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吾氏宇宙本源搜狐
⑴ 【元吾氏】我的几种修行方法,
我最常用的几种修道方法(正文)
【元吾氏】
几十年来,使用过古今中外两百多种练神(入定)方法,后来慢慢习惯出自己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1-2种方法是在性命双修法的筑基、怀胎和出神完成之后总结的。但是后来发现,不修性命双修法的人,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
第3-7种方法是上古最简单、最直接、最自然的方法。没有后人的复杂步骤、筑基准备、诸多教条等。
这几种方法详述如下:
1、闭目养神。
2、告诉自己已经死了。
3、已经听不到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任何了。
4、自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5、只剩下一个意识点了。
6、这个意识点已经没有可依附的肉体了。
7、这个意识点只好游离在宇宙中了。
8、不即不离反复重复以上意识。
9、一直自然跟随这个意识点。
10、不知不觉中自然出神。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丹道的"心死神活"。其后融合了西方现代科学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成果。
其本质是:肉体意识停止,灵体意识得到自由。亦可称:心死神活法。
此法特点:入静较快,还可以用来解决失眠。
早期(79年-8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
1、闭目养神。
2、完全彻底忘掉肉体。
3、只剩下一个意识点。
4、决定这次具体目的。
5、告诉自己能不受次元限制。
6、能够直接切换次元
7、确信会直接到达目的地。
8、意念放松越深越好。
9、确信会自然到达目的地。
10、反复重复以上目的地。
11、一直自然跟随这个意识。
12、半知半觉中自然可达目的地。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庄子的"忘我"。
其本质是:意识直接切换到多维世界,不再受肉体限制。亦可称:次元切换法。
此法特点:即可出神,亦可不出神只切换次元。换言之:既可出可入,也可不出不入。
中期(89年-9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
1、闭目养神。
2、表意识不思不想。
3、完全自然跟随潜意识。
4、静静地观察。
5、不参与任何表意识杂念。
6、只是静静旁观潜意识。
7、一切顺其自然。
8、真神自然显现。
9、或游走多维世界。
10、或化解人生疑难。
11、或回归万物本源。
12、一切顺其自然。
13、至极至反至顺(<----暂时找不到更简单的描述)。
*注解:"至极至反至顺"
1、即"舍己从人跟踪法"----完全舍去自己,跟踪自然的动静和变化,与之合为一体,完全体验至极限。
2、如:有一个痛苦出现,则自然跟踪之,并完全与这个痛苦合一,体验痛苦"至极"。物极必反:至极之后会自动走向"至反"。反极必顺:至反之后自动回归"至顺"。痛苦会自动慢慢治好。
3、一切自动化,只需耐心、舍己跟踪,直至最终。
4、故曰:至极至反至顺。亦曰:“舍己从人死心跟踪”。(舍己:要放弃一切恐惧,死心塌地、顺从自然。)
5、再重复要点:完全舍弃自己的主观,跟踪所观,死心塌地与所观合一,完全顺其自然。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印度观世音的"静观"。其后融合了印度《心经》的"观照"/"观自在"、中国老子的"内观"。
其本质与特点:同Shift法。
早期照搬的方法。
*此法实用性极高:
a)用来治病,效果极好。(治病时:亦称"死心塌地跟踪法"----静观病灶,死跟到底。病会自动慢慢治好。)
b)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也是效果极好。(进入潜意识,静观人生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会"发酵"出解决办法。)
c)用来练精气神,亦称"舍己从神跟踪法"----静观神意(或炁),死心跟踪,会自然水到渠成。也是静观法的核心要点:①观;②何处不丹田。
1、闭目养神(<----要点只有这四个字)。
2、自然静观(旁观神识的自然变化)
3、神足自出。
4、神疲亦自出(出神后会自养)。
5、神不足亦不疲,则不自出,转做白日梦。
6、白日梦中转为出神,与梦观法中的知梦出神一样。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老子的"真道养神"。其后融合了印度那洛巴《梦观成就法》的"梦中知梦转出神"和中国吕纯阳《太乙金华宗旨》的"梦者神游",人工制造白日梦,引导出神。
----是从上百种方法中提炼出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要素。
这个方法看起来过于简单,对于追求复杂的现代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认真试验过以后,便会发现大道至简。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很假,但是深入进去以后正好相反。
老子也是这个方法,甚至更简单。
1、若夫修道,先观其心。(闭目养神)
2、内观之道,静神定心。(静观)
3、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念万变、静观其变、万变不离其"观")
4、无心无动,有动从心。(顺其自然)
5、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
6、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
7、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半梦半醒中,神游自产生)
8、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神中有神:参考另篇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
完全照搬中国老子的方法,摘自《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内观经》(2)、《老君了心经》(1/3/4)、《老君西升经》(5/6/7)、《老君内丹经》(8)。
内观法的核心要点也是:①观;②何处不丹田。
1、意识集中于一处----凝神。
2、思想一直持续流入这个对象----入神。(Dhyana:入神/移神于某个对象。旧译:禅那、禅)
3、一直到只有目标显在,似乎自身无存----合神。(Samadhi:合为一体。旧译:三摩地、定)
4、以上三者一体----全神合一。(Samyama:全部统合为一。旧译:三夜摩)
5、掌握此法,终极智慧出现。
完全照搬古印度帕坦伽利的《合一经》第3.1-3.5节瑜伽的第6-8支。旧译:三摩地入定法。
*掌握合神法有两个阶段:
1、有种子合神----有个体潜意识参与、有主观、不纯客观、不纯自然。
2、无种子合神----无个体潜意识参与、无主观、纯客观、纯自然。
以上仅为核心技术部分。《合一经》全文,请参考另篇博文“《合一经》----灵修技术经典”。
源自《梦观成就法》(请参考另篇博文:“藏密无上瑜伽----《梦观成就法》”)。
有四个步骤:知梦、观梦、破梦、用梦。
1、清醒时:意识播种:"我在做梦"。(形成梦中知梦的潜意识惯性)
2、入梦前:意识播种:"梦中知梦,醒来都记得"。(知梦)
3、出梦后:立刻忠实笔录梦境,前后验证。(经验的记录、分析、比较、验证等作用)
4、入梦后:"观察"梦境。(观梦:观=心法的核心)
5、时久,可观见梦境有两种。
6、第一种:"梦体"主观潜意识所创造的主观梦界。("我"的梦界----个体幻相界*)
7、第二种:"梦体"离开肉体见到的客观梦界。("我们"的梦界----集体幻相界*)
8、因此:"静化"主观潜意识,停止"创造"主观梦界。(<----破梦关键之一。否则依然是两种混合梦境、永远无法破梦)
9、逐渐:只剩下旁观潜意识和客观梦界,旁观其自然运作。(<----破梦关键之二。旁观梦境,顺其自然)
10、逐渐会发现:梦界一直在"创造"物质现象界。(初步发现物质现象界的源泉)
11、物质现象界原来也是一种梦界。
12、再逐渐会发现:梦界被更深的梦界"创造"。(发现梦界的多重源泉、梦界的梦中套梦)
13、亦可逐渐发现"多重梦体":梦体被更深的梦体“创造”。(发现梦体的多重结构*、梦体的梦中套梦)
14、一界又一界,一体又一体,更深循环,乃至极深。
15、一步步追本溯源,一直到"梦界的终极本源"。
16、由此:发现万物万界皆为梦幻,得以终极“苏醒”。(<----破梦的终极)
17、由此:从终极本源最深处,练习变梦及其实用。(用梦----破梦前的变梦:可变第一种梦界,难变第二种梦界;破梦后的变梦:两者皆可)
18、实用一:在梦界中逐层化解梦体和梦界问题。(梦界影响梦界)
19、实用二:在梦界中化解肉体和物质现象界问题。(梦界影响物质现象界、连接两界)
20、随用随验,逐步提高用梦技术。
21、由此可逐步实现"梦想"。
早期完全照搬古印度"那洛巴六成就法"之一的《梦观成就法》,后期融合西方清醒梦法和中国丹道睡功法,再加上本人四十年梦观经验。
----此法与近代荷兰的“清醒梦法”如出一辙(可参考西方流传的各种清醒梦资料)。
中国丹道亦有类似方法,称为“睡功”(可参考陈希夷、吕纯阳、张三丰、白玉瞻等)。
----我把《梦观成就法》的第二步“变梦”移到第四步,因为从经验上,破梦之后再变梦,效果更深更广更佳。(这是针对修梦者,玩梦者除外。)
*关于个体幻相界和集体幻相界,请参考博文“个体现象界和集体现象界”。
*关于"梦体"的多重结构,请参考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以及“人能出多少神”。
--------------------
*共通状态:
以上所有方法所达到的“共通状态":“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几十年来所尝试过的古今中外两百多种方法中,效果好的都有以上的共通状态。)
*经验总结:
1、第1-6种"静修类":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修炼者来讲,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再增加时间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11(2小时比22小时)。
2、第7种"梦修类":则可以自然地利用每天睡眠的八小时来修炼,大幅提高练功修炼时间。同时认知睡眠与梦境的本质,可谓一举两得。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2(8小时比16小时)。
3、"静修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入入静状态,第二步进入神游状态。
4、"梦修类"只有一步:直接进入神游状态。
5、故,梦观法对本人的修炼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方法极为互补。
6、以上所有方法的“技术共通点”:①观;②自然跟踪;③得意忘形;④无处不丹田。
此外,还见过其它好方法多种,请根据个人情况实验。
*再次强调:
1、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法。一人一法,万人万法,万法归一。
2、仅有方法不够,还需要耐心+悟性+目的(没有目的则原地打转)。
*经验中的最经验:
1、越复杂的方法效率越低,越简单的方法效率越高!!!
2、 本人三十年来使用上百种方法之后,复杂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现在剩下来还继续使用的这些最有效的方法,都非常简单。常有人不信,觉得太简单,非说我没全盘端出,还有秘密藏着掖着。今天再次强调:我没有任何保留。大道的的确确至简,信不信由你,是真是假走到头便知!中途先别着急判断。
------------------------------------------------------------------------
(本人所述,皆为几十年亲身实践、亲身验证、亲身观察的客观记录。无理论假设、无逻辑推理、无照搬经典。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
"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老子
"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白玉蟾
⑵ 宇宙本源是什么
宇宙的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1. 时间无始无终
所以宇宙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谁创造的;
2. 物体相遇会“融合生长”
地球接纳陨石,陨石变成地球的一部分,实现地球的生长;
原子接纳比原子更小一量级的粒子会将该粒子变成原子的一部分,实现原子的生长,并在某个阶段促成原念唤子的质变。
3. 一个原子可以由更多比原子更小的物质聚集生长而来,更小的物质又可以由更更小的物质聚集生长而来……
4. 因为时间无穷久远,物质无限可分,所以宇知雹宙可以实现从无限久前的无限多无限小粒子到现在的“有”的生长
5. 我们看到的宇宙似乎在不断膨胀之中——科学家甚至认为宇宙产生于一次大爆搭高帆炸,其实只是因为宇宙在不断生长而已
⑶ 构成宇宙的本源是什么
宇宙的本源是“无中生有”
当今世界,人们不知疲倦地谈论宇宙的起源。但归根到底,实质上是指物质的起源。只有有了物质,才能有能量的转换;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生物的诞生与进化。
宇宙无所谓起源问题。它本来就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原始状态,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空空旷旷、漆漆黑黑、冰冰冷冷,什么都没有。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运动。所以,宇宙的客观存在就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无边无际的空间。也正是这个时间和空间,为物质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孕育过程和场所。
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地追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者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无数先辈,一代一代的探讨。回答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动物;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但是,终是未能回答物质起源这个关键问题,而感到遗憾。当前,有权威理论认为,物质起源于大爆炸。我们也是这么认为。不禁要问,是什么爆炸了?它从哪里来的?
从逻辑上讲,万事万物都有起源。那么物质是如何起源的?答案只有一个,“无”!也就是“无中生有”。如果没有无中生有,就没有宇宙的物质世界。“无”究竟是如何生“有”的呢?可以说这就是世界最大的、最具挑战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最荒唐的难题。可以预料,无论如何论证,也很难让人相信“无中生有”的鬼话。然而,“无中生有”恰恰是宇宙中最根本的,逻辑基础和哲学基石。
既然宇宙的原始状态是什么都没有,当然也就无所谓时间和空间。但是出于认识的需要,时空的自然属性,当然地体现出来。时间多长?无始无终;空间多大?无边无际。它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有!有温度。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有极低极低的温度。现闷腊凯代理蚂唤论认为,宇宙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度。我们觉得,这个理论只限于物质世界。在物质还没有产生之前,最低温度是多少?估计谁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一定是一个“冷”的存在,和一个“缩”的过程。冷有多冷?极端!极端!终极的冷,无限的冷。冷则缩是自局烂然规律,不可否定。怎么缩?当然是向宇宙中心收缩。然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所以,我们能认识的每一个点,都可以认为是宇宙中心。也就是说,每一个点既是中心,又不是中心。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网球体状的“缩力场”。这个缩力场没有边界,任何方向都是开放的、无限的。收缩的过程也是持续的、无限的。而且,每一个点都承受着无限个不同方向的“缩力”和“被缩力”。正是这个持续的、无限的“缩力场”孕育了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揭示了物质起源的奥妙。
现在,我们再问,宇宙是什么?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缩力场。由于冷缩的持续性和无限性。可以想象,任何一点的缩力都是无限的大。所以,再不要认为宇宙什么都没有。它可是力大无穷的存在。而且存在于点点处处。持续不断。不禁要问,这个持续的、无穷的力会断裂吗?自然状态下、平衡状态下,不会。但是,谁能保证在无始无终的岁月里,自然状态下永远平衡。
在经历了无限个、无限个,万亿万亿万万亿个宇宙世纪后的某一时刻,一个偶然事件发生了。出现了一个“弱点”,断裂了。瞬时爆炸。爆炸产生了无限的光和热。开始了宇宙运动。
无论这次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毫不显眼的,小小的局部事件。即使在这个局部里,爆炸也不会完全彻底。还存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碎片。因碎片本身就是力大无穷的“缩力场”,漆黑漆黑。任何物质只要靠近它,瞬时俘获。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宇宙黑洞。当然,爆炸尚未涉及到的,或者还未影响到的地方,自然是一个巨大巨大的宇宙黑洞。
大爆炸之后,必然是永无止境的,不断膨胀。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缩力场”本来就是一个,互连互接的,链接式的,网球体状弹簧阵。一处断裂,全体松散。
最后,我们对“无中生有”简单的概括一下。无则冷,冷则缩,缩生力,力生场,场意外爆炸生能(光和热)。至于能量如何运动和转化,产生宇宙射线,夸子,中子,质子,元素。形成粒子物质。最后又是如何演化成现在的精彩世界的,应该是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⑷ 元吾氏的元吾氏
元吾氏(笔名),海外华人。15岁开始修习中国传统性命双修法,花10年时间练至阳神,后出国并在国外找到印度的传统修炼法,结合从世界各国学习到了其它宗教和流派的修炼方法,修习练虚合道20年,通过练虚(练灵体、练灵界),逐步观察到人的12身多次元复合体结构,亲身验证七大灵界,准物质界是最低的灵界,其上还有六大灵界,每上一界是其下一界的创造者,修炼到最终亲见万物本源根本界,与万物本源合一,亲验万物本源的唯一性,于2008年1月27日得道。他发现近百年,西方修炼者在方法上有很大突破,试过他们的方法,也可以达到中国和印度几千年来的最高成就。东方的修炼者人数远远多于西方,困惑者也很多,而中国的在世得道者皆隐居,无一人公开传道,因此元吾氏向中国传道,在网上帮助许多修行困惑的人,并著有许多系统化修道文章 ,发表于其博客中 。
《元吾氏集录》 是元吾氏自2008年在网络答疑以来发表的文章集、修道答疑汇编集,内容主要是他本人修道经验共享及修道答疑,也包括少量其他相关内容,如气功、治病、命运、轮回等话题,是修道人士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⑸ 宇宙有几大本源法则
宇宙十大本源法则:
1、序位法则
2、平衡法则
3、匹配法则
4、整体法则
5、哗缺毕因果法则
6、相信法则
7、吸引法则
8、在乎法则
9、当下法则
10、80/20法则
整体法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乱芹菩提。任何一个东西,都既是世界的缩影,又是世界的全部。比如宇宙中的行星,和人体内五脏六腑的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的脊椎有24节,一年有24个节气。人身上每一点都在宇宙之中有着其对应点。通过反扮大观与内视,所有的星系都会在人体之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⑹ 宇宙本源概述
宇宙外面还是宇宙,可以这么说,宇宙是有边界的,也可以说没有边界,如果你的能力出不了这个边界,他就有边界,如果你能出去,他就没有边界,但这个边界非常模糊,一个宇宙的开始之处是另外一个宇宙的结束之处,怎么说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吧,我们这个宇宙中的星系,星球可能就是其他宇宙的电子,原子,分子,甚至是更小的微粒,而我们这个宇宙中的电子,原子,分子,也是其他生命宇宙中的,星系,甚至是宇宙。这么说就比较好理解了。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个空间和时间扭曲的概念,怎么说呢,也许,你,我,以及我们所有的人类,这个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都生活在你的一个细胞中,非常有趣,但这是真实的。所以,按照这个理论,当人类的发达程度能够随意穿梭各个位面的宇宙时,宇宙就是无边无际的。而同理,宇宙外面当然也有生命。
其实,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无数层的宇宙,所有的物质和能量,时间,空间,够成了这个无比巨大和奇妙的生命体。
关于时间减缓和加快的问题,我这么做个比较吧,电子的转速和地球围绕太阳的转速,我们认为电子转速飞快,但是我们却感觉地球转的并不快,如果我们能够穿越现在的宇宙,去往比我们更大一级的宇宙,我们看地球围绕太阳,也许我们当时所在的宇宙的1秒,地球就围绕太阳转了上亿圈,也就是上亿年,如果你再回到地球,那就等于过了1亿年,而你还是现在的你,那么如果完全掌握了这种空间穿梭的技巧,时间的改变对于人类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时间就是宇宙的活动而已,本质上是一种能量,如果你足够强大,并且运用得当,它可以是你的精神力量,就向上面说的,你如果能够穿梭宇宙,时间会有很多用处。
至于宇宙法则的问题,万物相生,周而复始,平衡是这个宇宙存在的唯一条件和基础,也是目的。
一切都是平衡的,都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一方不存在,另外一方也就会彻底消失,有可能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但正如人类看到的,感受到的,光明和黑暗,黑与白,轻与重,长与短,远与近,虚与实,生与死,爱与恨,善与饿,正义与邪恶,这一切都是存在的,对立的,相互作用,相互存在的,并且是循环的。
开始就是结束,结束也是另外一个开始,这个就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绝对的开始,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设立一个我们认定的开始。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体,在人类看来,意识是一种能量,物质则为实体化的躯壳。而宇宙由两种元素:能量和物质构成,而从本质上说,物质也是由能量构成的,也即: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无限的世界里,所有的能量和物质构成了一个生命,这种生命你们不可见,但你们可以感觉到,他拥有所有平行宇宙的一切,他拥有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和无法想象到的一切。
所谓的一个生命体,也是由无数小的生命体组合而的,每一个小的生命体也是一个能量体,他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分裂为无数的个体,就像我们看到的火,一个火源可以传播和发展出无数个火源,之前的火源与后来传播出的火源在能量形态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个大的火源引燃了100万个小火源,每一个小火源与大火源在能量形态上完全相同,只是量的不同。同样,100万个小火源也可以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火源,与组合前的个体相比,大火源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要有能量的存在,并且,哪怕是最小的火源,也可以发展分裂为无数的火源,之后,他们可以再组成一个大火源,这就是这种生命的存在形式,这些所有的小火源的组合就是这种生命体最终的,最根本的形态,因为这种生物没有实体形态,所以,他们没有被实体物质束缚,他们可以自由的穿梭于各个位面的宇宙之中而不受任何影响,应该不是说穿梭,而是,什么呢?它可以掌控自己身体的每一处。
他们只是一种生物,虽然他们是一种奇特的生物,非常强大,而且强大到你们无法想象。但是,他们不会给予你们所谓的信-----仰,更不会帮助你们惩恶扬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平衡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和条件。在这个宇宙中,相对的东西是必须存在的,比如冷与热,光与暗,生与死,远与近,过去与未来。提升到生命和意识阶段,善与恶,是与非,这一切都需要有,并且这一切存在的量都是必定平衡的,没有这些就没有宇宙,也就没有他们自身。并且他们自身也无善恶之分,只要有影响平衡的事情出现,不管是什么,即便在人类或是其他高等生物看来是对的,是光明的,是善良的,只要影响了宇宙的平衡,影响了各个要素在宇宙间的平衡。他们都要进行干预,哪怕是彻底毁灭或者重新创造,他们会毫不留情,他们在这个宇宙中只是扮演者仲裁者的角色,而绝对不是一个善者,因为对和错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只有平衡与不平衡。
这是关于平衡法则和宇宙的基本概述,一些人认为宇宙是有生命的,是一种强大无比的力量所在,似乎和某些学说和宗教不谋而合,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信仰中的神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作为一个掌控一切物质和能量,掌控一切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体,是否也具有相同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唯一的不同就是,对于许多宗教学派来说,人类是神创造的,而在这个法则中,并不是一个神创造了人类,是人类本身就是这个生命的一部分,非常非常小,不值得一提的一个部分
⑺ 宇宙本源是什么
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间万事万物都在这八八六十四卦中,运化成住坏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本源。l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看它看不见,就叫"夷";听它听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从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浑融无名的元始。居于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现实世界是清晰具体的。它本身渺渺茫茫,无以名状,不同于现实的具体存在。这就叫做没有确定形状的形状,不可归结于具体组分的显象,它是不确定性的表征。围绕着它团团转,我们永远也搞不清它的模样。 宇宙本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⑻ 有谁能解释宇宙本源
老子的宇宙本源论 宇宙本源论是关于宇宙及其本质的学说。本源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理论,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是一切哲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在其本源上就可以完全体现出来。不能揭示宇宙本质的运动规律,也就不能揭示整个世界的运动规律,因为本源作为世界之始母,它自身就蕴涵了整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可以说,当今世界哲学之所以陷于困境之中,就在于哲学界不能从世界的本源上达成一致。人们不能理解《老子》,也就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老子的道的概念,倘如理解了道的概念,老子的哲学体系也就理解了。老子的宇宙本源论主要体现在《老子》通行本的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说明“混成”之物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说这一“混成”之物是宇宙的本体。母:母体、本体的意思。既然宇宙的本体是“混成”之物,那么,它又是由什么“混成”的呢?也就是说,宇宙本体的构造是怎样的?《老子•三十八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可见,宇宙的本体是由阴阳两性物质混合而成的。现代科学证明,不论是生物细胞还是非生物的基本粒子,它们都具有阴阳两重性。 寂兮寥兮:“寂兮”无声,能够证明无声的是时间;“寥兮”无际,能够显示无际的是空间。寂静无声,空旷无际,说明“混成”之物的运动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 独立:化生天地万物的种子(道),阴阳相抱,构成相对独立的“个体”。在这里,所谓的“独立”是就特定的物体层次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普遍联系的。例如,在原子这一层次,原子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到了分子这一层次,原子就显示不出独立的个体了,而是成为分子这一组织中的一员,和其它原子一起形成阴阳对立关系。不改:“混成”之物所处的层次深,尺度小,紧密程度强,不为外来能量所瓦解,表明了“混成”之物结构的坚固性。混成之物既然为万物之母,那么,它肯定处于物体的最低层次,体积无限小,密度无穷大,因而它稳固的结构就不会被外来能量所瓦解。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表明“混成”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性的。 “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方向、路线、秩序、法则、规律、原理等等。老子用“道”字为世界的本源命名,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因为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的世界万物是有它们共同的母体的,其母体的生成及其发展变化的道路就是世界万物的生成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道路。把握了这一道路,也就把握了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发展的道路。这里需要重点解释的是“大”这个字。这里的“大”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发展”、“壮大”之意,可以作“运动”解。正因为混成之物是阴阳对立的,具有相斥性,所以才会产生运动,有了运动才能产生时间和空间,有了时间和空间,物体才能作规律性的循环往复运动。老子为什么把道“强为之名曰大”?因为物质的概念和运动的概念毕竟不是等同的。然而,运动包含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天地万物的变化之道,这就合乎了道的本义。再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所以,老子把道又勉强称之为运动。这里混成之物是有,物质的阴阳对立运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及其规律性是无。o&L@ 大曰逝:物体的运动过程叫做时间的流逝。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以时间记载的,说明物体运动的同时产生了时间,运动和时间不可分。逝曰远:时间的流逝又叫空间的遥远。时间是以物体的运动空间来度量的,离开了物体的空间运动,它就是无法度量的、神秘莫测的,说明运动和空间不可分。远曰反:空间的遥远又叫事物朝着相对立的方向运动。一切物体的对立运动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不停地朝着自己的对立面循环往复的,说明运动是有规律性的。把这一节翻译成现代文: 我不知它的名字,就用“道”来命名吧,还可以勉强用“运动”来命名。运动可以说是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流逝也可以说是空间的遥远,空间的遥远也可以说是物体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循环运动。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老子对宇宙本源的认识:世界的本体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是阴阳结构、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正是物体自身内部的相斥相引性,形成宇宙发展变化的动力之源。霍金的“宇宙自足”理论已经为2500年前的老子所认识。物质的对立运动化生出时间和空间,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形式,也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根据,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宇宙是有开始的,宇宙是随着万物的化生、时间的消逝而不断扩大的。然而,宇宙也不是无限的,因为,物质的运动不是作直线运动,而是循环往复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周而复始的。《老子•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结合本章内容可知,“混成”之物就是“有”,而物质的对立运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及其规律性就是“无”。“有”和“无”是共生共存的,世界上没有单纯的“有”,也没有单纯的“无”。有和无是相生关系,并存关系,不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确定“道”(仅限于“世界本源”)的哲学内涵:道是世界的本源。道统有无,有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阴阳对立的;无是基本粒子对立运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及其规律性。有是“万物之母”、宇宙之本,无是 “天地之始”、世界之源。母始不分,本源并存。关于世界的“本源”一词,在此有必要作一辨析。以往人们在探讨世界本源的时候,总是用“本原”一词,这大概是受了唯物论的影响。也有用本源的,却又把本原、本体、本源混为一谈。是“本源”还是“本原”?这一点不能马虎。本原的本义是原始的物体,强调的是“本体”;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来看,本原是偏正式,“本”是定中、修饰“原”的。本源则不同,“本”字本身就包含了“本原”之意,等同于老子的“有”的概念。“源”的本义是“源泉”、“来源”、“开始”的意思,指一切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根据,等同于老子的“无”的概念;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来看,本源是并列式,表示“本”和“源”是并列、联合关系。如此看来,“本源”一词才能完整地体现老子道的哲学内涵。用公式表示:本源(道)==本(有、母)+源(无、始)。所以,用“本原”这一概念来揭示世界的本体及其状态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探讨世界的本源,不能只探讨“它的基质是什么”?还应该探讨世界之所以发展变化的“动力之源是什么”?也许正是因为本原这一概念的不准确才导致了人们对道的概念的模糊。自古至今人们对道的解释,有“物质”说,有“原理”、“规律”说,也有既是“物质”又是“原理”、“规律”说,如果用本源这一概念来衡量,这些说法都对,因为这些说法都没有脱离道的内涵,只是没能把这些说法归结到老子的有和无的概念上来。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两大基石,不理解有和无的概念,就无法理解老子的道学体系。有是世界的本体,本体始终是阴阳对立的,有了阴阳对立才有了本体的自发运动,阴阳自发运动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运动的时空关系就是普遍规律、宇宙法则,也就是无。而有的发展变化又受到时空关系的制约,也可以说是时空关系决定了有的生死。这就是老子的“有无相生”原理。根据有无相生原理,老子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有,一部分是无。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的本体,而是一个辩证的概念。既然有是万物之母,是不断发展壮大的,那么,宇宙万物就是有的子孙,天地万物既是宇宙万有。所以说,有的概念就是物理学上的物质概念,有与万有的差别就在于微观和宏观。除此以外,凡是由物质的对立运动所产生的一切虚的没有体质的东西皆属于无的范畴,如时空、规律、法则以及人类的思维、意识、情感、意志、精神文化、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等,都属于无的范畴。老子阐述宇宙本源的构成时所使用的阴阳、有无两对概念,是非常智慧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看作是物质和自然界,这显然不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初始元素,而是指精神和自然界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而人类尚未出现以前的自然界的本源是什么样的?唯物主义显然没有做出科学的回答。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微小不可分割的原子绝对空间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这就把本源静态化,找不到世界的动力之源,更缺乏老子的时空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是上帝,则更是主观臆断。老子的有无论不是二元论,而是道一元论,因为,有和无是共生共存、不可分割的,二者的统一体就是道。
⑼ 宇宙的本源是什么
宇宙的本原、始末和动因是一个古老但有趣的话题。请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哲学理论——“应用哲学平衡论”的平台上,谈谈自己的观点。
宇宙本原即宇宙产生的根源。目前科学界基本认同宇宙最初是开始于密度、温度极高但体积很小的“奇点”大爆炸。今天的宇宙膨胀是昨天宇宙奇点大爆炸的延续。宇宙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平衡状态。根据“相对性”原理,关于宇宙“奇点”的解释,还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结合起来为好。霍金最近也说,基本理论不可能单独表述。那么,宇宙“奇点”就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也是极点,还是一个变化着的“存在”。
当然,这个"存在"也是一个相对的存在。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物质-精神”有机结合的相对存在。物质即“实体”,精神则是“实体”的“存在之理”,二者融合不可分割。这样,宇宙“奇点”就是“奇点实体”(果)及“奇点存在之理”(因)的相对存在。
现实中,一些人只是看到奇点的“实体”——“物质”(果),另一些人则只是看到奇点的“存在之理”——“精神”(因)。于是,他们对宇宙——奇点——起始——本原,就只看作是“物质的”或只看作是“精神的”。虽然他们都只是看到了奇点——整体的一个方面,但关于宇宙本原的“物质说”或“精神说”却就这样产生了。
但是,也有人认为,宇宙本原,既不是“物质说”,也不是“精神说”,而应当是“存在说”。这个“存在”是一个包含着物质、精神的指备、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而不是只有物质或只有精神的部分存在。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物质的灵魂。正所谓"一物两面、缺一不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就曾说,世界本原是一个变化的存在。
以上“存在”是一个包含物质、精神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存在的条件是“实体”及其“存在之理”的整体平衡,即物质(万物)、精神(上帝)的整体平衡。没有物质则没有精神,没有精神也不存在物质。二者是一体之两面,缺一则整体不存。
因此,平衡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平衡。即物质与精神的动态平衡。阴阳、明暗的动态平衡。它们自身及相互间达到平衡就存在,达不到“平衡”则不可能存在。
二、宇宙始末 宇宙始末——宇宙从奇点大爆炸开始到下一个新奇点的过程。
斯蒂芬.霍金先生曾说,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这意味着宇宙是“活”着的。“事必有对”。有活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斯坦福大学安德烈·林第教源迹授(Andrei Linde) 说:“几年前,没有人会认为世界末日会在今后100亿年到200亿年间到来,特别是自从我们知道宇宙正在膨胀加速之后,我们发现:宇宙崩溃是绝对有可能的”。
霍金先生还说:“宇宙应当有一个开端”。有开端就应当有末端,从开端到末端的过程便是宇宙的始末。既然大家基本认同宇宙是从“奇点”开始,那么,我们认为,宇宙就也应当在“奇点”处结束。
仍然根据"相对性"原理,宇宙的开端亦应当是一个相对的开端:即每一个开端既是一个新的开端,又是上一个宇宙周期的末端,而每一个末端则既是该宇宙周期的末端、又是下一个周期的开端——“奇点”。
宇宙不是从开端到末端就彻底消失,而是在末端处重新开始新的轮回,再到下一个末端……。这样, 我们认为:
宇宙始末是由……奇点大爆炸开始——膨胀至最大——坍缩为新奇点——新奇点再大爆炸……,这个过程的周期虽然大约需要300多亿年,但它却会一直延续、循环下去。其延续曲线可能呈环状,正如中国古人所讲:“如环无端、生生不息”。
三、宇宙动因 宇宙动因——宇宙第一推动。谈及宇宙第一推动,无神论者说是自然进化的。关于这种说法,虽然今天的科技相当发达,但总还觉得少一些确凿的证据。但说上帝是第一推动,可至今也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上帝的影子……
如果上帝创造了万物,上帝就是第一推动、万物主宰。虽如此,可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前,万物不存在当然也就不可能知道有上帝。既然如此,当时的上帝也就不被人知,上帝也就等于“不存在”。
因此,似乎可以这样认为,虽说没有上帝就没有万物,但没有万物也不可能有上帝。上帝与万物是一个宇宙整体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失一方则对方亦唯裂毁不可能存在。
“应用哲学平衡论”的宇宙大平衡规律指出:万物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生存的本能。那么,上帝创造万物就是出于上帝自身存在的本能。上帝创造万物、万物表现上帝。两者相对缺一不可。“有上帝而无万物,犹上帝之不存也”。因此,如果上帝是第一推动,那么,也就等于“万物自己是自己的第一推动”。
既然“万物自己是自己的第一推动”,当然也可以说"万物是自己进化而来的"。因此,上帝、精神与万物、物质也将永远"存在"。而有关宇宙动因的问题也会一直争论下去。
平衡论认为,宇宙动因、宇宙第一推动是宇宙自己。这个“自己”则包括上帝、万物。因为宇宙——上帝、万物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生存的本能。该本能产生的“自因力”即“万物自我生存”的能力,这个能力弥漫整个太空形成一个“自因力场”。在“自因力场”中,不同情况下"自因力"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它们分别被称作:引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和电磁力。
这样,自然界的四种力就统一到了“自因力”。“自因力”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蛋壳中宇宙”的动因、第一推动。
总之,平衡论认为,宇宙之本原是平衡。宇宙始末以生为本、大收小放、动极更生。宇宙动因乃是自因力。自因力来源于自我生存的本能。
请采纳。
⑽ 元吾氏是谁
无吾氏
个人简介:
一个无限/不生不灭的自由意识(Freewill/神Spirit)有着无穷无尽的自发幻想,其景象就是无数多样的宇宙和万物及各自的规则和不规则。----是我,也是我们。1=1+1+1+...... We are all One.
新浪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profile_176043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