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座为科学挖矿
㈠ 仙女座系正在以每秒110千米的速度撞向银河系,我们会有危险吗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造父变星,确定了仙女座是一个和银河系一样,拥有海量恒星的天体系统,哈勃的这一发现,也意味着天文学又产生了新的分支———星系天文学,而哈勃本人,也成了星系天文学之父。
所以仙女座与银河系的最终结局,是在引力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更大的星系“银河仙女系”,当然了,我们的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的,因为仙女座与银河系融合的过程 就是超大质量黑洞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力强度的忽涨忽落,很可能会把一批恒星给“甩出去”,就像今天的人类利用行星的引力对航天器进行加速一样。
总体来说,37.5亿年后那场撞击并不会影响到今天的我们,而37.5亿年后如果还存在人类文明的话,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肯定能让他们“无视”这场危机。
㈡ 15亿像素的仙女座星系长什么样,科学家怎么说的
这可能是你看过囊括面积“最大”的一张照片,15亿像素的它延伸了至少4万光年的距离,它就是哈勃望远镜所拍摄的仙女座星系。
受限于光速的传播和遥远的距离,你现在所看到的仙女座星系仍然不是它现在的样貌,而是250万年前的仙女座星系。然而宇宙的演变是极为“缓慢”的,数百万年的时间,足以让地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一个庞大的星系来说,或许只是一瞬间。
㈢ 二十万光年直径的仙女座星系,为啥在人类眼里就是一颗小星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太空的探索越来越多,对宇宙太空中的一些认知水平也慢慢开始提升。科学家们开始慢慢研究除地球以外的一些其他星系,其中研究最多的便是仙女座星系。从地球上看,仙女座星系之所以是一个小星星主要是因为仙女座星系与地球距离比较远而造成的。
其实如果我们从地球上去观察仙女座星系,我们会发现仙女座星系其实比较暗淡的。从地球上面观看仙女座星系,它仅仅是一颗星星而已。我们用肉眼看仙女中星系之所以这样暗淡无光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仙女座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是非常大的。除此以外,仙女座星系中恒星的分布情况是极其不均匀的,这就导致了我们从地球上看仙女座星系是暗淡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
㈣ 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碰撞,是彻底融合还是两败俱伤
仙女座星系一直是银河系的好邻居,它们也是本星系团中最大的两位成员,由此可见它们二者在其中的地位有多高。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本星系团中的两大巨头也是互相看不顺眼,打算“真刀实剑”的打上一架。事实上,仙女星系正在靠近银河系,它们也将会在一场大碰撞中融合或毁灭。
㈤ 仙女座的研究历史
100多年以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局限在银河系以内。当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云雾状天体,将它们统称为星云。一些天文学家使用分光方法观测和研究了恒星和星云之后,发现这些云雾状天体其实并不全都是同一类天体。其中有一类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是位于银河系以内的真正的气体星云;而另一类云雾状天体实际上却是由许多恒星密集在一起构成的恒星集团,它们往往具有旋涡状结构,因而又称之为“旋涡星云”。仙女座大星云就是这些旋涡星云当中最典型的一个。
旋涡星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系统?它们是银河系以内的天体还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这个问题令天文学家十分费解,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家都没有办法达到共识。1920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为这个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题为“宇宙尺度”的辩论会,辩论的内容是银河系的大小和旋涡星云的真相。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如果银河系足够大,而旋涡星云很近很小,那么后者就是前者的组成部分;相反,旋涡星云就是银河系之外独立的“宇宙岛”。
在测定天体距离方面颇有成就的柯蒂斯认为旋涡星云是河外星系,他根据仙女座大星云中新星的亮度估计了它的距离,约为100万光年,远远大于银河系的直径。柯蒂斯说:“作为银河系以外的星系,这些旋涡星云向我们指示了一个比我们原先所想象的更为宏大的宇宙。”
对银河系结构做出了正确解释的沙普利坚决不同意柯蒂斯的结论,他坚持认为“旋涡星云与其它星云一样都是银河系的成员”。他的证据是一位荷兰天文学家范玛南所提供的观测结果:旋涡星云的距离只有数千光年,都在银河系的范围以内。当时辩论双方各持己见,谁也拿不出足够的理由将对方说服。旋涡星云成为举世瞩目的难解之谜。
就在许多天文学家为旋涡星云的本质问题而煞费苦心的时候,年轻的天文学家哈勃在 1923年通过威尔逊山天文台2.54米的巨型反射望远镜拍摄了一批高清晰度的旋涡星云照片。哈勃对这批旋涡星云的照片做了仔细的推敲,照片上仙女座大星云M31的外围已被分解为恒星。从这些恒星中他找到了第一颗造父变星。第二年,他又从仙女座大星云中辨认出许多造父变星。造父变星的绰号叫“量天尺”,利用“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可以推算出这些变星的距离,进一步就可以确定出它们所隶属星云的位置了。这是一条揭开旋涡星云本质之谜的正确途径。哈勃计算出M31的距离约为90万光年,而当时已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由此哈勃确认M31是远在银河系以外的独立的星系。1924年底,哈勃对于旋涡星云的研究结果公布后马上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现代测量结果表明,仙女座大星云M31距离我们220万光年,是地球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最遥远的天体。M31的直径约16万光年,几乎比银河系大一倍;所包含的恒星数目也比银河系大约多一倍;质量也比银河系大一倍以上。
M31有7个伴星系,前面已经提到过的M32和M110是7个伴星系中最明亮的两个,它们的视星等都是9等左右,M32的直径大约7000光年,M110的直径大约14000光年。还有两个伴星系也比较亮,通过口径15厘米以上的望远镜能够看到,它们是NGC147和NGC185,直径分别为7800光年和9500光年,也都是椭圆星系,都位于M31以北大约7°的天区。从星图上看,这两个伴星系都在仙后座中,实际上,它们与M31有着物理上的联系。另外3个伴星系的亮度大约13等甚至更暗,要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
事实上,我们的银河系与邻近的大约30个星系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比较小的星系集团,叫做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中最主要的成员是仙女座大星云,其次是我们的银河系,另外还有大小麦云、三角座的旋涡星系M33等等。
1993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得到的M31中心部分的照片,显示出它有两个核,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新发现。有人猜想可能是曾经有一个伴星系闯入了M31的核心,但是这也只是猜测。
人们从对仙女座大星云的观测和研究当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发展了对宇宙的认识。仙女座大星云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对象。
㈥ 仙女座与银河系之间是百万光年的虚空吗
我们知道,在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整个星球当中,我们目前所生活的太阳系是我们唯一所生活的星球。因为我们人类现在并没有成功的技术,可以派遣或者迁移大部分的人类去往其他的星球,所以我们只能派遣各种先遣队部分宇航员前往其他星球,帮助人类探索。而科学家通过发现在我们的银河系当中,是比我们太阳系还要庞大的一个星系。且还发现在银河系附近还有一个超大星系,这就是仙女座大星云。那么仙女座和银河系之间的百万光年距离是虚空吗?答案很明显,不一定。其中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猜想。
最后,仙女座大星系是我们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大的一个星系之一,如果有一天人类的技术能够到达仙女座大星系的话,我们一定要前往其中。
㈦ 仙女座 我们不说远了,我想知道现在人类是否探索完了整个银河系和仙女座是否有外星人
不可能,银河系非常大,我们连太阳系都出不去,只能用哈勃望远镜等工具进行观测.仙女座没有,仙女座星系距地球200万光年,是宇宙中离我们最近的大型星系,科学家认为,它是研究我们所在银河系起源和演化的最好“模板”.
㈧ 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发生碰撞,会把地球从银河系撞出吗
从网络上的银河系全貌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颗呈现出螺旋形状的星系,准确来说它是一个棒旋星系。同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系里的四条又粗又光亮的旋臂,它们同样是由大量恒星系构成。根据天文学家的保守估计,整个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应该在1000~4000亿颗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气体、星云和星团。如果把银河系中心区域看作是“城区”的话,那么如今太阳系则位于“郊区”。
那么是否一定不会对太阳、对地球造成影响呢?这倒不一定,毕竟星系融合的事情人类还未在宇宙中观察过,更别说亲身经历了。再者,37.5亿年后地球的发展已经接近晚期了,那时候的太阳也是如此,人类文明估计也无法延续那么长的时间了。因此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在已有的科学基础上加以探讨和想象。
㈨ 仙女座的真面目是什么,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
众所诸知,仙女座星系(M31)它是离我们最近的主要星系,天文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而仙女座的光环是夜空中最大的天体,我们只是看不见它。它从仙女座中心延伸了130万光年,仙女座距离我们银河系的一半。在某些方向上,它甚至延伸得更远,高达200万光年。仙女座的光环实际上撞上了银河系的光环。旋涡仙女座星系离我们250万光年,它看起来像雪茄形状的光晕。如果它的气态光环可以用肉眼看到,它的宽度将是北斗七星的三倍,而北斗七星是夜空中最大的特征。
了解星系周围巨大的气体晕非常重要,这个气体储存库包含了星系内未来恒星形成的燃料,以及超新星等事件的外流。它充满了关于星系过去和未来演化的线索,我们终于能够在我们最近的星系邻居那里详细研究它。
尽管我们不能直接研究银河系的CGM,研究人员说他们可以根据这项研究推断出它的某些性质,他们认为微波很可能有类似的冷热电离CGM”,银河系和仙女座的CGM“很可能已经重叠并相互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