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灾难
Ⅰ 宜兴男子浴池打洞盗采66吨紫砂矿一案引热议,该案件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宜行两位男子在浴室里打洞挖了六十六吨的紫砂,但是在判罪的问题上其实是有难点的。本案的难度除了紫砂价格外,还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
为什么判罪呢?
因为我国规定采矿必须有采矿许可证,两位男子的行为是私自采矿,肯定要受到处罚。除此之外,两位男子是从浴室里私自打洞进行采矿的,因此这种行为有可能给居民楼造成公共安全隐患,并且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后期的修复还要花费很大一番功夫,对于公共安全这一块造成的隐患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所以要及时修复。
Ⅱ 采矿场作业造成当地村民房屋倒塌、农田、水塘塌陷,百姓怎么维权
这种情况应该责令当地有关部门整改,还你本来面貌。如整改不力,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他们对你家的住房问题给予彻底的解决
Ⅲ 生态灾难的例子
1、北极冰盖融化
随着季节更替,冰盖会消融和凝固。但是永久冻土的消失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极地地区的海岸陆地正因一些因素而受到威胁。
全球温度逐渐升高,融化了富含泥浆的 冻土沉积物,增加了海洋风暴的强度,波涛冲刷了沉积物,并且引发洪水侵蚀了大片土地。在图片中,阿拉斯加波福海正在消失的海岸线显示了气候改变的影响。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露
人类引起的最大的核灾难发生于1968年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4月26号早上一点多,一座反应堆发生了爆炸。伴随着爆炸的火焰以及核泄漏,50人当场丧生,上千人患上了癌症,并在此之后也都纷纷死去。
真正的灾难在切尔诺贝利不停涌现。辐射扩展到了很远的地方,污染了空气、食物和地下水,影响当地人长达几十年之久。现在美国核电站的数量超过60座,许多都有多个反应堆。
3、巴西亚马逊雨林遭到人类砍伐,严重破坏
对巴西亚马逊雨林的砍伐在过去十年中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牧场主、农场主和伐木者每年都会摧毁10088平方英里雨林,这相当于英国汉普郡的面积。世界上超过50%的野生动物和40%的氧气都来自亚马逊。
4、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采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靠开采稀有金属来拉动经济。但是可能会付出很大环境代价。人们在地上挖矿坑并开采需要的矿物,土壤侵蚀会影响地表并且会破坏生态平衡。
采矿地区的生态很难恢复。例如,印度的苏肯达山谷的铬铁矿储量占全印度的95%,连续地开采已经把那儿变成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5、过度捕捞
人类过去二十年食用的鱼的种类实际上在下降。需求的上升和供应的下降已经让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蓝鳍金枪鱼和北大西洋鳕鱼完全绝种了。
2009年记录过度捕捞的文件名叫《终点》。除了的遗憾不能再烹调鱼了,重要的海洋生物链的断裂会影响人类的生存。海洋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是世界气候的主要驱动因素,它是海洋和陆地食物供应的基础。
Ⅳ EVE灾难级和鹏鲲级哪个挖矿更好
鲲鹏好,高槽多,再加上是C族船,CPU也多些,可以装更多采矿器。
楼主想采矿的话还是采掘者级的船好
Ⅳ 小规模采矿带来的环境灾难
邦加岛和勿里洞岛居民喜欢把自己的居住地称为 “Babel”。当谈及环境活动时,这个词有一个另外的意思:Babak Belur(严重破坏)。与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这个词就派上用场了。
由于过度开采,邦加岛和勿里洞岛的土壤遭到严重破坏。不但到处可见常年充满污水的大坑,同样挖掘出的泥土堆成的小山也到处可见。这些土丘和那些被乱砍滥伐后剩下的贫瘠小山丘没什么两样。在邦加岛和勿里洞岛的村庄里,这些是常见景观。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应该在锡矿被开采后立即着手进行,但实际上这项工作几乎没有人去做。尤其在非法开采锡矿的地方,开采后的土坑和土丘在过去3年里大量出现。
非法采矿单位的数量迅速增加,在过去3年里,已达到了4350家。它们成为了邦加岛和勿里洞岛地区土壤的最大破坏因素。这样的指责并不过分。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平均一家非法矿山挖掘两个洞,这样就会有8700个窟窿。这其中还不包括 PT TambangTimah和PT Kobatin两家公司的挖掘工作。
这两个合法的采矿公司在环境的问题上也并不是无可指责的。据邦加摄政政府的前任环境办公室负责人 Yan Megawandi说,PT Timah和PT Kobatin两家公司以前的矿区也很少做复垦和恢复植被的工作。不幸的是,有些被复原的地方又重新被非法的小矿业公司挖掘。结果,新种的树也死掉了。
采矿对环境的破坏也波及海洋。据锡矿业的观察者Eka Mulya Putra说,海边的矿区在海底开凿了很多洞,因为这些洞,邦加岛和勿里洞岛沿岸地区在遭受侵蚀,珊瑚礁也会被破坏掉。
环境严重受损促使邦加省政府决定优先解决非法小矿问题。代理总督 Amur Muchsim说,考虑到数以千计的非法 “窟窿”提供了全省人口14.5%的收入,印度尼西亚小规模采矿这个问题要分阶段处理。此外,恢复环境将需要大量的资金。他还说,即使PTTimah的资产被出售,也不足以弥补广泛的破坏。
PT Timah和PT Kobatin都有复垦和恢复植被的预算。但是2001年他们可能不会拿出一分钱。原因很简单:复垦和恢复植被后,非法矿工又会重新刨开土壤。如此一来,他们的复垦和植被恢复又有什么意义呢?为克服环境破坏问题,PT Timah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从2001年9月1日到9月15日注册非法矿区。违反规定开采已经复原地区的,必须在2001年9月10日前停止活动。PT Tambang Timahs的董事长达尔文说,如果他们不按规定做,我们将采取法律行动。
尽管小规模采矿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善,但自1998年以来印度尼西亚已经步入正轨。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认为大部分 SSM 项目是违法的 (即使以前有些是合法的)。在过去的10多年里,他们没有积极的改观。事实上,从1998年起,情况更加严重。这意味着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对印度尼西亚的河流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制造了更多的汞污染,毁坏了更多的资源。
1998年以来,所有采矿活动都被雅加达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所控制。就是说,集中管理。当SSM 的相关活动出现问题时,各省、地方政府都会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中央政府的问题,不是我们的。在多数情况下,发生利益冲突时,中央政府只能动用武力,出动军队和警察。2001年1月1日区域自治政策开始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准备好,也没有相应的指导纲领。事实上,在处理任何行政事务的过程中,省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乱作一团,职责不清。自上而下都缺乏领导能力,造成了这个地区的无政府状态。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除了金刚石以外的所有小型矿业与正规矿业冲突继续。金刚石产业没有冲突是因为没有商业化的钻石开采公司。如果说情况有所改善,那就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和民众开始意识到小规模采矿于造成了环境破坏。另外,尽管对于区域自治和权力下放的准备不够充分,地方政府最终仍会比以往任何时候做得更好,包括小规模采矿的运营与管理方面。他们仍然需要技术、资金和指导。
Ⅵ 矿山崩塌、滑坡灾害防治要点
露天采矿的高陡边帮、地下采矿山体边部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矿山崩塌、滑坡对矿山安全生产危害巨大,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露天采矿场提前关闭。要避免或减轻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必须在矿山建设初期,认真做好采矿、选矿、辅助生产设施及生活区选址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点,如受地形地貌条件制约,不得不在隐患区内建设时,必需事先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和控制隐患的发生。
5.4.5.1 崩塌的预防
在山地区,地下采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可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灾害链。如甘肃阿干镇煤矿因井下采空而引发的山体崩塌。陕西铜川金华山煤矿滑坡,摧毁了村庄和工业广场等设施。
崩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30m、坡面凹凸不平的陡峻斜坡上。岩性对岩质边坡的崩塌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一般来讲,块状、厚层状的坚硬脆性岩石,常形成较陡峻的边坡,若构造节理或卸荷裂隙发育且存在临空面,则极易形成崩塌;相反,软弱岩石不易发生崩塌。根据矿山崩塌发生的机理即可从采矿设计和工艺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予以预防。
5.4.5.2 滑坡的防治
防止露天采矿边帮滑坡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边坡角,为使露天采掘剥离作业正常进行,采场边坡岩体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露天矿边坡角过陡时,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边坡角过缓,则会增加剥离量,降低采矿经济效益。因而,综合考虑矿体形态、埋藏条件、露天采场边坡岩石力学性质、断层节理、地下水位的变化、采场内爆破震动、采场几何形状、降雨因素等,确定合理的露天采矿场的边坡角至关重要。目前边坡角取值的经验数据为:铁道运矿的露天煤矿底帮边坡角一般不超过30°,顶帮取30°~40°,端帮可稍陡;金属露天矿顶底帮边坡角取40°~50°,矿体缓斜或有不利地质结构时,相应降低。为了避免露天矿边坡发生滑坡,在露天矿边缘设置疏导水防洪设施,经常性检查边坡稳定,防止灾害的发生。
面对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应综合考虑防治灾害费用和受威胁对象的重要性,以优先考虑搬迁避让为上,对不能搬迁避让躲避灾害发生的,可采用工程措施治理。如陕西焦坪露天煤矿用抗滑桩治理滑坡。另外,及时用土回填沟壑、山体边部的裂缝,避免降雨入渗形成和加剧滑坡的发生。在废石、煤矸石堆放的山沟中,修建拦渣挡墙,防止松散废渣在重力、暴雨等因素下形成滑坡灾害。总之,在查明诱发滑坡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因素,设计“砍头”、“拦腰”和“压脚”等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
Ⅶ 采矿会不会引发地质灾害,有哪些解决办法
矿山地质灾害又称矿井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区地质灾害等是指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
防治方法:
(1) 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产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恳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2) 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3) 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测(威海晶合),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4) 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坚固挡墙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
Ⅷ 求一电影 一个采矿的人发明了一个东西 他和他的队伍到太空去挖洞放炸弹炸陨石
1998 - Armageddon - 世界末日
Ⅸ 采矿对环境的危害
一、露天采铜对环境有什么危害:露天矿山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危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二、露天采煤对环境有什么危害:为露天煤矿要大面积的开挖地面,所以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很严重,其次地表疏松会造成水土流失,第三是会造成土壤酸化,因为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煤炭的开采会造成大量硫元素融合到水体中,进而造成土壤酸化,第四,会造成泥石流,塌方灾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三、采铁对环境有什么危害: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水体污染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