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属于哪个货币层次的划分
❶ 数字货币属于哪个货币层次并分析原因
这个问题实际上引出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怎么看现有数字货币的“用途”?或者说我们对数字货币的认知是怎么划分的?
这种认知的划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字货币,更能在投资过程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因此我将用两到三篇文章来分析这个主题。
从认知的角度,我把现在所有的数字货币分为下面三类:
第一类是其价值和共识已经得到强烈认可,几乎毫无争议并且已经由圈内传导到圈外。这类币是整个数字货币领域数量最少的。
这类币典型的有比特币和平台币等。比特币被认可为“数字黄金”,屡次在外界政经环境不稳时表现出了定海神针的特性;平台币盈利模式清晰,尤其头部三大平台币,背后依托交易所有实打实的现金流和收入。
这类币谈起来,无论是它们的共识还是价值在业内认可度都很高,在业外普通老百姓也都能听得明白。
我们和普通老百姓谈比特币,只要和他们说,黄金涨,比特币就涨;和普通老百姓谈平台币,只要和他们说,平台币就相当于证券公司的股票,他们立刻就能明白我们在谈什么。
尽管有些业外人士不认同某些共识(比如至今仍然有人不认同比特币有价值),但这不妨碍普通百姓理解我们谈的内容。
第二类是共识已经有了,但实际的使用价值还在证明中,或者说所谓的“使用价值”暂时还无法从让我们看到实际的效应。这类币比第一类稍多,但在整个数字货币领域也非常少。
这类币典型的有智能合约领域的以太坊、EOS,以及跨链项目等。
就拿以太坊和EOS来说,它们都被业界寄予了厚望,大家希望看到它们的智能合约功能能够产生杀手级应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
以太坊这两年发展出了受到业内高度关注的DeFi生态(DeFi即 Decentralized Finance,常被称作:分布式金融或者去中心化金融)。
然而这个生态与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关系或带来了直接的效益吗?实际上根本没有,它仍然只是在一个小圈子内受到瞩目的“小众生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隔得很远。
EOS这两年发展出的生态离我们所期望发挥价值的领域则相差较远,连业内关注的人都未必很多。
跨链项目,在刚问世时概念非常新颖,也被业内认为有极大的潜在需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也有人开始质疑这个需求是否真实存在。
这类币谈起来,业内对它们有共识,甚至可能是很高的共识,但它们目前产生的价值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即便业内认可,这种共识也很难传导到业外,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能理解这些共识和价值。
所以我们无法和普通老百姓谈“DeFi”和“跨链”是什么,有什么用。
第三类则是连共识都还在形成过程中的币。这类币的设计目标和场景连业内人士都未必理解或认可,或者即便理解也有极大的分歧。它们的价值则更加难以判断,这类币占了目前市场的绝大多数。
❷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拓展资料
政治经济学解析货币层次
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❸ 什么是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我国的货币层次分为三个层次: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1是否要加列信用卡存款,外币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等短期信用工具是列入M2, 还是另立M3,对这些问题都要做进一步研究
❹ 请教:关于货币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1.货币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也称为货币分层,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与货币的范围密不可分,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2.划分标准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3.西方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其依据货币的流动性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变现能力。
根据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货币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一下几个层次: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4.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大致如下:
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L=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❺ 区分虚拟货币和代币的区别
虚拟货币是指实际不存在、以虚拟状态存在的货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等的虚拟数字;代币是指可以充当货币职能,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交易的货币形式。
虚拟货币在某种情况下,比如说国外个别地方,可用于购物交易;这时,它就数当于代币,扮演了货币的角色。
但是代币,比如说公司商家自己印制的购物卡券,可用于商家公司内部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相当于代币;但是,它却不是虚拟货币。
也就是说虚拟货币可能是代币;但代币,却不一定是虚化货币。
❻ 三大虚拟货币都是什么货币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
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前两类可以看做是一类只是作用上的细化的差别,2016年底至今第三类数字货币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指扫描。这一点就如同数字签名一样,数字签名不是指将你的签名扫描成数字图像,或者用触摸板获取的签名,更不是你的落款。数字货币经常被讹误成虚拟货币。但是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比如在你玩《三国志》 (游戏)或《大航海》,你有钱,那些钱是虚拟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描述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当然,那些虚拟的钱也会有其真实价值。比如,你从别的玩家那里将她/他的账号买过来,你就可以得到那个玩家的所有虚拟的资产,然后你继续玩下去就会容易得多。 虚拟货币并非一定是数字化的。例如小孩子玩游戏用小石子当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交易规则也存在明显的差别,数字货币价值多数情况下高于虚拟货币,并且需要较为严格的交易规则才能进行交易!
数字货币目前排行前三的货币是:BTC ETH EOS
❼ 货币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以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为 标准,将货币流通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流动 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或少受 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 段的能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 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 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就不相 同。在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流通范围 不断扩展,流通中货币形式多样化,除现金和 银行存款外,定期存款、国家公债、大额存 单、人寿保险单等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 质。而各种形式的货币流动性有所不同,欲预 测和组织整个社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货币流 通,必须按流动性大小进行货币层次划分。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 依本国情况而定。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以下 划分的基本原则: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划分,以 存款及其它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 本作为标准。凡所需转换时间越短,所费成本 越低,则货币层次越高。 美国划分为以下层次: M,=纸币+硬辅币+银行活期存款 峡=M,+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和定期存 款 呱=峡+其他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定期存 款和定期储蓄 L=呱+其他流动资产 英国的划分情况是: M,二现金(纸币加硬币)+私人、部门 持有的英镑存款 峡二M;十私人部门的小额英镑存款+私 人部门在建筑协会的小额股票和存款十国民储 蓄银行普通帐户 英镑呱二M,+私人英镑定期存款及公用 部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M。二M,十英镑M,+英国居民持有的各种 外币存款
网络
http://bbs.kaoyan.com/thread-1439948-1-1.html
❽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当时划分货币层次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❾ 货币层次划分有哪些特点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
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❿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10)虚拟货币属于哪个货币层次的划分扩展阅读:
分层简介: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的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
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