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明时代的商业模式是去中心化
①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1、消费模式的不同:
传统产品经济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分离。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被动接受,无论消费者如何选择,都是被动选择:价格、产品包装,等方面都是被动的接受,即消费者没有任何话语权。
互联网模式下,消费者是中心,他们可以参与到了企业的前端生产过程中,由消费者变成参与产销者,这就推动了产品经济向分享经济进化。
2、制造模式的改变:
互联网的碎片化特征导致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喜欢什么,企业就要满足什么,这是互联网赋予消费者的权利。如果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那么企业就会被淘汰。
消费者在互联网领域中,往往以群体如社群的形式存在,社群有强大的扩散力,传统媒体思维下无法将大量的分散的碎片化的个体连结在一起,而互联网下的大供应链平台完美解决了创业的核心难题。
3、商业模式的改变:
传统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分工理论,这种理论的实践最常见的就是流水线作业,程序化作业,那么互联网来了以后,它的去中心化特征,就打破了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组织,动摇了传统企业层级式和流水线式的流程,使企业变成了互联网分布中的一个节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互联网商业模式
② 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
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
互联网思维,更注重人的价值编辑
互联网思维是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工业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构成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介质则是无形的比特。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而且,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2互联网成为生活中的“水和电”编辑
互联网思维成为最根本的商业思维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整个链条中,从基础应用(如Email发邮件、微信发通知、网络查信息)到商务应用(如在线协同办公、在线销售、在线客服),乃至用联网思维去优化整个企业经营的价值链条。
互联网化将成为下一波商业浪潮中最关键的词汇。在日经2013年全球ICT论坛(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简称ICT)上,时任华为公司轮值CEO的胡厚昆说到:“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要敢于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发现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想象未来,仅仅看到威胁。”
“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之一,就像电力和道路一样。互联网不仅仅是可以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是构建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商业思维的起点。”
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指出,互联网在过去一年中出现根本性拐点,开始第一次正式影响实体经济,这是一个重要转变。投资人应快速拥抱高成长的互联网行业,同时复星集团也会选择性退出那些可能会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也会在可能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的行业加大投资,比如说物流、数据这些行业。
3互联网思维,堪比“文艺复兴”编辑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纺织行业,再到后来被定义为工业革命的肇始,影响东、西方经济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几十年,互联网也同样如此。
14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思潮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这场互联网革命和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由“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Apple的创始人乔布斯。他并非拥有真正伟大的物质发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都不是他原创,他的伟大是在于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如今,这个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与当初人类史上的“文艺复兴”一样,这种思维在逐渐扩散,开始对整个大时代带来深远的影响。不止产品经理或程序员,所有传统商业都会被这场互联网思维浪潮所影响、重塑乃至颠覆,这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会造福人类熟知的各个行业。
当今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工业化时代”,意味着工业时代,正在过渡为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三个“大”可以称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的“三位一体”。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任何一个大型技术革命,早期大家总是高估它的影响,会有一轮一轮的泡沫;但是中期大家往往会低估它的影响,觉得这些不过是概念而已。当你觉得它是概念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现在,算什么时期呢?
③ 区块链“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么
中心化服务器金融和去中心化区块链金融对比分析
一、登入界面:
中心化:有独立域名、服务器,网站、app的会员管理入口登入。
去中心化:无服务器,无域名和app。第三方以太坊(ETH)钱包的dapp浏览器都是入口,比如:币安钱包、AM钱包、麦子钱包等。dapp只能在区块浏览器才能读取。
二、本质区别:
中心化:
1、模式和数据储存于服务器,可以任意修改,可以控制资金流出。
2、财务数据无法向投资者公开。奖金是财务人员统一结算。
3、有圈钱跑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去中心化:
1、整套商业模式依托于以太坊(ETH)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脱离了人为管理。
2、财务公开透明,奖金区块结算。
3、杜绝了圈钱跑路的可能性。
三、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性:
中心化:
1、报单需要:姓名、电话、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有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性。
2、资金储存在项目方的银行卡或中心化钱包,当进场资金>出场资金时继续运行,当进场资金
去中心化:
1、无需任何个人资料,是以太坊(ETH)钱包地址作为身份识别。
2、资金储存于以太坊(ETH)合约钱包地址,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无法转移以太坊,资金无论怎样变化,杜绝了圈钱跑路的可能性。
四、泡沬和风险分析
中心化:
1、开发和运营成本10%-20%
2、公司利润30%-80%
3、市场拨比10%-50%作为静态和动态奖金。
去中心化:
1、无开发和运营成本。
2、技术方利润3%
3、市场拨比97%作为静态和动态的奖金。
综上所述:中心化项目必然会走向灭亡,去中心化项目会深得人心!
④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场景多元化
1、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后
今年线下零售行业开始回暖。尤其是传统商业综合体跟物联网、AI、移动互联网结合的部分。重新创造了融合购物、社交、娱乐、餐饮为一体的零售新场景。这些场景不仅蕴含了物体的功能,也传递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以社交为中心的电商增长特别明显,头部电商不再一家独大,私域流量成未来趋势
到了移动社交时代,渠道和媒体合二为一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是来自于推荐,来自于社群的推荐,来自于社交的推荐,消费者又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者。在2015年左右,淘宝或者京东,一个获客成本也只有77块多钱,到了2018年可能要达到300到400元,新客户的获得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云集、达人店、环球捕手这类社交电商的出现是必然的。
3、电商巨头继续重金布局更多零售实体业态,包括:沃尔玛并购Jet.com、阿里线下新零售、京东无界零售、苏宁智慧零售等。
二、定制个性化
未来,以80后、90后、00后为主导的消费大军,也是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主力人群。这类人群重品牌、重服务、重享受以及重精神需求,并且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这一趋势在食品饮料界尤为明显,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各个圈层的消费群体。比如今年很火爆的喜茶咖啡、樱花可乐、椰子灰冰激凌、咸蛋黄雪糕、农夫山泉酸奶以及大麻食品等。
三、零售无界化
在未来,无智能,不生活。智能化让消费以及零售场景逐渐开始多元化、碎片化,不再局限于电商网站、实体店等特定的零售场合。从跨界到无界,零售的商业形态以及业务逻辑和能力都发生了变化。
四、产品数字化
数字化冲击在国际4A公司尤为明显。前两年,上海广告界发生了史诗级的搬家工程,包括奥美、群邑等在内的26家公司陆续进驻静安的大邦协作广场,做出这一决策的正是全球最大的老牌广告传播集团——WPP集团。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冲击下,雄霸天下的4A公司开始变革。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将曾经的老牌代理服务商打造成平台型企业,并通过技术和数据服务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方法。也就是说,过去的产品、服务都是死的,没办法说话,没办法反馈,现在的变革就是让内部操作、客户体验都被数字化,都被智能化。
此外,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一些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型公司也开始体现价值。比如中国银联旗下的大数据智慧商业及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银联智惠。未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商品将会被不断增加很多嵌入式系统以及一些处理功能,形成智能产品,并且这些智能产品之间会形成互动。
五、万物互联化
万物互联在5G的推动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正在成为现实。这将为个人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改变。有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到14亿,占全球连接总数的15%。其中,中国将成为全球5G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做了一个调研,全球84%的商业领袖预期物联网产业将在未来五年颠覆既有企业的运营模式,但目前只有7%制定了全面到位的产业物联网的发展战略,73%的商业领袖坦言目前没有任何战略。
六、商业回归本质
从汗水经济转型到智慧经济,14亿人的消费市场代表着中国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空间的大数据,中国私募股权迄今已达近万亿元投资规模,并在全球资本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不过,无论投资还是商业的发展最终要回归本质。
根据访谈以及观察,投资人喜欢的项目类型在大方向上没有太大变化:从赛道来看,颠覆性技术、医疗健康、金融科技、消费零售、节能环保等五大领域依旧是投资人持续关注的热点,因为这些行业涵盖了GDP中占比较高的主要行业。就单个行业而言,经过前两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投资人对“独角兽”的热度有所递减,反而投向了造血能力较好的“隐形冠军”。
⑤ 为什么说互联网时代是新商业文明的时代
1、顺势而为,应时而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的而应用与普,将带来新的一轮生产力迭代与生产关系重构,也必然会带来人类生产与生活效率的大大提升。互联网将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将是中国商业未来的主旋律,大量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改造升级,产业升级与流程再造。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呼之欲出,即将到来!
2、人生在世,当有肩担——中国传统商业积弊重重,大量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工厂倒闭,尤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商业模式收到很大冲击,大量中小企业彷徨无助,多数人们挣扎在住房、食品安全等基础民生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有远大抱负和济世情怀的你人挺身而出来解决这些问题。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让商业民主化推动生活品质提升,推进社会进步,推进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就是我们的大事!
⑥ 互联网创新时代的商业模式有哪些特点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六大特点:
特点一:独特性、创新性。企业必须要塑造企业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使自己的商业模式有别于其他企业,能持续发展和赢利。
特点二:有一定壁垒,不易被模仿。不能让其他企业马上被竞争对手模仿。
特点三:客户价值的不断挖掘、满足、实现。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精准需求,同时不断挖掘客户潜在的需求,并能持续不断满足。
特点四:善于整合和嫁接资源。企业善于嫁接和整合资源,并将整合的资源形成有价值的生产力;不为企业所有,但要为企业所用。
特点五:形成核心能力群组。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构建多个竞争力,形成核心力群组,才能有效屏蔽竞争。
特点六:形成生态系统。企业必须敏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能随行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自我调节,形成生态运营系统。
⑦ “互联网+”的六大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六大商业模式
“互联网+”企业四大落地系统(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即利用互联网精神(平等、开放、协作、分享)来颠覆和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目前来看,主要分为六种商业模式。
一、工具+社群+电商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时,互联网将散落在各地的星星点点的分散需求聚拢在一个平台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并形成了规模,解决了重聚的价值。
如今互联网正在催熟新的商业模式即“工具+社群+电商/微商”的混合模式。比如微信最开始就是一个社交工具,先是通过各自工具属性/社交属性/价值内容的核心功能过滤到海量的目标用户,加入了朋友圈点赞与评论等社区功能,继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选商品、电影票、手机话费充值等商业功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工具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满足用户的痛点需求,用来做流量的入口,但它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三者看上去是三张皮,但内在融合的逻辑是一体化的。
二、长尾型商业模式
长尾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这个概念描述了媒体行业从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到销售庞大数量的利基产品的转变,虽然每种利基产品相对而言只产生小额销售量。但利基产品销售总额可以与传统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的销售模式媲美。通过C2B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核心是“多款少量”。
所以,长尾模式需要低库存成本和强大的平台,并使得利基产品对于兴趣买家来说容易获得,例如ZARA。
三、跨界商业模式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很任性的话,他说,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于是余额宝就诞生了,余额宝推出半年规模就接近3000个亿;而雕爷不仅做了牛腩,还做了烤串、下午茶、煎饼,还进军了美甲;小米做了手机,做了电视,做了农业,还要做汽车、智能家居。
互联网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颠覆传统行业呢?互联网的颠覆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效率来整合低效率,对传统产业核心要素的再分配,也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并以此来提升整体系统效率。互联网企业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所有渠道不必要的损耗,减少产品从生产到进入用户手中所需要经历的环节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要抓住传统行业价值链条当中的低效或高利润环节,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重新构建商业价值链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四、免费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怎样在“无限的信息中”获取“有限的注意力”,便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命题。注意力稀缺导致众多互联网创业者们开始想尽办法去争夺注意力资源,而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能够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已的商业模式,所以说互联网经济就是以吸引大众注意力为基础,去创造价值,然后转化成赢利。
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吸引到很多的用户,然后通过新的产品或服务给不同的用户,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比如360安全卫士、QQ用户等。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常用打法就是在传统企业用来赚钱的领域免费,从而彻底把传统企业的客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然后再利用延伸价值链或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如果有一种商业模式既可以统摄未来的市场,也可以挤垮当前的市场,那就是免费的模式。信息时代的精神领袖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归纳基于核心服务完全免费的商业模式:一是直接交叉补贴,二是第三方市场,三是免费加收费,四是纯免费。
五、O2O商业模式
2012年9月,腾讯CEO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中提到,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信息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O2O,二维码是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将后端蕴藏的丰富资源带到前端,O2O和二维码是移动开发者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O2O是OnlineToOffline的英文简称。O2O狭义来理解就是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消费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场景:一是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购买或预订服务,再到线下商户实地享受服务,目前这种类型比较多;二是线下到线上,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体验并选好商品,然后通过线上下单来购买商品。
广义的O2O就是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未来O2O的发展将突破线上和线下的界限,实现线上线下、虚实之间的深度融合,其模式的核心是基于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共享等互联网思维,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中的低效率环节。
1号店联合董事长于刚认为O2O的核心价值是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渠道各自优势,让顾客实现全渠道购物。线上的价值就是方便、随时随地,并且品类丰富,不受时间、空间和货架的限制。线下的价值在于商品看得见摸得着,且即时可得。从这个角度看,O2O应该把两个渠道的价值和优势无缝对接起来,让顾客觉得每个渠道都有价值。
六、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够大的平台,产品更为多元化和多样化,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的闭环设计。
张瑞敏对平台型企业的理解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放大,原因有:第一,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可以整合全球的各种资源;第二,这个平台可以让所有的用户参与进来,实现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零距离。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捉摸,单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能力很难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打开企业的边界,建立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网络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平台以最快的速度汇聚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但是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要轻易尝试做平台,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做大平台,而是应该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发现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瞄住精准的目标用户,发掘出用户的痛点,设计好针对用户痛点的极致产品,围绕产品打造核心用户群,并以此为据点快速地打造一个品牌。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互联网+”的六大商业模式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⑧ 为什么说去中心化和开放是互联网思维的中心
请重点参考加粗部分: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网络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网络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现在几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了。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演变成多个不同的解释。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互联网思维是降低维度,让互联网产业低姿态主动去融合实体产业。
互联网思维是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工业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构成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介质则是无形的比特。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而且,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⑨ 互联网思维的注重人的价值
互联网思维是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工业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构成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介质则是无形的比特。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而且,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