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币百科 » 加纳虚拟货币政策

加纳虚拟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 2021-05-06 11:39:48

『壹』 求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09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预期修正至1.8万亿美,美元指数再次暴跌,从三月四日的高点89下跌到昨天的83,在三大类资产中,货币量增价跌,再次引发了商品价格上升和股指上升。特别以美元结算的半虚拟资产石油和黄金持续上升。整体中国资产在世界资产板块中,还不能被认为是“绩优股”,只能是新兴市场板块,所以美元的价格对中国资产价格特别是对人民币的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追加美元市场投放的时候,美元指数会跟随下跌。虽然我一再反对增加债务规模和扩大赤字来对付经济危机,但是货币控制者有这个权利,并且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制定货币政策,我不同意他们但是完全理解他们。这牵涉到一个问题,是先改革还是先补充信贷投放和货币量(救市),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有相似的问题。
人民币政策的选择问题,中国的贸易顺差在持续收窄,出口持续萎缩,同时外国投资者在退出这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局面,怎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国是有利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考虑到至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人民币汇率下降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多大的好处?能带来多少顺差,2月份的贸易顺差收窄至48亿美元,而此前的3个月顺差每月都在400亿上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09年几乎肯定会出现5年来首次下滑。由于贸易和投资流已经大幅逆转。要想使中国相对其他出口竞争对手获得竞争力,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例如,自7月份以来,人民币较韩圆上涨33%,较新加坡元上涨12%。这使得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相对减弱,并促使中国进口有所增加,因此对其他经济体带来一些支撑。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元增加货币量的速度与人民币增加货币量的速度比会影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美元货币供应量的速度大于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速度,那么美元相对与人民币就是看跌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综合国力不能超过美国,中国持续购买美国国债是不得已的选择,不是经济利益问题,而是维护现有战略格局稳定的问题。美国政府一直声称,人民币汇率太低,抵制中国的商品输出,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又大量向市场注入美元,以稳定美国的金融系统,这让中国两难选择。

『贰』 加纳的经济

塞地(Ghana Cedi)¢ GHS 1GH¢=100 pesewas (比塞瓦,Gp)
殖民时代
独立之前,加纳的货币发行由西非货币局(WACB)承担。由该局发行的西非英镑、先令和便士作为法定货币在加纳一直流通到1958年7月。
独立后发行的首套该国货币
加纳独立后,新的货币主管机构加纳银行于1958年7月14日首次自主发行了加纳英镑、先令和便士。从此,加纳银行正式取代西非货币局,开始发行该国硬币和纸币。
“塞地”的诞生
1965年初,加纳决定摆脱英国的殖民货币体系,开始广泛采用十进制体系。1965年7月19日,加纳发行了第二套货币,以塞地纸币和比塞瓦硬币代替了加纳英镑、先令和便士。塞地纸币上印有总统Kwame Nkrumah的肖像,一塞地可兑换八先令零四便士。纸币的名称“塞地”源自“Sedie”,一种在19世纪末被广泛用做货币流通的贝壳。而硬币的名称“比塞瓦”代表金沙计量的最小单位,采用这一名称命名硬币是为了取代带有英国殖民色彩的“便士”。
新塞地
1967年,加纳大会人民党(CPP)政府被推翻,新上台的军人政府决定用不带有Nkrumah总统肖像的新货币取代过去带有总统肖像的旧货币。2月17日,新货币诞生,被命名为“新塞地”,其与1965年版旧塞地的比价为1:1.2,“新塞地”一直流通到1973年3月时,其名称才被简称为“塞地”。
加纳第四套货币的发行
1979年3月9日,加纳政府宣布发行第四套新塞地以替代旧币。此次货币发行中,新旧塞地的兑换采用总额5000塞地以下7折,5000塞地以上5折的比例折算。从此,旧塞地退出流通,新发行的塞地面值分别为1、2、5、10、20和50。
加纳货币面值的变迁
1965年至今,加纳流通的各种塞地和比塞瓦面值变化很大,纸币从1塞地至5000塞地,硬币从0.5比塞瓦至500塞地。1965年发行的货币面值分别为1、5、10、50、100、1000塞地和5、10、20比塞瓦。1972至1994年间,加纳共发行了7种纸币和8种硬币,纸币面值从2塞地至5000塞地;硬币面值从100至50000比塞瓦不等。2002年起,加纳政府又发行了两种面值分别为10000和20000的塞地纸币投入流通。
新加纳塞地的发行
2007年,加纳政府宣布发行新货币“加纳塞地”,自7月起开始流通。新货币发行后,旧货币可以继续沿用至2007年12月31日,之后正式退出流通。 90年代,加政府赤字负担沉重。2001年新爱国党政府上台后,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减少政府开支,加强征税,财政赤字逐步减少,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8.5%降至2004年3.2%。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政府财政赤字大幅攀升,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14.9%,米尔斯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后,加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外汇储备从2008年底的12亿美元增至2010年底的47亿美元。2012年加财政状况趋紧,财政赤字达86.49亿塞地,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12%,外债为132.38亿美元,外汇储备58.88亿美元。
加共有23家银行及326家支行,央行加纳银行负责管理银行及其他金融部门。1989年,加纳证券交易所(GSE)成立,现有30家上市公司及2种债券。上市公司主要为制造、酿酒、银行、保险、矿业和石油行业。 酋长制
加纳独立后,政府实行共和制。不过在农村仍保留着酋长制。酋长为男性,拥有政治、土地和法律方面的权力。酋长由任命产生,如表现不称职,会随时被罢免。酋长是本部族的发言人,向政府反映本部族的要求和意见,调解民事纠纷,组织领导本地的公益活动,在部族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凳子
凳子是酋长权力的象征,老百姓也保存着一个自己喜爱的凳子,凳子还作为嫁娶的必需品。
其他
加纳每个部族每年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如“饥饿节”、“木薯节”、“猎鹿节”等,在盛大的节日里都举行非常有趣的击鼓会。大广场上放置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非洲鼓,鼓手们可用抑扬顿挫不同的鼓声表示对酋长的歌颂,也可用慢声表示叙述往事,或宣布部落的新闻、大事,进行“斗鼓”比赛。 独立日:1957年3月6日
共和国日:1957年7月1日

『叁』 用虚拟货币发工资有多种限制

目前,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管理是:只准许用真实货币购买虚拟货币,而不允许将虚拟货币反过来转换为真实货币。然而,已经有某些虚拟货币,开始通过积分送礼等形式,在打虚拟货币转换为真实货币的擦边球,跃跃欲试地要打通这种通道。如果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很通畅,实际上意味着网游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现实的金融权力,特别是当虚拟货币取得广泛统一的时候。这会给现实的金融秩序造成混乱,个别惟利是图的网游商可以从中浑水摸鱼,而受害的可就不只是玩家了。 目前国家对网游业持“鼓励、引导、扶持”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网游商为所欲为。尤其对于敏感的金融问题,业内人士表示,网络虚拟货币应当由金融当局统一监管,若不纳入现有货币监管体系,则可能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甚至失效,虚拟的货币会严重干扰真实世界的货币秩序。

『肆』 我国的货币政策

近七年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评述
——兼评经济增长模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将我国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宏观政策由“一积极,一稳健”转变为“双稳健”。这是继去年10月29日央行做出加息决定后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局部过热的又一重大举措,如果说加息是临时性的急救措施,那么这次财政政策的转变则是战略性的。而讨论清楚过去七年来宏观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为我们以后的政策制定和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历时近七年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

至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于1998年毅然决定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在建国以后尚属第一次,同时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至这次财政政策的调整,这一整体上积极的宏观政策历时近七年之久,前后能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仍应从解释超额货币入手,以下仅从两方面给以粗略概述。

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按凯恩斯的分法,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在一个经济体中,交易需求的变化是不会很大的,无非是在经济繁荣时大一点,萧条时少一点,但并不会相差很大;但在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二者之和与准货币相当)方面往往有大幅度的变化,我国的情况即是这样的。

首先,货币的预防需求很大。预防性储蓄在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即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比如失业、未来养老以及子女教育等需要大量的支出,从而大量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降息能促进的消费增加非常有限。

其次,很高的货币投机需求也许最值得我们注意。众所周知,中国的股市历来以投机盛行为其最重要特征,民间的大量货币资金涌入股市,参与虚拟经济活动,于是新增的货币就在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和企业、居民的活期存款账户之间来回运动。有学者估计,2001年进入股市的资金占当年M2的比例为26.32%,虚拟经济对货币的吸收可见是非常惊人的。但由于绝大部分资金重于投机而非长远投资,因此这部分进入股市的资金对实质性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不仅众多拥有储蓄存款的居民参与投机,更严重的是许多企业本身也把许多生产性资金投资于股市。我们知道,适度的投机活动固然能活跃股票市场,从而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投机只能是一种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它只不过是在投机者中间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游戏罢了,不但对实质性的物质生产不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还可能有大量的负面影响。

从信贷的角度看,信贷政策一直是紧缩性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政府足够的警示,于是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管骤然严格起来,实施了贷款责任制,自此中国出现了信贷紧缩,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虽然国有银行的信贷结构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已有所改变,但并非实质性的。只不过是不再给劣等的国有企业放款,但质量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资金仍非常富裕,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依然困难。由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资金一直是充裕的,所以降息对他们的贷款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刺激,因此降息在这一特定体制下对投资的刺激作用也不明显。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综上所述,近七年间,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确起到了异常“积极”的作用,对保证特定时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虽然“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如意,事后效果非常微弱,但“积极”的货币政策无疑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异常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有企业体制和银行体制下积极财政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央决定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无疑是明智的,因为过去的财政政策效果明显,淡出也有利于有效抑制当前出现的局部经济过热。而且由于我们国家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央行在宏观调控中使用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依然非常有限,所以,财政政策还不能立即全部淡出,否则,经济很可能导致衰退,重新陷入通缩。而这也恐怕是调整为“稳健”而非“紧缩”的真正原因。由此看来,由“积极”变为“稳健”可谓恰到好处。但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长期性的,即便能做到控制短期的经济波动,而这种特定体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不让人担忧。

存在的问题:经济增长模式仍不够健康

从前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很明显地能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仍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行政干预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靠七年的积极宏观政策才维持住了经济的增长(其实是稳中有降),这些注定了其增长模式仍不够健康。

正像有些学者指出的,我们的经济在1997年以后发生了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的转变,但必须看到,这种进步还是相当有限的,原因在于需求约束还并非市场化的约束,尤其是在投资需求方面,主要是由政府命令下的信贷紧缩而致。且消费需求约束也正是在投资需求约束下形成的,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城市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和耐用品消费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已基本饱和,开始转向对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和住房等的需求,但这些产品恰恰是市场供给不足的,尤其是个性化不足,而供给不足与信贷紧缩政策直接相关。同时,由于2003年遇上非典,信贷政策突然变得宽松起来,这立刻引发了钢铁、电力、水泥等原材料行业及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潮,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局部过热。但这并非无缘无故的热,而是多年被压抑后的集中释放,是由强烈的消费需求作为推动力量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导致了大量国债项目上马,银行配套贷款大量参与,但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往往被论证得不够或根本不被考虑。从而使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整体投资质量不能不让人担忧。这些效果只能在相当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虽然短期内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对中国经济的损害却可能是长期的。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我们现在就来评判其积极意义还为时尚早,相反,在我看来,其存在的问题并不比之前少太多,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变得更加严重了,其并未从原来的直接干预到间接干预,再到逐步退出,而是又回到了直接干预的轨道上,即经济增长模式不符合改革的进程。这显然不是进步。因此,我们不应高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步的速度,必须加紧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其中,利率的市场化是最为关键的一个。

努力方向:利率市场化最为关键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下干预(调控)经济也是必须的,这对处于转轨过程的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国当前不是要不要干预经济的问题,而是我们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干预方式,即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方式,而利率就是市场化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正是我们目前特定的体制环境造成了央行在宏观调控时的被动局面和行政干预的必然性。

在我们的利率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一旦经济过热来临,央行可动用的手段和能力都极其有限,很难防止经济的大幅波动。具体地说,官方利率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利率,相当多的时候偏离很大(如民间利率一直在10%以上,我们近几年屡次降息,官方利率显然大大低于民间利率,而民间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利率,即真实利率,加上紧缩的信贷政策,从而导致大量资金的体外循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偏离太大,一方面使央行对经济的微调失效,比如两者相差5个点,那么你加减0.25或0.5个点是几乎起不到作用的;这也可以解释我国的经济主体在表面上看起来对利率相对不敏感的原因。

另一方面,微调不起作用就会累积成大的经济波动,而大的经济波动来临时央行更束手无策,因为那些手段用来微调时都不起作用,这时再动用那显然更微不足道,于是,行政的力量必然又出现了,强制叫停项目,把经济硬是降下来,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未来的经济波动。一来,我们的行政力量干预经济是历来都存在的,二来,从上面的分析看,行政干预也有必然性,否则经济会出大问题,这显然不利于稳定和发展。

利率未市场化和信贷歧视的最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大量资金的体外循环,这不仅相应抬高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从而压制了很多本应进行的投资(整体上看,中国的资金是充裕的),更重要的是这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尤其是给央行调控经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使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一直不能退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就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利率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价格之一,我们必须尽快在国内促使其市场化,为央行全面发挥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为经济向更健康的市场化发展模式转变奠定基础。可喜的是,目前当局在放开贷款利率方面已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伍』 非洲加纳的物价

非洲国家人均GDP较低,但是物价水平较高。加纳大部分商品及生活日用品均靠进口,价格较贵,可选择的种类和品牌较少,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尤为突出。逢旱季时节,蔬菜供应种类较少。

例如加纳南部城市TAKORADI,酒店费用80赛地=400元,午餐14赛地=70元,晚餐12赛地=60元,买万宝路香烟2盒6赛地=30元,买水大瓶矿泉水1瓶1.5赛地=7元,网卡充值1G30赛地=150元,一斤葡萄:50块,一斤桂圆:100块,一份炒面:40块。

(5)加纳虚拟货币政策扩展阅读:

非洲加纳物价高的原因:

勤劳程度对物价水平存在重大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勤劳程度越高,人们愿意付出的劳动就越多,人们的劳动成果就越多,人均享受的劳动成果就越多,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强,也就是物价就越低。在相同的劳动效率条件下,人们越勤劳,劳动成果就越多,实际购买力就越大,表现就是物价水平就越低。

非洲人口热爱休闲,劳动效率本身也不高,人均劳动时间少,人均劳动成果自然少,人均购买力必然少,表现就是物价水平高。中国人口高度勤劳,这是中国物价水平相对不高的主要原因。

『陆』 一个非常简单的货币政策问题

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即 L1=LI(Y);投机性货币需求L2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即 L2=L2(i); 货币总需求L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即L=L1(Y)+L2(i)
表明对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柒』 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会不会取代法币,为何

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其他法定货币。1.比特币没有办法监管导致货币政策受到阻碍,2.比特币全球流通可以让很多犯罪组织洗钱。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比特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大佬也开始为比特币站台,这让很多人对比特币有很高的期望,比特币也出现了明显的大涨。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其他法定货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特币去中心化导致没有政府能够管理和控制比特币,这让比特币可以轻松的变成很多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这也是比特币不能够取得法定货币最直接的原因。

数字货币是国家或者政府可以控制的货币,这种货币跟比特币有非常大的不同,国家认可数字货币但是还没有国家认可比特币,这是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法定货币的真正原因。

『捌』 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就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从这点看,那么就是针对中国、印度等国近期加息的举措而做出的反应,目的很明显:“人民币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还很大”。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加速稀释中国等国所持有的庞大美元债权,以便在汇率反差上吃掉中国等国拥有的美国债。
那么,回头看下,A股自国庆后至此的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为受货币政策上的预期变动而推动。其表现是热钱大量涌进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资的资源类股票大幅暴涨,当然这也是因为全球通胀预期及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所造成的。资源股的暴涨带动了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上涨,指数也快速反弹到接近今年4月份顶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盘股等却表现为回调走势,市场表现为个股两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盘指数盘整时,个股才开始实现整体相对协调的走势。
11月4日,在获悉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各国股市表现整体上涨。5日,A股跳空高开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无悬念的被突破。
对于这一美政策,从短期看,我的觉得只能算是带给A股一个小小的震荡,而A股目前的指数也需要一个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盘。但是从中长期看,我们应该看到该政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作用,而只要人民币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预期还在,那么国际上的热钱,主要是欧美的热钱就会继续涌进中国资本市场,而股市作为一种虚拟的投资市场,其套利与投机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从这点看,A股的中长期上扬空间依然还在。
另,鄙人认为,如果中长期行情是真,那么在指数有陡然向上走迹象的时候,煤炭、有色等资源股及蓝筹股还是可以积极参与,而在指数盘整与稳态的时候,消费与新兴产业依然还是主流,这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所使然的。

『玖』 加纳经济状况如何

中国富有
以下是加纳的经济情况:

加纳以农业为主。黄金、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是加经济支柱。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以来,政府把根治通膨、发展农业、鼓励投资作为三大工作重点,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被誉为非洲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样板”,1994年被联合国取消最不发达国家称谓。90年代末期,由于国际市场黄金、可可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加经济深陷困境,财政赤字剧增,货币塞地大幅贬值。 库福尔政权上台后,把稳定和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临时预算,全面推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私营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加入“重债穷国减债倡议”(HIPC),争取西方减免债务,缓解偿债压力。国际市场黄金、可可价格逐步回升,加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货币趋稳,通膨率回落,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由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加纳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连续保持每年6%的经济增长率,成为西非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009年年初访问加纳时说,近10年来加纳经济运行势头良好,经济增长强劲,属于非洲地区特别是西非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加纳政府重视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使国民从中得到实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薯类、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棕、橡胶、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加纳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依赖进口,主要工业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等。自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后,加纳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4年联合国取消加纳最不发达国家称谓。 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5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约266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001年):4.2% 货币名称:塞地(cedi) 汇率(2002年1月):1美元=7125塞地 通货膨胀率(2001年):21.3% (资料来源:2001/2002年度经济季评等) 汇率(2010年9月):1美元=1.4611塞地 (2006年加纳进行货币改革政策后汇率为:1美元=1塞地,后来再次遭遇通货膨胀,塞地贬值。对人民币汇率约为:1塞地=4.3308元)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物储量:黄金约20亿盎司,1994年已探明储量3167.20万盎司;钻石约1亿克拉,1994年已探明储量872.85万克拉,居世界第四位;铝矾土约4亿吨,1994年已探明储量1891.19万吨;锰4900万吨,1994年探明储量489.1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加纳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黄金、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是加纳经济支柱。加纳盛产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可可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
工矿业
工业基础薄弱,原料依赖进口。近年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有所上升,2000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增长率为3.8%。黄金开采等采矿业近年重新成为最有活力的部门,2000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增长率为12.8%;1999年黄金出口创汇7.084亿美元,增长3%。制造业主要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和碾米等。2000年,由于货币大幅贬值、外汇稀缺、电力不足等原因,制造业受损严重。

热点内容
比特币预警 发布:2025-07-02 21:43:09 浏览:312
eth代币怎么查 发布:2025-07-02 21:41:37 浏览:652
云算力租借平台 发布:2025-07-02 21:27:08 浏览:652
币圈什么是影线 发布:2025-07-02 21:24:38 浏览:596
元宇宙概念股票有哪些版本 发布:2025-07-02 20:55:24 浏览:314
修改routeeth0并生效 发布:2025-07-02 20:43:34 浏览:908
比特币支付购买东西 发布:2025-07-02 20:15:55 浏览:29
12年年底比特币价格 发布:2025-07-02 20:12:04 浏览:480
使用区块链数据库的优缺点 发布:2025-07-02 20:10:14 浏览:173
深圳区块链技 发布:2025-07-02 20:10:07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