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虚拟银行
❶ 世界主要货币符号
1、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货币缩写:USD;ISO 4217货币代码:USD;符号:US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在二战以后,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❷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现行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代崩溃后不断演化的产物,学术界也称之为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步入漫漫长途。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IMF原组织机构和职能也得以续存。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准则与规范却支离破碎。因此现存国际货币体系被人们戏称为“无体系的体系”,规则弱化导致重重矛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固有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
一、回归新金本位制的构想
出于对所谓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经构成“倒金字塔”的疑虑,以及美元代行世界货币时所导致的“金融霸权”的疑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相信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金本位制的轨道上来,并提出了所谓“新的金本位制”构想,即全球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来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据说这样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又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Spencer,M;1995) 。持有该构想经济学家既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左派经济学家,例如美国的哈罗德等(姜凌;1999) 。其理由基本是: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自身必须具有价值,现行的信用货币体系只能导致人们对纯粹信用货币的疯狂追逐和进入资产的无节制膨胀;2、目前的黄金储备数额巨大,足以保证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取得相当的稳定性;3、回归金本位制度还意味着,发达国家榨取通过膨胀税以及国际铸币税的可能性被剥夺,因此新金本位更公正;4、金本位制能更有效地克服经济国家主义,由于各国货币实际上是用黄金表征的,不存在利用名义汇率的升贬值来行"贸易或金融的国家保护主义之实"的可能(Shelton,J;1998) 。
货币体系的百年危机和变迁证实,向金本位制度的回归几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1、尽管在80年代以来,爆发了多次区域性金融危机,但是目前尚没有一例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乃至崩溃。从历史上看,金本位制并不足以保证世界经济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威胁。例如古罗马、中世纪的欧洲、西班牙和巴西都在彻底的金本位制下发生了物价涨幅在30倍以上的通货膨胀;而世界经济则在金本位制下于1879-1896和1929-1933年之间爆发的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导火索的世界性经济萧条(钟伟;2000) 。2、金本位制度是对人类资源的惊人浪费,世界经济越发达,所需要的纯粹作为交易中介的全球黄金存量就越惊人(特里芬;1997) 。退言之,即使金本位制度下的金融资本全球化更为公正,但它却注定要使全球经济增长收敛于一个极限(全球可充当货币用途的黄金存量),或崩溃于一个极限(这是指要么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黄金资本的极度匮乏而崩溃;或由于人类技术的进步可以合成黄金而导致金本位基础全部丧失而崩溃)。经济金融化或虚拟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3、人类并非没有进行过回归金本位制度的失败尝试,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和1933-1934年的美国。 例如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曾经部分地采纳过所谓的"偿付美元"(Compensated Dollar)的计划,这种金本位制制度允许货币黄金官价进行周期性调整以稳定国家的物价水平,即当价格下降时以提高黄金官价而在价格上升时降低黄金官价,这时的金融资本国际化实际上是公开以牺牲其它国家的通货稳定来换取本国的物价稳定(Warren, G & Pearson,F;1937) , 较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公正性。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向金本位制复归的实践也说明,试图重拾被抛弃了近半个世纪的金本位制是不可能的。
二、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
在1997年2月15日至17 日德国席勒研究所与高克斯国际劳工委员会在瑞斯顿通过的紧急呼吁书中提出来的。在呼吁书上签名的有席勒研究所的创办人海尔格和乌克兰国家议会议员那塔利亚等各国政界学界知名人士数百人、包括80位美国现任和前任议员、53位独联体国家的议员、17位拉丁美洲的议员、35位宗教界人士、40位国际工会领导人,以及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政府首脑和知名人士。而持有类似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观点的,恐怕还包括诺奖获得者,法国的阿莱,以及颇有争议的美国人Lyndon.Larouche等人(Sanger,D;1999) 。
该吁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目前全球金融投机泛滥和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世界面临生产衰退和大规模失业。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制推行的所谓改革政策,给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许多拉美、非洲国家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整个国际金融体系时刻有倾覆之忧,其政治、社会、军事恶果不堪设想。2、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可能威胁到整个人类的文明,所以必须紧急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各个主权国家需要采取联合行动,破除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全球性债务重组和恢复固定货币汇率制度。金融资本全球化本身所包含的发达国家对国际铸币税的垄断,已经使外围国家成为牺牲品,国际金融机构无权要求用人民的血肉来偿还他们的债务。2、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是极其危险的,“不仅对于一国的人民,而且对于全世界的人民,现在必须设法废除国际垄断金融机构强加给他们的金融枷锁”。主权国家有权推行独立的反经济萧条经济政策,对社会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的大规模投资提供低成本的长期信贷。更为极端的恢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议则要么声称全球进入废止现有货币的紧急状态(Larouche,L;2000) ,要么呼吁销毁货币,重构新的全球管定汇率制和全球中央银行(Shelton,J;1994) 。
上述构想似乎忽略了货币体系自身演进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进步性,无论金融全球化造成全球福利增量的分配公平与否,它至少是导致了全球一个福利增量的出现;纯粹谴责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要求重建金融新秩序,将资本利得的全球分配公平化,其用意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目前国际货币和经济体系基本上是发达国家所垄断的资本主义体系,这样的体系势必服务于世界经济?quot;一超多强,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似也很难由发展中国家"呼吁"中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来解决。
三、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近来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往往还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银行等的尖锐指责,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能不和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联系在一起。以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为代表,提出了重构这些国际组织的设想。鉴于这种思路往往寄希望于将IMF改造成全球中央银行,因此其理论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937年哈耶克在其《货币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1982年麦金农的《货币稳定的国际准则》等(Mekinnon,R;1984) 。其理由如下:1、IMF最初的目标是保证开放的全球经济的货币稳定,以替代在二战之前就摇摇欲坠的金本位体系。但IMF和世界银行一样,是为美国提供全面控制而设计的,美国否定了全球中央银行的设想,而代之以更弱的、处于依附状态的IMF,以便于对它既实施控制,又和其它国家共同分摊责任。2、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IMF既没有能力强迫发展中国家执行结构调整,并防止其过度聚举债;也没有能力要求操纵它的发达国家实施有效的债务减免方案。3、IMF虽然追求在最大公开化条件下,加速其重归货币可兑换的目标,但它所提出的极其野蛮的解决方法是众所周知的,IMF没有真正的权威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而其它指责并不局限于IMF,甚至包括世界银行、WTO、西方七国集团以及联合国等等。
基于以上分析,萨米尔.阿明认为,改革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将IMF转变为拥有真实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中央银行,这种真实货币将取代美元,保证汇率的稳定,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在增长中调整"所需的清偿能力。2、把世界银行变成一种基金,使它能够从德国和日本等吸收国际资本,并注入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这种意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资本流动调节同时会迫使美国减少其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3、检讨欧洲、日本和美国之间的金融政策协调,使之朝着允许汇率获得相对稳定,并迫使美国调整其结构性赤字的方向发展。同时依据地区性和世界性相互依存关系来重建第三世界国家组织,从而消除正在进行中的全球单极化的消极影响。4、重建联合国体系,使之成为政治和经济谈判的场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区的金融活动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建立起来(阿明;1995) 。
以上构想的实质,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安,希望发达国家更多地分摊货币危机的损失等。但很明显地,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处于霸权后体系,该体系中有霸则稳,货币体系背后也同样是国力的对比(Cooper,N;1989) 。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强调的,也许是货币体系中,强国和弱小国家权责的平衡,如何正确分享更多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引导和发言权,仍然是有待争取的遥远路途。
四、国际货币的非国家化和组合商品化设想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认为,既然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与国别信用货币(尤其是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有关,那么最直接和最大胆的设想当然就是将货币非国家化,这种思路包括两种方案。一是私人金融机构发行的竞争性货币,使货币与国家信用完全脱钩。我们来看货币非国家化根治现行金融体制诸种难题的理由:1、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加深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从孟德尔、米塞斯一直到N.Wallace 、L.White等的所谓货币法律限制学派,一致将货币定义为法律限定之结果, 政府将国内和国际铸币税收入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2、政府先天就缺乏制约货币发行的内在动力,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滥用和垄断是造成货币体系脆弱不堪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的捷径就是货币发行的非国家化,即废止国家发行货币的特权,由私人银行来发行货币。因为非国家化货币具有自由竞争性,竞争将导致大多数具有私人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市场上将仅存信誉卓著的跨国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非国家化货币,这种建议甚至没有超出哈耶克早年的思想(Hayek,F;1973) 。二是以组合商品为基础的价值货币,使货币成为纯粹的商品本位货币。部分反对美元本位的经济学家,除了象阿明那样建议创造全球通货以外,也有持商品组本位货币的。实际上早在1931年时格雷厄姆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些缺陷并提出了货币的组合商品化建议。即人们可以用一组基本商品,例如钢、铜(资讯 论坛)、煤、木材和小麦(资讯 论坛)作为货币基础来发行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组合商品货币来替代信用货币,将使货币从根本上丧失信用特征,而成为一种以实物资本为抵押的价值货币,自然现在货币体系就对所谓金融资产膨胀之类?quot;金融癌症具有先天免疫力。
以货币非国家化来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疗方案十分危险,其实质乃是剥夺国家的任何铸币税可能,转而将这种铸币税利益完全交付给市场约束下的金融机构,以此来完全消除国家可能从金融资本全球化中获得的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这种理想主义设想之所以比现行的货币体系更为危险,是因为它建立在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理念上,实际上自由以及市场机制的有效性都是有限的(Buchanan,J;1976) 。货币非国家化改革的失败意味着世界金融经济的总危机,其成功则意味着具备发行世界货币资格的巨型金融机构的出现,这种巨型金融机构几乎可以摧垮一切试图对其本身进行监管的国家或国际组织,而这种"金融巨无霸"当然不大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
至于由私人机构发行以商品组为基础的、具有全额实物资本抵押式的货币,其本身可能给货币体系带来的问题远多于其能解决的问题。不仅将使设置、储备、保管这些所谓商品组的费用极度高昂;且一旦发生货币危机,由于作为货币价值基础的抵押商品组构成复杂,难以分割和分配,实际上是不可能和相应的货币相兑现的,货币体系将失去对金融危机的几乎全部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上述两种方案在理论和实践上难有希望。
发展中国家还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其它方案,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方案还有:1、24国集团签署的《加拉斯加申明》,意在由国际债务人(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和债权人(通常是发达国家)共同承担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损失,以及扩大发展中国家在重大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参与权。2、世界经济论坛第七届东亚经济高峰会提出的《危机地区方案》,意在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全球资本流动监管,以及采取区域货币制度、彻底美元化、强化国际货币协调等等。总体上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要求在于降低汇率波动、增强自身清偿力、强调危机损失的全球分摊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自从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人类的货币体系一直在"无制度"中运行(陈彪如;1990) 。目前以美元代行世界货币,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领域拥有强大的发言权的确于发展中国家不利,于防范货币危机不利,但迄今我们既未探索出,也没有充分预见到可以取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更为公正和稳健的新世纪货币体系。
❸ 如果全世界都使用支付宝,支付宝就可以取代中央银行,支付宝多么可怕,那么就可以发行大量虚拟货币,银行
您多虑了。
支付宝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的。
❹ 如何将中国货币变成国际货币 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超主权货币没有未来
听说过“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感冒”,最近发现“周小川一动笔,美元就哆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3日撰文提倡“超越主权的储蓄货币”,文章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资金担心作为美国国债大买主的中国可能暗示要抛售美元。
这是自美元与黄金脱钩後,首次有一个经济大国的高官倡议,以人造货币来代替美元。周小川如此高调地提出构建超越主权货币的思路,相信与中国争夺G20峰会的议题制高点有直接关系。不过,这也反映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对美元贬值、美债缩水的担心。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裏,中国人忙於赚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美元储蓄可能在一夜之间贬值缩水。美元在中国的眼中,是信用与安全的代名词,是海外财富储蓄的不二选择。中国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估计半数以上为美元资产,其中主要是美国国债或准政府债券。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金融海啸令几乎所有美国金融机构面临灭顶之灾,政府救援疲於奔命、资金短绌。为了稳定经济,拯救金融体系,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毅然拆下与财政部之间的防火墙,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向经济注入流动性,以牺牲汇率的方式,来维持低水平的国债利率,协助行政当局举债,力图使美国经济早日复蘇。作为美国央行,此举有利於稳定国内经济,无可厚非。然而,从国际角度来看,联储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令美元基础货币发行暴增,过量的流动性加上超低的利率,带来了巨大的美元贬值风险。
中国拥有钜额的美元/美债仓位,面对联储的货币超常扩张确实是一筹莫展。任何一点抛售美债行动,只能带来美债暴跌和馀下重仓减值,到头来自己受损。中国储备和美国国债基本上坐在同一艘艇上,根本没有全身撤出的可能。至於新增的外汇储备,少量地分散风险是可能的,不过主力资金仍不得不买美国国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贸易逆差国,是最大债券发行国。相反,中国是最大贸易顺差国,是最大债券购入国。从国际经济角度来看,贸易顺差是国际间的储蓄,最终必须以资本回流形式周转到逆差国,唯有如此国际收支才能平衡,贸易才能持久。
如果中国不买美债,可以买什麽?欧洲、日本并没有发行大量债券,因为它们的储蓄与消费没有像美国那样失衡。国与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必须在相适应的资产供应和适当的价格下进行。流动性在个人投资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国家间的资金交流却举足轻重。如果中国硬要买欧洲、日本债券,只会将它们炒出泡沫来,为自己的投资制造新的陷阱。而且欧元债券和日元债券,其实均面临著基本面问题,未必比美债保险。周小川的文章凸现中国外汇储备的无奈,而这种无奈引起了多数国家领袖的共鸣。
然而,一个王朝的覆灭,需要另一个王朝的诞生。仔细想来,笔者看不到任何可以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美元持续贬值的前提是至少有一个主要货币具备持续升值的基本面因素,欧洲和日本经济各自面临著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国家信用并不比美国高,它们的货币均难堪国际储蓄货币的重任。
恰恰因为现实货币中没有值得长期持有的财富载体,周小川才将目光转向超现实的替代货币,希望找到一个超越主权,又得到大家认可的新货币可以摆脱国家政策影响。超主权货币不存在央行滥印、政府滥借的风险,理论上贬值风险较小。但这种概念先行、缺乏历史和社会基础的货币,注定只能是虚拟货币。
IMF特别提款权(SDR)是超越主权的虚拟货币的代表。IMF不是国家,没有股市、债券或房地产可供投资。所谓“SDR”不过是一个类似储蓄户口的现金窗口。然而目前财富不仅仅是买美元,而是买入以美元计价的股票、债券和不动产。这些资产产生现金流,有投资回报。虚拟货币除了币种之外,却没有投资载体,这是其成为国际储蓄货币的先天缺陷。
而且,SDR并非贸易货币,也非金融市场所接受的交易货币。换言之,它是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成交量的货币,充其量是主权财富的集散地。一旦世界真正出现危机,各国外汇储备同时需要兑现,这种虚拟货币必然巨幅贬值。投资虚拟货币,其实违反了外汇储备流动性、分散风险的要求,犯投资中的兵家大忌。
再者,IMF破产的几率应该比美国政府更大。IMF既没有铸币权又没有财政收入,其收入来自(几十年一次的)各国捐款,其支出往往是救援危机国家。因此,IMF资本金遭重创的机会很高。美元不保险,虚拟货币同样不保险。
❺ 什么是银行“虚拟卡”
银行卡的“虚拟卡”,就是基于银行卡上的银联、VISA、万事达卡BIN码派生出来的虚拟账号,主要用于网上的无卡支付,而不配有实体的卡片。
银行卡的虚拟卡,与实体卡一样,也分为了虚拟信用卡和虚拟借记卡两类。
银行虚拟卡作用:
1、申请快捷。用户在银行网银,或直接拨打信用卡客服电话,即可直接申请,很快就能得到一个虚拟卡号、有效期、安全码,然后就可以在网上使用。
2、使用安全。有效期、额度都能根据实体卡的范围进行设置,而且虚拟卡能随时取消,并不影响实体卡的使用。
3、能参加各种刷卡活动。由于是真实的卡BIN码,所以虚拟卡也能参加卡组织、发卡行的的各种消费优惠活动。有的活动可不是以身份证为参加活动有效单位的,而是以卡为单位。当然了,这个似乎是活动组织者不愿看到的,所以有些虚拟卡的这个特性被阉割了。
4、可以专卡专用。有这种需求的用户为数不少,比如有的卡用于网购,有的卡用于充值,以前需要另外申请一张实体卡,不说申请到下卡的时间长,就是管理这些实体卡也是件烦心事,而如今只需要申请多个虚拟卡就满足了需求。
5、还款便捷。大多数的实体卡需要每张卡分别还款,而对于虚拟卡则只需要给其主卡还款即可,便于管理。
6、能参加还款活动。诸如拉卡拉、缴费易等会不定期搞还款活动,但大部分实体卡都限制了单月的笔数。而虚拟卡就能增加活动的机会。
(5)国际货币虚拟银行扩展阅读:
虚拟信用卡是针对没有国际信用卡或者因担心信用卡付款安全的用户需要国外网上购物、激活各类网上账号、充值等情况推出的产品。
虚拟信用卡按照与实体信用卡的关系及实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主卡型虚拟卡,用于独立完整的主账户,不依赖于实体信用卡,如建行龙卡e付卡;
2、依附于实体卡的附属卡,即附卡型虚拟卡,如中行虚拟信用卡、中信网付卡,这类信用卡可以通过一张主卡申请若干虚拟卡账户,但是还款时不需要每个账户单独还款,也不需要另行缴纳年费,一切交由主卡即可;
3、映射型虚拟卡,如应用于Apple Pay、Samsung Pay、HCE云闪付等的信用卡。
❻ 虚拟银行卡如何申请
以浦发银行为例 。(其它银行也可以申请虚拟卡)
申请步骤如下:
1、在微信浦发银行点击“我要开户”-输入申请的名字和身份证。
(6)国际货币虚拟银行扩展阅读:
提醒: 虽然大多数平台虚拟卡可以绑定成功,但个别除外。需要充值提现的,一定要绑定成功了再充值。浦发申请虚拟卡,(1个微信号+1个身份证+1个手机号)只能申请一张虚拟银行卡。注意保护好虚拟账号和密码,避免资金转账时出现问题。
虚拟信用卡分类:
1、银行类虚拟信用卡
目前,各银行都有虚拟信用卡业务,例如浦发的E-GO卡、中信网付卡、建行e付卡等,都可以一张实体卡开通多张虚拟信用卡。
如果有需要,只需要在银行网银、微信公众号或者直接拨打信用卡客服电话,就可以进行申请了,一般申请速度会很快。
3、网络虚拟信用卡
除此之外,现在的很多网上消费产品其实也属于虚拟信用卡,例如京东的京东白条,支付宝的花呗等,也提供透支,免息期,分期还款的功能,本质上属于虚拟信用卡。
申请这类网络虚拟信用卡,需要满足产品的申请条件。一般是根据平时的消费习惯,以及信用记录来决定是否审批,可以去官网页面直接申请。
3、微信虚拟信用卡
打开微信“我的银行”,界面上会出现微信信用卡的申请入口。进入后,根据提示完成各项资料的填写。微信信用卡额度分为50元、200元、1000~5000元,用户只要符合申请条件都能申请及时使用。
❼ 虚拟账户能去银行提现吗
如果是平安银行的互联网账户:
1、先通过平安口袋银行APP-首页-转账,将互联网账户的资金转账到时绑定的银行卡,再通过绑定银行卡取现;
2、本人携带有效二代身份证原件前往平安银行任意网点柜台办理取现。
如果您需要咨询平安银行业务,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择首页右上角在线客服图标或者关注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pingan_bank)进行咨询。
https://b.pingan.com.cn/branch/mkt/bankonline/dist/onlineBankless.html#
应答时间:2020-08-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❽ 厦门国际银行有虚拟货币吗
厦门国际银行是不可能有虚拟货币,在我国,央行已经明令禁止国内各大金融机构提供数字货币相关的服务或产品。
比特币是数字货币的始祖,是数字货币的领头羊,瑞泰币、微盟币、莱特币等其它数字货币也是在央行的禁止之列的。
❾ 哈尔滨工商银行虚拟货币支付怎么回事
这应该是一个虚假信息。哈尔滨工商银行是不可能使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的,更不会开展虚拟货币的相关业务。
2013年年底央行等五部委联合下发比特币风险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现阶段,比特币不能且不应该用于支付。各金融机构不得提供比特币相关的服务。
瑞泰币、莱特币、狗狗币等山寨币作为比特币的小弟也同样适用,所以这是一个虚假信息,只不过是直销团队的谎言。
❿ 什么是网银 可以干什么用
网银是各银行在互联网中设立的虚拟柜台,银行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十条金融机构开办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上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等电子银行业务,除应具备第九条所列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电子银行基础设施设备能够保障电子银行的正常运行;
(二)电子银行系统具备必要的业务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适时业务处理的需要;
(三)建立了有效的外部攻击侦测机制;
(四)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五)外资金融机构的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可以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设置在境外时,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可以记录和保存业务交易数据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要求,在出现法律纠纷时,能够满足中国司法机构调查取证的要求。
(10)国际货币虚拟银行扩展阅读: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金融机构应当保障电子银行运营设施设备,以及安全控制设施设备的安全,对电子银行的重要设施设备和数据,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一)有形场所的物理安全控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要求,对尚没有统一安全标准的有形场所的安全控制,金融机构应确保其制定的安全制度有效地覆盖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以开放型网络为媒介的电子银行系统,应合理设置和使用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安全产品与技术,确保电子银行有足够的反攻击能力、防病毒能力和入侵防护能力;
(三)对重要设施设备的接触、检查、维修和应急处理,应有明确的权限界定、责任划分和操作流程,并建立日志文件管理制度,如实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记录;
(四)对重要技术参数,应严格控制接触权限,并建立相应的技术参数调整与变更机制,并保证在更换关键人员后,能够有效防止有关技术参数的泄漏;
(五)对电子银行管理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应实行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