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flushattrxcommit

flushattrxcommit

發布時間: 2022-09-04 08:51:38

Ⅰ 怎麼讀取orcl資料庫,表中欄位是clob類型的一條數據

怎麼讀取orcl資料庫,表中欄位是clob類型的一條數據
寫入clob數據
import java.io.Writer;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Clob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data="this is a long passage!!!!!!!!!!!!!!!!!!!!!!!!!!!!!!!!!!!!!!";
Writer outStream = null;
//通過JDBC獲得資料庫連接
try {
Class.forName("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Connection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ewins", "scott", "tiger");
con.setAutoCommit(false);
Statement st = con.createStatement();
//插入一個空對象empty_clob(),這個是必須的
st.executeUpdate("insert into TESTCLOB(ID, NAME, CLOBATTR)values(2,'thename', empty_clob())");
//鎖定數據行進行更新,注意「for update」語句,這里不用for update鎖定不可以插入clob
ResultSet rs = st.executeQuery("select CLOBATTR from TESTCLOB where ID=1 for update");
if (rs.next())
{
//得到java.sql.Clob對象後強制轉換為oracle.sql.CLOB
oracle.sql.CLOB clob = (oracle.sql.CLOB) rs.getClob("CLOBATTR");
outStream = clob.getCharacterOutputStream();
//data是傳入的字元串,定義:String data
char[] c = data.toCharArray();
outStream.write(c, 0, c.length);
}
outStream.flush();
outStream.close();
con.commit();
con.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讀取clob數據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Reader;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ClobOu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data;
Reader inStream=null;
//獲得資料庫連接
Connection con = 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ConnectionFactory類是另外定義的,不必糾結
con.setAutoCommit(false);
Statement st = con.createStatement();
//不需要「for update」
ResultSet rs = st.executeQuery("select CLOBATTR from TESTCLOB where ID=1");
if (rs.next())
{
java.sql.Clob clob = rs.getClob("CLOBATTR");
inStream = clob.getCharacterStream();
char[] c = new char[(int) clob.length()];
inStream.read(c);
//data是讀出並需要返回的數據,類型是String
data = new String(c);
inStream.close();
}
inStream.close();
con.commit();
con.close();
}
}

Ⅱ entitymanager.flush;等同於commit嗎

沒有這個字,只有euglena這個字,意思是眼蟲。
眼蟲是眼蟲屬生物的統稱,在植物學中稱裸藻,也稱綠蟲藻,是一類單細胞真核動物,它是原生動物門中的鞭毛蟲綱。
淡水中習見的眼蟲有:綠眼蟲(Euglena viridis),體紡錘形,前端鈍圓,後端寬,末端尖呈尾狀。鞭毛與體等長,色素體1個,星狀。梭眼蟲(E.acus),長紡錘形,鞭毛短,色素體多個。長眼蟲(E.deses),體圓柱形,狹長,鞭毛約為體長的1/3~1/2。螺紋眼蟲(E.spirogyra),體易變形,體表螺旋形帶紋明顯,鞭毛短。扁眼蟲(Phacus),體呈寬卵圓形,背腹扁,後端尖刺狀,鞭毛與身體等長。有葉綠體。
生活在有機物質豐富的水溝、池沼或緩流中。但在河堤、海灣濕土或含鹽沼澤中亦有之,此外在其它藻類體上、植物碎片、及小甲殼類的體上亦能用顯微鏡看到。至於營有機性的種類則多見之於下水道的水內。溫暖季節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綠色。
體呈綠色梭形,長約60μm,前端鈍圓,後端尖。在蟲體中部稍後有一個大而圓的核,生活時是透明的。體表覆以具彈性的、帶斜紋的表膜(pellicle)。
經電子顯微鏡研究,表膜即質膜或稱三分質膜(tripartie plasmalemma)。表膜是由許多螺旋狀的條紋聯結而成,每一個表膜條紋的一邊有向內的溝(groove),另一邊有向外的嵴(crest)。一個條紋的溝與其鄰接條紋的嵴相關聯(似關節)。眼蟲生活時,表膜條紋彼此相對移動,可能是由於嵴在溝中滑動的結果。表膜下的粘液體(mucusbody)外包以膜,與體表膜相連續,有粘液管通到嵴和溝。粘液對溝嵴聯結的「關節」可能有滑潤作用。表膜覆蓋整個體表、胞咽、儲蓄泡、鞭毛等。使眼蟲保持一定形狀,又能作收縮變形運動。
體前端有一胞口(cytostome).向後連一膨大的儲蓄泡(reservoir),從胞口中伸出一條鞭毛(flagellum)。鞭毛是能動的細胞表面的突起。鞭毛下連有2條細的軸絲(axoneme)。每一軸絲在儲蓄泡底都和一基體(basal body)相連,由它產生出鞭毛。基體對蟲體分裂起著中心粒的作用。從一個基體連一細絲(根絲體rhizoplast)至核,這表明鞭毛受核的控制。
鞭毛最外為細胞膜,其內由縱行排列的微管(microtubule)組成。周圍有9對聯合的微管(雙聯體doublets), 中央有2個微管。每個雙聯體上有2個短臂(arms),對著下一個雙聯體,各雙聯體有放射輻(radial spokeS)伸向中心。在雙聯體之間又有具彈性的連絲(links)。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組成,微管上的臂是由動力蛋白(dynein)組成,具有ATP酶的活性。實驗證明,鞭毛的彎曲,是由於雙聯體微合彼此相對滑動的結果,如圖所示,在彎曲的內、外側放射輻的間隔不改變,彎曲是由於彎曲的外側微管和放射輻對於彎曲內側的微管和放射輻的相對滑動。一般認為臂能使微管滑動(很像肌肉收縮時,橫橋在粗、細肌絲間的滑動),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眼蟲借鞭毛的擺動進行運動。
眼蟲在運動中有趨光性,這是因為在鞭毛基都緊貼著儲蓄泡有一紅色眼點(stigma),靠近眼點近鞭毛基都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線,稱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眼點是由埋在無色基質中的類胡蘿卜素(carotenoid)的小顆粒組成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胡蘿卜素(carotene)組成的,或是由 β一胡蘿卜素與血紅素組成的。
眼點呈淺杯狀,光線只能從杯的開口面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蟲必須隨時調整運動方向,趨向適宜的光線。有些學者認為,眼點是吸收光的「遮光物」(light absorbing shade),在眼點處於光源和光感受器之間時,眼點遮住了光感受器,並切斷了能量的供應,於是在蟲體內又形成另一種調節,使鞭毛打動,調整蟲體運動,讓光線的連續地照到光感受器上。這樣連續調節使眼蟲趨向光線。眼點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於綠色鞭毛蟲,這與它們進行光合作用的營養方式有關。
母音字母組合eu在單字里發/ju/的音,如:
feud 不和
deuce 兩點
Europe 歐洲
European 歐洲的,歐洲人的,歐洲語言的
neuter 中性的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Ⅲ hibernate調用session.save無法成功保存的問題

你對flush和commit的意思沒有理解到:
1,flush代表刷新,同步一級緩存中的對象到資料庫中,僅僅代表把SQL刷到了資料庫中,
2,commit代表提交事務,tx.commit之後,之前發送的SQL才真正提交了,數據表裡面才有值;
3,在默認情況下,commit之前都要自動調用flush,
所以:
1,session.save();session.flush()只是把SQL發到了資料庫中,事務沒有提交,數據表中還是沒有數據的,
2,session.save(),transaction.commit(),在commit的之前,隱含調用了flush,即發送了SQL,又提交了事務,所以有值;

你可以看看我的個人說明,裡面有hibernate的更詳細的視頻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Ⅳ hibernate中的session.flush和commit的區別

1、flush()方法進行清理緩存的操作,執行一系列的SQL語句,但不會提交事務;commit()方法會先調用flush()方法,然後提交事務. 提交事務意味著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新會永久保持下來 所謂清理,是指Hibernate 按照持久化象的狀態來同步更新資料庫

2、Flush()後只是將Hibernate緩存中的數據提交到資料庫,如果這時資料庫處在一個事物當中,則資料庫將這些SQL語句緩存起來,當Hibernate進行commit時,會告訴資料庫,你可以真正提交了,這時數據才會永久保存下來,也就是被持久化了.

3、commit針對事物的,flush針對緩存的, 數據同步到資料庫中後只要沒有commit還是可以rollback的。

可以這么理解,hibiernate有二級緩存,而平時一般只用一級緩存(默認開啟),也就是session級的緩存。處於一個事務當中,當save的時候,只是把相應的insert行為登記在了以及緩存上,而flush是把緩存清空,同時把insert行為登記在資料庫的事務上。當commit提交之後,才會執行相應的insert代碼,而commit又是隱性的調用flush的,那在commit之前調用flush的作用的什麼?我的理解是防止多條SQL語句沖突,這是因為flush到資料庫中執行SQL語句的順序不是按照你代碼的先後順序,而是按照insert,update....delete的順序執行的,如果你不按照這個順序在代碼中編寫,如果邏輯一旦出錯就會拋exception了,解決這個的辦法之一就是在可能其沖突的SQL操作後面flush一下,防止後面的語句其沖突
同時flush的作用,也有提交大量數據時候清理緩存的作用

Ⅳ MySQL的log-bin被關閉了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和sync_binlog還有用嗎

1.准備工作
下載mysql的最新免安裝版本mysql-noinstall-5.1.53-win32.zip,解壓縮到相關目錄,如:d:\\ mysql-noinstall-5.1.53-win32。這個就是mysql的根目錄了。
2.配置
在根目錄下有幾個文件如下:
my-small.ini (這是針對一個小內存(〈= 64MB)的系統,MySQL 只會被時不時地用一下,很重要的是 mysqld 守護進程不會使用很多資源。)
my-medium.ini (這是針對一個小內存(32M- 64M)系統的,MySQL 扮演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或者當系統達到 128M 後 MySQL 被用來與其它程序(如一個 Web 伺服器)一起使用。)
my-large.ini (這是針對一個內存 = 512M 的大系統,系統主要運行 MySQL)
my-huge.ini (這是針對一個內存為 1G – 2G 的大系統,系統主要運行 MySQL)
my-innodb-heavy-4G.ini (這是一個針對 4G 內存系統(主要運行只有 InnoDB 表的 MySQL 並使用幾個連接數執行復雜的查詢)的 MySQL 配置文件例子)
對應自己的配置,自己選擇下,其他的就刪除吧。然後重命名成my.ini。編輯my.ini,在[mysqld]節點下增加如下幾句:
basedir= D:/mysql-noinstall-5.1.53-win32 #根目錄
datadir= D:/mysql-noinstall-5.1.53-win32/data #數據文件存放目錄
3.安裝服務
cmd:進入mysql的根目錄\bin:
mysqld --install MySQL
這樣用默認的 MySQL 為名稱添加了一個windows服務。要移除mysql服務:
mysqld –remove MySQL
設置服務為自動啟動:
sc config MySQL start= auto
4.啟動與關閉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md:
net start MySQL --啟動

Ⅵ SQLAlchemy 中的使用 flush 和 commit 有什麼區別

您好,提問者: commit是完全提交,commit執行之前會調用flush。 flush是刷新緩存中的內容,實時執行內存中的數據。 不同點: commit針對事物的。 flush針對緩存的。

Ⅶ 如何在 CentOS 7 上安裝 Percona Server

1.什麼是Percona,為什麼使用它
Percona是一個MySQL,MariaDB資料庫的開源替代品,它是MySQL的一個分支,相當多的改進和獨特的功能使得它比MYSQL更可靠,性能更強,速度更快,它與MYSQL完全兼容,你甚至可以在Oracle的MySQL與Percona之間使用復制。
在Percona中獨具特色的功能
分區適應哈希搜索
快速校驗演算法
緩沖池預載入
支持FlashCache
MySQL企業版和Percona中的特有功能
從不同的伺服器導入表
PAM認證
審計日誌
線程池
現在,你肯定很興奮地看到這些好的東西整合在一起,我們將告訴你如何安裝和對Percona Server做基本配置。
2. 備份你的資料庫
接下來,在命令行下使用SQL命令創建一個mydatabases.sql文件,來重建或恢復salesdb和employeedb資料庫,根據你的設置替換資料庫名稱,如果沒有安裝MySQL則跳過此步:
mysqlmp -u root -p --databases employeedb salesdb > mydatabases.sql

復制當前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沒有安裝MYSQL也可跳過:
cp my.cnf my.cnf.bkp

3.刪除之前的SQL伺服器
停止MYSQL/MariaDB,如果它們還在運行:
systemctl stop mysql.service

卸載MariaDB和MYSQL:
yum remove MariaDB-server MariaDB-client MariaDB-shared mysql mysql-server

移動重命名放在/var/lib/mysql當中的MariaDB文件。這比僅僅只是移除更為安全快速,這就像2級即時備份。:)
mv /var/lib/mysql /var/lib/mysql_mariadb

4.使用二進制包安裝Percona
你可以在眾多Percona安裝方法中選擇,在CentOS中使用Yum或者RPM包安裝通常是更好的主意,所以這些是本文介紹的方式,下載源文件編譯後安裝在本文中並沒有介紹。
從Yum倉庫中安裝:
首先,你需要設置Percona的Yum庫:
yum install http://www.percona.com/downloads/percona-release/redhat/0.1-3/percona-release-0.1-3.noarch.rpm

接下來安裝Percona:
yum install Percona-Server-client-56 Percona-Server-server-56

上面的命令安裝Percona的伺服器和客戶端、共享庫,可能需要Perl和Perl模塊,以及其他依賴的需要,如DBI::MySQL。如果這些尚未安裝,可能需要安裝更多的依賴包。
使用RPM包安裝:
我們可以使用wget命令下載所有的rpm包:
wget -r -l 1 -nd -A rpm -R "*devel*,*debuginfo*" \
http://www.percona.com/downloads/Percona-Server-5.5/Percona-Server-5.5.42-37.1/binary/redhat/7/x86_64/

使用rpm工具,一次性安裝所有的rpm包:
rpm -ivh Percona-Server-server-55-5.5.42-rel37.1.el7.x86_64.rpm \
Percona-Server-client-55-5.5.42-rel37.1.el7.x86_64.rpm \
Percona-Server-shared-55-5.5.42-rel37.1.el7.x86_64.rpm

注意在上面命令語句中最後的反斜杠'\'(只是為了換行方便)。如果您安裝單獨的軟體包,記住要解決依賴關系,在安裝客戶端之前要先安裝共享包,在安裝伺服器之前請先安裝客戶端。
5.配置Percona伺服器
恢復之前的配置
當我們從MariaDB遷移過來時,你可以將之前的my.cnf的備份文件恢復回來。
cp /etc/my.cnf.bkp /etc/my.cnf

創建一個新的my.cnf文件
如果你需要一個適合你需求的新的配置文件或者你並沒有備份配置文件,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通過簡單的幾步生成新的配置文件。
下面是Percona-server軟體包自帶的my.cnf文件
# Percona Server template configuration

[mysqld]
#
# Remove leading # and set to the amount of RAM for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 cache in MySQL. Start at 70% of total RAM for dedicated server, else 10%.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28M
#
# Remove leading # to turn on a very important data integrity option: logging
# changes to the binary log between backups.
# log_bin
#
# Remove leading # to set options mainly useful for reporting servers.
# The server defaults are faster for transactions and fast SELECTs.
# Adjust sizes as needed, experiment to find the optimal values.
# join_buffer_size = 128M
# sort_buffer_size = 2M
# read_rnd_buffer_size = 2M
datadir=/var/lib/mysql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 Disabling symbolic-links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ssorted security risks
symbolic-links=0

[mysqld_safe]
log-error=/var/log/mysqld.log
pid-file=/var/run/mysqld/mysqld.pid

根據你的需要配置好my.cnf後,就可以啟動該服務了:
systemctl restart mysql.service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它已經准備好執行SQL命令了,你可以用以下命令檢查它是否已經正常啟動:
mysql -u root -p -e 'SHOW VARIABLES LIKE "version_comment"'

如果你不能夠正常啟動它,你可以在/var/log/mysql/mysqld.log中查找原因,該文件可在my.cnf的[mysql_safe]的log-error中設置。
tail /var/log/mysql/mysqld.log

你也可以在/var/lib/mysql/文件夾下查找格式為[主機名].err的文件,就像下面這個例子:
tail /var/lib/mysql/centos7.err

如果還是沒找出原因,你可以試試strace:
yum install strace && systemctl stop mysql.service && strace -f -f mysqld_safe

上面的命令挺長的,輸出的結果也相對簡單,但絕大多數時候你都能找到無法啟動的原因。
6.保護你的數據
好了,你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已經准備好接收SQL查詢,但是把你寶貴的數據放在沒有最起碼安全保護的伺服器上並不可取,為了更為安全最好使用mysqlsecureinstall來安裝,這個工具可以幫助你刪除未使用的默認功能,並設置root的密碼,限制使用此用戶進行訪問。只需要在shell中執行該命令,並參照屏幕上的說明操作。
mysql_secure_install

7.還原備份
如果您參照之前的設置,現在你可以恢復資料庫,只需再用mysqlmp一次。
mysqlmp -u root -p < mydatabases.sql

恭喜你,你剛剛已經在你的CentOS上成功安裝了Percona,你的伺服器已經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你可以像使用MySQL一樣使用它,你的伺服器與它完全兼容。
總結
為了獲得更強的性能你需要對配置文件做大量的修改,但這里也有一些簡單的選項來提高機器的性能。當使用InnoDB引擎時,將innodbfileper_table設置為on,它將在一個文件中為每個表創建索引表,這意味著每個表都有它自己的索引文件,它使系統更強大和更容易維修。
可以修改innodbbufferpool_size選項,InnoDB應該有足夠的緩存池來應對你的數據集,大小應該為當前可用內存的70%到80%。
將innodb-flush-method設置為O_DIRECT,關閉寫入高速緩存,如果你使用了RAID,這可以提升性能,因為在底層已經完成了緩存操作。
如果你的數據並不是十分關鍵並且並不需要對資料庫事務正確執行的四個基本要素完全兼容,可以將innodbflushlogattrx_commit設置為2,這也能提升系統的性能。

Ⅷ 關於MYSQL配置文件中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疑問

這是關繫到事務日誌的一個參數,0或者2,只是定時的刷新到log buffer,

事務日誌..不知道你明白不..就是你說的也影響到更新數據的操作.但對正常的數據讀寫不會有影響...簡單來說..就是你事務提交了..,你就可以查到commit後的數據. 但這時並不一定寫入到磁碟了..可能在緩存..
這個參數也就是在commit的時候會有差異,如果為1,就每個事務提交就會要刷新到磁碟後才算提交完成....這種情況是保證了事務的acid,但性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為0或者2,只要commit了就算完成了...0和2的區別在於
0:當mysql掛了之後,可能會損失前一秒的事務信息
2:當mysql掛了之後,如果系統文件系統沒掛,不會有事務丟失

熱點內容
區塊鏈和元宇宙的關系 發布:2025-08-26 18:07:36 瀏覽:640
各公司投資元宇宙部署 發布:2025-08-26 18:06:46 瀏覽:221
區塊鏈如何感知修改 發布:2025-08-26 17:06:56 瀏覽:512
時創共贏區塊鏈 發布:2025-08-26 16:48:38 瀏覽:945
doge英雄聯盟表情包下載 發布:2025-08-26 15:53:51 瀏覽:527
中國區塊鏈CC 發布:2025-08-26 15:51:47 瀏覽:471
在元宇宙買頭像的外國明星 發布:2025-08-26 15:03:49 瀏覽:869
區塊鏈物聯網影響 發布:2025-08-26 14:58:50 瀏覽:208
金電聯行與區塊鏈 發布:2025-08-26 14:35:33 瀏覽:90
2021年元宇宙龍頭股 發布:2025-08-26 14:05:09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