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后不依赖服务器了吗
❶ 通俗易懂地解释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钱包有何不同
中心化钱包,也称链下钱包(Offchain),完全依赖运行这个钱包的公司和服务器,存在交易所里的比特币就是中心化钱包(链下钱包)里保存的。私钥不属于用户所有,但在中心化服务器托管链中的钱包项目端,通常资金也委托给服务器。
私人密钥和资产被移交给钱包进行集中管理。用户无需担心这类钱包产品的私钥丢失,造成资金损失,通常可以支持密码检索;但是,资金风险将更加集中在钱包项目端,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中心化钱包被黑客征服时,用户将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去中心化钱包,通常被称为Onchain钱包,私钥由用户维护,资产存储在区块链中。
去中心化钱包通常被称为Onchain钱包。私钥被移交给用户。如果私钥丢失,钱包将无法帮助用户恢复,资金将永远丢失。但是去中心化的钱包很难被黑客集中攻击,用户不必担心钱包服务提供商的自我窃取。
中心化钱包是存资产的地方,去中心化钱包是存私钥的地方。
中心化钱包除了交易所不建议大家使用,虽然私钥丢了有可能帮你找回。但是永远都存在公司跑路的风险。
去中心化钱包相当于一个通道,一个自己掌握助记词来控制自己在区块链上资产的通道,对于去中心化钱包而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私钥】的安全。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还有数字货币、通证、金融、防伪溯源、隐私保护、供应链、娱乐等等,区块链、比特币的火爆,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对域名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❷ 什么是DAPP
App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无非是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简写。只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都使用过App,最常用的微信就是一个APP。那么现在DApp又是什么呢?
DAPP是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缩写,中文叫分布式应用/去中心化应用,通常来说,不同的DAPP会采用不同的底层区块链开发平台和共识机制,或者自行发布代币(也可以使用基于相同区块链平台的通用代币)。
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就可以称为是一个DApp了
第一、运行在分布式网络上;
第二、参与者信息被安全存储,隐私得到很好的保护;
第三、通过网络节点去中心化操作。
DApp相比区块链就好比是Android和iOS相比与APP一样的关系。DApp具有以下5个特点:
1. DApp通过网络节点去中心化操作。可以运行在用户的个人设备之上,比如:手机、个人电脑。永远属于用户,也可以自由转移给任何人。
2. DApp运行在对等网络。不依赖中心服务器,不需要专门的通信服务器传递消息,也不需要中心数据库来记数据。数据保存在用户个人空间,可能是手机,也可能是个人云盘。
3. DApp数据加密后存储在区块链上。可以依托于区块链进行产权交易、销售,承载没有中介的交易方式。
4. DApp参与者信息被安全储存。可以保护数字资产,保证产权不会泄露、被破坏。
5. DApp必须开源、自治。可以由用户自由打包生成,签名标记所属权。它的发布不受任何机构限制。 各种创意与创新可以自由表达和实现。只有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一个DApp才算是一个可以运行下去的应用。
DAPP与APP的区别
从客户体验角度,APP相对于DAPP有四大问题,一是截留用户数据,二是垄断生态平台,三是保留用户权利,四是限制产品标准扼杀创新。
从技术角度,DAPP与APP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APP在安卓或苹果系统上安装并运行;DAPP在区块链公链上开发并结合智能合约;二是APP信息存储在数据服务平台,可以运营方直接修改;DAPP数据加密后存储在区块链,难以篡改。
DApp的实际应用
当前市面上的区块链DAPP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区块链游戏”,一类是“手机挖矿”。前者最出名的当属2017年基于以太坊开发平台的以太猫Cypto Kitties。后者则以公信宝布洛克城为显著代表。
CryptoKitties以太猫由设计工作室 AxiomZen打造,是一款虚拟养猫游戏,于2017年11月28日登录以太坊区块链,玩家可买卖并繁殖不同品种的电子宠物小猫。
CryptoKitties的每只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只小猫都有 256 组基因,不同的基因组合会让小猫的背景颜色、长相和条纹等都有差异,甚至还有隐性基因的设计。玩家可为自己的小猫命名,并通过各种营销手法,让自己小猫的卖相更好。
买卖猫咪成为了CryptoKitties的一大特色,CryptoKitties是基于区块链的,全球的玩家都可以自由交易自己的猫咪。由于受到大量数字加密货币爱好者的热捧,游戏上线之后就犹如病毒般传播,曾一度造成以太坊网络交易拥堵,其中最贵的一只猫在市场上最高标价是340万美元。
之后出现的网络莱茨狗、小米加密兔、网易招财猫等一系列区块链宠物游戏,无疑是蹭了一波以太猫的热度。
❸ 去中心化云计算核心技术是什么,有什么用
去中心化云计算平台以 CP visualizer 技术为突破口,将各种类型的算力标准化为最小的单元来进行共享和交换,相当于每一个节点上都有一个独立的服务器,可以独立进行数据存储和传递服务。确保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安全性,并能有效降低成本。XnMatrix在去中心化云计算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技术地位。
❹ 全球去中心化大势将给经济金融带来巨变
银监会首次点名批评现金贷,意味着消费金融这个短期迅速膨胀市场所埋藏的种种隐患,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2017年4 月 10 日,银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已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银监会首次点名现金贷,强调要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贷及暴力催收。”
现金贷进入监管法眼并不奇怪,立即进行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引发的一些深层次思考,包括监管部门在内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核心基础的新金融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尽管中国监管部门开始了史无前例、下狠手对互联网金融大力整顿,特别是瞄准P2P网贷等以传统监管手段进行规范。但是,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又冒出许多新的互联网平台金融:学生贷、现金贷、微利贷、数不清的网络投资贷款融资平台等。同时,互联网金融尚未烟消云散,科技金融又扑面而来了。似乎有一种压也压不住的感觉。
深度观察发现必须从更高层次、更深层面、更开阔视野来看待新金融。一个基本结论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压抑住,而且还会喷涌而出,以几何速度发展。不仅会颠覆传统金融,而且会颠覆传统监管,甚至全球央行。原因在于,全球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而传统金融都是中心化的。
谈到全球去中心化趋势,不能不说一个点对点技术的概念。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 Hoc连接来连接节点。这类网络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各种文件共享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纯点对点网络没有客户端或服务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级节点,同时对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服务器。
点对点技术是大势所趋,这种不依靠中央服务器的技术模式将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从金融上观察,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的,也是对依赖中心化货币金融的大颠覆。
以淘宝购物为例,整个交易的过程除了买和卖家之间,还包含第三方支付宝。这个第三方,就是每天大量交易和支付的中心。实际上,所谓“去中心化”就是“去中介化”,在交易中省去支付宝这一中介。问题是,现实中庞大的代理中心通常又是信息的权威节点,比如支付宝的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买卖双方的欺诈行为。那么,“去中心化”如何确保信息可信度和准确性呢?这正是区块链技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化名)发表了第一个比特币规范及其概念证明。此后,在众多开发人员的共同推动下,比特币影响力迅速上升。作为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是第一个去中心化对等支付网络,它所实现的就是点对点的直接交互,无须中央管理结构或中间人,使得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为现实,它所利用的就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它按时间顺序将数据块连接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密码学的设计又确保了账本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一旦记录下来,在一个区块中的信息将不可逆。由于区块链的信息为整个系统所共有,由多方共同维护,有一个“统一共识”机制保障。因此,互相不了解的任何人之间,可以借助这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背书信任关系,完成端到端的记录、数据传输、认证以及合同执行,这种自主管理也就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代理机构。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比特币首先威胁的是全球央行中心化的主权货币发行。目前模式下,央行本身是最大的结算机构。整个金融体系的结算,包括货币发行都掌握在央行手中,所以区块链未来可能颠覆央行的地位。
原来整个金融结算体系就像一个大的服务器,所有下载的东西都得在大的服务器里面,每笔交易都去跑一遍大服务器,大服务器负载特别高,所以央行结算体系是T+1。每天晚上12点做结算,全国最起码有几千亿的量,晚上一个小时之内结算完,第二天告诉你账上多了多少钱,你的账上少了多少钱,是非常中心化的结构。
区块链出现后,就没有必要去一个中心机构完成结算,反正你的电脑上也会保留这个结算信息,把结算信息保留在这几个电脑里就可以了。比如说几百个、几千个电脑能验证这笔交易就可以了,再也没有中心化的机构了。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将会彻底颠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目前,跨境贸易结算大多使用的是美元。不过,区块链技术刚好可以用在跨境交易中,所以在跨境金融领域中,区块链有很大的商业机会。区块链技术或是美元的终结者。
我们进一步分析,从传统上来讲,金融就是一个媒介服务。原来历史上都是一些大的中心化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大家金融需求。比如说,你有钱的时候需要理财来获得收益,没钱的时候需要借钱,这是大的金融需求。此外,还有买股票获得收益的需求,还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保险。历史来讲,这些金融需求都是大机构来满足你,包括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
但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发展,可以不需要有这么重的一个中心机构来提供这种服务了,这和整个互联网发展趋势非常一致。金融领域也是有人需要借钱,有人需要把这个钱借出去获得收益,就做个平台就可以了。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你需要借钱、理财时能够非常快获得这个服务,不像以前跑银行,这时候我们搭一个平台,有人需要借钱,有人需要理财,把两边撮合起来;第二就是把钱借出去能够还回来,也能获得稳定收益,并在风险上保障好。
在风险控制上,大数据的发展会让用户在网上留下很多数据痕迹,我们就要抓这些数据,有些是用户授权的,有些是我们在外面抓来的,将这两方面留在网上的痕迹结合起来,用数据自动化给用户做风控评估,判断并决定可借款数额和相应利率。
把视野放的更开阔一些。撇开网络技术层面来看,全球去中心化趋势无处不在。全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移动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手掌心。这为全球去中心化、点对点直接交易奠定了基础。在网络上,随便搞一个社区,搞一个朋友圈,拉一个群,创建一个空间等就可以将全球人弄到一起直接一对一、点对点交流。省去了多少中间环节或者中心中介呢?在这些平台上可以从事文化、经济、金融、教育等一切活动。虽然这不是网络技术意义上的真正去中心化,但是表现形式上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这确实是一场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不仅是金融领域啊。
从监管角度,面对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趋势,传统的监管思路、制度安排等都将彻底失效。这或许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四处冒出,监管部门灭火般监管也无法有效堵住的原因。面对点对点去中心化趋势,金融监管需要根据这个趋势要有新思路、新的制度安排建设。
❺ 去中心化钱包会关闭吗
不会关闭。1.去中心化钱包是基于区块链上的一个账户显示软件,也就是说去中心化钱包本身不对你的数据进行存储,他只是你余额接收、转账、显示的一个软件。所以只要你不丢失你的私钥(可理解为密码),你的数字货币就非常安全。 去中心化钱包,因为用户自持私钥和助记词,不依附任何第三方管理,除了用户自己,别人乃至官方都不会知道。 2.私钥一般为5、K、L开头的字符串,助记词一般是一组12个单词,两者在功能上是一致的。谁拥有了私钥或者助记词,就掌握了对应地址上的资产,可以在钱包里恢复资产。因此,私钥和助记词不要存放在联网设备中。 3.如果私钥或助记词丢失,钱包将无法帮助用户恢复,资金将永远丢失。钱包备份,通俗的来说就是保管好你钱包的密码,确保不被别人窃取,也确保你自己不会丢失。
拓展资料
1. “去中心化”是逐渐地脱离服务器、客户机的集中存储-指向访问的模式,而是取代以分散存储、网格等分布式存储模式。在互联网上,“去中心化”亦称“区隔”。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2. 去中心化 取代以分散存储等分布式存储模式 “去中心化”是逐渐地脱离服务器、客户机的集中存储-指向访问的模式,而是取代以分散存储、网格等分布式存储模式。在互联网上,“去中心化”亦称“区隔”。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3. 中文名 去中心化 英文名 décentralisation 类型 技术术语 应用 web2.0 概述 术语地方分权或去中心化(décentralisation)同时也指称一项土地规划政策,旨在减少巴黎及周边地区在地区发展中所占比重。另一项政策“工业分散”也被提及,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国家试图鼓励工业走出巴黎地区,参与外省的“外援建设”(développement exogène),这个政策之后受到“地方发展”(développement local)的支持者们的强烈批判。 用电视台做比较:刚开始只有中央电视台一个,传递信息,这是一个中心,好比1.0;然后各个地方台的兴起,聚集了一定范围内的人气,这就形成了多个中心,原有的中心弱化了,如2.0。法兰西岛大区集中了实际上大多数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而在外省,许多地方都处于令人担忧的荒废状态。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六十年代的雄心勃勃的土地规划政策的出台,感谢土地规划和区域事务评议会(DATAR: la Délégation à l'Aménagement territoire et à l'Action Régionale)的组建。这项去中心化是通过建立平衡的都市而实施的。
❻ TK是去中心化吗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区别是什么
是,去中心化:无域名,无服务器,无中央账户,无操盘手,资金池公开,永不关网,有链上合约,无需实名注册,自动发放利益,无法篡改制度,黑客无法攻击。
中心化:申请域名,需要服务器,有中央账户,需要操盘手,资金池不公开,随时可以关网,无链上合约,手机号注册,提现需申请,黑客可以攻击。
❼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7)去中心化后不依赖服务器了吗扩展阅读: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❽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区别是什么
1、效率不同:去中心化效率比中心化网络效率高,但反过来讲中心化网络安全性更高。整体来看中心化网络适合安全性高的应用。
2、特点不同:中心化网络就是每次两个客户端电脑通讯都要通过服务器。而去中心化网络就是初期需要经过服务器,后期通讯就不需要服务器了。
3、成本不同:区块链的集体维护的特点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中心化的网络涉及到很多系统的维护、保密、运营等等,而这些必定需要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这些对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8)去中心化后不依赖服务器了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区块链治理方面,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趋势就是作为多用途决策机制的在线虚拟货币持有者投票的再度兴起。有时使用硬币持有人的投票来决定谁经营运行网络的超级节点(例如在EOS,NEO,Lisk和其他系统中的DPOS),有时对协议参数进行投票(例如以太坊燃料供给上限)有时还要进行批准(例如Tezos)协议升级的投票和直接应用。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投票都是自动的,协议本身包含了更改验证器集合或更新自己的规则所需的所有逻辑,并自动响应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