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德虚拟货币
『壹』 我的古币的市场价值是多少
天命汗钱满文小平光背 40元
天命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80元 明万历四十四十年我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头领努尔哈赤,改后金为大清,建元天命,其间铸天命通宝,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小平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第一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天命通宝篆书折十背满文 1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顺治元年铸。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罗汉钱 10元 圣祖康熙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四式,背宝泉、宝源二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尚有巩西二字,径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数背星、月纹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径4.7厘米,传世以背巩,西,当十大钱罕见,背大字广,南,面文双点通背东者亦少见。记地支钱更罕。.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四种监局 3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巩” 2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1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间铸,胤祯得隆科多,羹尧之助,以谋取得帝位。雍正通宝面文楷书,直读,背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满文记局,泉源浙武河昌云苏南安黥巩济晋台川。雍正钱按顺治四式,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清代诸钱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径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宝黔折二大钱,径3.1厘米,甚罕见,合背钱亦稀少。.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安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晋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济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川局 8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南局 180元
雍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宝黔局 2000元
--
清
名称书体特征币形 参考价 文字说明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新疆红钱穿左满文,穿右为维吾尔文。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济晋陕巩安云黔台伊,库车,叶尔羌,叶尔奇木,阿克苏,乌汁,喀会,和田。币材多用黄铜、青铜、新疆用红铜,一般径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样,小样,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传世以雕母珍贵。...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 5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陕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母钱 1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巩局 5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 38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仁宗嘉庆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晋陕巩云东黔,伊,阿克苏,币材含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一般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可见星月纹,另有吉语钱,如福康寿宁,天下太平等。此时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传世元珍稀品。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5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直局 4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宽缘 1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间铸。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道光钱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轻重悬殊,一般径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苏,库车,宝新三局始铸虚值析五,当十钱,亦是清钱虚值钱之始。传世几无稀罕之品。...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三背阿克苏局 1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4500元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铁母 2000元 文宗咸丰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宝钱,当五十大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样背“伍文”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铁线珍宝背“当十” 2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雕母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星月“当五十”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 3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星月 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当百”雕母 10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当千” 9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当五” 2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五” 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5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源局“当百” 4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千” 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直局“当五十” 6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直局“当百”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五”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十”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蓟局“当十” 7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蓟局“当五十” 2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蓟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济局“当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济局“当五十” 1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济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德局“当十”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德局“五十”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五十” 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百”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陕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陕十” 2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陕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陕局“当千”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8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巩局“五十”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型背宝巩局“当百”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当千”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河局“当五百” 4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河局“当千”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浙局“当三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浙局“当二十” 1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浙局“当四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型背宝浙局“五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浙当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特大型背“浙当百” 7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当头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清背宝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桂局“五十” 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昌局“五十” 2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安局“当五十”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云局“当五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八”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十” 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迪局“当五十”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伊局“当五十” 24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伊局“当四” 280元
--
清
名称书体币形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间铸。其时穆宗初登帝位,由载垣,肃顺八大臣辅佐政,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重宝钱。未久慈禧摄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钱未及通行。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计局,小平径2.5---2.8厘米,重宝当十钱径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钱,祺祥钱传世均甚少。...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 20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 1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 350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35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68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35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八” 15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7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阿无苏局“当五” 5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1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样钱 12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伊局“当四” 2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三背宝巩局“当五”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绪年间铸。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试问此钱何以流通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来”、“列”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宙”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苏”精品 1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白铜背上“福” 1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5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当五”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当十” 12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机制 14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库平广一钱” 25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直局机制 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奉天紫铜机制币 180元
天子万年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元
一统大清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300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统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泉源福广,小平钱径1.2---2.4CM,当十径2.5--3.7CM,近期发现库车当十钱,宝新当十钱新疆红钱,为宣统通宝增加新品,径2.2CM,重3.6克传世较多。.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2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巩局机制 1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福局机制 25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雕母宝泉局 6500元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通宝” 30000元 太平天国于癸好三年占领南京时鼓铸的折十大钱,面文“天国”楷书直读,背文“通宝”横读,径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宝者,表示太平天国通用之宝,因此钱为过渡性钱币,发行时间十分短暂,后改称“圣宝”“通宝”钱销毁改铸圣宝钱,故流传至今,亦极罕见,发现地区仅限南京附近。..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圣宝” 23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宋体背“圣宝” 200元 太平天国铸。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有太平天国,天国,背文有通宝,圣宝,初期与后期相比,差别很大,实与国力有关,大花钱径33.5厘米,重达4500克,太平天国钱因其制作精美,广受喜爱,传世以面文:太平天国,背文圣宝者最为长见。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宋体背“圣宝” 6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十宋体背“圣宝” 11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十宋体背“圣宝” 17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背“圣宝” 12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背“圣宝” 5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十背“圣宝” 6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圣宝” 25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大样背“圣宝”母钱 700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大样背“天国” 22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背“圣宝” 2000元
太平天国楷书特大型背“圣宝” 70000元
平靖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会铸币,三合会首领李文茂攻占广西和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胜宝钱,面文楷书直读,形制较通宝欠佳,背文按各军番号铸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七种文字,径2.7厘米,重7--11克,此钱类似钱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单位。次年李文茂战败身亡。所铸不多,传世难得一见。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长胜军” 38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前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后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中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左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右营” 1200元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会咸丰四年铸,面文隶书,直读,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复明之目标,径2.4厘米,重3.2--4.5克,小刀会之太平通宝铸行仅一年,故传世不丰。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宝楷书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铭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经2.3---2.4CM,重4克上下。传世少见。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小样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圣,穿右圣,又有背满文宝汉文浙钱,径2.4CM,重5克。背满文者为混在清钱中携带,以避清军耳目。传世较多。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背“圣” 2000元
开元通宝楷书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开元较通宝大,背穿铭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径2.3---2.5cm,传世难得一见。
嗣统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元 咸丰十年天地会系统,贵州张保山起义军铸币,他自托大明后裔,号秦王,建元嗣统。面文拙补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CM,重4.5--7克传世不多。属罕见品。.
明道通宝楷书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楷书混厚拙补,直读,背穿上天字,径约2.5cm,传世不多见。
『贰』 国际贸易中的硬币和软币是什么
硬币,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软币,又称”软货币““弱币“,一种相对概念,即该概念所指代的货币会随着国家经济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软币指西方国家和地区,因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波动很大,时有贬值,总的趋势呈下浮的货币。
(2)宝德虚拟货币扩展阅读
硬币图案设计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要求在很小的币面上能够突出地表现硬币的主题思想,因此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硬币图案应能够表现我国和当今世界的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等,使硬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硬币的直径(少数纪念币、章除外)一般都不大,流通硬币目前最大直径仅32毫米;金银纪念币大多数直径都在60毫米以下,要表现多主题的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设计图案时,只能突出单一的主题。
『叁』 谁知道我这几个古币的价格
清承明制,仍称本朝所铸铜钱为铜钱,顺治年间始定钱法。清廷和地方设局铸造铜钱,钱式在顺治末年以后固定正面汉字钱文,背面满文纪局。咸丰年间为筹措军饷,清廷改铸各式不足值的大钱,地方省局竞相仿铸,面值大小,轻重多不相同,制钱越于衰微,最后为机制币所逐渐取代。清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命汗钱满文小平光背 40元
天命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80元 明万历四十四十年我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头领努尔哈赤,改后金为大清,建元天命,其间铸天命通宝,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小平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第一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天命通宝篆书折十背满文 1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顺治元年铸。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罗汉钱 10元 圣祖康熙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四式,背宝泉、宝源二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尚有巩西二字,径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数背星、月纹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径4.7厘米,传世以背巩,西,当十大钱罕见,背大字广,南,面文双点通背东者亦少见。记地支钱更罕。.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四种监局 3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巩” 2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1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间铸,胤祯得隆科多,羹尧之助,以谋取得帝位。雍正通宝面文楷书,直读,背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满文记局,泉源浙武河昌云苏南安黥巩济晋台川。雍正钱按顺治四式,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清代诸钱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径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宝黔折二大钱,径3.1厘米,甚罕见,合背钱亦稀少。.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安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晋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济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川局 8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南局 180元
雍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宝黔局 2000元
--
清
名称书体特征币形 参考价 文字说明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新疆红钱穿左满文,穿右为维吾尔文。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济晋陕巩安云黔台伊,库车,叶尔羌,叶尔奇木,阿克苏,乌汁,喀会,和田。币材多用黄铜、青铜、新疆用红铜,一般径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样,小样,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传世以雕母珍贵。...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 5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陕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母钱 1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巩局 5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 38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仁宗嘉庆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晋陕巩云东黔,伊,阿克苏,币材含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一般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可见星月纹,另有吉语钱,如福康寿宁,天下太平等。此时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传世元珍稀品。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5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直局 4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宽缘 1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间铸。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道光钱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轻重悬殊,一般径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苏,库车,宝新三局始铸虚值析五,当十钱,亦是清钱虚值钱之始。传世几无稀罕之品。...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三背阿克苏局 1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4500元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铁母 2000元 文宗咸丰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宝钱,当五十大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样背“伍文”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铁线珍宝背“当十” 2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雕母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星月“当五十”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 3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星月 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当百”雕母 10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当千” 9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当五” 2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五” 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5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源局“当百” 4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千” 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直局“当五十” 6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直局“当百”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五”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十”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蓟局“当十” 7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蓟局“当五十” 2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蓟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济局“当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济局“当五十” 1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济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德局“当十”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德局“五十”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五十” 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百”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陕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陕十” 2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陕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陕局“当千”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8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巩局“五十”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型背宝巩局“当百”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当千”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河局“当五百” 4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河局“当千”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浙局“当三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浙局“当二十” 1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浙局“当四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型背宝浙局“五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浙当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特大型背“浙当百” 7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当头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清背宝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桂局“五十” 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昌局“五十” 2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安局“当五十”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云局“当五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八”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十” 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迪局“当五十”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伊局“当五十” 24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伊局“当四” 280元
-
(续上)
--
清
名称书体币形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间铸。其时穆宗初登帝位,由载垣,肃顺八大臣辅佐政,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重宝钱。未久慈禧摄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钱未及通行。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计局,小平径2.5---2.8厘米,重宝当十钱径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钱,祺祥钱传世均甚少。...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 20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 1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 350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35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68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35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八” 15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7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阿无苏局“当五” 5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1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样钱 12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伊局“当四” 2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三背宝巩局“当五”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绪年间铸。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试问此钱何以流通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来”、“列”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宙”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苏”精品 1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白铜背上“福” 1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5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当五”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当十” 12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机制 14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库平广一钱” 25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直局机制 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奉天紫铜机制币 180元
天子万年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元
一统大清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300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统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泉源福广,小平钱径1.2---2.4CM,当十径2.5--3.7CM,近期发现库车当十钱,宝新当十钱新疆红钱,为宣统通宝增加新品,径2.2CM,重3.6克传世较多。.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2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巩局机制 1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福局机制 25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雕母宝泉局 6500元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通宝” 30000元 太平天国于癸好三年占领南京时鼓铸的折十大钱,面文“天国”楷书直读,背文“通宝”横读,径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宝者,表示太平天国通用之宝,因此钱为过渡性钱币,发行时间十分短暂,后改称“圣宝”“通宝”钱销毁改铸圣宝钱,故流传至今,亦极罕见,发现地区仅限南京附近。..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圣宝” 23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宋体背“圣宝” 200元 太平天国铸。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有太平天国,天国,背文有通宝,圣宝,初期与后期相比,差别很大,实与国力有关,大花钱径33.5厘米,重达4500克,太平天国钱因其制作精美,广受喜爱,传世以面文:太平天国,背文圣宝者最为长见。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宋体背“圣宝” 6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十宋体背“圣宝” 11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十宋体背“圣宝” 17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背“圣宝” 12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背“圣宝” 5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十背“圣宝” 6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圣宝” 25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大样背“圣宝”母钱 700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大样背“天国” 22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背“圣宝” 2000元
太平天国楷书特大型背“圣宝” 70000元
平靖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会铸币,三合会首领李文茂攻占广西和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胜宝钱,面文楷书直读,形制较通宝欠佳,背文按各军番号铸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七种文字,径2.7厘米,重7--11克,此钱类似钱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单位。次年李文茂战败身亡。所铸不多,传世难得一见。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长胜军” 38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前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后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中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左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右营” 1200元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会咸丰四年铸,面文隶书,直读,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复明之目标,径2.4厘米,重3.2--4.5克,小刀会之太平通宝铸行仅一年,故传世不丰。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宝楷书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铭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经2.3---2.4CM,重4克上下。传世少见。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小样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圣,穿右圣,又有背满文宝汉文浙钱,径2.4CM,重5克。背满文者为混在清钱中携带,以避清军耳目。传世较多。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背“圣” 2000元
开元通宝楷书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开元较通宝大,背穿铭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径2.3---2.5cm,传世难得一见。
嗣统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元 咸丰十年天地会系统,贵州张保山起义军铸币,他自托大明后裔,号秦王,建元嗣统。面文拙补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CM,重4.5--7克传世不多。属罕见品。.
明道通宝楷书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楷书混厚拙补,直读,背穿上天字,径约2.5cm,传世不多见。
-
安南,日本,琉球,朝鲜等古钱
名称书体特征币型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铜小平篆平背 20-15
大治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20-15 陈裕宗大治年间,即元至十八年至明洪武元年铸。钱文书体多种,又妥顺读、旋读二种。
大治通宝铜小平篆光背 20-55
大治通宝铜小平行光背 10-6
大治通宝铜小平隶光背 20-15
大治通宝铜小平隶(小字)光背 20-15
大治通宝铜小平篆光背 20-15
大治通宝铜小平草光背 10-6
大定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8-5 废帝杨日礼大定元年,即明洪武二年铸币。
大定通宝铜小平楷平背 8-5
大宝通宝铜小平大型楷平背 30-25 后黎太宗大宝年间,即明正统五年至七年铸币。
大和通宝铜小平楷平背 20-15 后黎仁宗大和年间,即明正统八年至景泰四年铸币。
大正通宝铜小平楷平背 30-25 莫太宗大正年间,即明嘉靖九年至十九年铸。
大正通宝铜小平平背 30-25
太平通宝铜小平楷背皇月 20-15 顺化太祖阮璜铸。背有星月纹,又有重轮者。大都铜色昏暗,制作粗陋。
太平通宝铜小平楷背上双星 12-8
太平通宝铜小平楷背上“一”下仰月 12-6
太平通宝铜小平隶背上星、下俯月 12-6
太平兴宝铜小平隶光背 30-20 丁朝太平年间,即宋开宝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铸币。面文太平纪年,背纪元国号“丁”。
太平兴宝铜小平隶背上“丁” 30-20
太平兴宝铜小平隶背下“丁” 30-20
天兴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60-45 后黎朝天兴年间,即明天顺三年铸。
天兴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平背 50-35
天福镇宝铜小平楷光背 40-25 黎朝黎桓天福五年,始铸。背纪国号“黎”
天顺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平背 20-12
天明通宝铅小平楷光背 20-12 铅钱。顺化世宗福润铸币。轮廓浅薄。
天资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500-350
天应元宝铜小平大型楷光背 500-350
天感元宝铜小平楷光背 600-450 李太宗天感圣武年间,即宋庆历四年奉乾王李日中铸。
天感元宝铜小平小型楷背“乾王” 700-550
天感元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300-200
天圣元宝铜小平小型篆/隶平背 8
天圣元宝铜折二隶光背 400-250
天符元宝铜小平篆/楷光背 10-4
元丰通宝铜小平篆光背 20-10 日本室町时期(1338--1573)铸币
元隆通宝铜小平行背右“昌” 30-15 侬文云元隆年铸。形制薄小,背有重轮者。
元隆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25-12
元佑通宝铜小平篆/楷光背 10-4
元佑通宝铜小平行光背 10-4
永寿通宝铀小平大型楷光背 15-8 后黎神宗永寿年间,清顺治十五年至十八年铸。版式甚多。
永寿通宝铜小平大型行光背 15-8
永寿之宝铜小平楷平背 30-15
永盛通宝铜小平大型楷背左“已” 15-7 后黎裕宗永盛五年铸币。背有纪天干,地支者。
永宁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30-15
永定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20-10 莫福源永定年间,即明嘉靖二十六年铸币。
永定之宝铜小平小型楷平背 10-4
永治之宝铅小平小型楷光背宽郭 10-4
永治通宝铜小平楷光背宽郭 15-7
永治元宝铜小平楷光背宽郭 15-7
永始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30-15
正隆元宝铜小平小型楷/篆光背 8-4
正元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10-5
正元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15-7
正元法宝铜小平小型楷/篆光背 8-4
正和通宝铅小平楷光背 8-4
弘治之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15-7
光顺通宝铜小平大型楷光背 15-7
光绍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40-20
光中通宝铜折二楷背“安南” 50-25
光中通宝铜小平大型楷宽郭光背 1
光中通宝铜小平大型楷重轮光背 1
光宝通宝铜折二楷光背 50-25
光中大宝铜小平楷光背 12-6
安法元宝铜折二楷光背 5 顺化肃宗福澎丙辰十一年,以后河倦镇都督郑天赐在河倦镇所铸。
安付元宝铜小平楷/篆光背 5
光绍通宝铜小平大型楷光背 100-50
同庆通宝铜折二楷光背 40-20 阮景宗同庆元年始铸。有小平、折二两种。
同庆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20-20
成化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20-10
成泰通宝铜小平小型楷光背 25-10 阮成泰帝成泰年间,即清光绪十五年至三十二年铸。分大小两等,背有六文、十文等字。
成泰通宝铜小平楷背“六文” 40-20
成泰通宝铜折二小型楷背“十文” 30-15
宋元通宝铜小平隶/篆光背 15-7
佛法僧宝铜小平篆光背 30-15 陈高天应年间铸。
延宁通宝铜小平大型楷光背 50-25 后黎仁宗延宁元年铸。
明德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20-10 莫太祖明德年间,即明嘉靖六年铸。
明德通宝铜小平大型楷背“万岁” 15-7
明道元宝铜小平小型隶光背 20-10 李太宗明道元年铸。
明命通宝铜小平楷光背 8-4 阮圣祖明命元年,即清嘉庆二十五年始铸。分小平、当百两种,大钱背铸经传名言,称美号,有八字者二十三种,四字者十七种。
治平元宝铜小平楷/篆光背 8-4
治平圣宝铜小平楷/篆光背 8-4
治元通宝铜小平楷宽郭光背 15-7 黎文傀治元年间即清道光十三年铸币。
『肆』 一元硬币有那几种
我国国内目前的流通硬币有三种,分别是:
长城币壹圆:
(4)宝德虚拟货币扩展阅读:
硬币,就是指用金属铸造的货币。硬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伍』 如何区分真假硬币。真假硬币
古代硬币(HardCurrency),即金属铸造的货币。用金属铸造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由于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方法一
看色泽。真硬币呈镍白色,而假硬币虽然也镀过镍,但其镀镍层较薄,较易生锈被腐蚀,且不耐磨。加之,材质不同,所以色泽较暗,差异明细;真硬币一般不可能生锈,一旦发现一枚生锈的硬币,那很可能就是假硬币。
看图案。假硬币的图案一般来说,花纹粗糙模糊。如国徽中的麦穗模糊,绶带层次感差,细条纹分辨不清;五角星立体感也差,不仅五角星的角尖有长有短,且顶部圆滑;正面汉字、拼音字母笔划较粗,背面牡丹花叶瓣上的叶脉、花蕊也模糊不清等等。
看图文中心线。一元真硬币的图文中心线都是正对看的;而假硬币则往往出现不对称现象;加之厚度不均,重量比较轻;若敲击它,发出的声音与真币也不一样;何况,假硬币的轮廓比真币也稍微大一点,若与真硬币一比较,就有明显感觉。
怎样鉴别真假硬币
方法二
“摸”:假硬币花纹往往比真硬币模糊,而且不如真硬币光滑,尤其是背面汉字和拼音,假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体和拼音的笔画都比较粗糙,真硬币则比较精致细腻。
“看”:真硬币的国徽和“一”字是正对的,很多假硬币则是歪的。
“找”:2000年以后的硬币,侧面有“RMB”三个字母,找不到这些字母的肯定是假币。
真硬币与假硬币的区别
首先,用手摸,真硬币摸上去凹凸感特别强,但如果硬币的边缘过于光滑则为假币。
其次是用眼看,一般来说,假硬币都有明显的锈迹或图案模糊。
除此之外,如果上述方法还是无法辨认,可前往银行用仪器进行鉴别。凭响声辨别真伪的方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如何区别真假硬币呢?专家说,假硬币分为铸造和压印两种。识别铸造的假币,关键是一看二听。
假硬币比真硬币薄而轻,有的假硬币比真硬币薄约四分之一;
真硬币的外形都很规整,币的边部光滑平整,而假硬币往往不怎么规整,厚度不均匀,特别是币的边部有些有毛刺或者起线不圆滑,有些有锉刀直条纹路;
真硬币图案花纹文字清晰、细腻、挺拔、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而假硬币图纹模糊,细条纹分辨不清,国徽中五角星立体感差,五角星的角尖长短不一,
顶部圆滑,背面牡丹花叶瓣上叶脉模糊,牡丹花蕊模糊不清;
真硬币有柔和的金属光泽,而假硬币的金属色泽发白发闷,有的虽然也有光泽,但其光泽发散,有的像翻砂出来的,币面有砂眼,用放大镜观察就一目了然。
『陆』 这是什么
从你的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个就是一个欧洲的硬币,具体是欧洲哪个国家,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去网络搜一下每个欧洲国家的硬币和你这个图片做对比就能判断是哪个国家的硬币。
『柒』 如何辨别一元硬币的真假
1、首先在鉴别一元硬币真假的时候应该先对不同年份的硬币上面所使用的图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于制造硬币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国家机密,因此其实造假者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掌握其中所有技术的,所以假的硬币一般来说图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瑕疵,要么看起来线条很粗糙,要么笔画不规范等等。
2、其次,一元硬币的真假也可以从色泽上去判断,真的1元硬币的颜色是呈现镍白色,而假的硬币则因为使用的材质不一样色泽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不管是不锈钢的假币还是其他类型的材质的假的硬币色泽上要么太过白亮要么色泽上会呈现一个比较灰的效果。另外,其实如果大家有对硬币的制造有一定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正面和背面图案的中心线必须对称。
3、最后,鉴别一元硬币还可以从其本身的厚薄去判断,不过这个正常来说需要大家自己本身有意识地去注意,同时还要对真币的厚薄有准确的把握。假的一元硬币一般来说由于制作的技术有限在厚薄上把握不大,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极为普遍。
(7)宝德虚拟货币扩展阅读:
人民币流通硬币图案十分精细,币质均匀,光洁亮泽。特别是国徽、麦穗等处铸造非常清晰,而假硬币铸造的效果则比较模糊。以1元钱人民币流通硬币为例:
1、图案:真1元硬币的花蕊、稻穗、国徽、天安门等图案清晰,凹凸感强,而假币则制作粗糙,图案模糊。另外,真1元硬币正反面图案朝向一致,即使有误差也非常微小;但假币通常正反面图案朝向不一,显得正反不对称。
2、圆框边沿:真币厚薄均匀、平滑,而假币则通常厚薄不均,边沿有切割、磨损状。
3、材质:真1元硬币为镍包钢,用磁铁可以吸起,否则肯定是假币;另外很多假1元硬币用铅或铝,将其向白纸上面画,会出现铅笔线一般的清晰痕迹。当然有些含铁或不含铅的假硬币不一定能用该方法验出。
4、叠放:真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时非常平整,但假币由于厚薄不一致,夹在真币中叠放,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7)宝德虚拟货币扩展阅读来源:网络_硬币
『捌』 硬币,请问这是什么币种,还是娱乐币
这是以色列货币里的硬币——面值是1以色列新谢克尔。参考最新汇率:1以色列新谢克尔约合2.02元人民币。
『玖』 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业务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宝德自强服务器,并于全国范围内提供相关售后服务,产品主要有单路服务器,双路服务器,高端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CTI,工作站,存储,工控机;
深圳宝腾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IDC托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整机租用,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等传统IDC业务,检测管理,负载均衡,数据备份等增值IDC业务,网站内容分发加速业务;
深圳宝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服务器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互联网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相关业务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有:CDN网络加速软件,服务器负载均衡软件,服务器导航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服务器,防火墙软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等;
深圳市宝通志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服务器/电脑配件产品、软件、存储产品,LCD显示,液晶电视套件;
深圳市宝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SSD 主控芯片、工控主板、服务器主板、各类服务器扩展卡、存储卡、光纤通道卡、上网本、SSD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等;
深圳市宝鼎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主营钣金产品及模具的开发设计和制造,集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主要产品有各类机架式和塔式服务器机箱、机柜、导轨及其他设备钣金外壳;
深圳市宝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凭借集团坚强的后盾,通过实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丰富的管理经验,实践着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经营宗旨,力求将优质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奉献给全体员工;
中青宝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研发、运营能力、代理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游戏公司。在成立短短6年时间里,成功研发多款游戏产品: 2D网络游戏《战国英雄》;国内首款历史题材网络游戏《抗战OnLine》、《天道》、《亮剑》、《千秋》;
香港宝通集团有限公司——以IT产品分销为主要业务,服务于中国的配件和OEM客户, 宝通集团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具有专业的代理能力、高效的信息管理能力、强大的资金运转能力、雄厚的技术支持能力,快速的售后能力。宝通集团在香港具备完善的库存管理和财务支持,及优良的配送系统来支持销售。在国内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成都五大城市设立配件库,通过专业渠道,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宝通与客户的沟通架起了快捷方便的桥梁。
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服务器、网络游戏、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IT连锁卖场,股权投资,PE投资等领域,以高新产业技术投资为主。
『拾』 我有1个古代铜钱,希望大家帮我看一下大概值好多钱
看看是不是清代的,如果是,清承明制,仍称本朝所铸铜钱为铜钱,顺治年间始定钱法。清廷和地方设局铸造铜钱,钱式在顺治末年以后固定正面汉字钱文,背面满文纪局。咸丰年间为筹措军饷,清廷改铸各式不足值的大钱,地方省局竞相仿铸,面值大小,轻重多不相同,制钱越于衰微,最后为机制币所逐渐取代。清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命汗钱满文小平光背30元
天命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元 明万历四十四十年我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头领努尔哈赤,改后金为大清,建元天命,其间铸天命通宝,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小平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第一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
天命通宝篆书折十背满文 1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顺治元年铸。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4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罗汉钱 10元 圣祖康熙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四式,背宝泉、宝源二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尚有巩西二字,径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数背星、月纹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径4.7厘米,传世以背巩,西,当十大钱罕见,背大字广,南,面文双点通背东者亦少见。记地支钱更罕。.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四种监局 3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巩” 2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10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大清” 7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宝楷书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间铸,胤祯得隆科多,羹尧之助,以谋取得帝位。雍正通宝面文楷书,直读,背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满文记局,泉源浙武河昌云苏南安黥巩济晋台川。雍正钱按顺治四式,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清代诸钱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径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宝黔折二大钱,径3.1厘米,甚罕见,合背钱亦稀少。.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安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晋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济局 1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川局 80元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宝南局 180元
雍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宝黔局 2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新疆红钱穿左满文,穿右为维吾尔文。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济晋陕巩安云黔台伊,库车,叶尔羌,叶尔奇木,阿克苏,乌汁,喀会,和田。币材多用黄铜、青铜、新疆用红铜,一般径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样,小样,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传世以雕母珍贵。...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 5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陕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母钱 1500元
乾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巩局 5000元
乾隆通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 38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仁宗嘉庆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穿左为宝,穿右为铸局名;泉源直苏昌浙福武南川晋陕巩云东黔,伊,阿克苏,币材含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一般径2.2---2.6厘米,重2--4克,少数钱可见星月纹,另有吉语钱,如福康寿宁,天下太平等。此时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传世元珍稀品。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5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直局 4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宽缘 1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6000元
嘉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间铸。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道光钱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轻重悬殊,一般径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苏,库车,宝新三局始铸虚值析五,当十钱,亦是清钱虚值钱之始。传世几无稀罕之品。...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元
道光通宝楷书折三背阿克苏局 1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4500元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铁母 2000元 文宗咸丰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宝钱,当五十大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样背“伍文”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铁线珍宝背“当十” 2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雕母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星月“当五十”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 3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泉“当百”星月 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当百”雕母 10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当千” 9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当五” 2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五” 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5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源局“当百” 4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大型背宝源局“当千” 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直局“当五十” 6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直局“当百”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五” 6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当十” 8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蓟局“当十” 7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蓟局“当五十” 28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蓟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济局“当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济局“当五十” 15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济局“当百”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德局“当十” 4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德局“五十”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五十” 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德局“当百” 25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陕局“当十”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陕十” 2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陕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特大型背宝陕局“当千”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8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巩局“五十” 35元
咸丰重宝楷书大型背宝巩局“当百” 5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五百”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巩局“当千” 30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河局“当五百” 4200元
咸丰元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河局“当千”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浙局“当三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浙局“当二十” 1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宝浙局“当四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型背宝浙局“五十” 3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浙当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特大型背“浙当百” 7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当头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十大清背宝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桂局“五十” 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昌局“五十” 2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安局“当五十” 28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云局“当五十” 350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八” 10元
咸丰重宝楷书小平背宝迪局“当十” 5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迪局“当五十” 500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二十背宝伊局“当五十” 240元
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伊局“当四” 28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间铸。其时穆宗初登帝位,由载垣,肃顺八大臣辅佐政,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重宝钱。未久慈禧摄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钱未及通行。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计局,小平径2.5---2.8厘米,重宝当十钱径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钱,祺祥钱传世均甚少。...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 20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 1000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 350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35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6800元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35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八” 15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700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阿无苏局“当五” 5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1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样钱 12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伊局“当四” 2000元
同治通宝楷书折三背宝巩局“当五”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绪年间铸。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试问此钱何以流通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来”、“列”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宙” 8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苏”精品 1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白铜背上“福” 1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25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8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当五”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当十” 1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当十” 12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蓟局机制 14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库平广一钱” 25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直局机制 500元
光绪通宝楷书折二背奉天紫铜机制币 180元
天子万年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元
一统大清楷书折五背江南局机制币 300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统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泉源福广,小平钱径1.2---2.4CM,当十径2.5--3.7CM,近期发现库车当十钱,宝新当十钱新疆红钱,为宣统通宝增加新品,径2.2CM,重3.6克传世较多。.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2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巩局机制 10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宝福局机制 25元
宣统通宝楷书小平小型雕母宝泉局 6500元
太平天国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通宝” 30000元 太平天国于癸好三年占领南京时鼓铸的折十大钱,面文“天国”楷书直读,背文“通宝”横读,径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宝者,表示太平天国通用之宝,因此钱为过渡性钱币,发行时间十分短暂,后改称“圣宝”“通宝”钱销毁改铸圣宝钱,故流传至今,亦极罕见,发现地区仅限南京附近。..
天国通宝楷书折五背“圣宝” 23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宋体背“圣宝” 200元 太平天国铸。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有太平天国,天国,背文有通宝,圣宝,初期与后期相比,差别很大,实与国力有关,大花钱径33.5厘米,重达4500克,太平天国钱因其制作精美,广受喜爱,传世以面文:太平天国,背文圣宝者最为长见。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宋体背“圣宝” 6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十宋体背“圣宝” 11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十宋体背“圣宝” 17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背“圣宝” 12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五背“圣宝” 500元
太平天国楷书折二十背“圣宝” 6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背“圣宝” 25元
太平天国楷书小平大样背“圣宝”母钱 700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大样背“天国” 220元
太平天国隶书小平背“圣宝” 2000元
太平天国楷书特大型背“圣宝” 70000元
平靖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会铸币,三合会首领李文茂攻占广西和柳州,自称平靖王,并铸平靖胜宝钱,面文楷书直读,形制较通宝欠佳,背文按各军番号铸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及御林军,长胜军七种文字,径2.7厘米,重7--11克,此钱类似钱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单位。次年李文茂战败身亡。所铸不多,传世难得一见。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长胜军” 38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前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后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中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左营” 1200元
平靖胜宝楷书小平背“右营” 1200元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会咸丰四年铸,面文隶书,直读,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复明之目标,径2.4厘米,重3.2--4.5克,小刀会之太平通宝铸行仅一年,故传世不丰。
太平通宝楷书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宝楷书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铭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经2.3---2.4CM,重4克上下。传世少见。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小样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背穿上圣,穿右圣,又有背满文宝汉文浙钱,径2.4CM,重5克。背满文者为混在清钱中携带,以避清军耳目。传世较多。
皇帝通宝楷书小平背“圣” 2000元
开元通宝楷书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隶书,直读,开元较通宝大,背穿铭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径2.3---2.5cm,传世难得一见。
嗣统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元 咸丰十年天地会系统,贵州张保山起义军铸币,他自托大明后裔,号秦王,建元嗣统。面文拙补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CM,重4.5--7克传世不多。属罕见品。.
明道通宝楷书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会所铸会钱,面文楷书混厚拙补,直读,背穿上天字,径约2.5cm,传世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