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端承力怎么算
A. 预制管桩 锤击力 怎么计算 这个影响管桩的深度
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管桩选用不同的锤,但选锤不是影响打桩深度的主要原因,地质才是影响管桩深度的因素,打入到强风化层后,你用什么锤都打不进去了,根据不同型号的管桩施打是的贯入度就基本知道是否达到设计承载力了。
B. PHC桩单桩承载力是多少吨
PHC桩单桩承载力依据有:承载力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管桩自身的承载能力;
第二,基土的承载能力。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5.5-3条的公式Ra=qpa*Ap+up∑qsia*lif,其中Ap为桩的截面积,up为桩截面的周长,lif为桩长度,qpa为桩端土承载力,qsia为桩周土摩阻力。即单桩承载力由桩长、桩径、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阻力决定。后2个参数又与土质类型及成桩工艺有关。
所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从100KN-10000KN都有,常见1000KN-3000KN。
C. 管桩施工时压力Mpa与承载力KN是怎么换算的,求高手详解!
管桩的Mpa是代表强度值,而KN代表承载力,这两种是不同概念的施工工艺。
承载力需要施工完成后,与地基一起检测才能计算。
D.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张拉力怎么算
计算方法张拉力即张拉值MPa=;[预应力钢棒的公称截面积乘以钢棒的根数乘以钢棒抗拉强度标准值[1420]乘以百分之七十]/张拉机活塞面积。百分之七十是GB13476-2009和10G409中规定对预应力钢棒控制应力在0.7,0.7即百分之七十。
E. 管桩承载力一般是多大
管桩按外径分为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55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规格,实际生产的管径以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为主。我公司目前以直径400、600外径为主,管桩全是工厂化生产,常用节长8-12米。
管桩按桩身抗裂弯矩的大小分为A型、AB型和B型。A型的有效预应力约为3.5-4.2Mpa,AB型为5.0Mpa,B型约为5.5-6.0Mpa,一般管桩有4-5Mpa的有效预应力。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5)管桩端承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预应力管桩有PHC PC PTC 三种,是一种很成熟的施工工艺,在长三角、珠江三角、渤海湾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应用广泛,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沉桩工艺有两种:静压和锤击。目前长三角地区以静压桩为主。就上海地区而言,PHC-500(100)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达2000KN以上,PHC-A500(100)型管桩价格为105元/m,施工费用约为15元/m。
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打桩前需做好桩锤、桩架选择,确定管桩龄期,打桩过程中插桩、锤打、接桩、送桩均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该工程中PHC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便宜等特点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F. 管桩桩端承载力怎么算
(一)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
静力触探试验中的探头与土的相互作用,相似于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静力触探试验测得的比贯入阻力(单桥)或双桥探头中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估算单桩承载力。但不能直接以静力触探中端阻与摩阻作为实际单桩的端阻力和摩阻力,而必须经过修正,这是因为静力触探的工作性能与实际单桩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
(1)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 Quk= Qsk+Qpk=u∑qsik·li+α·psk·Ap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
Ap——桩端面积。
(2) 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Quk=u∑liβifsi+αqcAp
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
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粘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
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二)土的物理指标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u∑qsikli+qpkAp
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规范。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表。
(三)群桩承载力与群桩沉降验算
当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且桩数超过9根(含9根)时,可将桩和土作为假想的实体基础,此时桩台、桩和桩间土形成一个整体,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一起下沉,这便是群桩作用。验算这类桩基的承载力与沉降时,按实体基础考虑。
(一)群桩承载力验算 群桩承载力验算是指验算实体基础底面(桩端平面处)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常用方法之一是假定荷载从最外一圈的桩顶,以φ0/4的倾角向下扩散传布(φ0为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平均内摩擦角),此时应满足: 中心荷载时, 偏心荷载时,
(二)群桩沉降验算 群桩沉降验算时,同样将群桩作为实体基础,所计算的桩基变形值应满足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的规定,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查表中的规定采用,对于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可根据上部结构对桩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实体基础的底面尺寸可按φ0/4扩散后的范围取值,亦可按桩端处群桩所占的范围取值,两种取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别。 群桩的沉降计算可按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步骤进行,亦即前面介绍的沉降计算方法。也可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四)桩的负摩擦力
桩的负摩擦(阻)力是因为桩周围土层的下沉(地面沉降)对桩产生方向向下的摩阻力。产生负摩擦力的原因主要有:
(1)欠固结软粘土或新填土的自重固结;
(2)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层下沉;
(3)正常固结软粘土地区地下水位全面下降,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土层下沉;
(4)湿陷性黄土湿陷引起沉降。 负摩擦力的作用使桩上的轴向荷载增大(附加荷载),在负摩擦力较明显的地方,应引起重视。 负摩擦力的大小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桩周土与桩端土的强度、土的固结历史、地面荷载、桩的类型及设置方法、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历时等。因此计算负摩擦力大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大多采用半经验公式或经验估算,主要根据竖向有效应力、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等进行估算。实际中一般按有效应力估算,即单桩负摩擦力标准值为: qnsi=ζnσ′i 式中:qnsi——第i层土桩侧负摩擦力标准值; ζn——桩周土负摩擦力系数,可查表; σ’i——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在地层组合、地下水情况、地面荷载情况不同时,桩的负摩擦力计算亦不同。我国沿海软土地区过去并未考虑负摩擦力问题,也很少发现由于负摩擦力引起的事故,这是因为在桩端可能继续沉降的情况下,负摩擦力可能减小甚至消失。但当桩穿过15m以上较厚软土层,且地面下沉速率超过每年2cm时,或桩端支承在岩层、砂砾石等硬层上时,所产生的负摩擦力可能较大。
G. 如何计算单桩承载力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一、设计资料
1. 基桩设计参数
成桩工艺: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 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孔口标高0.00 m
桩顶标高0.50 m
桩身设计直径: d = 0.80 m
桩身长度: l = 18.00 m
2. 岩土设计参数
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m) 层底埋深(m)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填土 3.00 3.00 N =5.00 17 -
2 红粘土 3.00 6.00 αw =0.70,IL =0.50 26 -
3 红粘土 3.00 9.00 αw =0.70,IL =0.50 29 -
4 红粘土 3.00 12.00 αw =0.70,IL =0.50 32 -
5 红粘土 3.00 15.00 αw =0.70,IL =0.50 33 -
6 红粘土 3.00 18.00 αw =0.70,IL =0.50 34 2700
7 红粘土 3.00 21.00 αw =0.70,IL =0.50 32 -
8 红粘土 3.00 24.00 αw =0.70,IL =0.50 32 -
3. 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1. 计算参数表
土层 计算厚度li(m)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3.00 17 0
2 3.00 26 0
3 3.00 29 0
4 3.00 32 0
5 3.00 33 0
6 2.50 34 2700
2. 桩身周长u、桩端面积Ap计算
u = × 0.80 = 2.51 m
Ap = × 0.802 / 4 = 0.50 m2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
Qsk = uqsikli = 2.51 × (17 × 3.00 + 26 × 3.00 + 29 × 3.00 + 32 × 3.00 + 33 × 3.00 + 34 × 2.50) = 1243 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pk = qpkAp = 0.50 × 2700 = 1357 kN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 = Qsk + Qpk = 1243 + 1357 = 2600 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根据基础规范附录Q条文Q.0.10第7条规定
Ra = Quk/2 = 2600 / 2 = 1300 kN

(7)管桩端承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桩的刚度较小时,桩顶截面的位移较大而桩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当桩刚度较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由于桩下部侧面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由于桩底地基土的压缩是逐渐完成的,因此桩侧摩阻力所承担荷载将随时间由桩身上部向桩下部转移。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桩侧土的性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变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并且往往也有时间效应。影响桩侧摩阻力的诸因素中,土的类别、性状是主要因素。
在分析基桩承载力等问题时,各因素对桩侧摩阻力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应分别情况予以注意。在塑性状态粘性上中打桩,在桩侧造成对土的扰动,再加上打桩的挤压影响会在打桩过程中使桩周围土内孔隙水压力上升,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变小。
待打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后,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再加上粘土的触变性质,使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抗剪强度不但能得到恢复,而且往往还可能超过其原来强度,桩侧摩阻力得到提高。
在砂性上中打桩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与砂土的初始密度有关,如密实砂性上有剪胀性会使摩阻力出现峰值后有所下降。
桩侧摩阻力的大小及其分布决定着桩身轴向力随深度的变化及数值,因此掌握、了解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和分析桩的工作状态有重要作用。
由于影响桩侧摩阻力的因素即桩土间的相对位移、土中的侧向应力及上质分布及性状均随深度变比,因此要精确地用物理力学方程描述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较复杂。
H. 预制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怎么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一般是指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除以一个安全系数(一般为2).他是对于土体这种材料,由于承载力与其变形性状密切相关,一般有两类极限状态,一类是承载力极限状态,另一类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大概是考虑一定变形因素条件下的承载力.
预制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http://wenku..com/link?url=_93ZsNgc0Mx0mINoOxIxATGciVGgQ_VPGnAtd_XFjHK05ZEmnB227dWw6YQ_0JSFi
I.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承载力怎么计算
1工程概况
预应力管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施工便捷、造价较低、桩身质量稳定而广泛用于基础工程。将其用于抗拔桩使用时,在有效预压应力范围内桩身不会出现裂缝,抗裂性能好,从而提高了桩身的耐久性。
XX广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路东侧,庙港绿地南侧,浦东运河西侧。总建筑面积52575.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4407.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8167.9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3~5层。基础采用桩基础。根据岩土工程勘探报告,预制桩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单桩承载力设计参数表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比后,最终确定抗拔桩采用PHC500AB100-27,参考图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10G409)。
2PHC管桩抗拔设计
2.1土体提供的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根据表1,桩端持力层为⑦1层砂质粉土,可得出PHCAB500管桩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td=680kN。
2.2桩身结构强度验算
抗拔桩竖向承载力除了满足桩土相互作用的抗拔承载力外,还需满足PHC管桩自身桩身结构强度要求。根据国标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10G409)式6.4.2,
Ao=A+[(Es/Ec)-1]Ap=3.14X(5002-3002)/4+(2X105/3.8X104-1)X11X90=129820mm2
σce=6.59MPa
Nk=σceAo=855kN
试桩时按不出现裂缝控制时Nk=(σce+ftk)Ao=(6.59+3.11)X129820=1259kN
2.3接桩焊缝连接强度验算
上下节管桩之间的接头连接做法一般分为机械快速接头和坡口对接围焊接头两种,上海地区常用做法是坡口对接围焊接头。
上下节管桩之间的焊接接头按国标图集第40页构造做法,如焊缝尺寸为12mm,如图1所示。
d1=d-2X12=500-24=476mm
焊缝长度Lw=πd1=3.14X476=1494mm焊缝尺寸he=0.75S=0.75X12=9mm
ft=160N/mm2
Q=Lwheft/1.2=1494X9X160/1.2=1792kN
图1上下节管桩之间的焊接连接详图
由计算结果可知,坡口对接围焊焊缝连接强度理论计算值比桩身强度大很多,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是工人现场焊接,质量不容易保证,而且焊缝冷却时间不够,造成焊缝高温状态入土后形成焊缝淬火。
2.4孔口端板抗剪强度验算
孔口最薄弱处为端板上预应力钢棒锚固孔台阶易产生冲切破坏,如图1所示。国标管桩
图2端板与预应力筋连接详图
按国标图集ts=20mm,端板孔口抗剪设计值验算如下:
N≤nл((d1+d2)/2)(ts-(h1+h2)/2)fv
=11X3.14X((12+20)/2)(20-(9.5+6)/2)X120=812kN
试桩兼工程桩建议采用B型或C型桩,且加厚端板来提高端板孔口抗剪强度。端板ts=28mm,相应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450kN。
孔口端板抗剪强度为桩身强度的控制指标。根据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第5.3,管桩用作抗拔桩时,应根据具体要求设置桩端锚固筋,并加强端板连接。如另设桩端锚固筋将大大改善孔口端板的受力状态。
J. 设计采用管桩时单桩承载力怎么确定
具体如下:
1、最靠谱的办法是静载实验确定,即在场地打若干测试用桩,测试出极限承载力,然后根据规范公式(其实就是把极限承载力除以2)得出承载力特征值。当然,要满足必要的概率分布。
2、如果不做实验,也可以根据地质报告给出的每层土摩擦力和端承力估算出极限承载力,然后再得出特征值。
3、要求特别高的桩基,必须实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