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币百科 » 我国虚拟货币发展历程

我国虚拟货币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21-04-22 12:45:38

① 我国货币历史

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林演变。

比特币中国的发展历史

比特币中国的发展历史如下:
2011-06-09 交易平台上线
2011-06-09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50元
2012-05-27 注册用户突破8000
2012-05-09 日交易量突破2000
2012-05-27 日交易量跃居全球第2
2012-05-29 30天交易量世界排名第8
2012-08-28 推出双重认证功能
2013-02-15 比特币中国价格重回100元
2013-04-10 日交易量达到28600
2013-04-10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944元
2013-04-21 联合壹基金发起比特币捐款,并向壹基金捐赠15比特币,用于四川救灾
2013-05-15 开通手机验证功能
2013-07-01 推出免充值手续费
2013-09-03 财付通网银自动充值上线
2013-09-24 实行免交易手续费
2013-10-22 日交易量突破50000
2013-10-22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1300元
2013-10-28 市价单功能上线
2013-10-30 中央电视台2套《环球财经连线》报道
2013-11-09 比特币中国价格达到2630元
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PayPal宣布,将与三家比特币支付服务商合作,试水比特币支付,但是支付服务仅限于虚拟产品的交易,用户只能利用比特币购买电子书、电子音乐、电子游戏、及手机铃声等虚拟物品。
比特币是一种新型的虚拟货币,依靠特殊的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出来的,而根据严密的计算,比特币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共2100万个,不会多出一个,也不会少一个。物以稀为贵,比特币在被创造之后,迅速成为互联网投机者追逐的一种“固定资产”。
2014年2月,世界最大的贸易平台MtGox宣布破产,由此也给整个比特币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自2014年中旬起,比特币价格长期处于持续下跌的趋势。
2015年8月12日,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才接近1700人民币这样的价格水平而已。
017年2月8日下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检查组又对其他从事比特币交易的“中国比特币”、“比特币交易网”、“好比特币”、“云币网”、“元宝网”、“BTC100”、“聚币网”、“币贝网”、“大红火”等9家在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目前比特币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提示交易平台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及技术风险等,了解9家交易平台运行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不得违规从事融资融币等金融业务,不得参与洗钱活动,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反洗钱、外汇管理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税收和工商广告管理等法律规定。如发现有比特币交易平台违反上述要求,情节严重的,检查组将提请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关停取缔。

参考资料: http://money.163.com/15/0926/09/B4E9TIAH00253B0H.html
http://www.ke.com/wiki/%E6%AF%94%E7%89%B9%E5%B8%81%E4%B8%AD%E5%9B%BD

③ 什么是虚拟货币如何发明一种虚拟货币呢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然后步入了信用货币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们以牲畜、盐巴、贝壳等不易获取的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金属货币的出现使得经济生活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由于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后来纸币又成了社会主流的货币形式。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电子货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从实物形态货币向价值符号纸币的演化过程是货币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那么从纸币向电子货币的演化过程则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质的飞跃。

从货币形态上看,实物货币除履行货币职能外,它本身就是商品;纸币是商品交换的价值符号化工具,是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则是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银行支付结算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产物,它不仅具备传统货币的职能,又能不断完善数字化货币。

在电子货币异常红火的同时,同样以电子信息为载体而存在的虚拟货币市场也是热火朝天。截至2014 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32 亿,其中网络游戏市场的注册用户为5.l7 亿,营业销售收入达1144.8 亿元,较上年实际增长37.7%。

一个基于互联网存在的巨大虚拟空间正式形成,作为一种具有内在价值、方便网上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有服务商发行等特点的虚拟货币应运而生。

首先从职能上分析。虚拟货币在互联网虚拟空间是一种交易媒介,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但虚拟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法定货币的价值尺度不同。

使用虚拟货币购买虚拟产品和服务,只能在虚拟货币发行者(互联网运营商) 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这个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虚拟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如果网站提供的虚拟产品和服务足够大,那么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就大。

虚拟货币的币值取决于发行者对虚拟货币的定价,没有货币能够在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之间沟通时,产品和服务的定价仍然以真实的人民币标价。也就是说,虚拟货币的发行者在给自己发行的虚拟货币定价时,先要以人民币为依据,换算虚拟货币价格。

④ 货币起源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货币经历的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

偶然的物物交换指在原始社会未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它是在部落双方都有剩余产品这种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的商品交换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叫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的次数频繁了,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也增加了,这时的商品交换就是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

在交易的范围扩大、品种增加时,物物交换就显得非常困难,即使能够成立,也要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交换效率的低下严重阻碍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于是,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用什么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一样,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金银自身稀有,而且易分割储存,所以就渐渐将它们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产生了。

(4)我国虚拟货币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

货币以发行者来分类,可分为公钱(法定货币)、私营货币和区域货币(社区货币)。公钱一般说来由政府来发行,当它存在的时候,一般说来占主导地位。私钱和区域货币则由非政府机构来发行。

按材资来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货币。可分为贝壳、珠子、棍子、金属货币(参见商品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就性质来分,可分为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

参考资料:网络-货币

⑤ 虚拟货币的发展对我国现实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吗

比如QQ币,网游中的银两等等都是虚拟货币。往往现实中的货币可以直接转换成虚拟货币,虚拟货币虽不能直接转换成现实的货币,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网友私下的交易,转换成现实中的货币。 货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但是虚拟货币是由个别运营商自己发行并且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它的发行量。当这种出于运营商个人的商业利益发行的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兑换流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并部分地取代现实货币购买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时,就等于增加了现实货币供给量。 目前看来,虚拟货币有越来越盛之势,部分虚拟货币已经演变成具有一般货币所具有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特征,因此容易对现实中的通用货币产生冲击,从而影响到正常的金融秩序。

⑥ 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虚拟货币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虚拟货币在我国主要是炒作的工具,实际的应用场景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应用型数字货币,例如珠宝行业的商业积分系统福源币,但影响小。
2、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比特币或虚拟货币的幌子进行传销诈骗,这些传销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发展,政府打击不力。
3、我国对虚拟货币采取冷处理的态度,限制比特币的发展,否定了其货币属性,不得用于支付,禁止金融机构开展比特币相关业务。
4、虚拟货币具有洗钱的风险,匿名交易性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5、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有待考究,之前国内爆出了多个平台被盗的案例,例如比特币存钱罐,比特儿等。

⑦ 我国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应用是哪个历史朝代

浅话中国货币发展史
108 李奔 世纪之交、千年伊始,纵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进行的,它在记载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已成为研究社会历史、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在创造和孕育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璀璨夺目、连贯性强、影响深远的东方货币文化,成为研究世界货币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史料和考古研究表明,我国货币的起源发展与世界货币起源发展基本同步,大体产生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发展于奴隶社会殷商时期,形成于后周,统一于秦。就其货币本身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从实物货币时期、金属货币时期、纸币时期以及现代电子货币时期等四个不同阶段。其中,我国金属货币白银的铸造、纸币的使用,远远早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实物货币时期是货币发展的最初阶段,产生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及畜牧业与农业分离之后的原始社会后期。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为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文字描述了我国实物货币初期商品交换过程,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称“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形式逐渐不能适应。于是,人们选出一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产品作为等价物,这种产品便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即称为“实物货币”。其对象首先是牲畜,其次是布粟,最后为币。
金属货币时期在我国使用以物易物。称为“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形式逐渐不能适应。于是,人们选出一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产品作为等价物。这种产品便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即称为“实物货币”。其对象首先是牲畜,其次是布粟,最后是贝币。
金属货币时期在我国使用大致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分离出来之后。金属货币在我国的货币使用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并延续使用了几千年,呈现出纷繁复杂、币制多样的形态,在我国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属铸币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一、仿形货币阶段。这一时期的货币,以金属铸造,较之实物货币时期虽有几种固定的币形,但无标准重量,仅有大小轻重之分,我国殷商至战国末期为仿形货币阶段,包括仿贝、仿农具和仿工具“削”的铸币,主要有西周布币、齐、燕刀币、楚蚁鼻钱以及仿纺轮的圜钱。在货币理论研究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效,其中“子母相权”理论对后世货币理论研究影响较大。
二、记重货币阶段。是金属货币发展逐步走向规范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将纷繁复杂的仿形货币,统一为黄金和半两方孔圆钱。在这一阶段白银开始铸币,并得到了较大推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银制币的国家。其中,汉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记重货币,在货币理论研究上也由仿形货币阶段的轻重论进入了记重货币阶段的名目论和金属论。
三、记年宝钱货币阶段。唐开元通宝的使用标志着金属记年宝钱货币阶段的开始,即钱上铸明年号。从有关考古发现来看钱上铸明年号,并不是从唐朝开始,而且唐朝第一次铸钱也并不是年号钱,但唐以后的钱币多是铸明年号,因此,我国习惯上把唐开元通宝以后的铸币,称为记年宝钱货币阶段。记年宝钱的产生既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前朝货币实践的总结,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对外交往交流的增多,这一时期货币对我国后世货币变化,仍至世界货币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唐朝经济的繁荣在货币方面表现为:一是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信用机构的发展,当时长安已出现了专门经营兑换和汇兑的信用机构,并且出现了类似汇票性质的“飞钱”;二是唐朝除了有通行的铜铸币外,还有金银铸钱,发展了货币的金属实物形态。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铸币是唐“开元通宝”。
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他的使用最早可追朔到汉代白鹿皮币和唐“飞钱”,北宋(大约公元1000年)时正式发行“交子”,元、明时逐步完善并成为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货币,清时继续延用,但一度曾被废止。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是对货币发展的一次史无前列的变革。800年前,明朝中叶曾来我国进行旅行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无法理解贱价的纸张竟能同昂贵的丝绸同价交换。纸币虽然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但由于封建社会和近代统治者只将纸币发行当作其 聚富敛财的工具,过量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尢其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时发行的法币,更是将其作为剥削和压榨人民、扩充军备、坚持内战的工具,导致物价上涨、民不燎生。直至1948年12月人民货币制度的诞生,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统一,并保持币值的稳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欣欣向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果说,上个世纪纸币的使用是中国开创了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那么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创造的作为现代社会象征的电子货币,同是货币发展史上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支付方式,实现了货币从有形阶段向无形阶段的跨越,而且还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衡量财富的标准,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十多年来电子货币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并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互联网络的形成,电子货币代替传统意义货币已成必然。我们相信21世纪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时代已经到来,一卡在手、走遍天下已不是人类的梦想。
回首过去,展望新世纪,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货币的文明古国之一,并在漫漫的货币历史长河中写下过无数次中华文明的辉煌,记录过汉唐时期封建王朝最强盛的一页。但由于我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闭关锁国状态,以及近代工业的落后,已使我们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钱币爱好者,在货币研究方面,不能拘泥局限于钱币本身的形制、大小、轻重、色泽、成份、文字以及铸造年代、制作技术方面,而要将它提高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变化;并要将对货币研究放在其特定的历史之中,去研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去,借古探今,汲取经验,认清经济活动规律,掌握现代科技,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悠久的货币文化。

⑧ 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圆钱:圆形圆孔、圆形方孔。

秦圆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中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银铸币:银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态有银锭、银元宝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分单龙和双龙,另外还有光绪帝半身像银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

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由于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三种不同的法定货币,大陆地区使用人民币,港澳地区因为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法定货币是港元,澳门则是澳门元;此二者并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

中国台湾地区使用新台币。

每个基本货币单位通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辅币。最常用的比例是辅币为主币的1/100,比如,100 分 = 1 元。

在法国大革命推广公制以前,欧洲历史上曾经长期采用1/20/240进制,例如在英国,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法国的情况是12个但尼尔(denier)为1苏(Sol),20个苏为1里弗尔(livre,又称锂)。1:7、1:14、1:25、1:10 、1:1000 以及其他进位制也曾被使用。

18、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19、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

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生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生是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

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20、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

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21、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

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8)我国虚拟货币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由于货币属于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在这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法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而只能通过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来简介表现。可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上是充当商品价值的外在价值尺度。而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换句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从而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为了衡量各种商品的大小,货币自身必须先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在技术上把一定重量的金或银确定为一个货币单位,如斤、两、钱、分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就叫做价格标准。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计量单位,从而有不同的价格标准。如在我国历史上,“两”、“铢”、“文”成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即价格标准。而在英国,货币单位则主要是“镑”。

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从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技术规定。虽然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要借助价格标准来实现,但二者是不同的范畴。区别在于: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的化身,而价格标准则是货币的计量单位。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每次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人们关心的是它是否能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而并不关心它的实足价值是多少。

只要社会公认它能代表一定数量的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这就产生了不足值货币代替足值货币,以及纸币代替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可能性。相对地说,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按照它所代表的金或银的价值,即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一方面克服了物物交换中搜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分成了买和卖两个独立的行为。二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脱节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3、贮藏手段

含义: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纸币有储存手段(在银行)的职能,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由于先购买,后支付,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到约定期限后,买者以货币清偿对卖者的债务。

在这里,货币就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

赊账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借贷活动。随着赊账买卖的发展,产生了各种信用货币,如期票、支票、汇票、银行券等。各种信用货币也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它们所代表的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支付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由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才能使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才能产生商品买和卖的行为;

只有在买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买卖商品时的赊销方式,支付手段的职能才会产生。为了到期支付,必须进行货币贮藏。可见,支付手段必须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5、世界货币

含义: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的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其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

作用: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热点内容
为什么比特币挖矿要用gpu 发布:2025-08-10 09:35:12 浏览:95
币圈赌徒真实图片 发布:2025-08-10 09:01:04 浏览:9
数字货币高大上 发布:2025-08-10 08:53:47 浏览:158
以太坊私有化保存数据 发布:2025-08-10 08:51:27 浏览:560
新经区块链 发布:2025-08-10 08:37:44 浏览:698
比特币牛市一般是几月 发布:2025-08-10 08:37:43 浏览:493
奇亚币什么时候出官方矿池 发布:2025-08-10 08:37:42 浏览:228
产出以太坊的游戏有哪些 发布:2025-08-10 08:30:32 浏览:289
eth多少钱一笔做t 发布:2025-08-10 08:11:37 浏览:539
比特币矿机一年收益 发布:2025-08-10 07:25:20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