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承保應用
『壹』 保險科技ABCD:改變產品設計、營銷分銷、承保理賠的科技力量
在保險科技的四大支柱中,AI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各自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全面重塑保險產品的設計、營銷、承保和理賠流程,顯著提升了行業的效率和用戶體驗。
AI人工智慧在營銷和核保理賠環節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通過智能機器人,保險公司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實現高效的獲客和用戶成長。智能機器人不僅能夠提供24小時在線咨詢服務,根據用戶輸入的信息推薦合適的保險產品,幫助理解復雜的保險條款,還能解決櫃面運營的低效問題,如辦理基本信息變更、保單查詢、保險金給付、保單貸款等。人工智慧還賦能代理人體系,從面試、培訓到展業的多個場景,都得到了有效的支持。
區塊鏈技術在產品和承保理賠方面提供了解決方案。它解決了產品趨同性問題,通過消除用戶對數據濫用的擔憂,增強了用戶信任,同時也促進了數據共享的安全性,有助於更廣泛和深入的產品開發。區塊鏈技術如陽光保險的航空意外險卡單、眾安保險的步步雞通證和人保的「區塊鏈+養牛保險」,通過生物識別、圖像識別和文本識別等技術,實現數據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提升了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雲計算在產品、營銷、承保理賠和備災等多個維度賦能保險價值鏈。它加速了互聯網保險產品的開發、上線和迭代,提高了精算效率。雲計算支持快速對接分銷渠道,增強了營銷能力。在承保理賠環節,雲計算的資源彈性伸縮特性提高了業務的穩定性和運營效率。同時,基於平安雲的容災解決方案,滿足了保險行業在不同層面的數據和應用需求。
大數據技術在產品、銷售和承保理賠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收集整合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的數據,大數據助力產品創新,如航延險、酒店退訂險、寵物責任險等。在銷售方面,大數據技術整合了多渠道的用戶數據,構建了用戶畫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提升了營銷效果。在承保理賠中,大數據用於風險預測模型和騙保識別,通過事前的異常值檢測和事後的賠付事件分析,有效地預防和識別欺詐行為。
保險科技通過上述四大支柱的融合應用,不僅優化了傳統保險業務流程,還推動了產品的創新和營銷模式的變革,為保險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和盈利模式。未來,保險科技將繼續在盈利模式、業務形態、資產負債、信貸關系和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續優化,為保險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持續的驅動力。
『貳』 區塊鏈軟體app有哪些
區塊鏈軟體APP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金融交易類:
- Ripple:Ripple是一款在金融領域應用廣泛的區塊鏈軟體,它能夠有效增加銀行交易量,提供低成本、實時、安全的國際轉賬服務。Ripple不受地理因素限制,能夠構建大型網路,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同時具有透明性和安全性。
保險類:
- Etherisc:Etherisc是一款基於區塊鏈的保險應用,專注於航空保險自動化。通過Etherisc,承保人可以簽訂智慧合同,簡化傳統復雜的合同流程。如果航班出現問題,顧客可以迅速獲得退款,確保支付的及時性。
供應鏈管理類:
- Ambrosus:Ambrosus是一款結合了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跟蹤軟體。它能夠記錄區塊鏈網路中的所有產品,並提供追蹤功能,使用戶能夠看到更多細節,如原材料的來源、處理過程和儲存方式,確保供應鏈的透明性和高效性。
廣告管理類:
- Brave and BAT:Brave是一款能夠屏蔽廣告並提供報酬獎勵的網路瀏覽器。它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用戶管理廣告,使廣告領域的小額轉賬成為可能。用戶根據瀏覽廣告時的專注程度獲取報酬,獎勵體系為注意力幣(Basic Attention Token,簡稱BAT)。這一應用旨在提升互聯網用戶觀看廣告的體驗。
藝術品注冊與交易類:
- Artory:Artory是一款專注於藝術品和其他物品注冊登記的區塊鏈應用。它能夠幫助藝術家進行藝術品的注冊登記,並登記每一筆交易,從而驗證藝術品的來源,保護藝術家的知識產權。
這些區塊鏈軟體APP的應用領域廣泛,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易方式,還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還將有更多領域和場景受益於這一技術。
『叄』 運用區塊鏈技術真的能解決網路互助保險目前的現狀
在保險公司的日常業務中,雖然交易不像銀行和證券行業那樣頻繁,但是對可信數據的依賴是有增無減。因此,利用區塊鏈技術,從數據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夠有效地幫助保險公司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具體來講主要分投保人風險管理和保險公司的風險監督。
投保人風險管理
在現在的保險經營中,保險公司和投保人的糾紛時有發生,要麼是投保人提供虛假的個人信息騙保,要麼是理賠的時候對於免責條款的認定發生分歧。而這些問題的關鍵都在於對投保人的個人信息缺乏一個真實可信的數據採集和存儲手段。
而隨著諸如醫療信息數字化、個人徵信體系等國家系統性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權威數據源出現,如果能夠將這些數據引入並存儲在區塊鏈上,將成為伴隨每一個人的數字身份,這上面的數據真實可信,無法篡改,實時同步,終身有效,對於投保人的風險管理將帶來莫大的益處。
第一,是將不同公司之間的數據打通,相互參考,從而及時發現重復投保、歷史理賠等信息,及時發現高風險用戶。以今年3月份4000萬意外傷害險騙保為例,揚州的周某在十餘家壽險公司投保,直到人工核保時才查出來。如果在區塊鏈記錄了他每一次投保信息,很快就可以發現並及時採取措施。
第二,是將不同行業的數據引入區塊鏈,可以提高核保、核賠的准確性和效率。舉一個重疾險的例子,如果能在區塊鏈上查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診記錄,甚至直系親屬的就診記錄,對於投保人當前的身體狀況、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資料,有效地杜絕帶病投保。
保險公司風險監督
在保險公司運營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風險時有發生,監管機構只能採取事前審核或者事後約束的措施。但隨著保險業務的前端日益開放,參與保險市場的企業越來越多元化,事中監督的需求日益凸顯。而筆者看來,區塊鏈技術正是進行事中監督的有效技術手段之一。只要保險公司將日常運營流程搬到區塊鏈上,並向監管機構開發一個記賬節點(即使是一個只讀的記賬節點),監管機構就可以實時的觀察到保險公司的全部業務動向。例如資金流向和投資構成、產品的承保和賠付數據、主要的人事和管理操作等,無需等到保險公司事後申報,從而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業務風險和違規操作。
在此基礎上,監管機構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的保險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及時發現和預防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或是發現潛在的保障需求和趨勢,從而更好地為老百姓提供保障。
目前國內出現首個區塊鏈創業公司阿博茨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首個項目同心互助, 以網路互助為切入點,持續不斷的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技術上,通過區塊鏈以及大數據技術,消除傳統網路互助模式的缺陷,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新型網路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