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挖矿知识 » 挖矿对植被的影响

挖矿对植被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10-08 22:49:43

㈠ 矿井停产20年溪水仍是黄褐色,挖矿对环境影响这么大

是的,影响非常大

在陕西省一个矿石开采地,这个矿井已经停止开采快20年,但是这附近的溪水还是一如既往的黄褐色,畜生都不能喝。这画面一度十分的可怕,环境破坏的十分严重,水质严重污染了。网友看到这个图片,这都才认识到挖矿对于环境影响这么大啊。

挖矿是可以继续进行的,但是一定要减少环境的破坏。对于一个矿井来说,需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做好排水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污水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还要积极的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污水的过滤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现一个同步发展。

㈡ 采矿会不会引发地质灾害,有哪些解决办法

矿山地质灾害又称矿井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区地质灾害等是指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
防治方法:
(1) 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产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恳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2) 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3) 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测(威海晶合),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4) 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坚固挡墙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

㈢ 采矿属于对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采矿,可以对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如果没有破坏植被,也可以不认定为永久伤害。
复垦,是补救措施。

㈣ 采矿对环境的危害

一、露天采铜对环境有什么危害:露天矿山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危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二、露天采煤对环境有什么危害:为露天煤矿要大面积的开挖地面,所以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很严重,其次地表疏松会造成水土流失,第三是会造成土壤酸化,因为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煤炭的开采会造成大量硫元素融合到水体中,进而造成土壤酸化,第四,会造成泥石流,塌方灾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三、采铁对环境有什么危害: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水体污染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㈤ 挖矿对环境有什么污染

你好,所谓挖矿即矿石开发或者矿石采选项目,环境污染与生态影响并存。其影响有多方面,单纯的从对水、空气、疾病、土地四个方面来说,概括为:
水--- a.土石方处置不当或堆放不合理阻断地表径流,堵塞河道.
b 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矿井、露天矿坑疏干水含大量矿石沉积物(如煤矿的煤泥);
如含重金属 等污染物(因矿石类型和矿石种类而异)。
c.选矿废水、洗煤废水、尾矿库出水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
d.采矿可能导致地表水漏失,形成地下水漏斗,水位下降或漏失,影响区域其他工、农、
生态、生活用水.
e 尾矿库渗漏、矿井回注水可能污染地下水。,
空气-- a.矿石施工、采掘、破碎、筛分、磨矿、矿石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矿石粉尘、扬尘、导致
区域空气质量下降。
b.矿井通风的风井场地污风(含甲烷、二氧化碳等)
c.瓦斯抽采处置不当可引起废气异味甚至瓦斯泄露、爆炸事故。
疾病---(环评中称为人群健康)
a.施工人员及矿山采选人员来自各地,存在地方病转移问题。
b.作业过程中处于高浓度粉尘环境,长期可导致吸肺职业病。
c.矿山周边区域长期居住人群患呼吸道疾病概率大大提高,因长期引用受污染地下水
可引起其他相关疾病。
土地---- 矿山开发及采选项目对生态影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占地。包括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
占地。
a.永久性占地,矿山工业场地,矸石、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区域土地利
用类型改变,可能占用耕地或基本农田、林地等。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和林业
生产受到影响,农林经济、生物量、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
b.临时性占地,清基整地破坏植被,弃土弃渣引起水土流失。
e.采矿造成的地表沉降,破坏建筑物、影响农业生产及其他设施。

㈥ 采矿采取什么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地面水下跌
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水下跌。
2、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
由于煤矿井下水大量外抽,矿井上底承载能力下降,加上大部分小窑煤井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预留煤柱等预防措施,有的小窑煤井甚至对国有煤矿预留煤柱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
3、地面水受到污染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酸性很大。据南坑镇水仔边一带矿区的矿井废水抽样检测,其悬浮物浓度平均值为280毫克/升,化学耗氧量浓度平均值为530毫克/升,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达2500毫克/升,最低PH值仅为2.7。这类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4、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煤矿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随着堆存量的不断增加,堆场的占地面积也逐年扩大。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市煤矸石的累计堆存量已达7500万吨,占用土地3000多亩,而且目前仍以每年新增80余万吨堆存量的速度在递增。煤矸石经风化、雨蚀、自燃后,其表面的风化层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进人大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下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携带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5、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按万吨煤炭产量平均消耗坑木150立方米计算。全市仅煤炭开采业一年就需消耗木材约10万立方米,如此大的木材缺口迫使煤矿多渠道收购木材,客观上助长了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减少,也使植被生长受到影响。
6、二次扬尘污染问题
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煤炭流失,使街道煤尘飞扬。
为有效防治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煤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一)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进行修复、改造,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二)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部分煤矿虽然停止了采煤,但仍有矿井废水(俗称老窿水)外排。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间接相通,矿井废水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铁离子等浸取出来,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体环境。所以,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必须进行治理,修建沉淀池,井投加石灰等药剂,经中和、反应、沉淀处理后,再达标外排。
(三)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对淤塞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护岸;二是做好水保工程,一般应在矿区地面径流汇入点建设污水沉淀处理池等。
二、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市综合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是发电和制砖,年利用量约65万吨,但与目前的堆存量相比,可以说利用量很小,且利用途径单一。必须努力探索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新途径,以实现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消灭”煤矸石山。可采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
煤矸石发电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主要炉型,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等脱硫剂,可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其常用燃料热值应在12550千焦/千克以下,产生的热量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用作采暖供热,燃烧后的灰渣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生产建材的良好原料。这部分煤矸石以选煤厂排出的洗矸为主。目前,我市仅有高坑、安源和王坑三个煤矸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时,年综合利用煤矸石约50万吨。可在巩固、提高现有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的基础上,对上述三个电厂进行扩容改造,提高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
(二)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
利用煤矸石全部代替粘土,既可以降低能耗,又能减少生态破坏,这是大宗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可利用现有国家政策,采取控制、取缔粘土制砖,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砖的方式进行,可将现有煤矸石制砖能力从现在的利用煤矸石16万吨提高到奶万吨。
(三)利用煤矸石回填处置
1、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利用煤矸石回填采矿区,既可减少煤矸石占地,又可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一般用于回填的煤矸石以砂岩、石灰岩为主。
2、煤矸石作工程填筑材料
煤矸石作填筑材料主要是指充填沟谷、采煤塌陷区等区的建筑工程用地,或用于填筑铁路、公路路基等。
三、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工作
(一)实施封山育林,采取植草、人工造林和疏林补方式,提高地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二)对短期内暂无法消化的煤矸石,制定切实可行被保护规划、方案和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努好煤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保护工作。

㈦ 植物如何“探矿”和“采矿”

如果土壤中或上面生长的植物某种金属的含量特别高,就可以推测地下可能分布着这种金属矿。后来又发现了利用“指示植物”来寻找矿藏的简便方法。原来有些金属矿区的土壤中,某种金属的含量特别高,这对一般植物来说是有毒的,不能生长便纷纷死去;而有少数植物能够忍受,生长得很正常。这些植物就成为那种金属的“指示植物”。

因此,一看到这种植物的存在便能推测地下含有哪种金属矿。例如,从“海州香薷”大量生长的地方发现了铜矿;生长林堇菜的地方可能找到锌矿;生长针茅的地方可能找到镍矿;生长铃形花的地方可能有磷灰石矿;生长七瓣莲的地方可能找到锡矿……

在地球上有些矿物比较分散,有些矿藏含量太低提炼困难,如要开采代价很大。于是人们就请一些植物来帮助“开采”。

植物能够通过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些它所“喜欢”的元素集中在体内,人们再从植物中提取这些元素。例如,紫云英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硒,积存在植物枝干中。人们可种植大量的紫云英,收割、晒干、烧成灰,再从灰中提取硒,每公顷可以获得2.5公斤的硒。又如,在巴西的缅巴纳山区有一种名叫“铁草”的暗红色小草,它嗜铁如命。利用它发达的根系能从土壤深层中吸取铁元素贮藏在体内。人们采集大量的铁草,经过提炼后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铁。水生植物还可以帮助人们从水中“采矿”,从废水中回收重金属。

又如,我们常吃的海带、海藻,它们能从海水中吸收大量的碘元素。水风信子能从废水中吸收镉、汞、铅等重金属;水浮莲能从污水中吸收金、银、汞、铅等重金属。

据研究,问荆或玉米喜欢从土壤中吸收黄金。因此,种植它们还可以帮助人们从土中淘金呢!

㈧ 采矿对水资源的危害有哪些

露天采矿会破坏原有的地质结构,造成土地下陷,污染地下水,也会破坏植被 (大同小异)
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㈨ 为什么矿井采矿对环境危害如此大,还有人在做

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有利可图就有人去做,更何况是一些大的利润,人们内心的私利是很严重的,这包括了大多数人,首先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这个挣钱,其次他们认为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去做的,那还不如自己去做呢,另外他们可能对环境问题不会过于重视的,即使破坏一处地方的环境,这也影响不到他自己的环境,在他的眼里自己对环境的破坏对于地球是没有太多的影响的,最后追根揭底还是对钱的欲望,有的人为了赚钱都不惜犯罪,破坏环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来我们的矿产技术越来越好,环境部门也在环境恢复上的工作做的很好,这就可以了,我们要在新能源的开发上更加的努力,同时注意在平时的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㈩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体污染
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各类废石、废渣、尾矿的堆放也侵占大量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矿山累计占压土地达586万hm2,破坏森林约106万hm2,草地26.3万hm2。山西省大的煤研石山有100多座,占地超过2
000
hm2,大小建材矿山(点)1.5万余处,取土采石挖沙破坏土地8万hm2。矿山表土剥离通常忽略了对可耕种土壤的保存,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植被破坏后,受风力水力的侵蚀加剧,大片土地出现沙化。

(二)地质灾害
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排放的废石(渣)常堆积于山坡或沟谷,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泥石流。抚顺西露天矿曾发生滑坡60余次;白银露天采坑曾发生100万m3的大型滑坡;襄樊万山采石场滑坡造成11人死亡;攀钢石灰石矿发生大滑坡3次,造成设施严重损毁;2003年,铜川矿区因连续降雨诱发大而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94起,直接经济损失2
000余万元;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滑坡造成多人死亡。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风景区附近的露天矿,因采矿对地貌景观的破坏使旅游观光环境极不协调。许多矿山随意倾倒固体排弃物,导致沟壑、河道淤塞,泄洪不畅,水患不断。

(四)对水环境系统的破坏
采矿废渣、尾矿暴露在大气中,其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使降水成为酸雨,加上选冶废水的未达标排放,往往造成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遭受污染,甚至无法饮用、灌溉。另外,采场内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自然流场及补、排条件,打破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转化,常常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大而积降落漏斗,造成泉眼干涸、水源枯竭。

(五)大气污染
露天采场生产因大量使用大型移动式机械设备和大爆破,使矿内空气产生一系列尘毒污染,如爆破和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等。常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粉尘、有害有毒气体[H2S,
SO2, C0, NO2等]和放射性气溶胶。由于生产工序的不同,产尘量与所用的机械设备类型、生产能力、岩石性质、作业方法及自然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露天开采强度大,机械化程度高,受地面气象条件影响,产生的气体常具突发性,如爆破,不利的气象条件及不良的自然通风方式,甚至可使局部污染扩散全矿,使大气污染。选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毒物质,也是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在自然及运输车辆产生的风流作用下,会将尾矿粉直接扬起,使大气中粉尘浓度非常高,严重地污染矿区空气。此外,矿区繁忙的交通运输产生的富含重金属物质的废气,矿区冶炼厂、烧结厂、电厂产生的浓烟以及矿区燃煤产生的有害物质,均构成矿区大气的污染。

热点内容
如何查询eth历史数据 发布:2025-09-11 17:26:59 浏览:678
退出货币宽松对币圈的影响 发布:2025-09-11 17:11:14 浏览:271
基于eth开发的oc币 发布:2025-09-11 17:03:14 浏览:263
比特币2017年会涨到 发布:2025-09-11 16:53:53 浏览:179
ltc和bch的区别 发布:2025-09-11 16:25:15 浏览:3
改变ethtrunk的模式 发布:2025-09-11 16:20:05 浏览:720
肺结核可以去疾控中心看吗 发布:2025-09-11 15:48:02 浏览:683
多少t可以挖一个btc 发布:2025-09-11 15:38:52 浏览:400
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 发布:2025-09-11 15:32:51 浏览:111
王团长区块链日记chat 发布:2025-09-11 15:05:27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