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比特币的算力极限

比特币的算力极限

发布时间: 2022-04-22 18:27:55

Ⅰ Ti am752x算力多少

Tiam752x算力为1600DMIPS。
算力(也称哈希率)是比特币网络处理能力的度量单位。即为计算机(CPU)计算哈希函数输出的速度。比特币网络必须为了安全目的而进行密集的数学和加密相关操作。

Ⅱ 比特币分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比特币,这两天消息满天飞。

具体是这样,先是国外有家叫BTN FOUNDATION的基金会宣布,已经组建比特币分叉开发团队,要推出一种新的比特币分叉币BTN,现在官网都已经上线了,就叫btn.kim。没两天,另外一个比特币开发团队Bitgo,也宣布要对比特币进行分叉,名字更好听,叫BTF,直译过来就是“比特币信仰”。

据知名比特币专栏作家姚远统计,12月比特币将“产子”10个,将至少将分叉出BCX、SBTC、LBTC等10个“孩子”。

这些事一出,比特币市场又开始波动了,部分投资人炸毛了,各种风言风语也都出来了:咋这么多分叉啊?比特币是不是不行了?

其实比特币分叉这个事,远比表现出来的要复杂,不把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交待清楚,还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分叉的由来:底层协议差异

比特币的分叉由来已有,所谓分叉,指的是因底层协议不同而引发的记账差异。按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薛洪言主任的解释,比特币是由若干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节点共同维护的,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依靠的是所有节点的共识,即对于哪些交易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节点具有记账权等关键事宜,有一套公认的标准。这套标准是部署在区块链底层协议中自动化执行的。

但节点毕竟是人来操作运行的,即所谓“矿工”,而但凡是由人来操作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区别。比如说有些节点的矿工天天上线,有些节点的矿工又偶尔才上线;有些节点在东半球,有些节点在西半球……总之由于种种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比特币不同节点中,使用的底层协议并不一样。

如果节点中运行不同版本的底层协议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标准,此时就会产生分叉。如果节点之间能够处理好这些版本差异,最终形成统一标准,那分叉最终会消失,这种分叉被称之为软分叉。如果差异不能被消除,部分节点继续运行不同版本的协议时,分叉将会持续,这就是硬分叉。

软分叉好解决,就是账本错了,修改过来就行。硬分叉不好解决,谁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都按自己的标准来解释,最终只能各行其是,各记各的帐。目前所说的比特币分叉,指的就是硬分叉。

第一次分叉:技术升级

比特币最早的一次硬分叉,是纯粹的技术原因。比特币本身的结算性能有限,按最初的技术协议,比特币每秒最多只能支持7次结算。这在早期不是问题,随着比特币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入,结算也变得空前频繁,此时原有的技术就显得不够用了。

因此在2017年年中,一部分矿工就提出了新的技术协议,但另外一部分矿工却不认同,最终变成双方各持一端,各自运行自己认同的底层协议,这就是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次分叉。

分叉越来越多,性质逐渐变味

但随着比特币交易手段的发展,投机者逐渐把分叉视作一种圈钱手段,导致目前的分叉性质大为改变。

其原理是这样的,每一次分叉,实质上都相当于发行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而且这种数字货币是跟比特币挂钩的。面向的受众人群,比一般的ICO更为庞大,而且也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所接受,比起直接发行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来得容易多了。

而创造这种分叉的团队,因为占尽了先机,所以非常容易掌控新币种的交易,特别是在前期,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操纵整个币种的价格走向。这就留下很大的投机炒作空间,分叉团队只需要让新币种得到用户的接受,就可以人为将价格炒到一个天价,等真正的用户涌进来之后,再把手头囤积的大量货币全部出手,凭空获得高额利润。

今年10月25日,国内一团队分叉出比特币黄金(BTG),而在分叉前两天,莱比特矿池CEO江卓尔就公开指责这次分叉是圈钱:“BTG创始人廖翔在分叉前已预挖了20万枚BTG币,并且想将其兑换成2万个比特币,圈钱8000万元。”

分叉的好处于此可见一斑,以至于炒币界开始流行一句话“分叉创造价值”,为此还衍生出一个新词“IFO”—— 首次代币发行。

知名财经博主何生曾对媒体表示,所谓的IFO大部分可能衍变为收割韭菜的圈钱操作,“很多之前做ICO的在做IFO,ICO还需要写白皮书和上交易所才可能获得市场认可,而IFO连白皮书都不用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比特币分叉越来越多,有利可图呀。说白了,人人都想当中本聪。

能不能不分叉?

无论是苏宁金融的洪蜀宁,亦或是比特币钱包软件提供商BitGo CEO、Segwit2x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麦克•贝尔西(Mike Belshe),对于比特币的这种分叉,业界其实是拒绝的。实际上,真正的区块链从业者,一直对投机炒作行为是深恶痛绝的。目前国内区块链行业的领先企业,都明确表示对比特币分叉泛滥的反对。如推出国内首个可落地的大众化区块链项目的迅雷,其公司CEO陈磊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迅雷反对一切利用区块链投机的行为,所以也肯定反对以炒作和割韭菜套利为目的的比特币分岔。”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态度还不够,得有具体手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能不能让比特币不分叉?

这很难做到,比特币自身技术是比较原始的区块链技术,计算能力有限,在面对以前的交易规模时还勉强能行,就目前比特币大火的情况来看,是难以支撑的。所以比特币迟早要解决自身算力的问题。

但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总会有一些新的路子出现。比如迅雷提出的共享计算,就能在现有硬件设施不变的条件下,有效提升计算能力总量,并降低单位计算能力的成本。如果将比特币与共享计算结合到一起,可以有效解决比特币的算力极限问题,而且还不会产生新的分叉。

其次可通过监管手段来对这种以割韭菜为目的的分叉进行监管。比如对比特币钱包进行实名制,对交易也实行实名制,可以有效防范金融做局的风险。目前实名制在一些区块链项目中已得到实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迅雷的链克,就是国内首个引入实名制的区块链应用,基本杜绝了恶意炒作的隐患。

总之办法是有的,就看比特币玩家接不接受了,而且真正施行起来,也有个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对各种名目的比特币分叉,大家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Ⅲ 比特币遭遇51%以上的攻击会发生什么

QUBE交易所为您解答:当一个人控制了51%以上的算力,他就能够修改自己的交易记录以及组织部分或全部矿工开采到任何有效的区块。他可以修改比特币协议,并写出相应的代码,改变比特币的规则。但是这几乎是概率为0的事件,同时,当超过51%的算力被控制,控制者依旧不能做的事情是:他无法做到的是: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记录;凭空产生比特币以及把别人的币转移到自己手中。因此掌控算力不等于黑客攻击,两者是不一样的,黑客攻击之后,是可以盗取比特币,修改钱包地址,对他人的财产造成威胁。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比特币和闪电比特币有什么区别

与BCH和BSV等分叉币相比,闪电比特币LBTC同样是源自于比特币,其诞生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DPoS共识机制,而不是PoW共识机制,其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每秒转账数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采用PoW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分叉币也都相差无几,而LBTC的TPS理论值可达2800,目前实际水平可以达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几个数量级。快如闪电这句口号绝非虚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钱包官网下载一个钱包体验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参与门槛,众所周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oW挖矿所导致的高额能源消耗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同时由于挖矿早已成为重资产行业,矿机、矿场等领域也已被少数大玩家所垄断,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和新晋厂商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而PoS/DPoS类币种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机就可以运行钱包并进行staking,从而获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链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投票和staking的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PoW的世界里,算力即权力,简单粗暴;在PoS的世界里,谁持有的币更多,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而在DPoS的世界里,则并不是简单地看谁持有的币更多,同时还需要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区行使权力。同时,广大中小用户也有机会发起议案,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参与决策。

由于比特币上面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对于比特币的任何一点点改进都非常的谨小慎微,并且步伐非常的缓慢,这才导致了社区的分裂,产生了众多的分叉币。然而事实上,相对于比特币而言,不论是BCH还是BSV,所进行的改进都相当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实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细的审视一下LBTC,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币分叉币,我认为它是基于比特币的一个非常大胆和有想象力的实验。如果说莱特币在很多时候都为比特币充当了新技术和新想法的试验田,那么LBTC则可以被看成是变化更大,改变更为彻底的比特币试验田。

刚刚前面提到,比特币在推广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TPS过低,无法承载高频次的交易。与比特币及其比较知名的一些分叉币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实际的TPS可以达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过减少验证时间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牺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区块链将完全牺牲“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对矿工的机器配置要求也会更严苛,如果它不能及时上传交易,那么将会产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隐藏的危险也就越大。虽然EOS使用21个超级节点来实现高效率,但它也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潜在风险。

最近一两年不少公链项目盲目追求高TPS,动辄声称达到了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TPS。有的项目方为了刷高TPS,购买数百万的设备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娱自乐,这样的高TPS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样的数字,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也属于性能过剩,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即使公有链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千位级的TPS也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将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着高达27亿的用户,这个数字应该也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这意味着目前LBTC的TPS已能满足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的需求,这个性能是相当务实的,在未来数年内完全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随着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还将继续提升。可以说当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当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很多比特币的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只有中本聪所选择的PoW这条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识机制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市场考验,而DPoS从诞生至今也已经6年多了。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如何,看看把比特币和DPoS结合到一起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如果这个DPoS版的比特币同样也能经受住10年的持续考验,我们是否仍然还要坚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币的唯一正途呢?当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

尽管我也自诩为比特币的信徒,但我觉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要取代比特币,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币的粉丝那样觉得只有自己所拥护的那个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币,而是在技术上探求更多更广的可能性,对比特币形成有益的补充。

Ⅳ 比特币的价值很高,用一台家用电脑24小时挖矿,挖到1个需要多久

一般情况下,一台普通家用电脑最多能承受1000H/s的算力,而按照比特币每秒300万次的哈希碰撞数据,如果只是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脑,即便24小时不间断的挖矿,一天最多能挖到0.0018个比特币,想要挖出一个完整的比特币,至少需要556天,如果中途运气不好,可能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这就像,庄家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规则由他们来定制,比特币可定价为一分,也可定价为百万千万,数量也可随时为自己增加等数量足够,利益足够时,一次性卖出,那就崩了。

Ⅵ 显卡算力多少一天才能挖到一个比特币

21.5*3600秒*24小时=1857600m/天
1857600/1024/1024=1.7715t/天
一T算力/天可以挖价值4.03元比特币
1.7715*4.03=7.14元一天

2017年以来,比特币连创新高,昨天(5月23日),比特币价值突破¥16000的大关,炒作虚拟货币,成为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的事情,而稍微有点技术水平的,则既炒币,同时也开始了有技术含量的挖矿之行。

众所周知,虚拟货币都有一个数值顶峰,越往后就越难挖。持续挖下去,到底亏不亏本,其实都很难判断。因此到底怎么挖、挖什么才能最快的回本,本文就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对以上两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

Ⅶ 算力达到51%,比特币会不会很危险

事实上,人们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的,因为一旦有人控制了全网51%的算力,这个系统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就会失效,那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体系就崩塌了,比特币的价格就会一落千丈,甚至归零,那对于整个网络的参与者来说都是坏消息。所以大家会自发的控制全网算力的分布,不让一家独大,甚至很多人发现某一家矿池的算力过大时,他们会主动退出这家矿池。现在全网算力最大的矿池大概占据了全网的25%。

Ⅷ 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比特币最高价格是多少

比特币挖矿速度由计算机算力得来,回顾挖矿历史,比特币挖矿总共经历了以下五个时代:
CPU挖矿→GPU挖矿→FPGA挖矿→ASIC挖矿→大规模集群挖矿
挖矿芯片更新换代的同时,带来的挖矿速度的变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规模集群挖矿(3.5THash/s*X)
挖矿速度,专业的说法叫算力,就是计算机每秒产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手里的矿机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币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币越多,回报越高。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大约每10分钟会记录一个数据块。所有的挖矿计算机都在尝试打包这个数据块提交,而最终成功生成这个数据块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笔比特币报酬。最初,大约每10分钟就可以产生50个比特币的比特币报酬。但是该报酬每4年减半,现在每10分钟比特币网络就可以产生25个比特币。
而要成功生成数据块,就需要矿工需要找到那个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确的哈希值,没有捷径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过程就是计算机随机hash碰撞的过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币。
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历史上最高1BTC售价约20000美元,市值约600多亿美元。

热点内容
区块链相关游戏 发布:2025-07-15 03:30:18 浏览:940
trxmarket交易所 发布:2025-07-15 03:06:46 浏览:957
trx4通道锁定 发布:2025-07-15 02:49:01 浏览:989
什么是区块链医疗 发布:2025-07-15 02:48:54 浏览:535
区块链起个名字 发布:2025-07-15 02:39:17 浏览:604
区块链是90后暴富的途径 发布:2025-07-15 02:37:41 浏览:899
比特币矿机有寿命吗 发布:2025-07-15 02:23:31 浏览:607
走进物联网和数字货币的世界 发布:2025-07-15 02:22:43 浏览:143
shib最先是在哪个平台上线的 发布:2025-07-15 02:14:01 浏览:100
比特币是韩国开发的 发布:2025-07-15 02:09:12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