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与以太经典关系
① 以太坊经典(以太经典和以太坊有什么区别)
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的主要区别如下:
起源与分叉:
社区共识与价值观:
- 以太坊(ETH):代表了承认硬分叉、回滚交易的新链社区共识,更注重金融应用与代币化。
- 以太经典(ETC):则坚持原链、不承认回滚交易的社区共识,更侧重于物联网领域的智能合约应用,并坚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
技术差异:
- 尽管两者底层技术和协议存在高度相似性,但长期发展愿景和技术路线已截然不同。
- 以太坊(ETH):在不断升级和扩展,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 以太经典(ETC):则更注重于物联网领域的智能合约完善,并设计了侧链以支持物联网应用中的免手续费交易。
货币总量与货币政策:
- 以太坊(ETH):货币总量没有设置上限,目前总量约为1亿枚左右。
- 以太经典(ETC):则宣布了新货币政策,总量将维持在2.1亿枚左右,最多不会超过2.3亿枚。
应用领域与竞争对手:
- 以太坊(ETH):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和代币发行的基础平台。
- 以太经典(ETC):则主要关注物联网领域,与IOTA等竞争对手在物联网分布式账本技术方面展开竞争。ETC的智能合约和侧链设计使其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综上所述,以太坊和以太经典虽然同源,但已发展成为具有不同愿景、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的两条链。投资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进行权衡。
② 以太经典是什么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关系
以太坊的构思诞生于2013年。当年Vitalik Buterin(维塔利克˙布特林,币圈一般都称呼为V神)还在比特币社区担任程序员的时候,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建议开发一套面向应用开发者的语言,以方便各种应用的开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不同意这个意见。于是V神决定开发一个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写下了《以太币白皮书》,在白皮书中说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标。在2014年,通过众筹得到开发资金,于是开发了以太系统。(更好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汇”)
诞生之后,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为了调整难度;
第二次发布了稳定版本“家园”;
第四次为了防止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减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为发生了黑客攻击,而迫不得已进行了分叉。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会创建了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并设计了TheDAO以太坊合约。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约,并完成了当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众筹,达到了惊人的1.5亿美元!(说句题外话,如今时间上最大的众筹事件当属EOS众筹了,达到了更加惊人是50亿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击,黑客共盗取了约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价格也从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对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了挽回投资人的损失,社区最后决定硬分叉。
于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区块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链被称为以太坊ETH,而原链就是现在的以太经典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