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员在高山深谷中挖矿
Ⅰ 有一部电视剧八十年代拍制的,描写的是新中国的地质队员五六十年代在中国西部找矿的,主人公叫蓝星,他的
同问,里面的音乐具有陕北风格。记得很危险,地质队员还带枪
Ⅱ 一道初中物理问题(请详解,要解答过程)
:(1)由题知,a和b浮力秤所受浮力一样,
∵浮力秤漂浮,F浮=G=mg,
∴小盘中所放物体质量应一样,
∴矿石质量:m=125g-25g=100g;
(2)c和b相比,浮力秤上所放物体增重:△G=m3g-m2g,
∵浮力秤漂浮,F浮=G=mg,
∴浮力秤受到的浮力相应增加,即增加矿石受的浮力:F浮=m3g-m2g,
∵F浮=ρ水gV,
∴矿石的体积:
V=F浮ρg=m3g-m2g除以pg=45g-25g1g/cm3=20cm3,
矿石的密度:
ρ=mv=100g20cm3=5g/cm3=5×103kg/m3.
答:(1)矿石的质量是100g;
(2)矿石的密度为5×103kg/m3.
Ⅲ (2004常州)地质队员在高山深谷探矿,利用一种叫浮力秤的轻便仪器就可以精确测出矿石的密度.右图是浮
(1)由题知,a和b浮力秤所受浮力一样,
∵浮力秤漂浮,F浮=G=mg,
∴小盘中所放物体质量应一样,
∴矿石质量:m=125g-25g=100g;
(2)c和b相比,浮力秤上所放物体增重:△G=m3g-m2g,
∵浮力秤漂浮,F浮=G=mg,
∴浮力秤受到的浮力相应增加,即增加矿石受的浮力:F浮=m3g-m2g,
∵F浮=ρ水gV,
∴矿石的体积:
V=
F浮 |
ρg |
m3g?m2g |
ρg |
45g?25g |
1g/cm3 |
矿石的密度:
ρ=
m |
v |
100g |
20cm3 |
答:(1)矿石的质量是100g;
(2)矿石的密度为5×103kg/m3.
Ⅳ 地质队员在山谷中用锤子敲打石块,经0.5s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后,又经过1.5s听到了第二次回声,问:山谷
∵v=
s |
t |
∴第一次听到回声时声音的路程:
s1=v1t1=340m/s×0.5s=170m,
第二次听到回声时声音的路程:
s2=v2t2=340m/s×(0.5s+1.5s)=680m,
两次回声声音的路程:
s=s1+s2=170m+680m=850m,
山谷间的距离d=
s |
2 |
850m |
2 |
答:山谷的宽度425m.
Ⅳ 判断 1.“地质队员穿过原始森林和险峻的高山,为祖国寻找矿藏。”这句话没有语病。 ( ) 2.周
判断
1.“地质队员穿过原始森林和险峻的高山,为祖国寻找矿藏。”这句话没有语病。 ( X )
改正:地质队员穿过原始森林和翻过险峻的高山,为祖国寻找矿藏。(搭配不当)
2.周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带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 ( √ )
Ⅵ 地质队员穿过原始森林和险峻的高山,为祖祖国寻找矿藏. 哪里错了
同学们,你们注意安全吗?你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有。”可是,你们知道吗?骑自行车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可能会忘记要注意安全。
有一次,我去街上散步,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单车,他骑的速度很快,横冲直撞的,我和街上的其他人真替他担心,生怕他出事,没想到,被我说中了,那个小朋友撞到一辆摩托车,幸好,那个摩托车上的叔叔紧急刹车,那个小朋友只是从单车上跌下来,没出什么大事,只是皮肉之伤。那个小朋友还挺乖的,爬起来后,没等摩托车上的那个叔叔先开口,那个小朋友就马上向摩托车上的那个叔叔说:“叔叔,对不起我骑得太快撞着您了!”那个叔叔温和地说:“小朋友,没关系,以后别骑太快就行了,不要东看西看的,很容易出事的!”
我看了。跑过去对那个小朋友说:“小朋友,你以后骑单车可要注意安全哦,不要东看西看的,要看路。”那个小朋友又说:“我今天有事嘛!”“有事也不能那么快!”“知道了”那个小朋友说到。
通过这件事,我教育了他人,也教育了自己,不能只会教育他人,自己也要做到(有时我也起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