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科普
『壹』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玩一个区块链游戏以太小丑,说是养宠物的,还能挣钱,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求科普!
我也在玩,还不错,我简单给你介绍下吧:这个以太小丑英文名就是CryptoClowns,她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开发的数字化的、有收藏价值的区块链游戏。你要使用以太币来领养小丑宠物,,这个宠物可以转卖,可以用他们去繁育出新一代小丑,还可以喂养、培育他们,让他们去帮你打工赚钱,等于说是一个数字收藏品,就像比特币,但她比比特币具有持续性和可玩性。
『贰』 谁了解币安交易所,请帮忙科普一下
其实币安交易所就是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提供像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币安币等主流虚拟数字货币交易的,应该说这个台引领了币币交易的创新模式,让数字货币的爱好者享受币币交易的安全、公平、开放、高效性。
『叁』 区块链中的硬分叉,以太经典ETC是什么意思
以太经典(ETC)简史
以太经典始于一个不幸的事件。
2016年5月,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举行了一次代币销售,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投资,以资助Ethereum生态系统内未来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
基本上,DAO是一个去中心化方式运作的复杂的智能合约–当条件满足时自动在多方之间执行任务的计算机代码。
尽管其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及成功的代币销售,DAO的代码却有一个重大漏洞,使得攻击者可以从去中心化组织中窃取ETH。
攻击者在2016年6月利用这一漏洞,引发了臭名昭著的DAO黑客事件,恶意窃取了大约价值5000万美元的ETH。
毋庸置疑,DAO黑客事件曾震惊了Ethereum社区,也使得ETH价格从20美元跌至13美元。
在DAO黑客事件发生后,Ethereum社区不得不从三个选项中选择。
什么都不做,努力承受攻击带来的后果;
启动软分叉,收回资金;
部署一个硬分叉来恢复丢失的ETH。
软分叉和硬分叉都是重大的网络升级。然而,软分叉允许未升级的用户和升级后的用户相互交流,而硬分叉则不能向后兼容以前的版本。
由于开发人员意识到部署软分叉会使网络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Ethereum社区决定发起硬分叉,以恢复在DAO黑客攻击中损失的资金。
虽然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Ethereum社区中的一小部分人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 “代码即律法”,区块链网络应该是不可改变的。
由于双方未能在解决方案上达成一致,最终导致了Ethereum区块链的分裂。
那些试图找回丢失的ETH的人选择了硬分叉,开启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Ethereum(ETH)区块链,而另一群人则留在了最初的Ethereum Classic(ETC)链上。
以太经典解决了那些问题?
以太经典(ETC)是一个允许开发者部署智能合约和DApps的区块链平台。
虽然这个功能与Ethereum(ETH)的功能相同,但ETC区块链有两个主要区别。
首先,Ethereum Classic社区反对篡改分布式账本,支持“区块链网络不能也不该被修改”的观点。
其次,虽然ETH总供应量没有硬性上限,但以太经典采用恒定供应的货币政策,最多允许创建2.3亿个ETC。
作为一个加分项,以太经典在去年启动了Atlantis硬分叉,以增加与Ethereum的交互性,并通过zk-SNARKS提高交易的隐私保护程度。
以太经典ETC推荐的交易平台:火币、OKEX、AAX等。
『肆』 以太坊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以太坊是一个全新开放的区块链平台,它允许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
就像比特币一样,以太坊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归任何人所有——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由全球范围内的很多人共同创建。和比特币协议有所不同的是,以太坊的设计十分灵活,极具适应性。在以太坊平台上创立新的应用十分简便,随着Homestead的发布,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使用该平台上的应用。
以太坊是可编程的区块链。它并不是给用户一系列预先设定好的操作,而是允许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建复杂的操作。这样一来,它就可以作为多种类型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的平台。
以太坊狭义上是指一系列定义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协议,它的核心是以太坊虚拟机(“EVM”),可以执行任意复杂算法的编码。在计算机科学术语中,以太坊是“图灵完备的”。开发者能够使用现有的JavaScript和Python等语言为模型的其他友好的编程语言,创建出在以太坊模拟机上运行的应用。
『伍』 什么是区块链主链建设
很多虚拟货币,一旦从交易所提币出来,都要存放在imtoken等第三方钱包里面。这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没有自己的钱包,所以只能“寄人篱下”。
那怎么样才能过上独立的生活,不需要看人眼色呢?这就会引申出一个词:主链。
“主链”一词源于“主网”(相对于测试网而言),即正式上线的、独立的区块链网络。
目前,市值排名前50名的区块链项目中,有12个项目是“主链”(当下数据有变化),运行最成功的主链非以太坊莫属了。
以太坊就是拥有自己独立的钱包,并且还能给其他币种“提供住房”的一条主链。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以太坊的分析,带你深入了解什么是主链。
市场上大多数的众筹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你可以理解为:以太坊是一个电脑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ows系统 ,而在以太坊上的各种代币,相当于是我们电脑上的各种软件,开发者可以支付以太币在以太坊上运行项目 。但是以太坊并不是十全十美,基于以太坊的项目越多,对以太坊的网络需求也就越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拥堵。
其实大部分主链项目还在技术研发和改良阶段,离真正技术落地,还有一段距离。
区块链领域竞争最激烈的,其实也就是“主链”之战。谁能成为区块链基础层的主链,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苹果、微软等巨头。
另外科普下,国产公链里,沃尔顿链是底层商业应用公链,将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纂改等软件层面特性,与自主研发的RFID芯片硬件相结合,为各行各业提供溯源、认证解决方案、以及设计行业数据加密和分布式储存数据库搭建服务。
当然,并不是说有主链的就一定比没有主链的项目好,有一些项目,由于性质原因,是不需要主链的,比如BNB,它的主要用途是抵扣在币安交易所的手续费,所以有没有主链也不重要。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再到如今被捧上神坛的EOS,诸多大神都在搭建主链,试图爬上时代的潮头,谁将是区块链的未来王者,让时间给我们答案。
『陆』 ETH(以太经典和以太坊)到底有什么区别
以太坊就是虚拟货币的一种,火币网是经营虚拟货币的,也经营以太坊,这就是关系。
『柒』 以太坊是传销吗
不属于传销。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以太虚拟机”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年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众筹开始得以发展。以太币市值仅次于比特币,为全球第二大加密数字货币。
(7)以太坊科普扩展阅读
比特币开创了去中心化密码货币的先河,五年多的时间充分检验了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特币的区块链事实上是一套分布式的数据库,如果再在其中加进一个符号——比特币,并规定一套协议使得这个符号可以在数据库上安全地转移,并且无需信任第三方,这些特征的组合完美地构造了一个货币传输体系——比特币网络。
然而比特币并不完美,其中协议的扩展性是一项不足,例如比特币网络里只有一种符号——比特币,用户无法自定义另外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以是代表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债务凭证等,这就损失了一些功能。
另外,比特币协议里使用了一套基于堆栈的脚本语言,这语言虽然具有一定灵活性,使得像多重签名这样的功能得以实现,然而却不足以构建更高级的应用,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等。以太坊从设计上就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扩展性不足的问题。
『捌』 以太经典是什么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关系
以太坊的构思诞生于2013年。当年Vitalik Buterin(维塔利克˙布特林,币圈一般都称呼为V神)还在比特币社区担任程序员的时候,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建议开发一套面向应用开发者的语言,以方便各种应用的开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不同意这个意见。于是V神决定开发一个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写下了《以太币白皮书》,在白皮书中说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标。在2014年,通过众筹得到开发资金,于是开发了以太系统。(更好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汇”)
诞生之后,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为了调整难度;
第二次发布了稳定版本“家园”;
第四次为了防止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减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为发生了黑客攻击,而迫不得已进行了分叉。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会创建了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并设计了TheDAO以太坊合约。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约,并完成了当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众筹,达到了惊人的1.5亿美元!(说句题外话,如今时间上最大的众筹事件当属EOS众筹了,达到了更加惊人是50亿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击,黑客共盗取了约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价格也从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对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了挽回投资人的损失,社区最后决定硬分叉。
于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区块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链被称为以太坊ETH,而原链就是现在的以太经典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