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20利率
❶ 歐易1張eth等於多少u
2336usdt。以太幣是以太坊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eth等於2336usdt,這是2022年5月11日的兌換價格。eth與usdt的兌換價格是波動的,歷史價格波動之大令人咂舌。最低時可以到達20-30usdt,最高時接近5000usdt。
❷ eth2022年還能挖嗎
不能了,宣布退出改變ETH 1.0現行主網費用的EIP-1559提案尤其受關注,因為客觀上,這一更新將為無限發行的ETH帶來通縮效果。 EIP-1559提案將改進現有的手續費機制,用戶支付的基礎費用將不再被礦工收入囊中,而是被銷毀,這客觀上帶來了ETH的通縮效果;EIP-3529提案支持合約部署者主動清理合約,獲得Gas退款,這將減少網路擁堵,提升網路的穩定性;此外,EIP-3541將拒絕以0xEF位元組開頭的新地址,為以後的升級奠定基礎;EIP-3554提案則將難度炸彈延遲至 2021 年 12 月,2020退出。
拓展資料
1.以太坊「倫敦升級」既是對現行以太坊1.0網路存在的高費用、常擁堵等痛點過渡解決方案,也為未來以太坊升級到2.0做准備。以太坊1.0與2.0的合並將標志著PoW挖礦的終結,合並的上限時間不早於難度炸彈的開啟,但不晚於分片階段的開啟。現有的官方信息渠道顯示,難度炸彈將於今年12月開啟,分片階段將於明年年中開啟。因此,在一切計劃如期實施的前提下,PoW機制將在2022年上半年退出歷史舞台。從2015年開始研究以太坊向POS的轉換,並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2.0計劃。後來,進展非常緩慢。直到2020年各種defi項目的爆發,產業鏈上的天然氣成本從20-30gwei一度上升到500gwei以上。鏈條上的生態體驗非常差。最後,他不得不在2020年底0升級(階段0)啟動eth2。由於eth2.0已經被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有很多關於升級周期的分析文章。
2.一般認為升級大約需要2-3年的時間,因為POS和POW雙鏈會平行半年到一年來測試POS是否真的安全可靠。雙鏈在2022-2023年之前不會合並,以完全結束POW,保留POS。 然而,公告的突然加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礦商的意料。畢竟,持有硬幣和采礦機的人的心態是不同的。礦工對POS非常敏感,根據spark昨天發布的公告,要求以太坊官員再次澄清升級預期。甚至不要發送簡短的句子給非核心開發者,這會導致許多誤解。 人們總是認為eth20升級在技術上是非常復雜和巨大的,但現在我的解釋是,每個人都高估了升級的復雜性。我猜官方團隊已經基本掌握了核心要點。畢竟,ETH並不是第一隻吃POS共識的螃蟹。有許多例子可供參考。在過去,升級的進程是緩慢的。事實上,當局一直在遷就和照顧礦工的利益。他們直到去年才開始升級,然後含糊地宣布了升級計劃和時間表。今年,情況不對。其他家庭生態鏈發展迅速,如火如荼,手續費低,交易速度快,使用體驗普遍不佳
❸ POS挖礦收益利率是怎麼樣如何避免pos挖礦的風險
當你在銀行存款時,利息是由存款的金額和時間決定的,就像利息證明機制(POS)一樣。與pow挖礦相比,POS挖礦的優勢:降低了投資者的進入門檻,礦工和代幣持有者的利益一致,延遲時間短,確認速度快。然而,在隱私保護和投票治理機制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缺陷。
這也會導致在POS挖礦中的個人玩家存在許多短期行為的風險。
什麼是POS挖礦?POS挖礦利率是多少?POS挖礦目前年化收益是否超過50%?
PoS(Proof-of-Stake),中文稱權益證明機制,也稱股權證明機制,顧名思義,是根據投資者手上持幣的幣齡來決定挖礦成功的打包概率的共識機制。
幣齡=礦工質押的代幣總金額 *代幣持有時間
幣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持幣份額低、持有期限長的礦工(或投資者)的利益,增加了礦工惡意操縱打包概率的作惡成本。
可簡單理解,一個PoS代幣經濟生態就好比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Pos挖礦就像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決策,每一位礦工(持幣者)都是上市公司的股東。礦工爭奪的記帳權就像股票表決權一樣,礦工獲得記帳權的概率與股東表決權的份額(即礦工的表決權占總體表決權的比例)相似。礦工質押代幣的數量就是股東持股的數量。(可搜索:DDS分布式存儲生態社區)
根據質押代幣份額的大小不同,一些礦工是大股東,一些礦工是"小股東"或"少數股東"。
Pos挖礦也就像將質押的代幣存放在銀行一樣,銀行根據時間長短和存款金額支付利息。
目前,以EOS、Tezos、DDS生態代幣等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採用POS作為共識機制,ETH有從PoW(Proof-of-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轉變為PoS的計劃和准備。
如何避免pos挖礦的風險?
Pos挖礦仍然需要完善和改進,這就導致了pos挖礦的高風險。有效控制pos挖礦中的作惡行為必須滿足2/3以上的節點是誠實的大前提。一旦選舉被操縱,或者所選節點被"黑化",pos挖礦的收益將大大減少,風險和不確定性也會很大。
❹ 2020年以太坊價格預測是怎樣
以太坊以130美元的價格迎接2019年,同樣又以130美元的價格結束了2019年。這一年裡,以太坊起起伏伏,但最終它不多又不少地回到起點。
(2015年比特幣價格走勢)
那一年,比特幣在接近年底的時候終於走出方向,而在當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它表現平平無奇,雖然有漲有跌,但價格仍維持在同一水平線。
那麼,以太坊的2020年會走出比特幣2016年那樣的行情嗎?
這兩個年份有些相似,都是「減半」的一年,也都是距離上一次高點的兩年後,同樣也都是被期待走出暴漲行情的一年。
況且當下的以太坊還有著與2015年的比特幣類似的錯覺。就像當年比特幣經歷支付需求落空一樣,以太坊上的IC0項目成為熊市期間的負擔,項目方們可以毫無顧慮地拋售那些靠IC0得來的ETH。
和中本聰的比特幣一樣,V神對網路可擴展性的願景已經卡了幾年而不是幾個月,但在別的領域,它們反而變得越來越有看頭。
一、外在是區塊鏈,內在是Defi
區塊鏈興起於2014年,但在2016年以更快的速度崛起,這也是比特幣能在2017年起飛的一大原因。
以太坊的推出可能也帶動了比特幣,因為最初你需要購買BTC來獲得ETH。
然而,由於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它並不需要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網路來實現一個新發明。相反,任何可編碼的東西都可以用ETH來編碼,包括有些原始但完全可以自動化的銀行。
例如,其中一個案例就是,去中心化銀行MakerDAO所發行的穩定幣DAI,它提供的活期利率已經達到銀行的10倍(一般而言,銀行的活期利率在3%左右)。
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傳統銀行缺乏優勢,因為他們有辦公室、有想要豐厚獎金的員工等等成本,而這些成本顯然是由銀行用戶支付的。而所有的這些,在以太坊上都被極其廉價的代碼所取代。
就目前而言,這項發明還很年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這種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也已經被普遍證實具有可行性。
二、從Defi到技術革命
有些智能合約非常復雜,例如,要創建DAI合約,你要放入ETH,管理抵押品、對沖、套利、創建代碼價格管理策略,基本上是要做你自己的銀行。
但從終端用戶的角度來看,大家不必關心這么多。你需要知道的只是:合約是否被黑客入侵,如果沒有,它運行了多長時間?
這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衡量安全的辦法,但相對而言,它是一個可以用技術水平來量化風險的有效方式。你無需費心管理抵押品,只需要用ETH換成DAI,就能賺取儲蓄。
假設你有10萬美元的存款,你認為股票價格可能太高,或者認為美元會走強,或者僅僅只是想有一些又快又方便的理財儲蓄。
最後一種情況的辦法就是放在銀行存活期,但如果你真的這么做了,你會因為通貨膨脹而損失錢,因為很多地方的銀行利率極低,能給的活期儲蓄賬戶的利息基本上是0%。
但如果放在DAI這樣的去中心化銀行體系,卻能獲得4%的儲蓄利息。人們要做的僅僅是先購買ETH,然後換成DAI。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么做的人多了,就間接地推動了以太坊價格上漲。因此,明智的做法是保留一部分ETH,而不是全部都變成DAI。通過這一個例子,你或許可以想像出未來以太坊的發展方向。
三、2020年,ETH會崛起嗎?
如果你將以太坊看作是通向全新DEFI領域的大門,那麼目前它的價值就存在低估的可能。
就像多頭情緒高漲,會與現實脫節一樣,空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空頭往往可以給出很多下跌的原因,但目前來看,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原因之外,我們還不清楚以太坊未來還會有什麼負面。
是的,升級總是被推遲,因為過於復雜,或者別的原因,你甚至不確定最終是否會發布。
是的,與比特幣開發者一樣,以太坊開發者也會因為糟糕的溝通技巧和對「投資者」的輕視而變得傲慢,有些人甚至已經離開,從而拖慢了進展。
以太坊缺乏明確的貨幣政策——話雖如此,但以太坊目的是將通脹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
IC0項目們賣了又賣,很多項目毫無成果,進度一拖再拖,說它們半去中心化也不為過。
在這兩年熊市裡,這些缺點都浮出水面,而且還不止這些,但走到最後,以太坊仍有130美元的價格。
這可能意味著所有的負面因素都已被消化,市場仍然認為,甚至是非常頑固地認為,它至少還值130美元。
如果沒有進一步下跌,大概就意味著它必須上漲,因為在熊市期間,許多潛在的利好因素、升級發展都被忽視了。
雖說Defi看起來只是一個領域,但它可以通過大量的應用程序,緩慢地、逐步地使更多的金融服務自動化,最終推動銀行和其他金融實體的發展。
此外,升級的延遲已經反映在價格上,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其他的既定因素是否也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例如,市場真的相信以太坊的通貨膨脹率會降至接近於零甚至負值嗎?
通過PoS獲得利息的潛在需求是否已經反映在數字資產的價格中?一旦PoS退出市場,被鎖定的ETH會怎樣?將 ETH 1.x(現有以太坊平台協議升級集合的名稱)轉換成POS的分片機制有何新計劃?
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很多問題,但要知道,以太坊在去年早些時候曾被宣告死亡,它卻走到了今天。
所以,它還有再次崛起的機會,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很多目標,還有更多目標等著去實現,同時,它創造了很多新觀念(例如Defi),有的已經落地,有的才剛剛啟動。
至於估值,如果我們僅僅只談一個方面,比如替代某些銀行服務,哪怕只有20%的機會,哪怕只獲得1%的市場份額,這仍然是一個價值萬億的事情。
就像達爾文曾說的:「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❺ 如何看待以太坊ETH2.0
對於1559引入gas費燃燒模式,固然會迎合某些人追逐所謂通縮的口味,但是其背後的動機,卻不得不說,是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會進一步推進PoS以至ETH 2.0的戰略思維。
現在以太坊引入燃燒機制,對沖了區塊獎勵的發行,因此我們會覺得這個機制讓以太坊變得更硬了。但是,以太坊燃燒銷毀的是存量S。存量S的持續消耗會減少硬度(類似於電子工業消耗黃金儲量),讓增量的沖擊變大,不利於幣值的穩定。
介紹
眾所周知,以太坊是沒有固定可預期的貨幣政策的,這是一種最糟糕的貨幣政策(從博弈論的角度講)。在1559實施後,增量F假設為固定的區塊獎勵,除非Vitalik和基金會決定變更它。
那麼,恆定增量的情況下持續消耗存量,將使得以太坊的抗沖擊能力下降,幣值更不穩定,波動性更大,從而更加不適合於作為價值存儲。
❻ 以太坊和幣安幣哪個好
新浪新聞
幣金所:全面對標以太坊,BNB已然崛起
08.0210:10
關注
幣安幣(BNB)是由幣安發行的代幣,最初(2017年7月)是基於以太坊Ethereum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2億個,每個季度根據幣安平台當季交易量對BNB進行銷毀,銷毀記錄將會第一時間公布,用戶可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詢,確保公開透明,直至銷毀到總量為1億個BNB幣為止。
BNB是最近幾年價格增長最快的加密貨幣,甚至超過以太坊。今天我帶大家全面地了解BNB的發展,布局,生態和價值。
打開新浪新聞
BNB依託幣安交易所,先看看幣安交易所的一些數據。
幣安英文「 Binance」的名字基於單字binary(二進制)和finance(金融)的組合。 2018年初以來,幣安在交易量方面被認為是全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自官方的最新數據顯示:幣安交易平台24小時交易量 760億美元,加密貨幣已上線600+,信賴幣安的注冊用戶9000萬,最低交易手續費<0.10%,
幣安的創辦人是趙長鵬,是一位加拿大籍華人企業家。2013年,開始瞄準密碼貨幣, 2014年,賣掉了上海的房子,全倉投入Bitcoin。2017年,離開OKCoin,成立自己的公司幣安並擔任首席執行官。2021年12月,趙長鵬憑藉900億美元(約合5733億元人民幣)的身價超過原先榜單第一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成為華人首富,並躋身全球10大富豪之列。2022年Bitcoin價格來到2020年12月以來的低點,趙長鵬財產一夕蒸發856億美元。
打開新浪新聞
BNB最開始的價值依託來源:抵扣手續費和回購機制
1.優惠抵扣幣安平台交易手續費。在幣安平台上參與交易的用戶,無論交易何種代幣,在需支付交易手續費時,如持有足額BNB,系統會對所需支付的手續費進行打折優惠,並按當時市值折算出等值BNB數量,使用BNB完成手續費的支付。折扣率50%、25%、12.5%、6.75%以及無折扣。
2.回購機制。每個季度將幣安平台當季凈利潤的20%用於回購BNB,回購的BNB直接銷毀,回購記錄將會第一時間公布,用戶可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詢,確保公開透明,直至銷毀到總量為1億個BNB為止。
BNB價值升級:Binance Launchpad幣安版以太坊
幣安在2019年上線過幣安鏈(仿EOS鏈,非幣安智能鏈),但是效果一般,用戶不多。Binance Launchpad是幣安推出的區塊鏈資產發行平台。幣安Launchpad是一個代幣發行平台,目的是幫助區塊鏈項目籌集資金,你可以簡單的把它類比為以太坊發幣平台。但Launchpad也有不同,它憑借幣安在數字資產交易與區塊鏈領域的資源優勢,可以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幫助其提高在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影響力。
對於幣安來說,幣安Launchpad的存在,在不斷製造夢想,賦能世界之時,也給予數字貨幣市場極大的活力,對於BNB的持有者來說,每一次Launchpad的開啟,都是BNB上漲的動力,都推動BNB的持有和價格上漲。幣安現在不僅僅是一個交易所,更是形成了一個區塊鏈生態。從Binance Lab投資孵化項目,然後在Launchpad進行私募,最後上線幣安交易所,完全的一站式服務。
BNB價值大爆發階段:BNB幣安智能鏈崛起(BEP-20)(官方已改名為BNB Chain)
2020年是DeFi發作的元年,隨著Uniswap、MakerDAO、Compound等去中心化項目完全在區塊鏈網路上的部署和運行,人們或許第一次真正明白了「去中心化」帶來的改變,隨之而來的,以太坊區塊鏈網路數據量的極速擴大,以及極其高昂的生意手續費。DeFi雖始於以太坊公鏈但在這種高昂的手續費壓榨下,也確實從某種程度上對DeFi的生長發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動輒幾十美元(成百上千人民幣)的手續費,直接打消了散戶們介入DeFi的想法,以至於一段時間內DeFi只是以太坊大戶,機構的生財工具。
趙長鵬敏銳地感受到了機會,通過Fork以太坊代碼再稍加改變快速推出了幣安智能鏈,同時也為眾多國產公鏈的轉型做了導向,包括火幣生態鏈(Heco)、OKX的OEC,通常都包羅三個特點:
1.都有智能合約功效,項目方能夠基於智能合約開發完全在區塊鏈網路上應用的項目;
2.都能無縫對接以太坊虛擬機EVM,這一點可以明白為為基於以太坊網路開發的項目方更利便地實現項目轉移;
3.都有跨鏈功效,實現資產在多個鏈上的轉移。
幣安智能鏈而相對以太坊公鏈具有的殺傷級優勢在於出塊速率更快,數據處置量更大,以及極其低廉的手續費。用戶可以將以太坊的私鑰導入迅速生成幣安智能鏈錢包,地址一模一樣,玩法和習慣也和以太坊一樣。
幣安智能鏈增強了與眾多以太坊生態下DeFi項目的互動,同時激勵更多的項目方在幣安智能鏈的舉行項目開發,最主要的是藉助低廉手續費為散戶們極大降低了介入門檻後,直接盤活了DeFi生態的第二輪生長。前不久BSC(幣安智能鏈)更名為BNB Chain。不變的是,BNB Chain仍然是一個社區驅動、開源且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 BNB Chain生態系統協調員SamyKarim表示,「BNB Chain將支持包括GameFi、SocialFi和元宇宙等在內的大規模應用。從單鏈到多鏈,BNB Chain改進了擴展解決方案,並將原BSC的驗證節點從21個擴展到41個。」
PancakeSwap是幣安智能鏈最大型的自動化做市商(AMM),就像Uniswap及SushiSwap般,用戶可在PancakeSwap換取各種代幣。Venus是一個建立在BSC上的借貸協定,類似以太坊的Compound或Aave,是一個去中心化金融市場,可讓用戶以演算化利率借入或借出BEP-20代幣。
所以,以太坊有的DeFi功能,幣安智能鏈也開發了一套;以太坊有EIP1559鏈上銷毀,幣安智能鏈則有BEP-95,銷毀幣安智能鏈(BSC)中部分作為燃料費的BNB。以太坊有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幣安也有自建的NFT交易平台;當然幣安還有其他的一些:如慈善,支付等業務。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就是投人。從一些公開的新聞,CZ推特,采訪當中,我認為趙長鵬這個人還是相當可靠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平台有資金,有用戶,有技術,能抓住每一波熱點和大趨勢,我非常看好幣安幣,你覺得呢?
❼ eth挖兩個小時收益多少
官網地址
大家好,今天鏈應用來為大家關於eth計算收益(ETH算力收益計算)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370天收益率為29.94元,即每月20.08美元,按照eth的實時價值計算為898.2元。
2.一個70年代的人,一天賺20.17元。
3.按照ETH的實時幣價,一個月可以挖到0.06個Ethereum,價值605元。
4.一個2060年代的人每天的收入是19.64元。
5.ETH2.0時代最起碼還需要幾年時間來沉澱,也就是說ETH RX580-8G-8卡顯卡礦機最少也可以挖兩至三年,按照兩年的ETH收益來算:0.19*730=140個ETH。
6.再加上每天礦機贈送的平台幣6000個/台,十台就是60000個平台幣。
以上就是鏈應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eth計算收益(ETH算力收益計算)解答,如果還有其他的疑問,請繼續關注鏈應用
本文由鏈應用發布,不代表鏈應用立場,轉載聯系作者並註明出處:https://www.xiangboz.cn/jiaoyi/7992.html
chia幣現在多少錢一個幣(哪裡能買chia幣)
« 上一篇
luna幣今日實時行情幣幣
❽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區別 比特幣和以太坊有啥區別
1 、定位不同:以太坊是員工投資開發的一個平台,比特幣是點到點支付平台,處理付款等一些問題;
2 、 發行量:以太坊是不限量發行;比特幣發行總產量是 2100 萬,每四年就遞減;
3 、 交易方法:以太坊挖幣均值時長為 20 秒,以 Gas 為 單位去指定的地區交易;比特幣挖礦均值時長是 十分鍾,以 Satosh 作為單位進行隨意交易;
4 、交易花費:以太坊的交易利率遠遠小於比特幣的交易利率。
以上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區別相關內容。
什麼叫以太坊
2015 年 7 月以太坊全面啟動,以太坊提供了最高的 、最真正的開放性軟體,供用戶在上面開發設計各種的 app 。以太坊將智能合約和核心軟體搭建起來並 執行的,以避免第三方的阻攔、詐騙、操縱或影響。以太坊內置計算機語言。這類語言在數字貨幣上運作,容許開發者搭建和運作分布式架構程序。以太坊的潛在使用范疇十分的廣,由設備上的加密動態口令來支撐 。以太坊的意義取決於其能和其它加密貨幣以同樣的交易方法進行貨幣交易,在以太坊互聯網上運作 app 。本文主要寫的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❾ 一文讀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這幾天一直在看關於ETH倫敦升級方面的資料,簡單的聊一下,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無論是投資機構、區塊鏈應用開發者、礦機商,還是個人投資者、硬體供應商、 游戲 行業從業者等等,提起以太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
一方面取決於以太坊代幣 ETH 本身的造富效應。從 2014 年首次發行以來,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 7400 倍。
另一方面,以太坊作為應用最廣泛的去中心應用編程平台,引來無數開發者在其之上開發應用。這些應用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伴隨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蓬勃發展,也給 ETH 帶來了更多使用者。
隨著「倫敦升級計劃」臨近,ETH 再次聚集所有人的關注目光。
以太坊 2.0 到底是什麼?包含哪些升級?目前進展如何?
以太坊 2.0 到來,會對現有以太坊生態的去中心化應用產生哪些影響?
ETH 是否值得持續投資?看完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如果將搭建應用比作造房子,那麼以太坊就提供了牆面、屋頂、地板等模塊,用戶只需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應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以太坊的出現,迅速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進入以太坊的世界編寫出各類去中心應用,極大豐富人們對去中心應用場景的需求。
以太坊應用開發模型示意
以太坊與ETH
現有市場的加密貨幣,只是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某一場景下的單一代幣。
以太坊也不例外,它的完整項目名稱是「下一代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Ether(以太幣)是其原生加密貨幣,簡稱 ETH。
ETH 除了可以用來與各種類型數字資產之間進行有效交換,還提供支付交易費用的機制,即我們現在做鏈上操作時所支付的 GAS 費用。GAS 費用機制的出現,即保護了以太坊網路上創建的應用不會被惡意程序隨意濫用,又因為 GAS 收入歸礦工所有,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以太坊網路的記賬當中成為礦工,進一步維護了以太坊網路安全與生態發展。
與 BTC 不同的是,ETH 並沒有採用 SHA256 挖礦演算法,避免了整個挖礦生態出現由 ASIC(專用集成電路)礦機主導以至於大部分算力被中心化機構控制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以太坊最初採用的是 PoW(Proof of Work)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人們需要通過工作量證明以獲取手續費回報。我們經常聽說礦工使用顯卡挖礦,他們做的就是 POW 工作量證明。顯卡越多,算力越大,那麼工作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當前,整個以太坊網路的總算力大約為 870.26 TH/s,用我們熟悉的消費級顯卡來對比,英偉達 RTX 3080 的顯卡算力大約為 92-93 MH/s,以太坊網路相當於 936 萬張 3080 顯卡算力的總和。
以太坊白皮書內非常明確提到之後會將 PoW 工作證明的賬本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的賬本機制。
ETH經濟模型
與 BTC 總量 2100 萬枚不同,ETH 的總量並沒有做上限,而是在首次預售的 ETH 數量基礎上每年增發,增發數量為 0.26x(x 為發售總量)。
但也不用擔心 ETH 會無限通脹下去,長期來看,每年增發幣的數量與每年因死亡或者粗心原因遺失幣的數量大致相同,ETH 的「貨幣供應增長率」是趨近於零的。
ETH 分配模型包含早期購買者,早期貢獻值,長期捐贈與礦工收益,具體分配比例如下表。
現在每年將有 60,102,216 * 0.26 = 15,626,576 個 ETH 被礦工挖出,轉成 PoS 後,每年產出的 ETH 將減少。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 ETH 總量約為 116,898,848 枚,總市值約為 2759 億美元。
以太坊發展歷程
1. 邊境階段(2015年):上線後不久進行了第一次分叉,調整未來挖礦的難度。此版本處於實驗階段,技術並未成熟,最初只能讓少部分開發者參與挖礦,智能合約也僅面向開發者開發應用使用,並沒有用戶參與,以太坊網路處於萌芽期。
邊境階段 ETH 價格:1.24 美元。
2. 家園階段(2016年):以太坊主網於 2016 年 3 月進行了第二次分叉,發布了第一個穩定版本。此版本是第一個成熟的正式版本,採用 100% PoW 證明,引入難度炸彈,隨著區塊鏈數量的增加,挖礦難度呈指數增長,網路的性能大幅提升,以太坊項目也進入到快速成長期。在」家園「版本里,還發生了著名的」The DAO 攻擊事件「,以太坊被社區投票硬分叉為以太坊(ETH)與以太經典(ETC)兩條鏈,V 神站在了 ETH 這邊。
家園階段 ETH 價格:12.50 美元。
3. 都會階段(2017~2019年):都會的開發又分為三個階段,升級分成了三次分叉,分別是 2017 年 10 月的「拜占庭」、2019 年 2 月底的「君士坦丁堡「、以及 2019 年 12 月的「伊斯坦布爾」。這些升級主要改善智能合約的編寫、提高安全性、加入難度炸彈以及一些核心架構的修改,以協助未來從工作量證明轉至權益證明。
在都會階段,以太坊網路正式顯現出其威力,正式進入成熟期。智能合約讓不同鏈上的加密貨幣可以互相交易,ERC-20 也在 2017 代幣發行的標准,成千上萬個項目在以太坊網路進行募資,被稱作「首次代幣發行(ICO)」,相信很多幣圈的老人都是被當時 ICO 造富效應帶進來的。到 2019 年,隨著DeFi 生態的崛起,金融產品正式成為以太鏈上最大的產業。
都會階段 ETH 價格:151.06 美元。
4. 寧靜階段(2020-2023年):與都會分三階段開發相同,寧靜階段目前預計分成三次分叉:柏林(已完成)、倫敦(即將到來)、以及後面的第三次分叉。「寧靜」階段又稱為「以太坊 2.0」,是項目的最終階段,以太坊將從工作量證明方式正式轉向權益證明,並開發第二層擴容方案,提高整個網路的運行效率。
寧靜階段可以說是以太坊網路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說前個三階段只是讓以太坊的願景展現的實驗平台,寧靜階段之後的以太坊,將正式成為完全體,不僅有完備的生態應用,超級快的處理速度,眾多網路協同發展,而且 PoS 機制會非常節約能源,真正代表了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
寧靜階段 ETH 價格:2021 年 4 月 15 日完成的柏林階段,當天價格為 2454 美元。
即將到來的倫敦協議升級
以太坊生態
以太坊的生態發展,從屬性劃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以太坊網路生態應用建設,二是以太坊網路擴容建設。兩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應用需要更健壯強大的網路作為承載,網路需要功能完善的應用場景服務用戶。
先說應用生態,以太坊的生態我們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去中心化自製組織(DAO)生態
什麼是去中心化自製組織?還是以我們熟悉的比特幣舉例:比特幣目前市值七千多億美金,在全球資產市值類排名第九,但比特幣並不是某一公司發布的產品,也沒有特定公司組織招聘人員進行維護。比特幣現有的一切,都源於比特幣持有者、比特幣礦工自發形成的分布式組織,他們通過投票方式規劃比特幣發展路線,自發參與維護比特幣程序與網路 —這僅僅因為只要擁有比特幣,所有人都是比特幣網路建設中的受益者,一切維護都源於自身的利益關系。
比特幣的發明與成功運行,突破了由荷蘭人創建、至今流行 400 多年的公司商業架構,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無組織架構的、全球分布式的商業模式,這就是 DAO。
再說回以太坊,以太坊的 DAO 可以由智能合約編寫,用戶自定義應用場景。簡單說就是我們規定出程序執行條件與執行范圍,真實世界裡只要觸發設定好的條件,程序就會自動執行運行,且所有過程都會在以太坊的網路上進行去中心化公開驗證,不需要經過人工或者任何第三方組織機構確認。
以太坊 DAO 生態演化出許多商業場景,有慈善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開透明的捐款與使用機制,有風投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平分配的風險基金。
以太坊生態的很多項目都採用 DAO 自治,代表項目有:Uniswap,AAVE,MakerDAO,Compound,Decred,Dash 等。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
在傳統商業世界裡,我們如果需要借錢、存錢,或者買某一公司股票,或者做企業貸款、融資,只要是進行金融活動,總離不開與銀行、證券機構、會計事務所這些金融機構打交道。
而在去中心的世界裡,區塊鏈本質就是集合所有人交易記錄且公開的大賬本,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追溯到每一個錢包地址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查詢到任意一個錢包地址的余額信息,從而對錢包地址里的資產做評估。
舉個例子:全世界個人貸款最貴的國家是印度,印度的年輕人房貸利率目前是 8.8%,最高曾經到過 20%;與此對應,全世界個人存款利率最低的國家是日本,日本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消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銀行存款利率是負值,日本人在銀行存款不僅沒有利息,還要給銀行交保管費。理論上,如果日本人將自己的存款借與印度人,雙方都能獲得利益最大化,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很難發生。一是每個國家都有外匯管制,日本人的錢並不容易能給到印度人,二是印度人的信用如何日本人也不好評估,大家沒有統一標准,萬一借出去的錢無法歸還,不能沒了收益還要蒙受損失。
但在去中心的世界裡,這樣的事情就簡單的多。
如果印度人的錢包地址里有比特幣,我們就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印度人將自己的比特幣質押進去,根據比特幣當時的價格,系統自動給印度人一個授信額度,印度人就可以拿著這個額度去和日本人借款,並規定好還款的周期與利率。如果印度人違約,合約自動將印度人質押進去的比特幣扣除,優先保障日本的權利,這樣,日本人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放心享受收益,印度人也有了更多的款項做為流動資金。
這個例子就是去中心金融的簡單應用,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參與 DEFI 挖礦是質押理財的原理 —— 當然真正應用實現演算法與場景要復雜的多。
DEFI 根據場景不同,又可以分為很多賽道,比如穩定幣、預言機、AMM 交易所、衍生品、聚合器等等。
DEFI 代表項目有:Dai,Augur,Chainlink,WBTC,0x,Balance,Liquity 等。
3. 非同質化代幣(NFT)生態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只有達·芬奇的原版可以展覽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哪怕現代的技術可以無比精細地復刻出來,仿品都不具備原版的收藏價值。
這就是 NFT 的應用場景。NFT是我們可以用來表示獨特物品所有權的代幣,它們讓我們將藝術品、收藏品甚至房地產等現實事物唯一代幣化。雖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復制,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鏈上可以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相比現實中實物版權、物權的雙重交割相比,NFT 只需要交割描述此物品的唯一代幣。NFT 作品往往存儲在如 IPFS 這樣的分布式存儲網路里,隨用隨取,永不丟失,加之交割簡單方便,很快吸引了大量玩家與投資者收藏轉賣,NFT 出現也給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收入模式。
類似 DEFI 生態,NFT 生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也產生了不同賽道,目前比較火熱的賽道有 NFT 交易平台,NFT 游戲 平台,NFT 藝術品平台, NFT 與 DEFI 結合在一起的金融平台。
NFT 代表項目有:CryptoKitties,CryptoPunks,Meebits,Opensea,Rally,Axie Infinity,Enjin Coin,The Sandbox 等。
4. 標准代幣協議(ERC-20)生態
與 NFT 非同質化代幣所對應的,就是同質化代幣。比如我們使用的人民幣就是一種同質化代幣,我們可以用人民幣進行價值交換,即使序號不同也不影響其價值,如果面額相同,不同的鈔票序號對持有者來說沒有區別。
BTC,ETH 和所有我們熟知的加密貨幣,都屬於同質化代幣。同種類的一個比特幣和另一個比特幣沒有任何區別,規格相同,具有統一性。在交易中,只需關注代幣交接的數量即可,其價值可能會根據交換的時間間隔而改變,但其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以太坊的 ERC-20 就是定義這種代幣的標准協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ERC-20 協議,通過幾行代碼,發布自己在以太坊網路上的加密貨幣。
現在,以太坊網路上運行的代幣種類有上百萬個,上邊提到的項目,大多也在以太坊網路中發布了自己的同質化代幣。
ERC-20 代表項目有:USDT,USDC,WBTC 等。
以太坊網路擴容性
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即無論何種方法,我們都無法同時達到可擴展、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我們要去中心化和安全,就需要更多有節點參與網路進行驗證,從而導致驗證人增多、網路效率降低,擴展性下降。網路性能建設就是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用數據舉例,目前比特幣可處理轉賬 7 筆 / 秒,以太坊是 25 筆 / 秒,而 VISA 平均為 4500 筆 / 秒,峰值則達每秒上萬筆。這種業務處理能力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吞吐量」的差距。而想要提高吞吐量,則需要擴展區塊鏈的業務處理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擴展性。
根據優化方法不同,以太坊網路性能擴容方案可以分為:
1. Layer 1 鏈上擴展,所有交易都保留在以太坊上的擴展解決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鏈上擴展的本質還是改進以太坊主鏈本身,使整個系統擁有更高的拓展性與運行效率。一般的方法有兩種,要麼改變共識協議,比如 ETH 將從 PoW 轉變為 PoS;要麼使用分片技術,優化方法使網路具有更高效率。
2. Layer 2 鏈下擴展,在以太坊協議之上分層單獨做各場景解決方案,具有更好的擴展性。
鏈下擴展可以理解為把計算、交易等業務處理場景拿到以太坊主鏈之外計算,最後將計算好的結果傳回主鏈,主鏈只反映最終的結果而不用管過程,這樣,無論多麼復雜的應用都不會對主鏈產生影響。
我們並不需要明白具體技術實現,只需知道:相比 Layer 1 方案,Layer 2 方案網路不會干擾底層區塊鏈協議,可以替 Layer 1 承擔大部分計算工作,從而降低主網路的負擔提高網路業務處理效率,是目前公認比較好的擴容方案。
以太坊2.0
終於講到以太坊 2.0,回到主題。
通過回顧以太坊的發展 歷史 ,以太坊 2.0 並不是新項目,它只是以太坊開發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它將由整個以太坊生態多個團隊協同完成,目標是使以太坊更具可擴展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續,最終成為主流並為全人類服務。
ETH2建設目標:
1. 更具可擴展性。每秒支持 1000 次交易,以使應用程序使用起來更快、更便宜。
2. 更安全。以太坊變得更加安全,以抵禦所有形式的攻擊。
3. 更可持續。提高網路性能的同時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護環境。
最重要的變化,ETH2 將從 ETH1 使用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機制。不再以算力做為驗證方式,而是通過質押加密貨幣的數量做為驗證手段。礦工不需要顯卡也能挖礦,既節省了時間成本與電力成本,又提高了 ETH 的利用率,非常類似錢存在銀行獲得利息。
ETH2 主要使用的技術是分片分層技術實現整個網路擴容。
ETH2 升級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 階段0(正在進行):信標鏈的創建與合並。信標鏈是 ETH2 的主鏈,如同人類的大腦,是 ETH2 得以運行的基礎。
2. 階段1(預計2022年):分片鏈的創建與應用。當信標鏈與 ETH1 合並完成後,就進入分片鏈的開發階段。分片鏈可以理解為將 ETH2 主鏈的整塊數據按一定規則拆分存放,單獨建立新鏈處理,用來分擔主鏈上的數據壓力,目前規劃是建立 64 條分片鏈。
舉個例子,從北京到上海,原來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條公路,所有的車輛都需要在上邊運行,就會非常擁擠;現在通過分片技術,多出來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分流的車輛同時到達速度更快,這就是分片鏈起到的作用。
分片鏈與主鏈交互示意圖
3. 階段2(預計2023年):整個網路功能的融合。到了此階段,整個系統的功能全面開始融合,分片鏈的功能會更加強大,新的處理機制開始支持賬戶、智能合約、開發工具的創建,新的生態應用等。
此階段是以太坊網路的最終形態,網路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態應用全面爆發。但要服務全人類,ETH2 每秒 1000 次的交易效率顯然還是遠遠不夠,以太坊也會為它的目標持續優化下去。
ETH2對於大家有什麼影響?
1. 對於以太坊生態開發者。ETH2 在部署應用的時候,是需要選擇應用在哪條分片網路進行部署,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跨分片通信不同步,這就意味著開發者需要根據自己發展計劃做不同的組合。
2. 對與 ETH 持幣者。ETH2 與 ETH1 數據完全同步,代幣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你可以繼續使用現在的錢包地址繼續持有 ETH。
3. 對於礦工。雖然 PoW 與 PoS 還會並行一段時間,可以預計的 PoW 礦機的產出會越來越少,應該開始減少 PoW 礦機的投資,開始轉向 PoS 機制。
4. 對於用戶。ETH2 速度更快,交易手續費更低,網路體驗會非常好,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 Dapp 部署在不同的分片網路上,可能需要手動選擇應用的網路選項。
ETH是否值得投資?
ETH 是除了 BTC 以外市場的風向標,明確了解 ETH2 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其他區塊鏈項目,理解二級市場。
簡單總結幾個點吧:
1. 通過以太坊的項目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比特幣之後,以太坊項目的發展史就是目前區塊鏈應用生態的發展史。無論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還是代幣、合約、協議生態,其實在以太坊發布白皮書時已有預見,後來出現的項目,都是圍繞以太坊做驗證。
2.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里,只有 V 神還在為以太坊事業做貢獻,但這並不影響以以太坊繁榮發展。以太坊初始團隊只是創建了它,後續的發展是社區、開發者、礦工與用戶共同建立的結果,現在的以太坊早已不是某一個人的思維,它是所有以太坊生態參與者共同的結晶,它屬於全人類。
3. 以太坊在過去的幾年一直沿著既定的開發軌跡發展,雖然中途一度出現過危機,以太坊「被死亡」了好幾百次,以太坊還是頑強的發展下來,並且擁有了繁榮生態。ETH2 還要兩三年時間才能落地,中間也充滿變數,比如其他的公鏈搶佔先機,但可以預見,ETH2 後的以太坊會更加健壯。
4. 不要在抱有任何 BTC 會死亡,區塊鏈行業會消失這樣的偽命題。BTC、ETH 讓我們看到了突破原有公司組織架構,一種全新無組織架構的商業模式存在,這種商業模式顯然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需求,無論項目地發起團隊在不在,無論各國政府如何打壓,只要技術對人類有貢獻,就會由人員自發組織維護,區塊鏈技術是革命。
5. ETH2 的上線,短期看 PoW 獎勵與 PoS 獎勵並行,可能會讓 ETH 總通脹率短期內飆升,長期看 ETH 通脹率始終保持平衡。加上 ETH 本身的生態與應用場景,ETH是值得投資的,目前看不到有其他公鏈代替以太坊公鏈的可能性,ETH2 的上線,甚至會對其他公鏈造成「虹吸效應」,萬鏈歸一。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