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㈠ 虚拟货币对金融秩序有哪些影响
虚拟货币对金融秩序的影响问题,其实换个提法会更加好,那就是虚拟货币具备什么样的信用。货币的信用,是货币对金融秩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
⒈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⒉人们对此货币抱有信心。
以上,是讨论货币是否会对金融秩序造成影响的基本考虑因素。
同时,货币信用其实就是政府信用的集中体现。一国财政、经济稳健,货币自然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具备更多的信用特征,那么对金融秩序的影响也就越大。这里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美元。
那么说回来,虚拟货币。首先,虚拟货币并不具备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同时,人们对于此货币抱有的信心是有限的。原因很简单,他不能代表国家信用,代表的是发行者的信用,比如企业信用。
那么虚拟货币的影响可以将此和企业债券做一个比较,其信用不会高于债券,因为债券是一种债务所由形式,有偿还保障,所以能够明确定价,而虚拟货币缺乏这样的定价基础。
同时,若没有这个基础,虚拟货币的价值是什么?说不清楚。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现在的虚拟货币。的确前期有过流行一段时间,流行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虚拟货币的两大作用:第一、投机;第二、洗钱。
投机方面,政府有很多方法抑制过度投机;洗钱方面,看标准了,做得过了,不会没有人管。
所以最后回答你的问题,虚拟货币对金融货币的影响有哪些?没有影响,或者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影响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必将被整治。只有在整治不力的情况下,会造成短暂的金融混乱。同时,虚拟货币的存在会增大过度投机者的投机风险,以及国际社会对于洗钱的监管难度。
㈡ 电子货币对传统商业银行有哪些影响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形态的货币,以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成为当今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逐渐加强,与此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也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机遇:
1、减少了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
首先,中央银行尚未对电子货币计征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履行了货币交换媒介的货币基本职能,发挥着替代存款、现金的作用,却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没有交纳存款准备金。其次,中央银行根据货币的流通性确定不同比例的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越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由于电子货币转换迅捷,使其既可以归类为活期存款,也可以统计成为定期存款,这样,就为商业银行少缴存款准备金提供了可能,最终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率。第三,由于不同期限结构的电子货币资产转换时间短、成本低廉,商业银行没有必要持有较高的央行超额存款准备,从而减少了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来源。另一方面,电子货币所特有的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手段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而以活期甚至定期存款形式所得到的利息收入更是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
2、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
对于银行而言,通常纸币和铸币需要大量的费用用于清点、记账、存储、运送以及安全保卫等,但是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可以大大简化这些工作,并节约因处理铸币和纸币而需付出的高额成本。电子货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流发挥交易、流通和支付作用,必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交易速度。
3、银行内部方便不同支行间的转账,调拨。
4、利于银行发卡业务的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将以拉动内需为主,银行贷记卡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5、使银行积极开发新工具,进行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除了原来的银行业务外,还开展了新的业务,如在柜台之外办理存款取款,开设个人理财账户如消费账户、投资账户、外汇交易账户等,以办理及个人消费信贷、 教育 投资信贷、投资组合工具等业务,积极与各大型商场、超市等电子货币使用频繁的单位联系,在以上单位设立POS机等,将银行、单位、政府、个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服务网络。
6、进银行营销方式的改变
电子货币的产生使商业银行之间和其他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对电子货币的流通总规模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进行重大转型,商业银行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上的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促使银行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主要营销方式,争取占有更多的顾客群。
挑战:
1、我国电子货币年消费额从2003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状态,电子货币消费给其发行机构带来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商业银行若不争取更多的电子货币发行资格或停留在目前电子货币业务服务经营水平,将会失去电子货币业务收入份额。
2、如果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在使用者初始购买电子货币时,使用者的传统货币存款减少,电子货币存款增加,社会的传统货币存款量也有所减少。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对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存款计提存款准备金,那么随着使用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活动,社会的电子货币存款总量会持续增加;而相应的,传统货币的存款创造过程则会停止,这样商业银行传统货币存款总量必定减少,进而使得存款准备金量有所减少。
㈢ 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电子货币,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消费的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
主要影响有:
1、对银行生存和经营的挑战
2、对客户市场占有率的冲击
3、对银行经营方式的冲击
㈣ 如何看待中国央行货币金银工作会议对虚拟货币的整顿
当前货币金银工作面临新挑战,传统业务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数字经济发展、支付手段多样化和公众用钞习惯变化等对人民币发行流通产生了深刻影响,公众对现金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银行货币金银工作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待持续深化,在改善服务民生方面有待切实推进,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有待全面加强。
㈤ 网络虚拟货币有什么危害,它是如何冲击传统商业的
如果虚拟货币没有办法能够法定转移成法定货币,那么它再怎么发行都没有什么现实危害。
但是如果它一旦和法定货币有了法定挂钩的关系,那么,也就意味着法定货币有义务为虚拟货币兑换成法定货币。这样就是非常危险的了。
因为虚拟货币的发行量没有限制,如果一旦有法定挂钩,那就等于是在无限制发行法定货币一个道理。
Q币虽然看起来有货币的功能,可以在QQ上买很多东西,但是归根结底那个都是虚拟的东西,它的本质是商品。
㈥ 虚拟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然有!余额宝的出现取代了银行,虚拟货币的出现会慢慢取代余额宝
㈦ 虚拟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吗
虚拟货币的定义和特点
传统货币的定义
传统货币,即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和辅币,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传统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二)虚拟货币的定义与特点
虚拟货币,又被称为网络货币、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等,是以电子信息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支付工具。
虚拟货币是自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而且是无形的,买卖双方完成交换仅表现为银行帐户上存款余额数字的增减变化;虚拟货币任何时候在网络或设备可以覆盖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交换行为双方即可完成交易;虚拟货币具有超越时空地域的功能,成倍地提高了货币媒介交易的速度和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资本流动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虚拟货币是一种非标准化的货币,它没有地理意义上的货币单位。
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区别与联系
虚拟货币运用电子系统将流通中的现金同存款有机结合在一起,它具备了传统货币中存款特性、现
金与非现金对转特性和信息显示特性。在使用范围上,它与传统货币一样,主要用于小额的交易;在商品交易支付中,它一样具有交易行为的自主性、交易条件的一致性、交易方式的独立性和交易过程的可持续性等特征。
㈧ 虚拟货币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体系带来哪些危害
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出来个新事物,能对原来旧事物造成影响和冲击,肯定有它独到一面的好处,市场自由的选择,好比支付宝的诞生,如果不是有些事情压着做,可能银行都有一批要关门了。当然了,有益和危害是不可分割的,具有相对性,那就要综合衡量了,站在大局宏观的角度来讲,这个玩意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关于这个,就不用我们小老百姓来操心了,国家有强大的智囊团来出谋划策,跟着党和国家的步伐走就好了。
㈨ 数字化货币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最直观的影响应该就是数字化货币上线之后,银行的线下业务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