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rpc底层通讯原理
Ⅰ ETH以太坊Ethereum如何使用RPC调用实现web端充值提现
以太坊源码go-ethereum怎么运行
安装基于MIPS的linux头文件
$ cd $PRJROOT/kernel
$ tar -xjvf linux-2.6.38.tar.bz2
$ cd linux-2.6.38
在指定路径下创建include文件夹,用来存放相关头文件。
$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保证linux源码是干净的。
$ make mrproper
生成需要的头文件。
$ make ARCH=mips headers_check
$ make ARCH=mips INSTALL_HDR_PATH=dest headers_install
将dest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指定的include文件夹内。
$ cp -rv dest/include/* $TARGET_PREFIX/include
最后删除dest文件夹
$ rm -rf dest
$ ls -l $TARGET_PREFIX/include
Ⅱ 以太坊如何使用web3.js或者rpc接口获取交易数据交易时间与确认数
如果要查询主网上的交易记录,可以使用etherscan。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搭建的私链,应该如何查询交易记录呢?
答案是你需要自己监听链上的日志,存到数据库里,然后在这个数据库中查询。例如:
varaddr=""
varfilter=web3.eth.filter({fromBlock:0,toBlock:'latest',address:addr});
filter.get(function(err,transactions){
transactions.forEach(function(tx){
vartxInfo=web3.eth.getTransaction(tx.transactionHash);
//这时可以将交易信息txInfo存入数据库
});
});
web3.eth.filter()用来监听链上的日志,web3.eth.getTransaction()用来提取指定交易的信息,一旦获得交易信息,就可以存入数据库供查询用了。
推荐一个实战入门,你可以看看:以太坊教程
Ⅲ RPC的实现原理,是基于HTTP协议的还是tcp协
RPC可以基于TCP协议也可以基于HTTP协议,RPC的主要目的只是获取由远程机器上的程序所执行的结果。
利用Socket API实现基于TCP协议的RPC调用,由服务的调用方与服务的提供方建立Socket连接,并由服务的调用方通过Socket将需要调用的接口名称、方法名称和参数序列化后传递给服务的提供方,服务的提供方反序列化后再利用反射调用相关的方法,最后将结果返回给服务的调用方。
基于HTTP协议的RPC调用则更像是我们访问网页一样,只是它的返回结果更加单一简单。其大致流程为:由服务的调用者向服务的提供者发送请求,这种请求的方式可能是GET、POST、PUT、DELETE等中的一种(服务的提供者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请求方式做出不同的处理,或者某个方法只允许某种请求方式),而调用的具体方法则根据URL进行方法调用,而方法所需参数则可能是对服务调用方传输过去的XML数据或JSON数据解析后的结果,最后返回JOSN或XML的数据结果(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定义相关的协议)。由于目前有很多开源的WEB服务器,如Tomcat,JBoss等,所以其实现起来更加容易(就跟做Web项目一样)。
Ⅳ 为什么要用DAG作为底层技术相比别的以太坊和比特币底层技术,其优势是什么
DAG区块链与传统区块链工作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要矿工完成工作量证明(PoW)来执行每一笔交易,而DAG区块链能摆脱区块链的限制来完成这样的操作。相反的是,在DAG区块链中一笔交易接着另外一笔,这意味着一笔交易能够对下一笔交易提供证明,由此一直排序下去。这些交易之间的连接就是DAG,就像区块通过哈希值来向整条区块链提供它们的名字一样。
在传统块链式区块链中,每笔交易要花费不少时间,而对于DAG区块链来说,交易时间将变得微不足道
Ⅳ 怎么用rpc查询以太坊智能合约该笔交易是否out of gas
因为区块链技术对实现智能合约存在天然的优势。比特币、瑞泰币、莱特币、以太坊等数字加密货币都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
Ⅵ HLC为什么要用DAG作为底层技术相比其他以太坊和比特币底层技术,其优势是什么
因为DAG在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平衡呀,这也遵循了传统的区块链价值观。
Ⅶ 以太坊架构是怎么样的
以太坊最上层的是DApp。它通过Web3.js和智能合约层进行交换。所有的智能合约都运行在EVM(以太坊虚拟机)上,并会用到RPC的调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内容,包括:blockChain, 共识算法,挖矿以及网络层。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户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户端就是Geth(Go-Ethereum)
Ⅷ rpc的基本原理和实例
什么是 RPC?
RPC(Remote Proce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比如两个不同的服务 A、B 部署在两台不同的机器上,那么服务 A 如果想要调用服务 B 中的某个方法该怎么办呢?使用 HTTP请求 当然可以,但是可能会比较慢而且一些优化做的并不好。 RPC 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服务消费方(client)调用以本地调用方式调用服务;
2、client stub接收到调用后负责将方法、参数等组装成能够进行网络传输的消息体;
3、client stub找到服务地址,并将消息发送到服务端;
4、server stub收到消息后进行解码;
5、server stub根据解码结果调用本地的服务;
6、本地服务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给server stub;
7、server stub将返回结果打包成消息并发送至消费方;
8、client stub接收到消息,并进行解码;
9、服务消费方得到最终结果
Ⅸ 以太坊虚拟机(EVM)是什么
以太坊是一个可编程的区块链。与比特币不同,以太坊并没有给用户提供一组预定义的操作(比如比特币交易),而是允许用户创建他们自己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任意复杂。这样,以太坊成为了多种不同类型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平台,包括但是不限于密码学货币。
EVM为以太坊虚拟机。以太坊底层通过EVM模块支持智能合约的执行和调用,调用时根据合约的地址获取到代码,生成具体的执行环境,然后将代码载入到EVM虚拟机中运行。通常目前开发智能合约的高级语言为Solidity,在利用solidity实现智能合约逻辑后,通过编译器编译成元数据(字节码)最后发布到以坊上。
EVM架构概述
EVM本质上是一个堆栈机器,它最直接的的功能是执行智能合约,根据官方给出的设计原理,EVM的主要的设计目标为如下几点:
简单性
确定性
空间节省
为区块链服务
安全性保证
便于优化
针对以上几点通过对EVM源代码的阅读来了解其具体的设计思想和工程实用性。
EVM存储系统机器位宽
EVM机器位宽为256位,即32个字节,256位机器字宽不同于我们经常见到主流的64位的机器字宽,这就标明EVM设计上将考虑一套自己的关于操作,数据,逻辑控制的指令编码。目前主流的处理器原生的支持的计算数据类型有:8bits整数,16bits整数,32bits整数,64bits整数。一般情况下宽字节的计算将更加的快一些,因为它可能包含更多的指令被一次性加载到pc寄存器中,同时伴有内存访问次数的减少。目前在X86的架构中8bits的计算并不是完全的支持(除法和乘法),但基本的数学运算大概在几个时钟周期内就能完成,也就是说主流的字节宽度基本上处理器能够原生的支持,那为什么EVM要采用256位的字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时间,智能合约是否能执行得更快
空间,这样是否整体字节码的大小会有所减少
gas成本
时间上主要体现在执行的效率上,我们以两个整型数相加来对比具体的操作时间消耗。32bits相加的X86
的汇编代码
mov eax, dword [9876ABCD] //将地址9876ABCD中的32位数据放入eax数据寄存器
add eax, dword [1234DCBA] //将1234DCBA地址指向32位数和eax相加,结果保存在eax中
64bits相加的X86汇编代码
mov rax, qword [123456789ABCDEF1] //将地址指向的64位数据放入64位寄存器
add rax, qword [1020304050607080] //计算相加的结果并将结果放入到64位寄存器中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