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创始人V神与以太
『壹』 以太经典是什么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关系
以太坊的构思诞生于2013年。当年Vitalik Buterin(维塔利克˙布特林,币圈一般都称呼为V神)还在比特币社区担任程序员的时候,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建议开发一套面向应用开发者的语言,以方便各种应用的开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不同意这个意见。于是V神决定开发一个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写下了《以太币白皮书》,在白皮书中说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标。在2014年,通过众筹得到开发资金,于是开发了以太系统。(更好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汇”)
诞生之后,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为了调整难度;
第二次发布了稳定版本“家园”;
第四次为了防止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减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为发生了黑客攻击,而迫不得已进行了分叉。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会创建了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并设计了TheDAO以太坊合约。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约,并完成了当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众筹,达到了惊人的1.5亿美元!(说句题外话,如今时间上最大的众筹事件当属EOS众筹了,达到了更加惊人是50亿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击,黑客共盗取了约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价格也从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对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了挽回投资人的损失,社区最后决定硬分叉。
于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区块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链被称为以太坊ETH,而原链就是现在的以太经典ETC。
『贰』 v神是谁
v神是指快乐男声中的V神。
是由广大网友推选出来的手握大权可拉黑其他评委的大众评审代表。
V神不但要具有很高的人气,还可以直接否决其中一位评委的判决,直接左右比赛成绩,是评委中的VIP。
(2)以太坊创始人V神与以太扩展阅读:
v神代表的人物:
一、在神话中
V神,是北平宣武人。诞生于1987年秋季。年轻时天资过人,常有北京某大学和他约定日期,盛名远征,可以说是喧哗。等待V神加冠,因为从部落是一个亭亭玉立玉站,风度优雅地,关闭月羞花,沉鱼大雁的美女你。
二、在游戏DOTA中
V神在VP折桂MYM#7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V神的Gank能力无人能及。就算V神开局很糟糕。在最近的比赛中他带领队伍通过令人窒息的Gank摧毁对手。V神可以胜任任何英雄,例无虚发的月神箭,无畏的赏金猎人,甚至巫医都是那么IMBA。毫无疑问,Vigoss将继续统治DotA界。
三、在水王中
vshen,是国内著名游戏战队SAGA战队ARMA3武装突袭3分队5期学员,现已成为正式队员,为分队灵魂人物之一。
三、在经济中
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
2013年年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启动了项目。2014年7月24日起,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
『叁』 以太坊带来了那些争议和质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比特币定义的是一套货币体系,而以太坊侧重的是打造一条主链(可以理解为一条公路),可以让大量的区块链应用跑在这条公路上。
从这一点来看,以太坊的应用场景更广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以太坊标志着区块链
1.0时代一个单纯的货币体系,向区块链2.0时代实现其他行业以及应用场景的转变。
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虽然拓展了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还提升了处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与质疑。
一、以太坊的扩展性不足的解决之道:分片技术和雷电网络
以太坊的底层设计,最大的问题是以太坊只有一条链,没有侧链,这就意味着,所有程序都要对等地跑在这条链上,消耗资源的同时,还会引发系统拥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戏“加密猫”,这个游戏火爆的时候,一度引发以太坊网络瘫痪。
对于提升处理能力这个问题,以太坊提出两种方式:一个是分片技术(shard),一个是雷电网络,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技术。
(一)分片技术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认为,诸如比特币这种主流的区块链网络,之所以处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为每一个矿工要处理全网的每一笔交易,这样的效率其实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术的构想是:一笔交易不必发动全网所有节点都去处理,只要让网络中的一部分节点(矿工)处理就好了。于是,以太坊网络被划分成很多片,同一时间,每一分片都可以处理不同的交易,这样一来,会大大提升网络性能。
但是,分片技术也是有一定争议的。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网都去见证(处理)同一交易,这才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术,并不是所有节点共同见证,而是类似于分小组见证,这样一来,它便失去了绝对的“去中心化”属性,只能通过牺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来达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电网络
雷电网络使用的是链下交易的方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电网络的参与者在互相转账时,不需要通过以太坊主链交易确认,而是通过参与者之间创建支付通道,在链下完成。
不过,雷电网络并不是脱离主链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链上的资产做抵押,生成余额证明(Balance Proof),拥有余额证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应余额的转账。在交易双方都持有余额证明的情况下,双方可通过支付通道在链下进行无限制次数的转账。
只有在完成链下交易,需要将资产转回链上时,才会在以太坊主链上登记主链账户的余额变化信息,而这期间不管发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链上是不会有记录的。
雷电网络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可以为你省下矿工费用。目前我们在以太坊主链上进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矿工费用,那么一旦将交易搬到链下,就可以节省这一部分的成本。
当然,雷电网络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电网络时需要用主链上的资产作抵押;而这部分资产作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链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这也就决定了,雷电交易只适合小额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扩展性不足的问题,以及目前提出的两个主要解决方案:分片技术和雷电网络。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存在漏洞与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很强大,但是,凡是代码都会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约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所谓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基于以太坊的近100万个智能合约上,发现有34200(约3%)个含有安全漏洞,将允许黑客窃取ETH、冻结资产或删除合约,比如说,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么意思?
介绍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们先见到介绍一下 DAO 是什么。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简称,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从以太坊的角度来理解,DAO 是区块链上的某一类合约,或者一个合约组合,用来代替政府的审查以及复杂等中间程序,从而实现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统。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个组织,也就说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种各样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们现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那个臭名昭著的黑客攻击事件。我们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个DAO事件,因为我们刚刚说了DAO不是特定的某个组织,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种各样的DAO。
2016 年的时候,德国一家专注“智能锁”的公司 Slock.it,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实物交换(比如说:公寓啊,船只啊),在以太坊上发布了 DAO项目。并且于2016年4月
30日开始,融资窗口开放了28天。
没想到,这个DAO项目的人气非常高,短短半个月就筹得了超过一亿美元,而到整个融资期结束,一共筹集到1.5亿美元,由此呢,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然而好景不长,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约里面的漏洞,成功转移了超过360万个以太币,并投入到一个DAO子组织中,这个组织和The DAO有着同样的结构。以至于当时以太币价格从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这个事件说明智能合约的确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批评以太坊,说它的智能合约不智能。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外有很多公司为了解决智能合约的漏洞问题 ,开始提供代码审计服务。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目前一些团队正在对智能合约进行检验,这些团队多数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的教授带队,部分团队已经获得了头部机构的投资。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扩展性不足、智能合约漏洞问题,对于以太坊的争议还在于它所追求的POS共识机制,也就是权益证明机制,在权益证明机制下,如果说谁持币的数量越大、持币时间越久,获得的“权益”(利息)就越多,还有机会得到记账权力,记账又可以获得奖励,那么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强者越强”的寡头优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ICO乱象的问题。ICO是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咱们可以理解为预售。以太坊上ICO项目的爆发,滋生了打着ICO旗号进行资金盘、诈骗圈钱等不法行为,对社会和金融稳定造成安全隐患。
『肆』 ETH(以太经典和以太坊)到底有什么区别
以太坊就是虚拟货币的一种,火币网是经营虚拟货币的,也经营以太坊,这就是关系。
『伍』 以太坊和以太经典的区别
关于区块链的可变性。
ETH,假如大部分人同意修改链条也就是可变性,那么就可以修改区块链记录和合约。
ETC,区块链记录和合约不可修改,也就是不可篡改性。
下面是关于两种方法的利弊。
可变性的好处是人们可以适时地改变以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修改规范比找漏洞更实用。
不可修改性是人们不管当时有多聪明,但也不可能会不出错,因此,应对此方案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好是通过现有的法律框架来寻找和解决漏洞。
关于发展的不同
ETH,不管是有意安排或者从诞生就如此,区块链核心决策都是在社区的参与下由以太坊基金会制定并大部分由它开发。
ETC,区块链的决策主要是通过三个松散的,有协作关系的团队在社区参与下得到反馈而决定的。
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为两种区块链提出改进建议,这正是开源之好处,也是很常见的,你会发现,这两条链的开发人员通过Github和Reddit来相互沟通,我希望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提高沟通和交流的频率。
关于兼容性
目前,这两种区块链都相互兼容,ETH写的合约,或应用程序,可以在ETC上应用,反之亦然。
ETH,专注于eWASM,致力于为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提供平台,而对于合约安全性的问题是次要的,例如:Viper。
ETC,专注于让开发者创造出更安全的合约,例如:Viper,IOHK研究,代价是消耗潜在的开发者人数。
很明显,这两条链都可以互相接纳,不管它们的意愿是否相同,我的看法是,开发人员的数量并不一定与产品的质量挂钩。
关于交易速度
ETH,平均25秒,升级之后会缩短。
ETC,平均14秒,升级之后维持在10-14秒,根据ECIP-1010 和 ECIP-1036协议。
关于区块容量
ETH,随着ETH日交易量逐渐达到5百万,区块容量日渐饱和,这种情况跟最近比特币的交易费用问题类似,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对区块扩容得到解决,通过增加默认的燃料限制。
ETC,目前区块容量还有很大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ETC,区块容量也会随着增加,跟ETH一样。
关于社区
ETH,主要在Reddit上讨论
ETC,主要在Slack上讨论
关于货币政策
ETH,计划供应稳步增长,导致ETH区块链在生命周期里平均有3%的通货膨胀。
ETC,2025年之前,通货膨胀达到3%,届时总供应量将达到2亿ETC,之后会通货紧缩。
关于交易量的地区分布
ETH,中国占20%,南韩25%,美国25%。
ETC,中国占50%,南韩25%,美国10%。
关于证券
ETH,目前投资者没有交易证券的选择权,最近ETH的一个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被监管层否定了。
ETC,拥有ETC交易信托基金,该基金允许投资者拥有ETC,而不用拥有这个资产本身。
『陆』 以太坊是什么
以太坊(英语: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又称“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Virtual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坊区块链上的代币称为以太币(Ether),代码为ETH,可在许多加密货币的外汇市场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来支付交易手续费和运算服务的媒介。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得以开始发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6)以太坊创始人V神与以太扩展阅读:
以太坊平台本身没有特点,没有价值性。和编程语言相似,它由企业家和开发者决定其用途。不过很明显,某些应用类型较之其他更能从以太坊的功能中获益。以太坊尤其适合那些在点与点之间自动进行直接交互或者跨网络促进小组协调活动的应用。
例如,协调点对点市场的应用,或是复杂财务合同的自动化。比特币使个体能够不借助金融机构、银行或政府等其他中介来进行货币交换。以太坊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理论上,任何复杂的金融活动或交易都能在以太坊上用编码自动且可靠地进行。除金融类应用外,任何对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资产注册、投票、管理和物联网——都会大规模地受到以太坊平台影响。
『柒』 谁可以讲讲天才少年V神的封神之路吗
比特币开启了区块链1.0时代,1.0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为价值转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即:价值转移不再依赖于像银行这种中心化机构。这一时期,随着比特币被越来越多人熟知,许多人开始借鉴比特币的思路,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币。
这些山寨币之所以被称为“山寨币”,是因为,它们的源代码和比特币类似,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比特币的不足,他们也照样有,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改进。但是,人们也并不没有对比特币的问题听之任之,比特币社区里面的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把比特币这个系统改造得完美一些。
其中,有一位俄罗斯少年,名叫Vitalik Buterin(音译:布特林),他也迫切地希望能够尽快弥补比特币系统的不足。
一、你打游戏图热闹,人家打游戏看门道儿
说起来,布特林接触比特币的经历有点戏剧性。
他在13岁的时候,是个典型的网瘾少年,沉迷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有一天,魔兽世界这个游戏的公司,突然取消了他最心爱的术士“生命虹吸”技能,他很愤怒,多次联系该公司还原这个技能,但是,游戏公司并不同意。
于是,布特林开始反思,在互联网游戏里,玩家作为参与方,其实很弱势,强大的是游戏开发商,他们才是一个游戏的中心。这种中心化服务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一切都是开发商说了算,玩家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或者离开。
布特林通过“魔兽世界”游戏认识到了中心化的弊端,于是他开始寻找打破中心化的方式。布特林从他程序员父亲那里认识到了比特币,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他决定放弃名校光环,从滑铁卢大学辍学,去周游世界,与全世界区块链爱好者共同交流学习。
当时,比特币爱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为比特币增加更多的功能性,打造比特币2.0。但布特林认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编程语言才是比特币的当务之急。于是,年仅19岁的布特林撰写了一套新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便是《以太坊白皮书》的雏形。布特林在白皮书
中提到:希望能够基于通用的编程语言,创建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戏…… 这些观点得到了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以太坊的设计之中。最后,这个项目被布特林命名为“以太坊”,因为“以太”是一种在科学理论下还未被证实的物质,暗含了布特林对项目的期待。
2015年6月,以太坊正式发布。
之后的两年间,以太坊催生的加密货币“以太币”成为继比特币之后最受追捧的数字资产,以太币的价格在2017全年翻了85倍,摩根大通、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微软、英特尔、埃森哲等20多家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成立了企业以太坊联盟……就这样,布特林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变成了区块链大神级人物“V神”。
二、以太坊激活区块链的巨大潜力
以太坊的出现激活了区块链背后的巨大潜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太坊的突破之处在于,不光把区块链升级成了操作系统,让大家可以在这基础上开发应用链,而且还可以让大家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来发布自己的代币。
和比特币事先设定好交易系统操作不同,以太坊是一种可编程的区块链:
以太坊允许用户创建他自己的、符合他们需要的、具备不同复杂程度的操作。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太坊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好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有点类似安卓、苹果,应用开发者们可以在这条系统上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
这样的设定,又使以太坊突破了比特币单一的“货币职能”,使区块链这一技术的应用场景扩大到方方面面。拿我们现在来说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做很多事情:缴费、订餐、打车、购物等等,同样,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上开发DApp(区块链应用),未来你可以通过DApp去替代App,去缴费、订餐、打车、购物……以太坊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景。
三、从“工作量证明机制”到“权益证明机制”
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也和比特币不同。前面我们提到,比特币是通过POW的共识机制来决定记账权的,尽管POW的安全指数较高,但挖矿的能耗和成本都是巨大的,处理交易速度还很慢。于是,以太坊将比特币的技术进一步丰富化,提出了新的挖矿机制,即——权益证明(PoS)。
以太坊提出的“权益证明”类似于股东机制,拥有股份越多的人越容易获取记账权,是根据持币量和持币时间进行利息分配的制度。POS机制的核心逻辑是:谁持有币,谁就有网络的控制权。需要注意的是,在POS机制中,仍然存在算力挖矿,需要算力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但数学难题的难度和持币者的“币龄”相关,持币者持有币的时间越长,难度就越简单,挖到币的概率越大。
四、饱受争议的 ICO
以太坊是一套开源的系统,类似于现在的安卓、苹果系统,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ICO项目多数就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应用。开发者者想要在以太坊上开发区块链应用(DApp),需要通过ICO来募集一定的资金作为运维成本。
ICO这个概念在2017年非常火爆,一度被认为是带来2017年大牛市的主要原因。
ICO是怎么回事呢?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简称ICO)是一种为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方式,由于代币具有市场价值,可以兑换成法币,这样一来,就可以用作项目的开发成本。而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通俗来讲,假如一家区块链游戏公司宣布:我们要发币私募(ICO)啦!如果你特别看好这个项目,你想参加就需要先买一定数量的以太坊,打到这个区块链游戏项目方的钱包地址上,这就相当于你参与了这个区块链游戏项目方的众筹(ICO)。等到这家区块链游戏公司的币上到交易所可以实现交易了,那么他们会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你回报。
区块链领域的 ICO,看起来和股票领域的 IPO(首次公开募股)差不多是不是?没错!区块链领域的ICO其实和股票领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非常相似,我们看一下二者的概括解释:
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ICO 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多数为区块链创业公司)第一次将它的代币向公众出售。
不过,正常来讲,企业或者公司到IPO这一步是非常难的,要经过“BP ——种子轮 ——天使轮——A 轮——B轮——C轮——D轮——Pre IPO——IPO”,没有五年到八年是 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区块链领域的ICO呢,只需要“白皮书——基石投资——私募—
—ICO——上交易所”,大概三到八个月就能实现了。
这也是ICO是非常有争议的原因,目前很多国家把ICO界定为违法行为。禁止ICO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目前国家对这方面没有相关的监管,就很容易出现项目方非法集资、圈钱跑路,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五、备受推崇的“智能合约”
以太坊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什么意思呢?智能合约是用代码的方式定义一套交易规则。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是签署纸质合约,履行纸质合约需要中心化机构,也就是法院来进行监管。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约”,是通过程序实现去中心化的自动执行。
这个叫作”智能合约账号“的账户,只会按照代码去执行。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保险、股权、信托等等,可以说凡是需要信任为基础的活动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
六、以太坊的意义:代表区块链 2.0 时代
以太坊发展到今天,有过辉煌也经历着挫折。度过了2017的辉煌期,到了现在,面对熊市,一些ICO项目担心被熊市所累,纷纷套现离场,导致以太坊的价格暴跌。以太坊创始人V神也深陷各种弄谣言中,坊间时常流出他要退出以太坊、他跑路了这种传言。
尽管如此,以太坊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的确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代表了区块链
2.0时代。如果说比特币代表的区块链1.0时代,为价值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那么,以太坊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则让区块链商业应用变得可能。
『捌』 比特币与以太坊他们创始人是谁
以太坊创始人,90后小哥Vitalik Buterin,江湖人称“V神”。
比特币是2009年,中本聪设计出了一种数字货币,其创始人“中本聪”的身份一直都是个谜,关于“比特币之父”的传闻牵涉到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到金融专家,也给比特币罩上了神秘光环。抹茶交易所可以查到更多以太坊比特币更多知识
『玖』 以太坊分叉后大儿子以太雾的详细介绍
以太坊可以说是一个技术非常成功的币种,短期内形成了聚合之势,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得到的支持是全球性的,并且围绕其开发的应用也层出不穷。目前其价格已经在3000元徘徊了近半个月,相信随着分叉的进行,其价格很有可能会在年底突破4000元,作为第二大市值的区块链项目,和比特币项目,其价值明显还有上升的可能性。
以太坊采用的是雾计算。雾计算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不是几乎全部保存在云中,是云计算的延伸概念,这更加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如果所有的存储和运算还是停留在中央化的服务器上,那么也不会是真正的区块链。
前段时间在以太坊网络上大热的“以太猫”导致了以太坊网络的拥堵,问题就在于Ethereum的TPS每秒钟并发太低。而EthereumFog携雾计算的出现将打破以太坊网络拥堵的尴尬局面,并且还为链上附加了强大的去中心化存储和附加的计算能力。
雾计算这个概念可能对很多链友来说还很陌生,但它正是以太雾吸引投资者的最主要的方面,其实雾计算的理念早就耳闻其名,个人也一直认为雾计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说到雾计算那还是要从云计算说起了,其实我们现在所见的云计算进化自独立服务器的集群,也就是说由原先的中心化的独立服务器变成了大型的服务器群,但说到底还是一种中心化的计算形式。相比于云计算这种中心化的计算的进化,雾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担到我们身边的各种有算力的设备上,实现计算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进化,这正与区块链本身的哲学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