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淘币圈
⑴ 走,去海外币圈淘金!
2017 年 9 月 4 日,加密货币的法币交易和 ICO 融资禁令出台,当时国内交易量最大的两家交易平台被监管层约谈,随后两家交易平台发布公告称,用户资产可以保留,但停止所有相关的交易业务。
不久之后,国内交易所选择了出海,也就是将公司注册地和运营主体放在国外,以参与全球市场的姿态,继续淘金路上「卖水」的生意。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币圈的「海外交易所」们能淘到金吗?这钱好赚吗?
Give me your money
早在 2017 年 6 月,由前任 OKCoin CTO 赵长鹏创立的币安,就曾着眼海外市场,将大量服务器布局在国外。94 禁令后,国内的交易所赛道经历了短暂的「空窗期」,是就此谢幕,还是转战海外?正在大家犹豫不决之时,币安却尝到了甜头,无处安放的流动性逐渐进入币安,这让币安的币币交易量不断攀升。
资本总是逐利的。在嗅到国外市场的商机后,国内的交易所纷纷打算出海,当时的两巨头火币网、OK(OKCoin 币行分离出了 OKEx)作出决定后,其他中国交易所也都效仿开来。
新加坡是不少中国比特币交易所出海的第一站。这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基因、开放的经济环境都有根深蒂固的关系。根据 2018 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在加密货币的研究和发展上,新加坡也没有落后。当地的金融监管局将数字货币分类成实用型代币、支付货币、证券型代币三类,这样的分类监管制度在亚洲十分罕见。据猎云网报道,一则数据显示,早在 2017 年,以募集资金量来看,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 ICO 市场,仅次于美国和瑞士。94 禁令后的几个月里,中国公民在新加坡迅速建立了超过 1000 个基金会。
但是,国内交易所出海淘金的道路似乎并不顺利。「有的时候,感觉没办法融入老外的环境,他们用起来也不习惯。」一位来自「出海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向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这样说道。除此之外,彼时海外市场的份额仍然没有发展壮大,华人是全球炒币的主力军之一,完全放弃国内市场对任何一个交易所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反过来,海外交易所来中国淘金也不是特别顺利,受制于国内的监管政策和用户的 KYC 规则,真正在 Coinbase、Bitstamp、Bithumb 主站交易的中国人凤毛麟角,这其中大多是常年 base 在海外的。同样,对于这些重心放在海外的交易所来说,在合规的环境里赚钱是当务之急,与此相比,进驻中国市场收益小且风险不可控。
国内交易所出海,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不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到最后,没有做成,但是给以后出海的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配套的技术解决方案、系统服务提供商、做市商和用户社群,以及在出海过程中如何合规、如何应对不同的文化环境。
I have the money
注册地址在海外,就真的在服务海外用户吗?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统计了 BitUniverse 中前 100 名的交易所,发现近 60% 的「海外交易所」的业务服务对象集中在国内。有大量的二三线交易所,例如注册在新加坡的 DigiFinex、Coinbene、BitForex,注册在爱沙尼亚的 Bibox、Hotbit,注册在开曼群岛的 Bgogo 等等,实际上最主要的用户仍然是华人。
「出口转内销」也是这些交易所的无奈之举。「老外对本土交易所的粘性还是很高的,很难和老牌的比特币交易所竞争。」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采访某交易所运营时,对方这样回答,「这些还算好的,还有些交易所到头来做不下去,以海外的借口一走了之。」
2019 年初小牛市来临,新的一批交易所开始崛起,他们有钱,有资源,有实力了,其中以 BiKi 为典型代表。和蛮荒时代杀出来的交易所不一样,这个时期没有差异化策略很难从头部平台突出重围,BiKi 的初期选币策略有些许相似,例如偏好社区共识较强的,或是有经济模型玩法的币种,市场后来称之为「热门币」、「社区币」和「模式币」。
他们更懂国内市场,更准确的,是挖掘到了下沉增量市场,获得了一批新的用户,那么,今年有重大突破的新兴交易所们,他们是否有海外淘金的计划呢?
to da moon
以 BiKi 和 TradeOgre 等交易所为案例,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和深入分析。
「海量上项目靠数量取胜,疯狂建群打人海战术。」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 4 个月前曾经对 BiKi 市场策略如此总结。时至今日,他们的这一打法仍然没有改变。据 Coingecko 统计,BiKi 已经上线了 298 个交易对,覆盖173个币种涵盖了BTC、ETH、XRP等主流币、VDS 这一类的模式币,还有非常多不太知名但社群活跃的热门币和社区币。
BiKi 甚至还曾想借用传统互联网的流量,上线了 TYD(与天涯钻 1:1 兑换的 ERC20 代币)。「用户还是会跟着资产走,哪里的资产有价值就会去哪里。」BiKi 的创始人 Winter 在采访中如是说。确实,几乎毫无遗漏地网罗了 2019 年的热点。
这使得 BiKi 交出了注册用户近 150 万,日活超 13 万的优秀数据单,也使得 BiKi 成为不少国内投资者心中的 2019 传奇交易所。
另一方面,BiKi 的合伙人计划助推了社群和用户裂变,将 1 万平台币锁仓、推广返佣等制度加速了品牌的传播。Winter 表示,BiKi 希望为这些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带来丰富的数字资产,设计完备的激励规则,让每一个给 BiKi 带来资源、用户和项目的人,都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据 Winter 描述,今年 6 月,交易所的社区合伙人已经超过 1000 人次,社群总人数超过 10 万人次,而今年底的目标是再翻 10 倍。
不过,这种近乎疯狂的增长策略依然能在海外奏效吗?BiKi 速度真的能复刻吗?
有一家叫做 TradeOgre 的交易所进入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的视野。Coingecko 显示,这家创立于 2018 年的交易所目前拥有 8.5 万美金的日真实交易量,却依然获得了约 10700 个推特关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交易所似乎主打「小野币」,用户粘性很强。
所谓「小野币」就是那些以 PoW 为共识算法,市值和知名度尚低的矿币。现在在币安主站大名鼎鼎的乌鸦币(Ravencoin,RVN),最早就在这家网站上线。翻开 TradeOgre 的上币列表,我们发现所有的币在「气质」上都很相似,比如 TRTL、LOKI、DERO 等等。
显然,TradeOgre 已经证明了差异化的选币策略在国外依然会获得不错的关注,类似的海外交易所还有 Trade Satoshi、qTrade,但它们欠缺的是爆发式的增长策略,而这恰恰是 BiKi 擅长的。做一个大胆的设想,TradeOgre 的上币加 BiKi 的社区合伙人策略,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如果 BiKi 同样以打偏差的策略辅以社群裂变,老外会完全对这类交易所无动于衷吗?
恐怕也未必。潜力资产是不分国界的,用户留去的核心之一,始终是能否在深度好的平台赚到钱。全球范围内,下沉用户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不同国家比例不同。
对此,区块律动 BlockBeats 采访了 BiKi 东南亚 CEO Ethan,他告诉记者:「BiKi 已经形成了一套海外打法雏形。首先,BiKi 会帮助海外项目发展中国市场,包括社群裂变、媒体宣传和市场咨询,其次 BiKi 会通过 Meetup、技术研讨会等落地活动,在国际市场寻找下沉机会,与海外项目方和资方建立深度关系、资源互换,这样也能帮助中国的项目走向国际市场」。孤军奋战,其力不足。据了解他们已经从某知名交易所的东南亚市场,挖来了 10 多人的已落地成型的团队,以便进一步开拓东南亚等地市场。
可能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下沉增量策略不会像现在那么一针见血,但总归会有效果,而在更广泛的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下沉增量策略恰恰是原生海外交易所忽视的。根据最新周报显示,BiKi 已经开始行动,准备进军新的海外市场,在 9 月和 10 月之间就相继沟通了 86 个海外优质项目,其中 24 个热门,9 个计划上线。而在 9 月中旬,BiKi 在新加坡连续举办三场大会、派对,10 月初受邀参加马耳他 DELTA Summit 活动。
他们这样的行动和表现是有原因的。据普华永道《2019 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查》(Global Consumer Insights Survey 2019) 报告显示,在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 10 个地区中,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占了 6 个。和欧美相比,东南亚的银行卡保有量很低,传统一代信用卡支付的落后,反而催生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尤其在越南、泰国和印尼。
而在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群雄割据,不像中国的微信、支付宝那样统一。再者,东南亚在近期的监管环境较 2017 年宽松。这些都可能带来数字货币支付和区块链行业的新机遇。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巨大,这给下沉增量市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单纯的复制自然是死路一条,毕竟国内和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文化环境不同,加密货币可能仍在市场教育阶段。不过,像 BiKi 这种在今年依靠社群裂变,取得飞速发展的交易所,可以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在海外市场,去思考国内外下沉用户在细节上的差异,如 UI/UX、使用习惯等,因地制宜。
视线回到国内。就在今年 10 月 10 日,支付宝安全中心官方微博重申了对虚拟货币场外交易的态度,公告称禁止将支付宝用于虚拟币交易,一经发现将立即停止相关服务。短时间内,这则微博在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纷纷猜测「留给中国市场的机会不多了」。
这个问题,不光是留给 BiKi,还有所有想要真正「出口」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们。
⑵ 数字货币一个月赚几千块钱可信吗
X 雷军说过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当今社会,永远都只有时势造英雄,而很少有英雄造时势。区块链就是现如今的风口行业,大部分人都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那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站在这个风口上,借着这波东风赚钱呢?
一、通过挖矿等方式获得更多数量的数字资产。可以是“挖矿”,也可以是“私募”兑换,也可以是ICO。形式大致就这么几种,目的是为了让你手里的数字资产的数量变更多。那么当价格平稳的时候,相对来讲就赚钱了。
二、屯币,炒币。合理利用时间因素,赚取手中的数字资产价格上涨的差价。低买高卖,类似股票二级市场的操作。打个比方,在比特币价格低的时候买入,比特币价格高的时候卖出,就可以赚到人民币差价,也就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盈利了。目前主流的交易市场,都已经迁到国外,而且比特币为主的数字货币交易,大部分以币币交易为主,法币兑换的渠道越来越少,越来越隐蔽。参与这个环节,要求一定的专业度。屯币看长线收益,炒币看短期利润。
三、做交易中介服务,当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刚出现的时候,去做信息的科普,或利用信息差去做中介,是有盈利空间的。记得那个著名的例子么,美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著名的“淘金热”,吸引了很多梦想一夜暴富的人去淘金,淘金有可能一夜暴富,也有可能一无所获。而聪明人在淘金者必经之路上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水,这些人被称为“卖水的人”,他们显然是稳赚不赔的。区块链淘金热正在疯狂的吸引着无数普通人,也成就了很多区块链行业的媒体公司,咨询平台。
四、发币。普通人也可 以通过简单的学习,利用以太坊网络发布自己的erc20代币。有技术团队的小公司,可以集合技术团队的力量,开发更加完善的区块链应用,从而发行对应的代币,以私募或众筹的方式去融资融币。以此获得巨量财富。著名的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是个九零后。发行了波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做到千亿市值。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五、做社区,收会费。所谓的社区,在互联网人的世界里,叫做社群。币圈做社区的速度,真是日行千里,日进百群。很多人在微信等聊天软件里面拉人建群,不断的发各类区块链项目的宣传信息,这些信息既鱼龙混杂,又重叠度非常高。让人应接不暇。而大部分这种做法的人,最终目的并不是收会费,而是带着群里面的人,投资某个区块链项目,从中赚取中介费或代币奖励。
六、做交易所等交易平台。诸如“火币网”“币安”等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创业公司的暴富神话,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有讨论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手续费可以赚。
七、期货交易。比特币已经上线期货交易。国外有一些期货公司可以提供开户和信息咨询。某些币币交易的交易所,比如dew,huobi.pro等,也提供了做空服务。本质上就是一种期货交易。另外,市面上存在一些做杠杆交易的平台,在自己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提供btcusd货币对的交易,杠杆高,收益可能性和风险,都被几百倍放大了。
八、注册免费领“糖果”,代币本身具备商业积分的属性。很多技术团队利用这一点,发布了一些注册就可以领取糖果的小项目,每个项目按周期不同,都可以领取“糖果”奖励,或“矿机”奖励。严格说这一类并不是区块链项目,但是这类项目充满了整个币圈链圈。很多人利用空闲时间注册平台,每个月也可以获得几万块的额外收入,算是薅市场投机分子的羊毛。
九、应用开发。具备一定的开发技术,认真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可以开发区块链应用。找到某个行业的清晰定位,尝试用区块链改写游戏规则,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dapp,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方向。目前国内具备开发能力的团队并不多,而具备真才实学的技术团队做出来的项目,一般都非常受资金的支持和喜欢。二级市场通常也表现很好。
十、技术培训。区块链市场初期,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区块链,不了解如何参与区块链投资或技术开发。就必然催生了培训公司的出现。国内一些区块链爱好者联盟,区块链技术团队,区块链投资机构等,已经开始在做这类技术科普和信息服务。
十一、认真研究某些区块链应用,在其系统内赚取区块链应用对应的代币奖励。目前已经有一些区块链应用已经落地并成功运行,区块链项目和互联网项目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完善的奖励机制。一般会以代币方式对客户进行奖励。这种奖励本身就可以出售获取利润。
⑶ 能赚钱并且能提现到支付宝的赚钱软件有哪些
这种软件赚钱通过大平台官方途径赚钱才安全可靠,而且更轻松。(可以看看下面的网络最新活动)
网络网盘联盟就提供了2种赚钱方式,无门槛无成本,宝妈学生党上班族,有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赚钱。
可以关注官方公众号「网络网盘联盟」,两个活动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入口,两个活动返的佣金规则一样,入账可以实时看到,一笔也能提现。
一. 分享赚钱:适合手里资源比较多,用网盘分享频率高的
1. 在活动页点击签约(有网络账号就行)
2. 分享自己网盘里的资源,其他人转存你的资源,他就会获得一个会员购买红包
3. 他用红包买了连续会员,网盘返你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