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金融宣布正式进军元宇宙
① 推特CEO在加密货币行业下盘大棋;元宇宙推高MANA,SAND
在2021年,一个明显趋势是主流 科技 公司纷纷入场加密资产行业,而本周美国电子支付公司Square更名为Block更是给这个趋势再次推向了高潮。
刚刚卸任推特CEO但仍然掌管Square的Jack Dorsey在本周三宣布这一决定,并表示该公司之后会着重发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而Square之前的加密货币部门也正式更名为Spiral。对于一直持续关注Doresy在加密货币领域动作的人来说,这一积极的市场信号也是再明显不过了。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Dorsey对于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的 探索 和应用越来越深入。他一直大力支持和推广比特币闪电支付网络的发展。通过Square的加密货币部门直接支持比特币网络的开发者。
他不仅在Square手机支付端Cash App里开设了比特币的相关功能,还在推特上开通了比特币闪电支付网络并在离开推特之前保证推特头像和NFT的融合。
而现在Dorsey想做的是将Square转型成一家区块链及加密货币公司。Square的新名字Block代表着区块链中交易记录计量单位的,这一做法已经可以很能表明Dorsey对于加密货币市场的雄心了。
改名为Block的Square如果真的在加密货币支付领域进行大力的研发和 探索 ,将会有巨大的潜力。这家公司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其中既包括使用其支付系统的中小型商户也包括个人用户账户。近两年来Suqare这两个用户群的规模发展迅猛,为该公司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和用户基础。
Dorsey很有可能以Square为载体来提升用户在加密货币支付方面的体验。鉴于他之前对于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执着的追求,Square可能会引领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向前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Square更名的过程中,公司并没有突出宣传其在加密货币技术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和 探索 。在Square的更名新闻通稿中提到,Block还有社区的寓意,旨在推进协助中小商户的发展。
Square这种低调宣传加密货币转型的做法和上月Facebook高调更名为Meta的做法大相径庭。Facebook更名借着最近火爆的元宇宙概念在媒体面前做足了噱头。
Facebook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将公众视线从公司自身的监管问题转移到更名这件事上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掩盖其从社交媒体向虚拟现实方向尴尬的转型。
而Square则不同,它没有法律和监管问题缠身,本身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了,没有必要像Facebook那样通过转型来博眼球。而Square在更名之后并没有凸显加密货币的这一做法也恰恰反映了其谨慎的态度。
很多Square的投资者觉得Square是一个已经拥有成功的经济模型并在快速成长的公司,现在如果高调宣布进军加密货币,可能会使部分投资者感到不满。该顾虑在本周四早些时候, 从Square的股票表现体现出来:,Square股价没有大幅的涨跌,表现相对稳定。
元宇宙概念推高MANA,SAND代币价格
自Facebook宣布更名Meta并进军元宇宙以来,以Decentraland和沙盒(Sandbox)为首的相关公司迎来了一波牛市。这两家的原生代币MANA和SAND在十一月都创下了 历史 新高。
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融合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技术,将互联网、艺术、 游戏 ,文化以及社交融为一体。玩家参与到沙盒或者Decentraland通常需要使用加密货币来购买虚拟世界中的物品,这其中很多都是NFT。
Facebook的更名使很多其它领域的公司对加密货币产生了兴趣。房地产,风投以及一些国家都纷纷参与到元宇宙的创建中来。
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虚拟平台沙盒代币SAND在十一月从1.55美元涨到6.79美元,涨幅高达350%。在著名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宣布在沙盒上建立adiVerse之后,SAND价格开始迅速攀升。
加密资产咨询公司Messari数据显示Decentraland的原生代币价格MANA在十一月从2.18美元涨到4.67美元,涨幅约为66%。巴巴多斯近日宣布将在Decentraland上建立自己的大使馆,以便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房地产。
CoinGecko的数据显示,截止到本周三,MANA和SAND在加密货币总市值排名中分别位列第40和41位。加密货币交易者和传统华尔街上的分析师都看好元宇宙,认为其商业价值巨大。
美国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在11月11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元宇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社交和消费 娱乐 产品的方式。加密货币投资公司灰度更是预测元宇宙会带来一万亿美元的年收入。而彭博则预测到2024年整个元宇宙的价值可能达到8000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 游戏 公司也纷纷涉足元宇宙。角色扮演探险 游戏 公司 Illuvium的代币ILV和艺术虚拟现实项目Wilder World的代币Wild纷纷上涨,涨幅分别是84%和76%。尽管元宇宙目前的发展尚早并趋于碎片化,但是很多投资者相信更多的机构会入场元宇宙。
② 元宇宙的发展前景
“元宇宙”,即“Metaverse”,一个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将Facebook的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之后被“引爆”的新兴概念名词。科技界因之轰动,资本界因之“疯狂”,而文学艺术界的各位在了解了元宇宙概念后,或许会生出许多期待——小说中的世界或有望实现。
来自科技界的轰动:扎克伯格将其推上高峰
2021年三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游戏公司Roblox上市首日股价上涨54.4%,市值超过400亿,2021年7月以社交起家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要在五年内将Facebook打造为“元宇宙”公司。2021年10月,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彻底将“元宇宙”概念推向顶峰。2021年11月,微软在Ignite会议上宣布将推出新的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软件,待该平台上线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可获得协作和共享全息体验,实现加入虚拟会议、发送聊天、协作处理共享文档等更多功能。
元宇宙浅谈:科技创新是永恒发展之道
元宇宙世界由来已久,但彼时的元宇宙更多的被看做“科幻”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艺术家们通过合理想象,在文学作品中构建出了一个超脱现世的虚拟互联世界,人们通过某一设备媒介(游戏方舱或虚拟现实头盔等)进入一个被某家或某几家大厂搭建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一般无二。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我们似乎与小说中构建的科幻世界距离变近,全息投影、AR/VR技术创新、云端生态搭建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科技使得小说中的虚拟现实世界似乎近在咫尺,于是“元宇宙”的提出似乎也变得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现阶段“元宇宙”搭建仍然存在众多技术困难,其未来发展也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法律法规层面的规范性问题。从现阶段技术发展来看,我们仅仅解决了通往元宇宙媒介的部分,如何真正意义上搭建一个虚拟世界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因此概念炒作需要慎重,科技创新才是永恒的生存发展之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应当立足于不断坚持科技创新的现在!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③ meta为什么叫元宇宙
因为Meta是是全球最出名的元宇宙公司,所以有人用Meta代指元宇宙。
2021年10月29日,互联网巨头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创始人扎克伯格描绘了一个沉浸式的互联网,让人置身于社交、工作、运动、学习、游戏的虚拟世界。扎克伯格相信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接替者,建造数字世界之间运转的元宇宙网络。
随着Facebook改名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以后,一度火爆的元宇宙概念目前热度已然暂时消退,就连Meta自个的股价自年初以来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还能不能和苹果微软等公司一同位列美股科技股第一集团都一度令人怀疑。但扎克伯格依然在努力为我们描绘元宇宙的蓝图。
元宇宙起源
“元宇宙”这个词源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空间名为“metaverse”,即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