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鹤岗虚拟货币案
⑴ 朋友诱导投资虚拟币法院是否判决返还
是否反还需要你报警询问。
自从虚拟货币概念出来之后,与虚拟货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比如说某地就破获了一个特大网络传销案,犯罪嫌疑人炮制“空气币”的概念,然后以虚拟货币数字增值服务为幌子进行网络传销。
虚拟货币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刚开始的时候受到人追捧,有很多的人为虚拟货币做宣传。而如今的虚拟货币交易也被有关部门判为了违法行为,这也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挺意外的。
⑵ 虚拟货币被骗30万不立案吗
虚拟货币交易被骗公安机关立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虚拟货币交易骗局一般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金额小、匿名性较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收集取证较难、抓捕行动也难以进行,因为大多虚拟货币骗局的创世运营团队的信息是不公开的,无从取证,也许主谋被抓以后也会成为受害者。
随着虚拟货币的流行,与之相关的纠纷频频出现。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宗因投资买卖虚拟货币引发的纠纷。法院提醒,虚拟货币的投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要保持清醒理性。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⑤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法院均认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2017年9月4日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规定,虚拟货币非我国规定的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因双方买卖的标的物为虚拟货币,故案涉买卖合同应为无效合同,交易造成的后果和引发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故对于上述原告的诉请均不予支持。
⑶ 虚拟货币诈骗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数字货币犯罪属于新型网络犯罪,存在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数额只是数字货币诈骗定罪量刑的一个方面,并且这个数额是开庭过后法院认定的数额,不是公安机关认为的数额。网络诈骗犯罪有一个特点就是犯罪黑数大,金额难以查清。
具体标准如下:
虚拟货币诈骗犯罪数额3000元以上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虚拟货币诈骗犯罪数额达到3万元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10000元,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虚拟货币诈骗犯罪数额达到50万,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50000元,可以增加一年至一年六个月刑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⑷ 2022年2月24日,最高司法解读虚拟货币,虚拟货币还可以玩吗
建议别玩。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以下简称《解释》),修改后《解释》保留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四个特征要件不变,即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另结合司法新实践和犯罪新形式,增加网络借贷、虚拟币交易、融资租赁等新型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方式。
《解释》新增是对过往去阶段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此次《解释》的发布能够严密非法集资相关的法网,一方面能够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震慑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统一适用标准、提升司法效率。
⑸ 虚拟货币诈骗的钱可以拿回来吗
法律分析:虚拟货币诈骗的钱可以拿回来。当事人被骗,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如果诈骗公私财物超过当地的受案标准的,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⑹ 2022年最可能暴涨的虚拟货币
2022年最可能暴涨的虚拟货币为比特币。
1、比特币,市值8831.89亿美元,流通量1863.78万美元,24小时成交额312.66亿美元。比特币(BTC)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字货币。被投资者称为“数字黄金”
2、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是由特定的货币机构发行的。它是根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生成的。比特币经济利用整个 P2P 网络中许多节点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和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利用密码学的设计来保证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和算法可以保证货币价值不会被大量制造比特币人为操纵。
拓展资料:
1)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货币。知名虚拟货币,如网络公司的网络币、腾讯公司的Q币、盛大公司的Q点券、新浪推出的微币(微游戏、新浪阅读等)、侠客元宝(侠客道游戏),刺青银(用于bixue爱情日游戏)。 2013年流行的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夸克币、zeta币、烧烤币和便利币(互联网)、隐形金条、红币和素币。全球发行了数百种数字货币。“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便士铝”的传说在圈内流行。
2)有各种类型的虚拟货币。在国外接受度较高的虚拟货币有脸书f币、网游第二人生林登币等,代表虚拟货币有腾讯Q币、新浪u币、网络币、盛大元宝等四种。市场虚拟货币:由游戏运营商开发,供玩家在网络游戏中作为交易媒介使用的游戏货币;由门户网站或即时通讯工具发行的用于运营网络空间的特殊虚拟货币;。
3)除了直接现金,购买虚拟货币还提供多种方式,如手机短信、网络转账、固话充值等。这些购买方式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存在不少风险。如挪用电话充值、未成年人购买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其进行规范,工商登记范围内也没有虚拟商品交易项目。但是,当虚拟财产交易逐步采用,地点固定,交易利润明确,具有经营性质时,可能会涉及到市场秩序和税收等问题。甚至到了。
⑺ 虚拟货币报警警方不管怎么办
法律分析:这种情况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虚拟货币也是一种个人资产。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如果被骗金额较小,即使去报警,警方一般也不会去立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涉及金额太小,达不到立案的标准;而是侦破难度较大,浪费人力和物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