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难度大怎么办
我们来看下挖矿的计算公式
H(block header) target,这个target就是 目标阈值
BTC用的哈希算法是SHA-256,它产生的哈希值是256位,那么就有2^256种取值,这个就是他的输出空间,要增大挖矿难度, 就调节目标值在这个输出空间所占的比例 。
挖矿难度和目标阈值是成反比的, 当算力强时,调节难度,使目标阈值变小 。
不调节难度,随着矿工数量增多,随着算力的上升,那么挖到区块的时间就会变短,从10分钟缩短到1分钟甚至几秒钟,这个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是挺好吗,交易等六个确认就会缩短时间了,交易就会变快了。其实出块时间缩到很短,风险是很大的,因为网络延迟,出块时间变短,不同节点很可能接到不同的区块信息,导致会有很多分叉节点出现。矿工会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区块接着挖。这种情况下,恶意节点发动分叉攻击就比较容易成功,因为诚实节点的算力被分散了。
导致不需要51%的算力就能成功,所以缩短出块时间是不利于BTC系统的稳定的。虽然10分钟不一定是最优的时间,但是也算是比较合理的。
下面是 算力增长曲线
下面是 挖矿难度曲线
下面是 平均出矿时间
我们来看下难度公式:每2016个区块调整一次挖矿难度,10分钟出一个平均算下来是两星期调整一次。
previous_difficulty是上一次的挖矿难度,分母是最近2016个区块花费的时间
每个节点挖矿是独立的,BTC的协议也是开源的,会不会有矿工不修改挖矿难度呢?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影响结果,因为广播给其他节点需要独立验证block header的哈希值, 这个header里面有难度的一个压缩编码,修改难度产生的结果是不会被诚实的节点认可的。
『贰』 挖比特币最少要什么配置的矿机才有效率我这配置挖矿效率如何不行就推荐个配置单
现在挖矿难度确实太大了,首先确定你的定位是否正确,正如上面所说,有可能十年8年玩不出一个,当然也不排除你运气好一年挖出几个,但这种就是赌了,几率非常小,呵呵。
不过,你确实就是把挖矿当乐趣和娱乐,能否挖着并不太在意的话,当然也可以让自己的机器一直去挖。不过你上面的机器配置说实话应该是不算低,但对于挖矿来说却并不适合,正如游泳冠军爬山不一定在行一样。
挖矿机一般来说主要是看显卡的,跟处理器、内存主板、硬盘关系统统都不大,当然要保持稳定,长期运行不死机,并且事实证明A卡更适宜用来挖矿,原理你可以去网络,据说,在R系列的A卡出现之前,挖矿效果好的卡却不是什么HD8870,8750神马的,却是我们看不上眼已经被淘汰的老显卡
『叁』 什么是比特币挖矿难度如何调整原理是什么
比特币挖矿难度(Difficulty),是对挖矿困难程度的度量,挖矿难度越大,挖出区块就越困难。目标值(Target)与挖矿难度成反比。难度越高,目标值越小。而难度目标是目标值通过转化得到,是一个只有 4 个字节的字段(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难度目标等同目标值处理)。比特币系统正是通过调整区块头中难度目标来控制挖出区块所需平均时间的。
目标值是个长度为 256 比特的字符串,换句话说目标值约有 2^256 种可能的取值。调整难度目标就是调整目标值在整个输出空间的占比。
举例说明:挖矿就如射击,所有射出去的子弹都会落在一个很大的靶子上。难度目标就是这个大靶子上圈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越小,被射中的难度就越高。调节难度目标,就是调节这个圈在整个靶子上的占比。
挖矿算力增大,单位时间射击的次数就越多,目标范围被射中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反之,挖矿算力减小,目标范围被击中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而比特币系统追求的平均出块时间为 10 分钟,这时候就需要调整难度目标来实现。
02 如何调整难度目标?
比特币系统是怎样调整难度目标的呢?在《白话区块链入门 080 | 数说比特币,了解 比特币 必须知道这 10 个数字》一文中,我们介绍了比特币系统每过 2016 区块(大约为 14 天时间),会自动调整一次难度目标。所有区块高度为 2016 整数倍的区块,系统就会自动调整难度目标。如果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也就是之前 2016 个区块),平均出块时间大于 10 分钟,说明挖矿难度偏高,需要降低挖矿难度,增大难度目标(准确地说是目标值);反之,前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平均出块时间小于 10 分钟,说明挖矿难度偏低,需要缩小难度目标。
03 难度目标的可调范围
比特币系统设定,难度目标上调和下调的范围都有 4 倍的限制。举例说明:假设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内的 2016 个区块,由于算力暴涨,只用 7 天就全部挖出来了,通过难度目标调整,将难度目标缩小一倍,可以将平均出块时间维持在 10 分钟左右,但如果算力暴涨,前 2016 个区块全部挖出只用了 1 天,那么难度目标最小只能调整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04 总结
比特币的算力是持续波动的,比特币系统通过难度目标的调整,使得平均出块时间维持在 10 分钟左右。难度目标和挖矿难度成反比,挖矿难度越大,难度目标越小。当区块高度为 2016 的整数倍时,比特币系统就会在该区块上,自动调整难度目标。如果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内,平均出块时间超过 10 分钟,那么降低挖矿难度,增大难度目标;反之则提高挖矿难度,减小难度目标。难度目标上调和下调的范围都有 4 倍的限制。
比特币每 2016 个区块(大约 14 天)调整一次挖矿难度,相比于 BCH 每个区块都调整(大约 10 分钟调整一次),有明显的滞后性。你认为是哪种调整方式更合理呢?为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肆』 天天说挖矿,比特币挖矿流程概述。
通俗易懂的大概流程
如果你之前对挖矿根本没有了解,这段介绍就适合你阅读,进入状态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其实通俗来讲原理很简单,比特币作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体系,挖矿的过程就是一个纪录数据的过程,因为整个系统是开放的,人人可参与的,所以人人都可以进行挖矿,虽然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参与,但无利不起早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参与到网络的建设中,中本聪就利用Hash函数设计了一种激励和竞争方式。
大家都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谁处理的又快又准确,谁就获得记账权,同时获得该区块的奖励。既有奖励又有竞争才使得比特币网络得以正常运转。
想要竞争成功就要经历几个基本的流程。
一、首先你要将没有被记录的交易信息检查并归集到一个数据块中。
二、数据块打包好后,进行哈希运算,算出哈希值,哈希值这个概念在昨天文章中已经详细的介绍过。
三、算出哈希值后进行全网广播,其他矿工接收到后进行验证,验证没有问题就会将这一个数据块连接到整个区块链上,就可以获得这个区块的奖励了。
大致过程了解后就可以开始详细的了解整个过程了。
开始挖矿前的准备工作
这里所说的准备,可不是让你准备买矿机或者给矿机通电,说的是在进行POW工作量证明之前记账节点所作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前面流程的第一步的具体解释。
想要收集齐全交易信息,第一步就是收集广播中还没有被记录账本的原始交易信息。收集完成后就要自己先进行验证,主要验证两个方面,1.每个交易信息中的付款地址有没有足够付款的余额。2.验证交易是否有正确的签名。这两项必不可少,通俗一点就是你给别人打钱银行需要确认的就是两点,你账号里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钱,是不是你本人或本人同意的行为。
这两项验证完后就可以将验证好的数据进行打包,打包完成后当然没有完,因为还有对于矿工来说最最重要的 一 步,添加一个奖励交易,写一个给自己地址增加6.25枚比特币的交易。
如果你竞争成功,那么你的账户地址内就会增加6.25枚比特币,在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减半,最开始一个区块的记账奖励是50个比特币,比特币大概每4年奖励就进行减半,前一段时间的减半过后比特币一个区块的奖励已经变成了6.25枚。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次减半后都伴随着牛市的来临,现在第三次减半已过,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要正式的争夺了
因为10分钟左右就一个记账的名额,在这个阶段全世界的矿工,都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这场仗怎么打呢?其实就是计算Hash函数,矿工算力的比拼,所以说在比特币网络哪里都离不开Hash函数。为了保证在10分钟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这个哈希函数的难度必须适当。直接哈希难度过低,所以规定Hash出的结果必须以若干个0构成。
可能直接这么说开头若干个0还没有什么难度概念,那就简单分析一下,进行这样的计算有多难 , 也就顺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单打独斗的矿工已经不吃香了。
Hash值跟平常我们设置的密码要求相似,是由数字、字母组成,其中字母区分大小写。也就是说每一位都有62种可能,哈希运算本质就是试错,相当于给你一个不限出错次数的手机让你开锁一样 。 而比特币的哈希值是以18个0开头的,理论上需要进行62的18次方,这个数字在普通计算器上都是以科学计数法显示的,结果为1.832527122*10的32次方。
指数爆炸式的运算次数增长保证了其挖矿的难度。同时也因为难度大带来了一些争议,有人就会说耗费那么大却不产生价值,之前挖矿还在一份意见征集稿中放到了落后产能里。可以说对于挖矿行业的争议是一直存在的。
最后一步验证
找到哈希值后,进行广播打包区块,网络节点就会进行验证。
情况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验证通过,那么表明这个区块成功挖出,其他矿工就不再竞争,选择接受这个区块,将这个区块进行记录,挖出这个区块的矿工就获得了该区块的奖励,并且进入下一个区块的竞争。
另外一种就是不通过,那么前面的那些工作都白费了,投入的成本就没有办法收回,所以矿工们都自觉的遵守着打包和验证的规则,因为作恶成本较高,也就维护了比特币网络的安全。
相信你读完文章已经大致了解了比特币挖矿的整个流程,不过挖矿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一个概念了,其中什么时候适合进场挖矿、入手什么样的矿机进行挖矿、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挖矿都是有一定学问的。
挖矿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呀,搞懂再行动,没搞懂之前就要多学习。
『伍』 我的世界:如果MC变得“科学”,难度增大,挖矿变成一件难事
很多玩家都说,Minecraft的设定貌似太过于超越现实,在现实之中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当MC变成,现实般的科学,那么我想,在 游戏 中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可能对于一些极限生存的玩家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
①、撸树篇
MC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那必须是“开局先撸树啦”,毕竟发家致富都要靠撸树。那么当MC开始变得科学之后,你一天可就不能够撸这么多树了。因为毕竟人类是没有办法,在一天之内就把一间房子所需的木材收集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此之后,你就不可以用手撸任何方块了。当MC变得科学之后,一切都变得非常循规蹈矩,这难道不就是所谓的冒险难度???
②、挖矿篇
为什么会说当MC变得科学之后,挖矿会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呢,因为要是你想要收集更多的矿物方块,那必须要更加深入的挖矿。但是MC一旦变得科学,那么在矿洞之中,你要如何维持空气方面的问题呢?而且一次你只能够挖取一个矿石,我想要是MC变得科学,那在 游戏 中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③、打怪篇
在现实中,当你看到一只僵尸向你走来,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正常人,当然是立马掉头就跑啦。难不成你还想学电影里面,开始击杀丧尸之旅呀。所以当MC变的科学,打怪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与怪物对抗根本就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得到的事情。当然啦,要是真的是这样,那么MC就失去了 游戏 最初的意义!
④、穿越篇
下界与末地在MC中, 是另外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要想到达这些地方,必须穿过特定的传送门,才可以到达。要是MC变得科学,那么又要如何到底这些地方呢?有的玩家就会说了,既然MC变得科学,那么可以制作交通工具前往,只不过要花的时间就长一点而已!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啥毛病,毕竟人类火箭都能造出来,也就没啥武器是造不出来的。
⑤、总结
总的来说,如果MC有一天变得如此这般的“科学”,那么我想肯定会失去很多 游戏 意义,而且 游戏 难度肯定会直线上升,对于一些喜欢极限生存的玩家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我觉得是不是,已经有人把这个模组给做出来了,名字就叫做当MC变得科学哈哈~!
『陆』 比特币挖矿如何提高效率
目前全网P2POOL节点矿池的算力是20T左右,但是实际利用率仅有10-15T算力,浪费了很多算力。
全网的算力以及出块情况在这里看http://www.taobtc.net/
算力被浪费了很多,造成这个原因还的从P2POOL矿池的结构说起,P2POOL节点矿池会根据工人挖矿设备的算力自动调节矿池的难度,而这个过程是相当快的,几分钟就会调整一次难度,导致挖矿的设备很容易报错,就是产生大量的R,效率降低。而P2POOL矿池是PPLNS模式,需要提交一个有效的SHARE,才会有有收益,提交有效SHARE后,24小时内产生的块你都可以分到。有效SHARE的难度比较大,在我的池子里反应出来的是1G的算力根本挖不到有效SHARE。
如何提高P2POOL矿池的效率呢?
1.首先作为节点矿池,矿池建设的本身需要添加节点文件,显示在比特币钱包下方的连接数,增加节点后连接数能达到几十个连接甚至更多,要看你添加的节点有多少,有效减少无效的SHARE。
2.矿工需要固定挖矿设备的算力难度,要怎么做呢?在你的挖矿设备启动bat里面设置即可。
比如你的单个挖矿设备是10G,你就在bat文件里,用户名(既钱包地址)后面加
/1000+10。比如我的bat里
-u
/1000+10
-p
1,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你的这个设备是10G算力,你在P2POOL矿池挖矿使用固定难度10G的难度。如果你是1G的设备就在后面写/1000+1,这样难度就固定了,有效提高了设备效率。
『柒』 如何控制比特币的挖矿难度如何控制每挖一个块的奖励的比特币的数量
不可能控制挖矿难度,o2o自动生成的,改变不了的
『捌』 魔兽世界采矿好累哦肿么办,赚点钱好难啊
不必刻意挖矿,做任务到处跑的时候,碰到了就采一下,累计下来的矿卖拍卖很可观哦
又轻松又不累,又慢慢累计矿石和财富,多享受啊
我就是这样,72级了,学了大鸟(4000金),开了双天赋(1000金),分了朋友(3000金),身上还有
3000金,呵
『玖』 矿池怎么挖矿
由于个人挖矿已经很难达到需求,全球的算力在不断的增加中,单个设备或者是少量的算力都已经很难再挖到比特币了,也是将大量的矿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矿池,矿池的算力是非常强大的,也保证可以更加快速的挖到虚拟货币,那么矿池怎么挖矿?一起来看看吧!
矿池怎么挖矿
矿池选址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矿池,而是需要前期资金投入,矿池就是将单个的矿机联合在一起,由于集合了很多矿工的算力,所以矿池的算力占比大,挖到比特币的概率更高。矿池会按照每一个设备的贡献值,将奖励分配。
矿池利益分配模式
现在全球大大小小的矿场也有很多,每一个矿池的规模都有大有小,一般小型的矿场已经没有很大的优势了,大型矿池具有很多的矿工进行挖矿,对于每个矿工来说,他可以加入任何一个矿池,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矿池,矿池的第一大任务即为为矿工分配收益。
(1)PPLNS方式
该方式将所有矿工挖到的分享块(shares)集中到一起,每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一般为3000万个shares),矿池会将前一阶段的收益按照贡献的比例分配给矿工。
这种方式下,矿工的收益完全取决于矿池挖到3000万个shares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幸运的话,在短时间内即可挖到,到,那么相对矿工的收益也会多,反之则会变少。作为回报,矿池会收取3%的税费。
(2)PPS方式
对用户来说,该方式收益比较稳定。
收益主要取决于矿工的挖矿速度,只要挖矿的速度稳定,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且收益是实时的,即挖矿机在运行的同时,矿池就会为矿工支付收益。
显然,每当一个区块被计算出来时,矿池已经为所有的矿工支付了收益,如果该区块在后续的确认环节失败了的话,产生的损失将全部由矿池运营者买单,故这种方式降低了矿工的风险,却将风险转移给了矿池的运营者。
所以通常矿池可收取手续费来弥补这些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模式下,矿池的税费为7.5%。
以上就是关于矿池怎么挖矿的相关情况了,挖矿难度已经大大增加了,挖矿大军却在不断的扩大,基础设备如果达不到标准,将很难在矿业有所收获,因为挖到的虚拟货币价值,也许还抵不上一台设备的价格,很多矿工也不仅仅是挖取比特币了,而是选择其它虚拟货币进行挖掘。
『拾』 为什么全网的计算能力上升,挖矿难度会增加呢
这和比特币的设计机制有关。因为比特币的挖矿其实就是进行哈希运算,那么如果全网的运算能力上升,但是哈希运算的难度不变,解开每道题的速度就会增加。而每解出一正解,系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那么比特币系统就不能保证每10分钟出一个区块了。说不定每5分钟甚至每2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这是有悖于比特币设计理念的。为此,比特币网络会及时地根据全网的计算能力动态调整哈希运算的难度,来确保整个比特币网络每10分钟才会产生一个全新的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