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挖矿
A. 最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穷到什么地步详细说明一下!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实际经济增长保持了9%以上的速度增长。 其基本经济特点是: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5%以上,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1%左右,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生产以小农耕种为主,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基本靠天收种,灌溉面积只占可耕地面积的0.77%,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主要农产品为苔麸、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粟、燕麦等, 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Chat)、鲜花、蔬菜、油料作物等。埃塞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七、非洲第一,但是咖啡加工技术落后,出口多为未加工和粗加工咖啡。近年来,埃塞鲜花种植和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额跃居非洲第二,埃塞鲜花以花朵大、花期长、花茎长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2、埃塞目前共有活畜约4400万头,数量居非洲首位,其中包括牛、绵羊和山羊。畜牧业占了农业总产值的20.6%。但埃塞传统的畜牧放养方式使得该产业单位产量非常低,以小规模家庭放牧为主,居住分散,主要分布在埃塞东部和南部低洼地区。畜牧业为雨水施给型放牧,缺乏管理,易受干旱和瘟疫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 3、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左右,主要为纺织、皮革加工、食品饮料、金属加工、家具制造、轮胎制造和建筑材料等。埃塞制造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乏原料和熟练劳动力,工业生产所需零部件、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生产中缺乏适用技术、研究及管理人才等。 4、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及湖泊众多,素有“东非水塔”之称,系青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埃塞政府着力建设水电站,目前全国4.5万兆瓦水电潜力中,只开发了不到2%。政府计划将开发的水电资源除为本国经济建设提供电力外,还拟向苏丹、肯尼亚、吉布提等周边国家出口。渔业资源迄今未得到有效商业开发。 5、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和开采落后,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铂、铌钽、镍、铁、铜、铅锌、煤、纯碱、钾盐、大理石和天然气等。 6、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国境内古迹众多,但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收入较低。全国有25家星级旅馆,3000多间客房。除国营旅游公司外,私营企业45家,旅行社60余个。2005年全国旅游收入为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占国内生产总值2%,共接待外国游客22.7万人次。政府已采取扩建机场、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计划使埃到2020年成为非洲10大旅游国之一。2007年,埃政府通过举办千禧年庆祝活动,吸引大批外国游客到埃塞旅游。 7、交通运输与电讯 铁路:亚的斯—吉布提铁路,全国唯一的铁路,全长850公里,其中在埃境内681公里。现有机车19台,年客运量70-80万人次,货运量20-25万吨,分别占全国总运量的2.6%和3.8%。因设备老化、管理不善、运力不足,目前亏损严重。 公路: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公路总长42429公里(2007年7月),过去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8%;道路密集度由1997年每一千平方公里24.1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每一千平方公里91.4公里。全国登记卡车14万辆,仅9.7万辆可使用。目前,埃政府正实施公路部门发展计划对公路系统扩建改造。 水运:埃海运公司有10艘船,总吨位8.19万吨,通过从全世界66个港口为埃塞运输进出口货物。曾以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马萨瓦港为主要港口。埃厄发生边界冲突后,进出货物主要通过吉布提港。 空运:航空业发展迅速,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有近50架飞机,国际航线50条,国内航线30多条,安全系数、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佳。埃塞共有40多个机场,亚的斯、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其中,亚的斯机场被评为“2007年度非洲最佳机场”。 电讯:2002年12月,埃塞电讯公司制订了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计划投资35亿比尔,为全国50个城市提供电讯服务。2006年,全国有固定电话70万个,移动电话线用户220万个。2006年底,埃塞全国电力覆盖率为19%,预计到2010年,埃供电覆盖率将达到50%。 2007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美元 货币名称:埃塞俄比亚比尔,1比尔=100分 汇率:1美元≈8.95比尔 年均通货膨胀率:17.2% 财政】2006/07财年埃塞GDP 133亿美元(以可变价格计算),埃塞政府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其税收收入占其GDP的12.5%,政府支出占GDP的27.6%;外贸税收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其税收总额的1/3;政府支出主要用于经常性支出,约占其政府支出的一半。 2006/07财年埃塞政府财政状况 (单位:亿埃塞比尔,1美元=8.91BIRR) 收入和捐赠 288.89 收入 213.06 税收 168.62 非税收 44.44 捐赠 75.83 总支出 355.67 经常性支出 171.25 资本性支出 183.98 特殊项目支出 0.44 盈亏 含捐赠盈亏 -66.79 不含捐赠盈亏 -142.62 总融资额 66.79 净国外融资 19.13 总借款 17.74 重债穷国免除 10.57 摊还支付 9.19 净国内融资 62.46 银行系统 42.59 非银行系统 19.88 其它和遗漏 -14.80
B. 埃塞俄比亚的矿产资源是怎样的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进行油气勘探开发。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黄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
(2)埃塞俄比亚挖矿扩展阅读
区域位置: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度~9度,东经34度~40度之间,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
气候特征:
埃塞俄比亚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C. 公司最近接了一些埃塞俄比亚业务,不知道哪里时怎么样
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很好,四级如春,但也有少部分地区环境恶劣,天气炎热,如埃塞北部的一些地区,看你去什么地方。治安这方面总体来说比国内要好,应该是很不错的。购物的话首都还是很方便的,国内有的东西这边基本上能找得到。吃的这方面如果在首都,不是问题,因为首都有很多中餐馆,如果自己做饭,可以自己买菜,菜的品种和国内也差不多,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城市,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D. 曾号称非洲第一强国埃塞俄比亚,它究竟是如何沦落的
曾号称非洲第一强国埃塞俄比亚,它究竟是如何沦落的?这可以说是埃塞俄比亚的悲剧,造成这个国家沦落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三、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一直不稳定:
随着多年的国家动乱和证据不稳定,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也变得脆弱不堪,所以曾经实力强大的埃塞俄比亚,变成了一个非洲最穷困的国家,目前埃塞俄比亚,还是没有任何的经济发展计划,老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
E. 埃塞俄比亚是怎么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到一个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埃塞俄比亚对于自己的复兴非常看重,尤其是在国际各国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全面兴起了改革的热潮,同时埃塞俄比亚的人民和别的非洲国家不同,这里的人民由于政府的政权稳定而生活得十分幸福,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埃塞俄比亚的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每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民都在为国家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从整个非洲来看,东非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治安上都要比西非好的太多,东非的国家更加倾向于接受外来投资,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投资非洲的重心放在了东非,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有不少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经济体,有了这些国家的帮助,埃塞俄比亚想不崛起都难!
F. 埃塞俄比亚资源丰富吗有哪些自然资源
埃塞俄比亚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进行油气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因垦荒每年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3%。
G. 埃塞俄比亚石油资源丰富不丰富
有,但不丰富。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非洲农作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粮食主产苔麸,次有大麦、小麦、高粱和玉米。世界咖啡原产地,产量居非洲第二位。有豆类、努格(油菊)、油菜、棉花、芝麻和亚麻等,特产恰特和葛须。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除牛、羊、马、驴、骡、骆驼外,还饲养高山珍兽灵猫。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还有制革、制鞋、化工、木材加工、水泥、炼油、钢铁、农机具修配工厂。少量开采金、铂、锰和盐,还有石油、天然气、铜、石棉等矿藏。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尚少开发。农牧产品占出口总值95%以上,咖啡、皮张、蔬菜、油料、豆类为主要出口货物。进口以机器、车辆、化工产品、原油、纺织品为大宗。亚的斯亚贝巴通邻国吉布提港的铁路,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5年起实施《和平、民主与发展五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改革,颁布并修订投资法,以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扩大就业,减轻贫困,消减赤字,力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埃将大量发展资金用于战争,加之西方冻结援助,外国投资锐减,又遇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减产,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上述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当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8亿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9% (国际经济机构预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货币名称:埃塞俄比亚比尔,1比尔=100分
汇率:1美元≈8.67比尔
通货膨胀率:10.9%
【资 源】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进行油气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因垦荒每年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3%。
H. 非洲最著名的矿产
非洲最著名的矿产是黄金和钻石, 产量居世界首位。
1、钻石
2014年,非洲储量占世界60%,刚果(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
2、黄金
2014年,非洲储量占世界50%以上,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金矿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刚果(金)、坦桑尼亚和马里。
(8)埃塞俄比亚挖矿扩展阅读
非洲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锰、铬、钴、镍、钒、铜、铅、锌、锡、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铀矿脉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
2、植物资源
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000种以上。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1%。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草原辽阔,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7%,居各洲首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丰富。
3、动物资源
非洲以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而闻名,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约90多种)和淡水鱼(2000多种)比其他各洲都多。鱼类约有3000个物种,两栖动物有约238种,爬行动物有58种,鸟类有589种,哺乳动物有1100种。
参考资料: 网络-非洲
I. 小矿的概念
小矿是个世界性概念,小矿的英文名称是small scale mining或small scale mines,直译为小规模采矿或小型矿山,可见小矿的界定是与规模紧密联系的,而我国的小矿名称较复杂。
1.1.1 我国小矿称谓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在国有矿业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只允许农村小规模开采一些民生或自用矿产,商品含量很低,这时小矿统称社队企业或“五小”企业。其后,随着政策放宽及市场需求推动,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蓬勃发展。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以经济所有制为标准划分采矿主体,明确了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法律地位和政策要求,其称谓也得到了统一。1994年,考虑到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除乡镇集体矿山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城镇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办的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将“乡镇”去掉,统一改为集体矿山企业。1996年,修改《矿产资源法》,第四条弱化了对不同所有制形式采矿主体的规定,但仍保留了第五章“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1998年,颁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为了消除经济所有制产生的负面影响,首次出现大型、中型、小型矿山的称谓;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对矿山企业统计采用:大型、中型、小型、小矿。
1.1.2 世界各国对小矿的界定
目前,国外对小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国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人们对小矿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有些人认为小矿就是“脏、危险并且破坏性大”应该被禁止;也有些人认为小矿是“有利可图的生产活动”,“是脱贫致富的简单方式”。但是一般认为小矿是指“small scale mines”。有些国家对小矿单独划分出手工采矿(artisanal mining),以便明确区分小型采矿和手工采矿。很多学者提出界定小矿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储量、矿业权大小、投资成本、劳动力需求、矿石开采量、年销售量等。
联合国利用开采出的物质总量来划分大矿与小矿的界限,规定年产矿石量地下矿为5万吨或露天矿为10万吨作为统一界限(Barnea J,1978)。但是不同矿产资源的品位、规模各不相同,难以用一个标准来限定。有人建议黄金和有色金属等矿山,根据所开采出来的金属数量来界定,如用黄金年产量(盎司)而不是年产原矿(吨)来界定。还有的采用资本投入的大小来界定,如小矿投资少于300万~500万美元(Taupitz K C et a1.,1993)。
南部非洲开发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Community,SADC)把手工矿和小矿划分为以下3类:
1)微型矿。只用简单工具的手工小矿,没有采用机械和能源。
2)手工矿。采用了一些能源,具有一定的组织,工厂投资规模在1万~10万美元。
3)工业小矿或小矿。利用现代化的实用技术,投资规模在20万~300万美元。
世界银行也采用了“手工矿”的提法,认为它特指手工操作、技术含量低、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开展的小规模采矿(The World Bank,1995)。
国际劳工组织(ILO)主张小矿的含义“因人因事”而定。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对小矿进行了调查(ILO,1999),提出了以下不同的界定因素:
●特定矿山的就业水平或矿工数量。如巴基斯坦规定小矿的工人不超过20人,美国规定地下小矿少于75人,印度规定露天小矿不超过150人。
●年生产量:年产矿石或矿物量最大为1.5万吨至2.5万吨不等。
●资本投入:阿根廷明确规定少于250万美元,南非为800万兰特,巴基斯坦为3亿卢比,泰国为100万美元,津巴布韦为3万美元。也有的国家对资金投入不作规定,含糊地指出:小矿“投资和运营成本低”。
●矿业权大小:如加纳、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
●机械化水平:如巴西、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采矿深度:如塞内加尔。
●矿种类型:比较常见的2大类型小矿,一类是小规模开采和采挖建筑材料矿产,另一类是开采价值较高的矿产,如小金矿、小宝玉石矿。
综合调查发现,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小矿的定义综合考虑了多个原则(表1.1),具有以下共同点:①大多数国家小矿采矿活动只限于本国公民;②不需要技术工人和复杂的技术;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本投入水平和生产能力通常较低;⑤从单纯的手工活动到采用机械设备和基本技术的先进小矿之间有较大的转换空间。
表1.1 世界部分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小矿的定义原则
1.1.3 本研究建议的小矿概念
在我国,迄今法律法规尚没有对小矿(包括小型矿、小矿)给出明确定义和内涵,但现实生活中却大量存在着小矿。我国不少学者主张“既要明确区分小矿企业和大中型矿山企业,又要明确区分小矿企业和小矿山的不同概念和内涵”(傅鸣珂等,2004)。
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
1)以开采规模作为划分标准。小矿与大、中型矿山的主要区别是开采规模,因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以矿山开采规模(年产量)作为划分标准,即矿山只有大、中、小型的区分,没有所有制的涵义。
2)开采规模应与矿床规模相结合。根据国家政策和我国矿产资源特点,要求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这也符合全国储委1995年颁布的《县办国有及乡镇集体小型矿矿产储量审批若干规定》中的规定:“小型矿是指矿山生产规模为小型,并且矿山所占用储量为小型矿床规模(或矿床规模不清)的矿山企业”的定义。具备小矿标准,必须同时满足:矿山生产规模(年产量)符合国家规定不同矿种矿山生产规模分类表中的正规小矿最低规模(表1.2),且矿山占用储量为小型矿床(或矿床规模不清)(表1.3)的矿山企业。
表1.2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续表
表1.3 全国主要矿种矿床规模统计表
3)小矿指的是矿山企业,因此小矿亦可称小型矿山企业、小矿山企业,两者具有相同概念、内涵。
4)小矿可以开采下列矿产资源:①不适于国家建设大、中型矿山开采的矿床、矿点及其他零星分散资源;②矿山闭坑后,经有关部门确认可以安全开采且不会引起严重环境后果的残留矿体;③县级以上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允许小矿开采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矿产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议“小矿”的内涵可归纳为:小矿是指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山企业。小型矿山企业一般是指矿山开采规模达到小型矿山标准,所占有储量为小型矿床规模(或矿床规模不清)的矿山企业;小矿山企业一般是指矿山开采规模为小型矿山生产规模上限1/10以下,占有储量为小型矿床以下的矿山企业(包括零星的个体采矿)。
J. 埃塞俄比亚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埃塞俄比亚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与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意大利入侵(1936-1941年)之前,一直维持其古老的君主制度,并未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直至1991年放弃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非洲联盟(非盟)总部位于埃塞俄比亚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2015年10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今天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埃塞俄比亚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埃塞俄比亚是个有着3,000埃塞俄比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从阿拉伯半岛南部移入的含米特人是最早的居民。公元前975年孟利尼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在北方的阿克苏姆建立埃塞俄比亚帝国,又称阿克苏姆王国。13世纪建立阿比西尼亚帝国。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埃塞俄比亚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