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產品原型
1. 什麼是保險區塊鏈
保險區塊鏈是一種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保險行業的新型技術模式。以下是關於保險區塊鏈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特性
- 定義:保險區塊鏈是指在保險業務中引入區塊鏈技術,通過其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共識信任、交易可追溯等特性,優化保險業務流程,提升效率和信任度。
- 特性: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特性包括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等,這些特性在保險業務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2. 對傳統保險局限性的突破
- 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區塊鏈技術通過分布式存儲和數據保全與存證服務,有效保證保險數據的防篡改性和防偽造性,同時防控客戶信息泄露。
- 提升保險監督效力: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數據不可篡改特性,建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使保險資金流向公開透明,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效力。
- 提高保險運營效率:智能合約機制實現自動化理賠,減少中間環節和人工操作,節約運營費用,提升賠付效率。
- 助力建立信任機制:區塊鏈技術的共識信任機制契合保險業的需求,通過使信息和資金流轉高度透明,提升消費者信任度,減少理賠糾紛。
3. 應用案例與發展前景
- 應用案例:國內外已有多家保險公司和區塊鏈研究機構在保險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如B3i推出的財產巨災超額賠償再保險合約區塊鏈原型,以及國內人保、陽光、眾安等保險公司推出的區塊鏈保險產品。
- 發展前景:區塊鏈技術在保險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推動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和提高效益的重要選擇。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保險區塊鏈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保險業健康良性發展。
2. 區塊鏈的誕生歷史
很多人一聽到「區塊鏈」這三個字就會本能地被望而生畏,認為是高深莫測的內容或者一項技術,跟我沒有一毛錢關系。
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的元年,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里,區塊鏈可見是著實火了一把,區塊鏈第一社區的「三點鍾無眠區塊鏈」、各大媒體的文章「如何給七大姑八大姨介紹區塊鏈」、各行各業的新手准備入場幣圈大幹一場等等。
我們知道互聯網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歷程已經連接了全球。人們不會談論世界是否是平的,因為只要你擁有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和整個世界緊密相連。精英們習慣把過去的互聯網時代稱為信息互聯網時代。
隨著2008年區塊鏈技術的橫空出世把措不及防的人類拉進了比特世界,未來不管你是否了解什麼是區塊鏈技術?理不理解數字虛擬貨幣是怎麼實現的?都被裹挾著進入了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價值互聯網時代。而你不知道的是區塊鏈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密碼朋克的「主教」級人物大衛·喬姆,在1990年發明了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Ecash。喬姆認為分布式的、真正的數字現金系統應該為人們的隱私加密。
英國的密碼學家亞當·貝克,1997年發明了哈希現金(Hashcash),其中用到了工作量證明系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系統是比特幣的核心理念之一。
哈伯和斯托尼塔,在1997年提出了一個用時間戳的方法保證數字文件安全的協議。這個協議也成為比特幣區塊鏈協議的原型之一。時間戳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一個虛擬貨幣被交易時,被蓋上時間戳,它就不能被改動。
密碼學專家戴偉,在1998年發明了B-money。B-money強調點對點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網路中的每一個交易者都保持對交易的追蹤。
2004年,PGP加密公司的頂級開發人員哈爾芬妮推出了電子貨幣「加密現金」,在其中採用了可重復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RPOW)。
但是他們單一的發明和設想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Ecash於1998年宣布倒閉;工作量證明系統不能保證數字貨幣是否交易過很多次;時間戳這個技術協議只被政府小范圍應用;B.money系統中,大衛並沒有解決賬本同步的問題;最後哈爾芬妮的設想也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
2008年,當一切技術條件成熟,時間條件也成熟,還需要一位神級人物來回答一個問題,就是之前的虛擬貨幣先驅們為什麼會失敗?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名字叫中本聰。
他認為之前的虛擬貨幣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都有一個中心化的結構,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會匯總到公司的數據中心,和政府發行的貨幣沒有什麼兩樣。一旦為虛擬貨幣背書的公司倒閉,或者總賬本的中央伺服器被黑客攻破,這個虛擬貨幣就會面臨崩潰的風險。中本聰對大衛喬姆的Ecash進行了優化,綜合了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非對稱加密技術、UTSO的結構,最終他發明了比特幣。
可見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它是一系列上述技術的集合。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首次大規模應用的典型案例。未來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金融服務、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
3. 區塊鏈底層技術PK
常見的區塊鏈底層技術:Ethereum(以太坊),EOS,Fabirc,Fisco Bcos,CITA
平台簡介
1.Ethereum
以太坊( Ethereum )是由Vitalik Buterin和Gavin Wood領導開發的支持智能合約的 去中心化應用 平台。以太坊提供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極大拓展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項目於2013年末發布 白皮書 啟動,2015年7月產生創世區塊。近期即將進行擴容升級。
2.EOS
EOS 是由BM(Daniel Larimer)領導開發的區塊鏈應用平台,已於2018年6月正式上線。其slogan是「去中心化一切」,旨在為區塊鏈提供更高的性能。
3.Fabric
Fabric是由開源超級賬本( Hyper ledger)區塊鏈聯盟發布的可用於構建應用的產品級解決方案,並且已有上百個概念證明項目會進行過構建。於2017年7月發布正式版。
4.CITA
CITA是由EEA(企業以太坊聯盟)創始成員之一的 Crypt ape秘猿科技自主研發的企業級區塊鏈產品原型。CITA以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擴展性以及未來適應性為設計目標,於2017年7月發布開源版本。
5.BCOS
BCOS是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矩陣元聯合創建的企業級應用服務的區塊鏈技術平台,為分布式商業提供完備的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及服務。2017年7月BCOS第一階段正式開源。
* Fabric在隱私保護方面做得最出色,有CA機制
國際難題: 跨鏈技術
為了解決傳統互聯網世界的信息孤島問題,區塊鏈使用去中心化網路的結構,試圖實現信息共享來解決數據孤島的問題。然而,眾多區塊鏈應用的出現,區塊鏈的鏈與鏈之間並不互通,使區塊鏈也面臨這一種「孤鏈」的窘境。不符合區塊鏈的初衷。
如何根據業務功能、隱私保護、數據隔離、性能容量擴展的需求等,在同一個區塊鏈平台實施多鏈共存。如何在身份准入機制、信息標准、業務形態都不一致的區塊鏈平台之間實施信息和業務交互。有望將成為開發的重要方向。
轉自【鏈世界】: https://www.7234.cn/news/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