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特幣被盜事件
① 被盜1450萬!江西「比特幣」盜竊案告破,嫌疑人將面臨什麼處罰
被盜1450萬,江西比特幣盜竊案告破,這件事情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非常多的人想著通過不法手段來賺取錢財,其實是非常的不值得提倡的,我們也希望每個人能夠吸取這次教訓,嫌疑人也將會面臨非常嚴厲的處罰。
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的教訓能夠給每個人引發一個警醒,如果每個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麼一定會面臨牢獄之災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黑客技術再厲害依然還會留下非常多的熱點的,終究是肉體凡胎,離不開法律的制裁,也希望他們能夠吸取這次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好好做人,一定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注意到這一點。
② 比特幣曾經被盜取過嗎
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商Mt.Gox 2月28日宣布,其交易平台的85萬個比特幣已經被盜一空,這一消息對於眾多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昨日,Mt.Gox公司高管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了這一令人震驚的事實,並透露了部分細節。
被盜一空
Mt.Gox首席執行官馬克·卡爾普勒昨天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致歉,稱「比特幣丟失是因公司系統存在漏洞」。
Mt.Gox的一名律師稱,在該平台交易的比特幣幾乎全部被盜,包括用戶交易賬號中約75萬個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賬號中的約10萬個比特幣。根據2月28日的交易行情,損失估計約4.67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Mt.Gox交易平台頂峰期間擁有超過100萬個賬戶,以日本以外的客戶為主,包括不少1萬美元以上數量級交易的用戶。一些比特幣投資者已從海外趕往東京,試圖從Mt.Gox要回交易資金。
2月7日,因遭到黑客攻擊,Mt.Gox臨時停止比特幣提取業務,引發交易混亂和用戶不滿。2月25日午間起,用戶無法登錄Mt.Gox交易平台。網站首頁隨後貼出「告顧客書」,暫停所有交易。
合肥人李某今年10月份花14萬累計購買了124個比特幣。事後,李某加入一些比特幣玩家聊天群,密切關注比特幣的行情。 10月22日,群內一個網名Michael的人主動找李某聊天,問他是否挖礦。 「我不會,而且也挖不到錢。 」李先生如是回答。Michael一再慫恿李某試試看,並給李某發來了「挖礦工具」,聲稱可用該工具挖到更多比特幣。在隨後的聊天中,Michael不斷提醒李某要將比特幣放在錢包,並稱交易網站不安全。 「網路上不時有交易網站倒閉、跑路的消息,他說的也蠻在理,就相信他了。 」李某告訴安徽商報記者。
100個比特幣不翼而飛
李某接收並安裝了挖礦工具。 10月26日晚,他在Michael的誘導下陸續將名下100個比特幣放到電子錢包中。不過,當電子錢包中的比特幣剛到100時,竟突然不翼而飛。李某一下子慌了神,再與Michael聯系時,對方便隱身不見了。
李某告訴記者,目前一個比特幣要賣五六千元左右,100個比特幣價值五六十萬元。事後,李某向警方報案。不過,令李某失望的是,因為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目前國內尚無相關法律能夠對其交易進行規范和保護。警方沒有立案。 「現在,這個叫Michael的人還在網上活躍,他就是在鑽法律的空子。 」李某告訴安徽商報記者。
「挖礦工具」里有木馬
李某的比特幣怎麼會不翼而飛呢? 360安全工程師與他聯系並檢測了Michael的「挖礦工具」,發現該工具就是今年非常流行的「比特幣大盜」木馬。據360安全中心分析,「比特幣大盜」木馬大多偽裝成挖礦工具、精簡錢包等壓縮文件,一旦玩家中招,木馬便會自動搜索比特幣錢包文件,並通過電子郵件、黑客遠控等方式將錢包文件偷走。
③ 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猛然上漲和市值的提升,比特幣被盜的現象也增多。比特幣最高時一個就能賣2萬美元,所以便有人覬覦上了別人的比特幣。不過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比特幣被盜自然可以立案。若是用戶發現自己數字貨幣錢包里的比特幣被盜了,立刻停止使用被盜的錢包地址,然後將剩下的比特幣轉移到新地址,接著再報警。報警之後用戶只需配合警察調查就行。不過比特幣被盜的方式繁多,有的情況能將比特幣找回,有時候卻找不回來。【摘要】
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提問】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猛然上漲和市值的提升,比特幣被盜的現象也增多。比特幣最高時一個就能賣2萬美元,所以便有人覬覦上了別人的比特幣。不過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比特幣被盜自然可以立案。若是用戶發現自己數字貨幣錢包里的比特幣被盜了,立刻停止使用被盜的錢包地址,然後將剩下的比特幣轉移到新地址,接著再報警。報警之後用戶只需配合警察調查就行。不過比特幣被盜的方式繁多,有的情況能將比特幣找回,有時候卻找不回來。【回答】
是可以的【回答】
④ 比特幣有什麼比較出名的被盜案國內的交易平台靠譜嗎
最近的比特幣被盜案是Bitfinex被盜,Bitfinex盜竊案是自2014年日本臭名昭著的Mt.Go事件丟失744,408BTC(價值3.5億美元)之後,最嚴重的比特幣丟失案件,當年的事件致使Mt.Gox最終倒閉。國內的交易平台都還沒有類似大的事故,我在火幣玩了兩年多了,都沒有出過什麼問題。
⑤ 網傳比特幣被盜是真的嗎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商品,近年來經過炒作,價格不斷暴漲。近日,河南省中原油田公安局經過3個多月的偵查,成功破獲了全國首例比特幣盜竊案。
今年7月27日,河南省中原油田公安局接到轄區居民武某報警,稱自己放在網路錢包里價值340多萬元的比特幣丟失。武某是一名職業投資人,從2016年開始做比特幣投資。2017年年初,他被拉進一個比特幣投資者的微信群。
受害人武某:說到最後,他說他也有責任,雖然說我的幣丟了是他教我的,他也是出於好心,說賠償我10(比特)幣,說只能是擔負他責任的那一部分。後來他用支付寶真的給我轉錢了。如果跟他沒有關系,他怎麼會隨隨便便陪別人十幾萬,不是小數目。
破解盜取密碼軟體,警方抓獲嫌疑人
經過前期偵查,警方認定微信群主戴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8月9號,警方在上海將戴某控制。在戴某家中,民警找到了27張銀行卡和多台電腦。在其中一台電腦中,民警發現了一個與受害人武某使用的一模一樣的網路錢包軟體。
原來,戴某精通軟體編程,把下載的正版錢包軟體破解後,加入傳輸用戶名和密碼的程序盜取比特幣,一旦別人把比特幣存入電子錢包,他就會知道對方的賬戶名和密碼,並轉移電子錢包內的比特幣。他把盜取來到比特幣分散存在上百個網路錢包中,來回轉移,確認安全後在交易平台上低價賣出。通過這種方式,戴某已經作案三起,涉案2000多萬元。目前,警方已經查清戴某的賬戶並凍結,追回贓款200多萬元。
警方提示,比特幣是虛擬商品,在交易中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被追回。
河南省中原油田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大隊長蘇海洲:比特幣交易平台咱們國家在2017年10月底之前,已經把三個平台都關閉了。國家目前只承認比特幣是虛擬商品,不承認它虛擬貨幣的身份。所以要想投資比特幣需謹慎。
⑥ 比特幣礦機被偷在中國可以報警嗎
可以報警。
我國僅是不承認虛擬貨幣的貨幣地位與關聯融資的合法性,並非否定與虛擬貨幣掛鉤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無論是比特幣還是礦機,均屬於公民的合法財產,法律應當保護也能夠保護。
⑦ 是誰盜取了公司價值數百萬元比特幣
工程師盜取公司價值數百萬元比特幣, 或面臨嚴懲。
非法獲取數據
嫌犯面臨嚴懲
本案承辦人紀敬玲檢察官稱,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犯罪嫌疑人仲某違反國家規定,採用技術手段,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其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規定,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檢察官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一個新興互聯網金融概念,受到人們熱炒,央行曾就「虛擬貨幣」發布風險提示強調:我國尚未發行虛擬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公司發行,更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的「虛擬貨幣」均為非法定的虛擬貨幣。
本案系北京市首例比特幣被盜案件,雖然難以從法律角度對比特幣價值進行定性,但如果超越許可權,非法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修改,造成維修等經濟損失,也同樣會觸犯法律。
⑧ 手機號被掛失1450萬比特幣一夜蒸發,背後有著怎樣的內幕
背後沒有什麼內幕,只是單純的賬號被盜取了。這位女子手機號上有價值很高的比特幣,本來是打算出手,但是才掛了一天就全部都消失了。這名女子報警之後,警方順著這條線索找到可以了一個組織。他們通過購買比特幣用戶的各種信息,從而鎖定賬號。而後他們又偽造出了女子的全部身份認證,從而讓他們可以直接進入到女子的賬號當中,從而將女子賬號中的比特幣轉移出來。
我記得我之前看過一本小說,小說講述的就是有關於比特幣的事情,小說的主人說,這就是一個大型的刺激戰場,因為你不知道在哪一天比特幣會全部崩盤,現在的購買也只是給自己一個期待,期待將來可以賣的更好。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⑨ 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
法律分析:不能。在中國比特幣交易是非法的,公安機關很可能不會立案,比特幣是去中心化、匿名的虛擬貨幣。一方面,比特幣的價值衡量就很困難,目前的市場價不一定被法律承認;另一方面,比特幣賬戶與個人身份沒有任何綁定關系,因此如果我入侵了一個比特幣賬戶,獲得了里邊的所有比特幣,原比特幣賬戶的「主人」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原來的賬戶屬於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⑩ 用科學上網數字貨幣被盜怎麼辦
對於虛擬貨幣被盜,中國有哪些法律可以遵循?被盜數額在多少以上可以立案?從目前國內已經立案的虛擬貨幣相關事件中,何種被判類型居多?哪類問題是正處法律空白窗口亟待解決的?鏈得得App為此請教了多位專家,試圖解答種種疑惑。
盜幣,似乎已經成為了虛擬貨幣身上無法消除的烙印,有關虛擬貨幣安全性的討論,從它誕生以來從未停止。
從2013年的Mt.Gox,到2016年最大的事故DAO,再到2018年初日本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check遭受黑客攻擊事件,盜幣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上都在逐年提升。
中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安全性危機。鏈得得App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例查詢,以「比特幣」為檢索關鍵詞,在2014年至2018年9月初期間,刑事案由有134個、民事案由有115個,行政案有2個,此外還有各類「空氣幣」、「傳銷幣」案件,金額動輒便以「萬」起步。
對於虛擬貨幣被盜,中國有哪些法律可以遵循?被盜數額在多少以上可以立案?從目前國內已經立案的虛擬貨幣相關事件中,何種被判類型居多?哪類問題是正處法律空白窗口亟待解決的?鏈得得App為此請教了多位專家,試圖解答種種疑惑。
「虛擬貨幣」是否屬於「數字貨幣」?
關於」虛擬貨幣」 的屬性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山東警察學院偵查系網路犯罪偵查教研室副主任張璇,曾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困惑,她透露:「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多起虛擬貨幣相關的網路犯罪案件,以後可能還會面臨更多的安全挑戰。」
「然而從技術角度來看,加密數字貨幣屬於信用貨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但因其在普通民眾中自由買賣,就會涉及到資產問題。」
幣圈人都有一個共識——「數字貨幣」屬於資產。誠然,「數字貨幣」是刑法意義上的「財物」,且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當涉及盜竊犯罪時立案標准會有差別。
以北京市為例,刑法第264條規定的盜竊罪中規定,「數額較大」認定標准為二千元以上(即立案標准),「數額巨大」認定標准為六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認定標准為四十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