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币百科 » 虚拟货币宏观经济学

虚拟货币宏观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1-06-26 01:27:50

1. 宏观经济学 货币问题

题目想表达的意思是,银行在法定准备金之外还超额留了,所以实际货币乘数较小,所以实际增加的货币供给没有那么大

实际上题目表达不严谨,或者说题目是在一定语境下才这么表达的。
因为货币乘数应该本身就考虑了超额准备金的。

再多说一点,实际上题目这么考会更有意思,比如问如果此人将得到现金收入放在手中,货币供给增加多少?
答:货币供给增加额=此现金收入,原因是现金没进入银行系统,没有经过乘数作用,没有创造更多货币供给。嘿嘿。像不像脑筋急转弯?但是很多练习册真的有这种题目的,而且此题对概念理解挺重要的,重视之!

2. 宏观经济学中货币的功能有哪些

对货币宏观功能的分析,也正是以货币已经具备的这些微观功能为前提的。在宏观经济活动层面上,货币是被作为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作为能够通过其数量和结构的改变而变动社会总需求,进而组织和协调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管理工具来认识和使用的,这是因为,现代商品经济是以货币形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经济,货币是影响产量、价格、就业等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得以运行的能动力量。处于宏观层面上的货币,已经不再仅仅是基于“商品——货币——商品”公式而存在的价值实现手段或交易媒介,而是反映在“货币——商品(生产要素组合、资产组合)——货币”运动中的资源配置手段和生产组织手段。

3. 宏观经济学 货币政策 急急急!!!(追)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4方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五次下调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4. 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是决定其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5. 宏观经济学问题

我咋觉得自己本来挺清楚的,反倒被你给绕糊涂了呢,呵呵。 高鸿业的书在《利率的决定》那一节就下结论了,证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讲这里内容的时候还没涉及到IS-LM模型呢。知道成反比就好办了,证券价格下降,利率自然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是显然的啊。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直的直线,往右移动,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利率是下降的,不错。 说到IS-LM曲线,你回忆一下。货币供给增加是LM曲线向右移动吧,此时IS不变,会导致什么,你对着书上的图,应该是利率r下降、产出y增加。得出的结论也是利率下降。可见IS-LM模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我觉得你说的“货币市场供大于求”这个说法有待商榷。IS-LM模型的定义就是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你可以说货币供给量增加,但是不能说供大于求。供大于求就不能叫做均衡了,不均衡就不能用IS-LM模型区分析了。 你说的国家回笼资金,其实不就是减少货币供给,让右移的LM曲线再向左移回到原来的位置,那利率自然是上升的啊。 你觉得呢?

6. 宏观经济学中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它们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一、宏观经济学中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1、收入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3、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定期的储蓄利率则仅为年率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改革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客观上加大了货币需求量。
5、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二、它们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①平均利润率。它一定是高于利率的,只有当平均利润率大于利率的时候才会借贷。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这是影响利率的非常广泛的因素。当社会上资金多的时候,企业需求少,贷款就少,存款多,利润低,利率就低;反过来,银行没有钱,但是企业大量贷款,这时候利率就高了。
③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国家要采取两个政策,一个是放松银根,一个是紧缩银根。 当经济繁荣时期为了防止过热而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当经济萧条的时候放松银根,下调利率。
④国际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国际资金的流动受到利率的影响,资金会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以上供参考。

7. 虚拟货币的宏观经济形势

这个问题能作为课题写一份完整报告了,就网络知道这个简单的提问回到来说,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人民币兑换虚拟货币,主观判断是,能。如果没有冲击,腾讯就不会这样轻而易举的收益巨大。而如果分析GDP的话,短时间内,还不能对实体经济构成威胁。第二方面是虚拟货币兑换人民币,这是一个极度严肃的问题了。然后从微观上来说,未来,虚拟经济体必将更快的发展,网络将不仅仅是实体经济促销的一个平台,更会变成一个完善的自我保护经济体,也就是说,威胁和冲击会很大,的是避免不了。宏观来说,是社会缩影,漫长的经济改革,会为将来经济碰撞铺平道路。

8. 在宏观经济学lm曲线中i和h分别表示什么

LM方程:M/P0=kY+m0^(-l)r
k为边际持币倾向,l为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

其中i即是r,代表利率;h可能代表k、l等。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9. 金融宏观经济学

关于利率决定理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决定利率水平的只有实体经济运行,货币因素只会导致物价变动。C. 根据凯恩斯理论,流动性陷阱出现在利率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这时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持币的收益低,人们倾向于持有金融资产。D. 可贷资金理论将货币因素和实体经济因素均考虑在内,认为只有两个市场分别实现均衡时,其决定的利率水平是均衡利率。)供参考。

热点内容
央行管控比特币的通知 发布:2025-05-23 14:51:41 浏览:666
币圈好用的行情软件 发布:2025-05-23 14:48:08 浏览:800
肌肉doge百度贴吧 发布:2025-05-23 14:48:04 浏览:423
以太坊刚出来 发布:2025-05-23 14:40:05 浏览:724
btc合约负溢价套利 发布:2025-05-23 14:02:08 浏览:214
币圈推荐app 发布:2025-05-23 13:56:10 浏览:71
比特币套利需要投资吗 发布:2025-05-23 13:44:50 浏览:843
eth注册下载链接 发布:2025-05-23 13:39:08 浏览:960
币圈赵东历史 发布:2025-05-23 13:37:40 浏览:744
不同时段买的eth怎么算成本 发布:2025-05-23 13:26:24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