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怎麼消耗掉
A. 我有10個比特幣怎麼賣掉
大致操作就是,當你想購買某一幣種,第一步就先在交易平台上的法幣交易區用人民幣購買USDT,第二步將USDT從法幣賬戶劃轉到幣幣賬戶,第三步再到幣幣交易區選擇正確的交易對購買你想要的幣種。
如果要賣出,就先將幣種按照市價賣掉,你得到的是USDT,然後將USDT從幣幣賬戶劃轉到法幣賬戶裡面,在法幣交易區將USDT賣掉你就可以得到相應的人民幣了。
按照這個步驟,就已經在火幣平台上完成了這次買賣。
作者:知乎用戶I175po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51012744/answer/17974189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比特幣:一種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算力消耗)的加密虛擬幣。總量2100萬,不可增加,不受任何中心化組織(個人、公司或者國家)的控制。在不泄露秘鑰的情況下,安全性極高(在現有人類技術下,不可能破解,遠高於銀行安全性)。比特幣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以及存儲行為(也就是除非所有節點遭到破壞或者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進行攻擊,否則比特幣是絕對安全的)。比特幣特點:去中心化(有全體持幣人共同維護,不會受到任何中心化組織的控制),稀有性(總量2100萬,不可再生,不可超發),安全性(現有人類技術下不可破解),長期存儲性(可以不需任何成本地永久存儲,不會損耗,只需保管好秘鑰)。
比特幣產生的原因:比特幣誕生的來源是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央行超發貨幣,導致全球通貨膨脹。有些自由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認為,超發貨幣是中心化組織(政府或國家)對個人財富的掠奪。舉個例子簡單說明,世界財富現有10萬億美元,由全世界人民擁有。美國增加發行10萬億美元的鈔票,世界上的鈔票數量變成了20萬億美元。全世界鈔票=全世界人民10萬億美元+美國政府10萬億美元。世界財富,由全世界人民所有->變成了全世界人民和美國政府各擁有一半。而此過程,美國政府並沒有付出什麼勞動(印鈔票忽略不計),就把全世界財富的一半從全世界人民手中轉移到自己手中。最後美國政府發行的鈔票通過貪污腐敗,內幕操作的方式轉移到了權力擁有者手中。這是一種赤裸裸掠奪。同理,其他非全球性貨幣國家發行貨幣是對本國人民的掠奪,全球性貨幣國家(美元,歐元,英鎊等全球流通性貨幣)發行貨幣是對全世界人民的掠奪。這種掠奪本身是極其不公平的。所以中本聰提出了一種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概念(比特幣),以取代央行貨幣,作為一種數字化的黃金,用以充當全球性貨幣。
比特幣和黃金的相似性:稀有性、易存儲性、永久保存性、價值公認性(即價值不會因為某一部分人的放棄而完全消失,發文時比特幣擁有地址數超過3600萬,意味著價值得到了相當一部人的認可,即使其中一部分人放棄比特幣,仍然有超過千萬的人認可比特幣)
B. 比特幣是怎麼運行的
就是一種有演算法不停地計算,然後得到一段代碼,就是比特幣。
C. 比特幣怎麼做空
代幣網論壇提供:想要做空,也要有相應的資本,目前來說,做為一個新入場玩家,想要大批購買比特幣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由於大部分人都在持幣狀態,很難使比特幣互相流通。
大量買入比特幣,讓後持續高買低出,如果你能堅持住,比特幣有可能會被做空
只要你能不斷散布比特幣的缺點,減少比特幣的持有人群,基本就能影響到交易所的運轉,比特幣如果不能流轉交易,基本也就只有一些學。
比特幣做空的原理:
這個做空就是把你的錢轉換成更多的比特幣而已,然而要想賺錢,在你獲得了更多的比特幣後只有比特幣漲了才能賺錢。像中國的股市,跌的時候加倉一個道理。但是要告訴你的是,這個做空其實是賺不了錢的。
和現貨等市場的做空原理不一樣,現貨等市場的做空是跌了可以賺錢,手上拿的倉位是不變的。但是比特幣變化的是你的倉位而已。 同理中國股市的越跌越加倉,均攤建倉成本然後等漲。
關於比特幣做空的原理理解後得出答案:簡單的說,這種做空其實是虛假的。
D. 比特幣挖礦每天消耗地球多少電能
作者:灰觸 比特幣在今天就像是當年的淘金熱一樣,有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電子貨幣感興趣,然後開著電腦想要挖一點礦出來。當然,這種待遇不得不說比19世紀其實還是好多了,因為我們至少不需要跑到遙遠的美國西部去挖金子。 比特幣 眾所周知,比特幣是通過一個網路節點在完成特定的數學問題計算以後產生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的產生將會越來越慢。隨著數據區塊不斷被發現,解鎖單個區塊將會越來越復雜,獲得的比特幣卻會越來越少。除非使用專為挖礦而設計的電路或者計算機系統(比如採用GPU計算),否則你將很難快速挖掘出比特幣——而這些系統,一般來說,耗電量都相當龐大。 一台用於挖掘比特幣的電腦,電費和本體都很貴 國外機構對比特幣數據的跟蹤顯示,比特幣礦工們每天使用100萬度電能——對,是100萬度電,合計耗費15萬美元的電費,來挖掘比特幣。在目前的匯率上,每天礦工們的收益大概有47萬美元,不過這些收益的大頭並不是歸於你和我這種普通人。這些收益絕大部分都被搭建了專用挖礦系統的人拿走了,普通用戶用普通的電腦來挖比特幣的話,收益根本趕不上電費。 作為一種新興但是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的電子貨幣,比特幣已經不是當初那麼好挖,並且比特幣的市場前景也難以確定。
E. 比特幣怎麼運行
通過全球電腦算力接入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提供運算能力,確保比特幣系統正常運行。
截止目前全球5235.28P
它是不依靠任何組織機構進行維護的,而是依靠互聯網技術。
目前來說,比特幣建議長期持有,不建議短期投機。
——比特寶金服
F. 比特幣到底浪費了多少能源
雖然很多國家不承認比特幣的價值和地位,但比特幣在近幾年依然比較火,它的存在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它沒有實際意義,僅僅只是一個數字,如果沒有得到世界官方的認可,挖礦就是在不斷的浪費能源。也有人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比特幣是不是黑馬誰也不能確定”。
其實比特幣,是通過計算機聯網計算產出的,也叫做挖礦,最開始有個人電腦可以挖,不過效率比較低,而且費顯卡。之後有了專門的比特幣挖礦機,幾百到二三十萬元不等。
我們談論比特幣的時候自然是少不了區塊鏈的。因為有了區塊鏈,比特幣才能成為比特幣,它是所有支付和交易的安全總賬,可以說每個人都能夠為更新做貢獻。我們需要通過暴力破解去解決一個十分復雜的數學難題——哈希演算法,才能夠完成一個區塊。
很多人想知道一個比特幣值多少,實際上比特幣的價格時時刻刻都在變動,我們需要查看當天的數字,目前一個比特幣的價格是三萬以下。
G. 比特幣是怎麼運作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
H. 比特幣為什麼需要消耗大量計算
大量計算,是為了檢測一個礦池的運算速度。運算速度越高,越有可能奪得記賬權,也就是交易流水的打包。為什麼要爭奪記賬權呢?因為記賬的同時,能獲得新挖出來的幣。運算速度越高,意味著礦場的投入成本越大,或者該礦池內包含的礦工越多。就像選總統,誰花費的錢最多,或者誰背後的支持者最多,誰就應該當總統。當上總統後,也要誠實的做事,如果不誠實,民眾一樣能把這個總統廢掉。
更深層的意義是:誠實的礦池運算速度越高,那麼偽造比特幣的那個礦池需要的運算速度更高才行。如果他投入了血本挖礦,卻在造假幣,萬一大家都不承認(大家一定會拒絕假幣的),他豈不是血本無歸?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挖真幣。這樣還能收回成本。
I. 比特幣如何算出來的
要想了解bitcoin的技術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兩個重要的密碼技術: HASH碼:將一個長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字元串,並且其轉換不可逆,即不太可能從HASH碼猜出原字元串。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主要是SHA256。
公鑰體系:對應一個公鑰和私鑰,在應用中自己保留私鑰,並公開公鑰。當甲向乙傳遞信息時,可使用甲的私鑰加密信息,乙可用甲的公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方無法冒充甲發送信息;同時,甲向乙傳遞信息時,用乙的公鑰加密後發給乙,乙再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者無法偷聽兩人之間的通信。最常見的公鑰體系為RSA,但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是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和現金、銀行賬戶的區別? bitcoin為電子貨幣,單位為BTC。在這篇文章里也用來指代整個bitcoin系統。 和在銀行開立賬戶一樣,bitcoin里的對應概念為地址。每個人都可以有1個或若干個bitcoin地址,該地址用來付賬和收錢。每個地址都是一串以1開頭的字元串,比如我有兩個bitcoin賬戶,和。一個bitcoin賬戶由一對公鑰和私鑰唯一確定,要保存賬戶,只需要保存好私鑰文件即可。 和銀行賬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銀行會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和維護各個賬戶的賬面余額,而bitcoin的交易記錄則由整個P2P網路通過事先約定的協議共同維護。 我的賬戶地址里到底有多少錢? 雖然使用bitcoin的軟體可以看到當前賬戶的余額,但和銀行不一樣,並沒有一個地方維護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它只能通過所有歷史交易記錄去實時推算賬戶余額。 我如何付賬? 當我從地址A向對方的地址B付賬時,付賬額為e,此時雙方將向各個網路節點公告交易信息,告訴地址A向地址B付賬,付賬額為e。為了防止有第三方偽造該交易信息,該交易信息將使用地址A的私鑰進行加密,此時接受到該交易信息的網路節點可以使用地址A的公鑰進行驗證該交易信息的確由A發出。當然交易軟體會幫我們做這些事情,我們只需要在軟體中輸入相關參數即可。 網路節點後收到交易信息後會做什麼? 這個是整個bitcoin系統里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詳細闡述。為了簡單起見,這里只使用目前已經實現的bitcoin協議,在當前版本中,每個網路節點都會通過同步保存所有的交易信息。 歷史上發生過的所有交易信息分為兩類,一類為"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即已經被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它保存在一連串的「blocks」裡面。每個"block"的信息為前一個"bock"的ID(每個block的ID為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和新增的交易信息(參見一個實際的block)。另外一類指那些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上面剛剛付賬的交易信息就屬於此類。 當一個網路節點接收到新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之後(可能不止一條),由於該節點保存了歷史上所有的交易信息,它可以推算中在當時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從而可以推算出該交易信息是否有效,即付款的賬戶里是否有足夠余額。在剔除掉無效的交易信息後,它首先取出最後一個"block"的ID,然後將這些未驗證的交易信息和該ID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個驗證碼,形成一個新的「block」。 上面構建一個新的block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因為它需要計算驗證碼,使得上面的組合成為一個block,即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的前若干位為1。目前需要前13位為1(大致如此,不確定具體方式),此意味著如果通過枚舉法生成block的話,平均枚舉次數為16^13次。使用CPU資源生成block被稱為「挖金礦」,因為生產該block將得到一定的獎勵,該獎勵信息已經被包含在這個block裡面。 當一個網路節點生成一個新的block時,它將廣播給其它的網路節點。但這個網路block並不一定會被網路接受,因為有可能有別的網路節點更早生產出了block,只有最早產生的那個block或者後續block最多的那個block有效,其餘block不再作為下一個block的初始block。 對方如何確認支付成功? 當該筆支付信息分發到網路節點後,網路節點開始計算該交易是否有效(即賬戶余額是否足夠支付),並試圖生成包含該筆交易信息的blocks。當累計有6個blocks(1個直接blocks和5個後續blocks)包含該筆交易信息時,該交易信息被認為「驗證過」,從而該交易被正式確認,對方可確認支付成功。 一個可能的問題為,我將地址A裡面的余額都支付給地址B,同時又支付給地址C,如果只驗證單比交易都是有效的。此時,我的作弊的方式為在真相大白之前產生6個僅包括B的block發給B,以及產生6個僅包含C的block發給C。由於我產生block所需要的CPU時間非常長,與全網路相比,我這樣作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網路節點生產block的動機是什麼? 從上面描述可以看出,為了讓交易信息有效,需要網路節點生成1個和5個後續block包含該交易信息,並且這樣的block生成非常耗費CPU。那怎麼樣讓其它網路節點盡快幫忙生產block呢?答案很簡單,協議規定對生產出block的地址獎勵BTC,以及交易雙方承諾的手續費。目前生產出一個block的獎勵為50BTC,未來每隔四年減半,比如2013年到2016年之間獎勵為25BTC。 交易是匿名的嗎? 是,也不是。所有BITCOIN的交易都是可見的,我們可以查到每個賬戶的所有交易記錄,比如我的。但與銀行貨幣體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賬戶本身是匿名的,並且每個人可以開很多個賬戶。總的說來,所謂的匿名性沒有宣稱的那麼好。 但bitcoin用來做黑市交易的還有一個好處,它無法凍結。即便警方追蹤到了某個bitcoin地址,除非根據網路地址追蹤到交易所使用的電腦,否則還是毫無辦法。 如何保證bitcoin不貶值? 一般來說,在交易活動相當的情況下,貨幣的價值反比於貨幣的發行量。不像傳統貨幣市場,央行可以決定貨幣發行量,bitcoin里沒有一個中央的發行機構。只有通過生產block,才能獲得一定數量的BTC貨幣。所以bitcoin貨幣新增量決定於: 1、生產block的速度:bitcoin的協議里規定了生產block的難度固定在平均2016個每兩個星期,大約10分鍾生產一個。CPU速度每18個月速度加倍的摩爾定律,並不會加快生產block的速度。 2、生產block的獎勵數量:目前每生產一個block獎勵50BTC,每四年減半,2013年開始獎勵25BTC,2017年開始獎勵額為12.5BTC。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bitcoin貨幣發行速度並不由網路節點中任何單個節點所控制,其協議使得貨幣的存量是事先已知的,並且最高存量只有2100萬BTC
J.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那麼每24小時可以挖出3600個比特幣。
中國的算力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說全世界有75%的比特幣都是made in China。 那麼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體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就別想了。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里,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鍾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准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鍾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
相關視頻: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