已接种过的疫苗,安排补种未种的疫苗。
2、家长在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时,必须把可靠的通讯住址和联系电话告诉医务人员,以便联系。
Ⅱ 打卡介苗需要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
你好,接种卡介苗之后要注意局部卫生。
指导意见:
接种卡介苗后,接种部位要化脓、破溃、结痂,最后留下疤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花花”。只要注意接种部位的局部卫生,防止继发感染就可以了。
Ⅲ 小学生打新冠疫苗要带什么证件
监护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儿童身份证(如无身份证,需携带有儿童身份证号码的户口本),及儿童《预防接种证》(有条码可供医务人员扫描),前往就近的接种门诊打疫苗。监护人可关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官方发布平台相关信息。
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按学校或居住地要求进行团体预约或个人预约。未成年人接种需由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陪同,需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带好相关身份证件和预防接种证(如有),需记住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认真阅读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小学生打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儿童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首先要确保身体的各项机能,必须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如果存在发热、感冒或者急慢性疾病的发作期等情况,需要延期接种。此外,如果对流感疫苗过敏,是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
新冠疫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果儿童接种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需要暂时忌口,尽量不要吃油腻、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Ⅳ 给孩子办打预防针的证件都需要什么手续
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证也是今后儿童入园、入学的主要凭证。因此当儿童出生后一月内请携带孩子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三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它相应疫苗。另外,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家长: ( 1 )当你的宝宝接种完麻疹疫苗后(约一周岁左右),每周二、三带宝宝到合肥市疾控中心测定相应疫苗接种效果; ( 2 )卡介苗接种三个月后,每逢周 一、二上午到市妇幼保健所监测接种效果。
Ⅳ 接种疫苗需要带什么证件
您好:接种疫苗需要带好身份证
打疫苗,如果是小孩子,需要带上疫苗的接种本,如果是成年人的需要带好身份证,带好一些检查结果。
就比如,如果是成年人去接种乙肝两对半,接种乙肝疫苗,需要带好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疾控中心的医生就会结合你实际的检查结果,再来考虑认为你有没有必要再接种乙肝疫苗。
一般来说,在有情况,有必要的情况下才需要接种,如果没必要接种,就不需要接种疫苗,就比如,如果和水痘病毒经常接触的亲属,既往没有打过水痘疫苗,这一部分人却还是需要常规的进行水痘疫苗的接种,如果是一些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打一些甲肝疫苗。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疫苗一般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根据传统和习惯又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抗毒素、亚单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法》
第三条国家对疫苗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
第四条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
国家支持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疫苗研制和创新,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
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疫苗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鼓励疫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升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
第五条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加强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
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依法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Ⅵ 关于打卡介苗的
去妇幼保健院或疾控中心。
Ⅶ 打疫苗需要带身份证吗
成年人一般是需要带身份证的,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是需要带出生证明、防疫本的,一般按照预防接种手册上的种类接种疫苗的。但是也有特殊的,具体看情况,有的地方要身份证,具体的情况可以去现在居住地的防疫站咨询一下,看看当地是规定的,每一个的地方规定是不一样的。
【资料拓展】
一、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产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个月才能生产出一个批次。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成本很高。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全球获得推荐疫苗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
二、起源发展
1796年,史上疫苗第一剂疫苗,本质为牛痘疫苗,用以对抗天花
1879年,首支抗霍乱疫苗
1881年,首支抗炭疽疫苗
1882年,首支抗狂犬病疫苗
1890年,首支抗破伤风、白喉疫苗
1896年,首支抗伤寒热疫苗(typhoidfever)
1897年,首支抗鼠疫疫苗
1921年,首支抗结核病疫苗(卡介苗)
1926年,首支抗百日咳疫苗
1927年,首支抗结核疫苗
1932年,首支抗黄热病疫苗
1937年,首支抗伤寒(typhus)疫苗
1945年,首支抗流行性感冒疫苗
1952年,首支抗小儿麻痹疫苗
1954年,首支抗日本脑炎疫苗
1957年,首支抗腺病毒疫苗
1962年,首支抗小儿麻痹口服疫苗
1964年,首支抗德国麻疹疫苗(Rubella)
1967年,首支抗腮腺炎疫苗(Mumps)
1970年,首支抗玫瑰疹疫苗(roséole)
1974年,首支抗水痘疫苗
1977年,首支抗肺炎疫苗(肺炎双球菌)
1978年,首支抗脑膜炎疫苗(脑膜炎双球菌)
1981年,首支抗乙型肝炎疫苗
1985年,首支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1992年,首支抗甲型肝炎疫苗
1998年,首支抗莱姆病、轮状病毒疫苗
2006年,首支抗子宫颈癌(乳突病毒)疫苗
2009年4月23日,中国宣布成功研发出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Ⅷ 打预防针需要什么证件
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证也是今后儿童入园、入学的主要凭证。因此当儿童出生后一月内请携带孩子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三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它相应疫苗。另外,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家长:
( 1 )当你的宝宝接种完麻疹疫苗后(约一周岁左右),每周二、三带宝宝到合肥市疾控中心测定相应疫苗接种效果;
( 2 )卡介苗接种三个月后,每逢周一、二上午到市妇幼保健所监测接种效果。
Ⅸ 办疫苗接种证需要带什么东西
办理预防接种证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具体办理材料以各地方办理为准。
拓展内容:
广州预防接种证办理材料
一首针预防接种记录;
二户口本或暂住证;
三补开证明需提供身份证信息。
北京预防接种证办理材料
1、户口本;
2、出生证明等相关证件。
3、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记录;
4、居住证明。
上海预防接种证办理材料
在上海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医院将为其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并发放预防接种证。
武汉预防接种证明办理材料
1、户口薄;
2、出生证明;
3、儿童出生医院产房接种单;
4、健康卡。
青岛预防接种证办理材料
①出生证明;
②居民户口本;
③医院的首针接种单(乙肝、卡介苗)。
宝宝刚出生首先要接受的保障就是疫苗。接受疫苗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抵御外界各种病菌的侵害,因此疫苗的接种尤为重要。在为宝宝接种疫苗时,需要准备的东西中就有疫苗。那么疫苗证需要带什么办理?下面的文章将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疫苗证需要带什么办理
一般宝宝出生后,出生的医院会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给宝宝接种第一针乙肝和卡介苗,然后发给一本儿童预防接种证。出院之后,带着这本儿童预防接种证、户口簿去户口所在地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上卡,录入相关信息就可以了。上卡了之后,以后就按防疫医生的预约时间去接种。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带好证件。
接种疫苗时,爸妈需要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当以后您为宝宝在办理入托、入学时都需要查验。
2、和医生好好谈谈。
如果有什么禁忌症和慎用症,让医生准确地知道,以便保护好宝宝的安全,防止宝宝对某种物质过敏,误打疫苗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3、给宝宝洗澡。
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把身上的脏东西都洗掉。接种疫苗的当天,最好给宝宝穿清洁宽松的棉质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4、特殊情况需暂缓接种。
如果小宝宝有不适,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者等需要暂缓接种。
5、及时按住针口。
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6、接种疫苗后休息30分钟再离开。
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 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7、多休息多喝水。
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
8、接种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
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宝宝出生后马上就会接受疫苗就有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宝宝出生的医院就会发给家长儿童预防接种证,家长可以凭借这本接种证进行上卡,为后续疫苗的接种提供准备。在接种疫苗时,家长要注意带好所需证件,注意宝宝的卫生情况,学习不同疫苗的注意事项。
Ⅹ 接种单位到疫控机构领取疫苗应带什么
每个疾控中心都有下面接种单位的资料备案,所以接种单位由负责人到中心领疫苗,带上证件,还有签收疫苗的数量等信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