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算生产力工具吗
A. ipadpro可以作为一个生产力工具吗不想买win,病毒、垃圾太多
ipad不适合办公,娱乐还可以。用于工作的话还是建议用mac,我本人也一直在用已4年多了,而且还保值,由于系统本身原因性能也比Windows强好多。目前我主要用于程序开发,如果用于一般的办公更不在话下。希望这个建议对您有用!
B. 如何让ipad air2成为生产力工具
ipad用于生产力工具,应该说现在非常多,而且基于考虑到成本以及扩展的灵活性的缘故,android pad的应用更多
从我接触或者实施过的一些案子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 培训与教育
在pad上做培训与教育,相比传统的elearning,能够更好得利用员工的碎片时间,也更适用于流动性比较强的员工的培训。教育与培训中的互动性也会更强,因此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
2. 企业内刊或者内宣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目前ipad上电子杂志和电子书的企业内部版本。对于很多特定特质的企业来说,其实这是日常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例如房地产中介连锁,保险,直销等行业
3. BI及报表
pad以其便利性和出色的互动性,现在已经成为了BI及报表展现的首选终端
4. 监控
例如机房,水文,港口,道路交通等等领域传统都有监控系统,其中包含视频监控,更多的是各种传感器的监控。随着人机交互的革新,通过pad作为监控的终端,使得监控可以更方便,更灵活,更直观。
5. 销售工具
保险人员,直销人员,乃至其他需要有灵活的销售场所以及销售地点的销售活动,pad现在都是首选的销售工具和销售终端。加上打印机,读卡器等外设,甚至可以成为一体的全功能销售终端
6. 巡查巡检及资产管理
例如机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或者大规模的厂房和基地,有着众多设施需要巡检,保养等。pad作为巡查巡检的人员的首选工具,是最适合的。
7. 现场作业
有很多需要现场服务的人员,同时也需要后台专家的支持,pad是一个现场服务和作业非常适用的辅助工具。尤其是现场维修安装,故障诊断等等。一来可以获得大量的技术资料信息,以及历史保养维修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后台的专家进行互动,进行远程诊断。进一步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8. 大屏互动控制终端
有一些场所(例如应急指挥中心,大型演示中心)等等,有大量大尺寸屏幕的存在(80寸以上,甚至到几百寸)而如果这些屏幕需要直接人机互动,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人的肢体动作识别控制,一种是利用ipad作为控制终端进行互动控制,从可靠性,环境适用性,用户的接受程度来说,pad的方式无疑目前是更为靠谱的。
9. 其他
在特定行业的特定应用下,pad的应用更是五花八门。
例如酒店业有用pad来说客房全能控制器的,集空调,窗帘,灯光,电视,电话于一身,还能做酒店内设施导航的
例如化妆品业直接拿来做模拟试妆的
高端的仓储物流企业拿来做可视化库存管理的
餐饮业作为点餐菜单的
医院用作医学影像管理
C. ipad pro 12.9可以作为生产力工具吗
该产品将于 3 月 24 日接受预定,发售时间为 3 月31 日。
首次加入 256GB 存储版本,32GB 售价 599 美元起(约合 4388 元人民币),128GB 版 749(约合 5388 元人民币) 美元,256GB 版 899 美元。
iPad Pro配置:
配置方面,9.7英寸iPad Pro和12.9英寸版几乎没啥区别,包括A9X处理器、四个扬声器、小尺寸Smart Keyboard、1200万像素摄像头等。
屏幕方面,9.7英寸iPad Pro屏幕采用了Oxide TFT技术,号称比iPad Air 2减少40%的反光,亮度则高出25%,还可根据环境实时调整色温(TureTone Display技术)。
外观方面,9.7英寸iPad Pro采用了全新的天线设计,背部看起来更圆润一些。
iPad Pro特点:
1、首款256GB存储空间iOS设备
苹果公司给iPad指明了下一个方向:生产力工具。256GB的容量的加入肯定会有积极作用,
2、新的天线带设计
发布会上甚至都没说WLAN + Cellular版(俗称4G版)的售价,在体验区看见它很意外,卡槽还是在侧面,但天线带终于不是那白白的一块塑料,改成了金属上的一条细线。
3、显示屏变化
iPad是首款采用True Tone显示屏的iPad设备。虽然分辨率和iPad Air 2一样是2048x1536像素,不过加持这种技术之后,它能能自动测量环境色温并进行相应屏幕调整。亮度也比iPad Air 2提升了25%,色彩和更逼真的色彩还原。
4、凸起的摄像头
摄像头从800万升级到1200万像素,跟iPhone 6s参数一样了,另外就是光圈扩大到?/2.2,以及支持Live Photos动态照片拍摄。
iPad支持自动HDR照片,在之前它是iPhone的专利,现在也来到了iPad上。
自拍功能也得到了优化,前置摄像头从120万像素提升到500万像素,还支持Retina补光灯,就是6s上那种光线不足屏幕充当闪光灯的功能。
新品发布:
9.7 英寸的 iPad Pro 搭载了最新的 A9X 处理器,具有金、银、灰、玫瑰金四种颜色。屏幕相比 iPad Air 2 亮度高 25%,达到 500nit,同时色彩饱和度也比 iPad Air 2 高 25%,配备了 True Tone display,具备四通道光源传感器,可以根据环境光更好的调节屏幕状态,支持 Apple Pencil。
同时发布了两款新的 iPad 配件:SD 读卡器和相机适配器。iPad Pro 因为屏幕减小,重量为 1 磅(约合 454 克),携带会更加方便,也更加省电。
D. 如何把 iPad 做为生产力工具使用
您好,我看应该从这几个发面来使用:
1、培训与教育:在pad上做培训与教育,相比传统的elearning,能够更好得利用员工的碎片时间,也更适用于流动性比较强的员工的培训。
2、企业内刊或者内宣: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目前ipad上电子杂志和电子书的企业内部版本。
3、监控:例如机房,水文,港口,道路交通等等领域传统都有监控系统,其中包含视频监控,更多的是各种传感器的监控。
4、销售工具保险人员,直销人员,乃至其他需要有灵活的销售场所以及销售地点的销售活动,pad现在都是首选的销售工具和销售终端。
E. 为什么说ipad是生产力
iPad是生产力,那是因为iPad它可以推动价值的创造,那么它能够推动价值的创造,它就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
F. iPad Pro,会是新型生产力软件开发的新机遇么
这是未来普及型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
但是很明显,它不并不是第一家,微软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走过了三代Surface Pro和Surface硬件以及两代半操作系统(Window 8,Window8.1,Windows10)
不过苹果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也许不是第一个起步的,但是当他起步的时候,体验一定是做得数一数二好的。
果不其然,iPad Pro发布。
不过对比微软阵营的Surface系列,不难看出它们思路的差别。微软选择的是X86-64架构搭载完整无阉割的桌面系统Windows系列,而iPad Pro选择的是ARM架构搭载以手机触控起步的移动端iOS系统。
先对比硬件方面。
先说核心:一个是Core i系列和Atom系列,一个是Apple A系列。论性能,A系列肯定跟Core i5 i7等中高端款性能有不少差距,但优势就在于功耗、发热方面要远好于Core i 系列,可以做到无风扇结构。不过在生产力方面,我们首先考虑的还是性能。
再说键盘:说句实话,跟微软没什么不同,说是优化了按键结构,但是想到12寸MacBook那键盘按钮般的渣手感,就对这款自带键盘不抱什么太大希望,不过还是要看出来之后能不能带来些惊喜。相比下来,Surface Pro的TypeCover就实在的多,虽然手感好不到哪里去,但好歹还是个键盘的手感。
最后说说触控笔:这次Apple在触控笔上下了大功夫,虽然不知道压感级别,但是看发布会,不仅可以识别压感,还可以识别笔的倾斜角度。而微软的话,从2代Wacom的1024级压感降低到N-trig的256级压感,数字上是有缩水,不过实际使用起来对绝大多数用户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专业用户,应该连1024级压感的都不感兴趣吧……?刚刚看到Engadget说iPad Pro用笔时没有防误触,不修正简直是灾难啊。
再说说软件层面。
操作系统:一个是基于ARM架构的iOS,一个是基于X86-64架构的Windows。两者各有千秋,不过目前来看,Windows才是真正的生产力操作系统,而iOS嘛,从目前的角度来说,还真不能算生产力操作系统。一个从功能和性能来说,iOS还远不及Windows,目前连最基础的统一的文件管理器都没有。而且就目前而言,可以说iOS平台几乎没有生产力软件,且不说各大所谓生产力软件的移动版都是阉割版,而且连一个统一的字体库都没有,无法同屏三软件及以上多任务,且后台还是墓碑机制,谈生产力简直寸步难行。但是Windows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一个是能运行所有桌面级生产力软件,而且在Core i系列和Windows强大的性能下,许多生产力软件发挥作用是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不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绝大多数Win平台下的生产力软件并未对触控做出优化(此前Adobe说要出为Surface等设备专门优化的Photoshop版本),大家使用Surface很大程度上是还是使用笔记本和台式机的键盘鼠标老思路,这也是目前Windows平台遇到的一个发展瓶颈,Windows平台设备太多,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触摸屏优化标准,第三方软件没有动力为其做专门的优化。反观iOS平台,从一开始便是触摸逻辑的操作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操作逻辑将更适合未来触摸向的发展。
生产力软件:iOS在这方面简直惨不忍睹。就说文字处理软件,无论是Office for iOS或者iWork for iOS,且不说功能阉割,最让我个人无法忍受的就是没有字体库,那几个字体真心没什么用,做一个简单的文字录入还是可以,但是排版的话……还是算了吧……备忘录也可以做文字录入……再说图片后期,且不说PS touch跟PS CC 2015差的有多远,就说iPad上,据我自己目前了解到的,仅有Lightroom Mobile可以绕个弯子通过Creative Could才可以处理RAW文件。还有视频后期方面……除了iMovie以及类似的这种玩玩就好软件,并没有什么生产力软件,要玩剪辑,你好歹给个Final Cut Pro吧,而且声音后期,视频调色,视频特效都是空白,而且……128GB……能放得下多少素材,还不说渲染文件等问题了。而Windows这边,一句话,工业级生产力软件都有(当然,如FCP,Logic Pro,Aperture等品苹果自产独占产品除外),这一点目前就压倒性战胜了iOS。说白了未来iPad Pro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不是苹果说了算,得看有多少第三方生产力软件商给它开发全功能生产力应用。(P.S:这么重要的生产力发布会,iWork套件跑哪去了,就拉出来个Garage Band和iMoive这种业余软件来凑数么……)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看着上面说的,有些朋友可能会想,你这不是软粉捧Surface么?并没有啊……!
但就目前而言,我个人看法是,如果真是买这个大小的生产力工具,选Surface系列就对了,作为生产力工具,我并不看好这一代iPad Pro。毕竟Surface系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借助Windows这个平台以及平台上各种专业软件,在各个生产力应用方面能发挥不错的性能。
非要说iPad Pro目前适合哪些人?第一肯定是有钱人啊!没钱你玩泥巴啊?!第二个可能对一些想尝鲜的设计师或者绘画相关方向的朋友拿来试水,看看能不能代替Wacom之流(我想这一代必定是不能的)。第三类可能时那些有意购买12寸MacBook的需要便携办公的文字工作者,其实只是简单的记录,这两者差不多,如果撇开键盘不谈,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12寸MacBook。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个人认为,这一代的iPad Pro带来的最大的变革,就是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微软和苹果都选对了,未来个人电脑将朝着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而且传统键鼠交互在未来很可能很大程度上被触控和手写笔交互替代(当然,在文字录入和FPS游戏等方面,可能暂时还是无法替代)。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iPad Pro将可以运行为iOS开发的各种生产力软件,而iOS的功能也日渐趋近于OS X,然后说不定哪一天,苹果就没有MacBook系列了,只剩下便携优先的iPad Pro与性能优先的Mac Pro,而iPad Pro应用方向也将逐渐专业化,留下可外界设备的iPhone系列处理日常应用场景。
微软在科技领域每次都能最早看到未来发展方向并付诸实践,但并非每次都能把握住机会,无论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还是扁平化设计,微软都并非做得最出色,不过还是希望在最新的AR技术(HoloLens)以及未来移动设备的发展方向上,微软不要掉链子。生产力平板,未来个人电脑发展上,微软这种某些方面的牙膏厂,有一个像苹果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市场,对消费者都是一件大好事。
最后,我希望在未来几年,Surface Pro和iPad Pro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G. 生产力工具什么意思为什么说iPadPRO是生产力
生产力简单说就是能够造成什么作用,例如辅助你完成某项工作。苹果定位pro可以运用在任何工作场合,提高你工作效率,辅助你完成工作。
H. iPad Pro 2020 和今晚刚出的iPad Air,作为生产力工具哪个更好
苹果 A14 仿生采用 5nm 工艺,性能有提升,不过iPad Air 4 售价 4799 元(64GB)、5999 元(256GB),LTE 版本再加 1000 元;不差钱还是可以考虑体验新品
I. 对大学生而言,iPhone/iPad是生产力工具么
看你干什么用我现在是个大学生 有台ipad 舍友有iphone 。 明显ipad更实用。大屏幕浏览网页、看电影、看书、上课看PPT 都极具优势。操作也更方便些,因为按钮大,不像用iphone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按。玩游戏也比iphone爽。电池更是优势极大,正常用四五天才从一次电,待机估计一个月也没问题(没测试过)。但是ipad2配置比iphone4低,理论上性能比Iphone差。实际用的时候感觉两者性能差不多,都不卡。ipad2有摄像头,但使用率不高。照相还得是相机,iphone照出来的也一般,所以摄像头差也没关系。两者现在软件差别大些,ipad少点,不过以后会更多的。 总之推荐ipa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