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劉慈欣比特幣

劉慈欣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5-10-08 01:36:57

A. 當年知乎上那個被勸買比特幣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2011年12月21日,一位知乎用戶提出了一個問題:「大三學生手頭有 6000 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得到的回答是:「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從2011年到2024年,比特幣從3美元飆升至最高點的7.4萬美元。如果那個大三學生全部購買比特幣,其財富早已達到千萬級別。錯過比特幣投資的知乎用戶表示後悔,而回答者長鋏也表示後悔。他說:「如果再給她一個建議,我肯定不會建議比特幣投資。」

長鋏的後悔並非全因比特幣投資的後果,而是他意識到投資的暴富神話讓許多人只看到比特幣的投機效應,而非其背後的區塊鏈去中心化理念。這與他的初衷相悖。自此之後,長鋏再也沒有在知乎上推薦別人購買比特幣。

長鋏的志向並不在地質行業,他有其他愛好,如寫小說和研究加密貨幣。他的作品在讀者中受到一定歡迎,甚至可能超過了他的知乎回答的點贊量。16歲時,長鋏就在《科幻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2004年以「長鋏」為筆名在《科幻世界》發表小說。他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並與劉慈欣、郝雨芳等獲得者一起被提及。

長鋏通過關注比特幣,創作出《屠龍之技》這樣的科幻小說,書中「計算即權力」的理念與比特幣思想相呼應。當讀到比特幣白皮書時,他有一種「未來已來」的感覺。盡管當時比特幣經歷了崩盤,媒體報道驚悚,但在長鋏看來,這是成功概率很大的機會。2010年,他通過淘寶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比特幣。

在廣西國土廳工作期間,長鋏關注著比特幣動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區塊鏈論壇巴比特。當時,國內缺少類似網站,長鋏孜孜不倦地翻譯英文網站資訊。一天,有人留言稱長鋏的網站很好,願意捐贈比特幣,這讓長鋏非常欣喜。

從2011年到2014年,長鋏一邊工作,一邊運營巴比特,一邊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比特幣知識。盡管他與科幻小說的距離漸行漸遠,與比特幣的距離卻越來越近。

長鋏的一位好友回憶,2011年左右,他頻繁在人人網上談論比特幣的前途,令人不解。長鋏後悔之前回答了關於比特幣投資的問題,他認為關注比特幣投機效應而非其理念與初衷不符。他建議人們投資自己的大腦,而非盲從他人的建議。長鋏認為,自己的回答可能誤導了用戶,而真正的幸福不應寄託於他人的建議,而應來自自我成長與思考。

B. 劉慈欣與長鋏、姬十三在烏鎮如何「跨界」

《三體》作者劉慈欣確認出席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的消息一出,立馬刷爆朋友圈,「跨界」分會場也備受關注,粉絲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迫切想了解更多。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帶你走近這充滿神秘色彩的「跨界」。

出席「跨界」分會場的大咖有:

長鋏

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未來事務管理局CEO,果殼網的聯合創始人,科幻作者,科幻科學活動主持人,亞太科幻大會創始人。原新華社十年資深記者,擅長科技領域報道,曾獲中國新聞獎、美國科學促進會青年科學記者獎學金、中科院科星獎等。

就在6月30日下午,長鋏與大劉將有一場對話,兩位銀河獎得主間的高手過招,一定記得別眨眼!姬十三的演講分享同樣令人期待,是否如同其個人經歷一般與眾不同呢?肖磊將在現場發布他對下半年市場的展望,會不會又成功預言呢?同時有幸邀請到姬少亭擔任主持,10年媒體人轉身蛻變為科幻界女神,她重拾話筒的場面,值得定格留念。

「科幻+區塊鏈」將產生怎樣的奇妙化學反應,讓我們走進區塊鏈里的科幻世界,一起思考,一起看見未來!

C. 論非對稱性的交易結構

最近重溫樊登2017年「雙11」在混沌大學的演講。其中他提到的一點「找到非對稱的交易結構」讓我感觸很深。

在我們傳統的思維當中。「付出與收獲」;「風險與收益」都是對等的,是線性對稱的。也就是所謂的「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獲」;「敢於承受多大的風險,才能有多大的回報」……

但如果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比爾·蓋茨、巴菲特和馬雲等人了。因為按照這個理論,如果馬雲擁有1000億人民幣的資產,而另一個「普通人」擁有10萬的資產(事實上不少人連這個數都沒有)。那麼馬雲就比這個「普通人」付出了1000000倍的努力或者承受1000000倍的風險,顯然我認為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

毫無疑問,馬雲當然比這個「普通人」要努力的多,也比他承受了更多的風險,但是一定達不到1000000倍這個數量級。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馬雲找到了一個「非對稱的交易結構」,從而使得他在投入相對少的努力和承受相對少的風險的基礎之上,獲得了相對更多的收益。其中不對稱的投入/產出和風險/收益是關鍵。

所以,能否找到這個「非對稱的交易結構」這個支點,從而撬動整個地球呢?

一、「腳踏兩條船」的創業

幾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創業的大軍之中,其中不乏創業成功,實現財務自由的例子。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沒有看到的失敗案例其實佔了絕大多數。事實上,如果因為一時的沖動,在沒有充分准備和足夠資源的情況下離職創業,那麼就陷入了「對稱的交易結構」這個坑當中。因為一旦創業失敗,那麼你就幾乎一無所有了。

而「腳踏兩條船」的創業模式,或許不失為我們可以考慮的一個選擇。很多人都是因為這種模式,找到了「非對稱的交易結構」,實現了成功。

舉個例子,樊登老師在創業的時候並沒有辭去北京交通大學講師的職務,而正是這個職務,成為了他可以依賴的底線:即使創業失敗,他還可以回去繼續當老師嘛。這使得他在創業的時候更加沒有了後顧之憂。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因為其作品《三體》而聞名於世。可事實上,他都是利用了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來創作《三體》。試想,如果沒有了穩定工作所提供的收入,恐怕他也無法安心去進行創作了。

二、區塊鏈投資

比特幣自從2009年出現至今,已經有9年的時間了。可是,真正投資它的人其實並不多,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認為:雖然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的投資收益高,但是同時風險也很高啊。我不願意承受這個風險,所以我選擇不投資。

具有這種思維的人其實就陷入了「對稱的交易結構」的誤區。事實上,我們可以來算一算投資收益比。加入你有50萬塊的「閑錢」可以用來投資,那麼拿其中的10-20%投資到區塊鏈當中其實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選擇,並且符合「非對稱的交易結構」的理論。因為即使遇到最壞的結果,也就無非是這10-20%的資產歸零,而這並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是如果區塊鏈今後真的改變了世界,那麼你投入的這些資產的收益是沒有天花板的。相當於你用可能出現的100%的投資損失比撬動了10000%甚至更大的可能的收益。

三、投資自己

其實無論是創業,抑或是投資區塊鏈、股票,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風險,最終的成功與否都是我們無法決定的。而唯有不斷的學習、投資自我,是這個時代最佳的「非對稱的交易結構」模型。對於學習,除了時間和少量的金錢以外,我們不需要投入其它任何的資源。而最後學成的結果卻足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我非常喜歡一個詞:功不唐捐。你所付出的努力都不會白白浪費的。持續努力,終身學習才是這個時代不斷成長的正確姿勢。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熱點內容
波場幣可以放在eth錢包嗎 發布:2025-10-08 03:16:04 瀏覽:361
shib總共有多少個 發布:2025-10-08 03:14:28 瀏覽:673
doge電影名 發布:2025-10-08 03:13:00 瀏覽:585
soul軟體數字貨幣套路 發布:2025-10-08 02:56:58 瀏覽:690
tb250btc只識別4張卡 發布:2025-10-08 02:54:05 瀏覽:297
電子表格如何將數字變成貨幣 發布:2025-10-08 02:42:06 瀏覽:107
btc批量軟體 發布:2025-10-08 02:42:03 瀏覽:830
福建移動合約機違約會怎麼樣 發布:2025-10-08 02:42:00 瀏覽:419
如何計算比特幣現在每t算力 發布:2025-10-08 02:39:52 瀏覽:272
空頭遠期合約價值怎麼 發布:2025-10-08 02:23:40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