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项目坊遇到问题
在区块链中以太坊(eth)目前有哪些问题?
以太坊区块链目前暴露出三大问题,长时间以来其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一直无力解读。第一是以太坊区块链整体很低的性能和TPS;第二是资源不隔离,CryptoKitties虚拟猫咪的事件,一度占据了整个以太坊
20%
的流量,直接造成以太坊网络用户无法展开及时的交易,就是资源不隔离最大的痛点;第三个问题在于以太坊治理结构的体现,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以太坊过去以来,创始人团队主导了其网络发展,过于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让目前的以太坊出现了ETH、ETC、ETF等分叉,以太坊社区目前进入四分五裂的治理状态。而以太坊网络目前出现的各种弊病,在「aelf」创始人与CEO马昊伯看来,这是无法接受的。于是,「aelf」定位,就是为对标以太坊的下一代去中心化底层计算平台,重点解决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性能不足、资源不隔离、治理结构三方面的问题而诞生的。
⑵ 维基链的速度如何,会发生像去年以太坊status项目那样的拥堵事件吗,维基链是如何预防这种问题的
经过维基链团队详细测算,目前维基链交易确认速度可以达到1000+tps,远远快于以太坊。同时,维基链将采用侧链架构,每个应用将有自己独立的侧链,应用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侧链将每隔一段时间,将其hash登记在主链上,从而保证侧链免受回滚攻击。
⑶ 我转了100个以太坊给别人骗去做项目,能拿回来吗
转了100个以太坊出去,不可能再拿 到回来。
⑷ 以太坊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以太坊是一个全新开放的区块链平台,它允许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
就像比特币一样,以太坊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归任何人所有——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由全球范围内的很多人共同创建。和比特币协议有所不同的是,以太坊的设计十分灵活,极具适应性。在以太坊平台上创立新的应用十分简便,随着Homestead的发布,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使用该平台上的应用。
以太坊是可编程的区块链。它并不是给用户一系列预先设定好的操作,而是允许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建复杂的操作。这样一来,它就可以作为多种类型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的平台。
以太坊狭义上是指一系列定义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协议,它的核心是以太坊虚拟机(“EVM”),可以执行任意复杂算法的编码。在计算机科学术语中,以太坊是“图灵完备的”。开发者能够使用现有的JavaScript和Python等语言为模型的其他友好的编程语言,创建出在以太坊模拟机上运行的应用。
⑸ 以太坊合约地址错误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你的一台放屁的服务器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嗯这个服务器暂时有问题,IP地址有问题,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⑹ 以太付是传销吗,如果受骗,咋办
最近有朋友跟我推荐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以太付,号称是结合了区块链与移动支付等时下最热的概念,同时还采取了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之前到期的电子货币基金收益老高了。
老薛一直以来都对电子货币投资持保守态度,听我这个朋友这么一说,感觉不是特别靠谱,就抓紧研究了一下。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还真发现了里面的一些弯弯绕。
先说说它的发行方:
FVI(FINATECH VASTGOED INVESTERING)是一家来自荷兰的加密货币基金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及相关领域资产的投资。
这家公司宣称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都有办事处,之前推出过比特币合约(456%的利润)和以太坊合约(目前合约期未满,但宣称正收益),本次发售的是公司推出的新项目ICO合约——以太付。
那以太付是什么呢??我查到了相关的发行白皮书,几十页的PDF文档看的我是眼花缭乱,研究了一下午终于算是搞明白了:这个所谓的以太付,不仅是电子货币的名称,还是一项跨国电子支付项目的名字。
白皮书里宣称,以太付是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通用去中心化市场,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可以用电子货币支付的淘宝或者亚马逊,并且还有以太付借记卡,可以跨国消费并且可以随时将其中的电子货币提现。最关键的是通过以太付项目,网上或者跨境支付的手续费只有0.88%,比传统的电商或者银行手续费都要低。
作为一个投资项目,最吸引人的当属它的收益了,以太付私募项目计划发行8亿代币,占发行总量的80%,私募配售期一年,起步价$1.00美金,预计锁定期后(52周)可以涨到$6.40美金,这么算如果第一批买入收益相当可观。
但老薛我好歹是个专业人士,这样的话一出,我的职业敏感就告诉我,以太付可没有它说的那么美好。
对于白皮书中宣称的网上支付与跨境支付,这么高大上的项目我可一时辨不出真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想要实现可是个难题。首先是跨境支付与以太付借记卡,这两项基本已经越过了各国央行的底线了,电子货币原本就不被各国认可,在加上跨境支付可能造成的资本外流,以及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造成的冲击,我估计咱们央妈这关是肯定过不去的。再说网购与电子商务这部分,因为以太付相当于重新建立一个独立的支付平台,这可动了传统互联网巨头们的蛋糕,马云和贝索斯们能看着它茁壮成长起来抢自己饭碗就新鲜了。
这个项目的“远大理想”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这个项目能否实现这个程度的盈利自然也要打问号。项目不靠谱,不是还有出售代币这种方法吗,咱们就来研究一下代币升值这方面。
既然整个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技术环境实现的,投资前自然要到以太坊上查一查。结果一查吓一跳,白皮书里写着代币在以太坊上的名称——EthePay,并且今年八月已经开始启动发售了,按理说现在应该有价值了,但是在以太坊网站上查到EthePay的价值目前是$0@0Eth,也就是目前来看,以太付代币的内在价值是“空气”。
为了避免我查错了,老薛把所有跟EthePay,EPAY相似的链接都查了一遍(包括各种大小写区别),发现结果全是价值为零,我怀疑这个以太付项目说到底就是个“空气币”ICO项目,只不过包装的更为现实和高级一点而已。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这个以太付到底是啥情况了,项目本身以及代币未来的升值空间基本是别想能赚钱了,如果是靠传销模式发展下线拿提成,多少还是能赚点的。所以能不能参与,就看各位的智商和良心了。
⑺ 以太坊提币,平台客服说被卡在了区块上,怎么解求大神指点!
以太坊目前确实比较拥堵,加上平台给的矿工费不足,才导致你目前说的卡在区块的情况,不过不用担心,这个笔交易肯定会继续进行,只是时间较慢,如果是BTC的话,还可以加速一下
⑻ 以太坊区块链ETH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以太坊区块链目前暴露出三大问题,长时间以来其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一直无力解读。第一是以太坊区块链整体很低的性能和TPS;第二是资源不隔离,CryptoKitties虚拟猫咪的事件,一度占据了整个以太坊 20% 的流量,直接造成以太坊网络用户无法展开及时的交易,就是资源不隔离最大的痛点;第三个问题在于以太坊治理结构的体现,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以太坊过去以来,创始人团队主导了其网络发展,过于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让目前的以太坊出现了ETH、ETC、ETF等分叉,以太坊社区目前进入四分五裂的治理状态。而以太坊网络目前出现的各种弊病,在「aelf」创始人与CEO马昊伯看来,这是无法接受的。于是,「aelf」定位,就是为对标以太坊的下一代去中心化底层计算平台,重点解决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性能不足、资源不隔离、治理结构三方面的问题而诞生的。
⑼ 以太坊带来了那些争议和质疑呢
以太坊和比特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比特币定义的是一套货币体系,而以太坊侧重的是打造一条主链(可以理解为一条公路),可以让大量的区块链应用跑在这条公路上。
从这一点来看,以太坊的应用场景更广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以太坊标志着区块链
1.0时代一个单纯的货币体系,向区块链2.0时代实现其他行业以及应用场景的转变。
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以太坊虽然拓展了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还提升了处理交易的速度,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与质疑。
一、以太坊的扩展性不足的解决之道:分片技术和雷电网络
以太坊的底层设计,最大的问题是以太坊只有一条链,没有侧链,这就意味着,所有程序都要对等地跑在这条链上,消耗资源的同时,还会引发系统拥堵。正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以太坊游戏“加密猫”,这个游戏火爆的时候,一度引发以太坊网络瘫痪。
对于提升处理能力这个问题,以太坊提出两种方式:一个是分片技术(shard),一个是雷电网络,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技术。
(一)分片技术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Vitalik Buterin)认为,诸如比特币这种主流的区块链网络,之所以处理交易的速度很慢,是因为每一个矿工要处理全网的每一笔交易,这样的效率其实是非常低下的。分片技术的构想是:一笔交易不必发动全网所有节点都去处理,只要让网络中的一部分节点(矿工)处理就好了。于是,以太坊网络被划分成很多片,同一时间,每一分片都可以处理不同的交易,这样一来,会大大提升网络性能。
但是,分片技术也是有一定争议的。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思想是去中心化,全网都去见证(处理)同一交易,这才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而以太坊分片技术,并不是所有节点共同见证,而是类似于分小组见证,这样一来,它便失去了绝对的“去中心化”属性,只能通过牺牲掉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来达到高性能的目的。
(二)雷电网络
雷电网络使用的是链下交易的方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使用雷电网络的参与者在互相转账时,不需要通过以太坊主链交易确认,而是通过参与者之间创建支付通道,在链下完成。
不过,雷电网络并不是脱离主链的,在建立支付通道之前,需要先用主链上的资产做抵押,生成余额证明(Balance Proof),拥有余额证明才能表明你能做出相应余额的转账。在交易双方都持有余额证明的情况下,双方可通过支付通道在链下进行无限制次数的转账。
只有在完成链下交易,需要将资产转回链上时,才会在以太坊主链上登记主链账户的余额变化信息,而这期间不管发生多少次交易在主链上是不会有记录的。
雷电网络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可以为你省下矿工费用。目前我们在以太坊主链上进行交易,需要消耗 Gas,需要支付矿工费用,那么一旦将交易搬到链下,就可以节省这一部分的成本。
当然,雷电网络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雷电网络时需要用主链上的资产作抵押;而这部分资产作为抵押物,在使用者完成链下交易之前是不能使用的。这也就决定了,雷电交易只适合小额交易。
上面就是以太坊扩展性不足的问题,以及目前提出的两个主要解决方案:分片技术和雷电网络。
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存在漏洞与臭名昭著的 The Dao 事件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很强大,但是,凡是代码都会存在漏洞的,以太坊智能合约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所谓的漏洞,也就是安全性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基于以太坊的近100万个智能合约上,发现有34200(约3%)个含有安全漏洞,将允许黑客窃取ETH、冻结资产或删除合约,比如说,臭名昭著的The Dao 事件。
(一)Dao是什么意思?
介绍 The Dao 事件之前, 我们先见到介绍一下 DAO 是什么。DAO 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的简称,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从以太坊的角度来理解,DAO 是区块链上的某一类合约,或者一个合约组合,用来代替政府的审查以及复杂等中间程序,从而实现高效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的系统。所以,DAO 不是特定的某个组织,也就说呢,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种各样的DAO。
(二)臭名昭著的The Dao事件
但是,我们现在提到DAO,基本上所指的都是The DAO事件,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那个臭名昭著的黑客攻击事件。我们知道,英文中的 The是特指的意思,The DAO事件呢就
是特指的那个DAO事件,因为我们刚刚说了DAO不是特定的某个组织,可以有很多的DAO,各种各样的DAO。
2016 年的时候,德国一家专注“智能锁”的公司 Slock.it,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实物交换(比如说:公寓啊,船只啊),在以太坊上发布了 DAO项目。并且于2016年4月
30日开始,融资窗口开放了28天。
没想到,这个DAO项目的人气非常高,短短半个月就筹得了超过一亿美元,而到整个融资期结束,一共筹集到1.5亿美元,由此呢,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然而好景不长,到了6月份,黑客利用智能合约里面的漏洞,成功转移了超过360万个以太币,并投入到一个DAO子组织中,这个组织和The DAO有着同样的结构。以至于当时以太币价格从20多美元直接跌破13美元。
这个事件说明智能合约的确是有漏洞的,而且一旦漏洞被黑客利用,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批评以太坊,说它的智能合约不智能。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外有很多公司为了解决智能合约的漏洞问题 ,开始提供代码审计服务。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目前一些团队正在对智能合约进行检验,这些团队多数由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的教授带队,部分团队已经获得了头部机构的投资。
除了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扩展性不足、智能合约漏洞问题,对于以太坊的争议还在于它所追求的POS共识机制,也就是权益证明机制,在权益证明机制下,如果说谁持币的数量越大、持币时间越久,获得的“权益”(利息)就越多,还有机会得到记账权力,记账又可以获得奖励,那么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强者越强”的寡头优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ICO乱象的问题。ICO是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咱们可以理解为预售。以太坊上ICO项目的爆发,滋生了打着ICO旗号进行资金盘、诈骗圈钱等不法行为,对社会和金融稳定造成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