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将取缔
9月份,虚拟货币市场迎来监管风暴,力度之大超过市场想象。继4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取缔ICO之后,之后的两周时间内,各地发布《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交易所限期制定清退方案,并最终停止虚拟货币交易。
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出现大跌,火币网数据显示,比特币当日最低跌至16827元人民币,最大跌幅高达22.6%。不过,经过短暂的恐慌性下探后,在随后的几天内,比特币价格开始回稳,截止10月1日18:00,价格已经回复至27000元左右,接近前期高点,再次显示了虚拟货币价格的韧性。
比特币的价值来自于稳固的生态圈以及由此激发的投资者信心,这个信心在7月底BCC诞生时曾经被打击过一次,接下来11月的考验则更为关键,决定着比特币赖以称霸虚拟货币圈的挖矿机制和算力优势能否延续下去,而算力优势本身又是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若失去了算力加持,比特币还是比特币吗?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其实负面因素很多,前景堪忧。但若拉长期限,也许那句话便是对的,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
⑵ 监管层如何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火爆,其助长非法经济活动的风险日益上升。记者日前获悉,监管层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投资比特币也风险重重。我国多位专家和监管人士反复呼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缺乏监管,已沦为非法经济活动洗钱的工
具,与此同时,这些交易平台容易受到庄家操纵导致价格波动巨大,极易让散户蒙受损失,已经成为庄家操纵洗劫散户的通道,应尽快予以取缔。
“取缔比特币交易平台,是取缔比特币与法定货币大量兑换的通道,并非取缔比特币。”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取缔和比特币交易所相关的活动也并不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记者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其9月13日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称,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近年来在一些互联网平台进行集中交易,涉众人数逐渐扩大,所形成的金融和社会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互联网金融协会强调:“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投资者通过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的交易平台参与投机炒作,面临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安全性风险等。近期大量交易平台因支持代币发行融资活动(ICO)已被监管部门叫停。
虚拟货币多了必然会搅乱社会的秩序,限制虚拟货币是必然的趋势。
⑶ 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将被取缔、处置,炒币是彻底没戏了吗
关于之前暴涨数万倍的数字货币,现在各种政策和消息不断。比特币从最高点13万跌倒了4万左右,山寨币数字币甚至有跌到99%的。但是象哥要说,交易不会终止,但是会有阶段性波动。在中国金融新闻网的消息出来,我第一时间的和币圈的资深人士做了沟通。越是在消息满天飞,人心惶惶的时候,越是要听听专业人士的想法和意见。我的朋友,数字交易所的CEO阿熊,他经历了数字货币起飞和发展,调整的全过程,目前的项目就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有关的智能投资顾问。综合他的思考和意见,综合如下:
⑷ 虚拟货币交易清理整顿了吗
近期有传闻称,来自上海和北京的央行官员开始着手调查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很有可能将取消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禁令。经记者向一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人员核实,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
业内人士提示,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发现涉及《公告》非法金融活动的,可向有关监管机关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⑸ 中国三大比特币平台均将关停是真的吗
昨晚(9月15日),火币网、OKCoin均宣布,将于10月31日关停人民币交易。至此,与比特币中国合称的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无一幸免。
实际上,昨日上午,坊间便流传出一份《北京地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在昨日24点前发布公告,明确停止所有虚拟货币交易的最终时间,并宣布立即停止新用户注册。并且要求交易场所完成清退工作前应每日向注册地所在区金融办报告运营情况、清理清退工作进展情况等。
该消息一出,比特币价格再度出现跳水,比特币价格瞬间跳水至17010.9元人民币。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比特币价格已经回归至近2万元人民币水平。
⑹ 支付机构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是真的吗
1月19日消息,据传,央行营业管理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辖内各法人支付机构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虚拟货币交易。
根据网传《通知》内容显示,各法人支付机构自文件发布之日起在本单位及分支机构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虚拟货币交易。同时,《通知》要求,各单位应加强日常交易监测,对于发现的虚拟货币交易,应及时关闭有关交易主体的支付通道,并妥善处理待结算资金,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
此外,《通知》在最后指出,各单位应于2018年1月20日将自查情况、已采取措施等上报营业管理部。
⑺ 国家为什么禁止虚拟货币交易
国家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价格波动剧烈,消费者保护缺失:
虚拟货币是网络化的产物,在网络内流动的数字化信息是所有人无法控制的。网络空间的代码是虚拟货币运行的基础,投资者只能通过前端界面操作,表面上“控制”着虚拟货币。而虚拟货币服务机构的运营者可能通过控制代码而成为虚拟货币的实际操控者。
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易造成资金损失。
2、躲避监管,成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
比特币在所谓的“暗网”(DarkWeb)世界作为支付工具大行其道。“暗网”中充斥着各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比特币发明的初衷之一就是躲避监管,具有匿名性、跨境流动便利等特征,已成为“地下经济”的首选工具。
比特币及交易所等产业链的存在,构筑了一个法定货币之外进行资产转移、融资的违规金融市场,增加了监管部门对金融安全和稳定的管理难度,滋长了监管套利、金融犯罪。它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和社会安全隐患,已经远高于其创新价值。
(7)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将取缔扩展阅读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于2013年12月3日出具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从性质上看,虚拟货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其他虚拟货币这种不合法物的行为虽系个人自由,但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⑻ 如何看待虚拟货币交易所关闭
由于去中心化的特点,虚拟货币交易缺乏监管机制,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进行非法交易的工具;因此,国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已经陆续发明声明将关闭交易。
虽然说国内关闭的虚拟货币的交易,但交易平台本身及虚拟币并没有禁止;同样,对于涉及到的区块链技术,其本身也是有研究价值的。
⑼ 虚拟货币交易为什么叫停
继比特币中国发布关停公告后,近日火币网等交易平台也宣布将于月底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至此,国内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均被叫停。
投资者应坚持理性投资,不盲目跟风,也不能心存侥幸。投资有风险,尤其面对一个新型模式更应该审慎投资,以免成为违法分子掠夺财富的对象。
⑽ 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大限已至了吗
多地监管部门已行动起来出重拳打击虚拟货币和ICO(首次代币发行),国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大限”已至,面临全面取缔。
记者最新获悉,北京市金融局已于15日约谈辖内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当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
布通知称:“各交易场所应于2017年9月20日18点前制定详细的无风险清理清退工作方案,并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妥善处理好债权债务关系,确保投资者资金,各类虚拟货币的安全。”通知还称,各交易场所最晚应于2017年9月15日24点前发布公告,明确停止所有虚拟
货币交易的最终时间,并宣布立即停止新用户注册。而在上周,上海市金融办也已经开始对辖内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下达“口头指令”,关停交易平台,使其退出市
场。
业内人士表示,就虚拟货币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其支付工具属性是不被认可的,尤其是利用虚拟货币来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必将被遏制。“从短期来
看,严监管有助于去除虚拟货币领域的投机泡沫,加速数百种虚拟货币的两极分化,中长期来看,少数有着坚实区块链生态基础的虚拟货币依旧会有持续的发展空
间,而绝大多数虚拟货币市值会日益萎缩。”薛洪言表示。
另外,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取缔和叫停ICO也不意味着监管层对区块链这一技术的否定。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叫停
ICO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行业机构、技术公司去继续研究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本身是好技术,并不是只有通过ICO才能
进行区块链技术研究,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进行研究,不应当将区块链和ICO画等号,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视野。
“对虚拟货币的管制不会影响到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相反,在国内,区块链的商用化落地得到了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各大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推动,有望走在国际前列。”薛洪言表示。
虚拟货币影响这社会对货币的监控,被禁止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