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下載
『壹』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白皮書屬於什麼性質的文件
這是一個研究報告文件,並沒有任何的法律效率,只是建議。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立大會暨首屆開發者大會於10月18日召開,會議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總結了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了包含金融、供應鏈、文化娛樂、智能製造、社會公益、教育就業等多個應用場景的技術應用,指出了區塊鏈的核心技術路徑以及未來區塊鏈技術標准化方向和進程。(轉自中國商情網 )
區塊鏈應用的范圍理論上是非常廣泛的,但現在區塊鏈還處於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以太坊主打的是一個智能化合約平台;DECENT是一個分布式的內容發布平台。
『貳』 時邁科技的區塊鏈技術是什麼,如何理解
舉例來說,杭州時邁環境科技公司在區塊鏈產業化方面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該公司的核心技術是擁有26項專利技術的炭化車,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由非洲豬瘟導致的病豬死豬無害化處理的難題,通過炭化車可移動的特點,可一站式從養殖戶這個源頭就杜絕公共食品安全問題。首先,這項成熟的技術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實效,並且已經跟多個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簽訂了合作協議。其次,杭州時邁已經率先建立了數據中心,將公司所有的炭化車作業進行了通證化改造,每輛車的實際作業過程都實現了分布記錄、每一頭病死豬都拍照上鏈,生成對應哈希值,全程留痕、可追溯,利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保證全程無害化處理。
『叄』 如何通俗解釋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這種分布式賬本的好處就是,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人人都有備份,哪怕你這份丟失了,也不受影響。
(3)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下載擴展閱讀:
區塊鏈應用領域
1、金融領域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2、物聯網和物流領域
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3、公益領域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於區塊鏈上,並且有條件地進行透明公開公示,方便社會監督。
4、保險領域
在保險理賠方面,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既無需投保人申請,也無需保險公司批准,只要觸發理賠條件,實現保單自動理賠。
『肆』 為什麼P2P頻現跑路 而銀行類理財機構卻鮮有發生
為什麼P2P頻現「跑路」,而銀行類理財機構卻鮮有發生?
記者 胡群
「跑路」,已成為近期P2P網貸行業的關鍵詞。當部分P2P網貸平台爆雷前,一些平台負責人第一選擇並非與投資人、借款人主動商談,也非向公安機關報案,而是選擇一跑了之。
作為理財新渠道——P2P網貸曾為數以百萬計的投資人理財,但也有數十萬投資人遭遇跑路等多種問題平台。相比之下,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理財機構為何鮮有「跑路」一說?
這源於監管措施的不完善。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理財機構經過十餘年的市場發展,監管已漸趨完善,而P2P網貸作為近年野蠻成長的新型理財方式,監管機構遠未制定出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監管政策。
最典型的監管方式即:資產託管與資金存管。
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理財機構有著嚴格的資產託管,具備一定資格的商業銀行作為託管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與委託人簽訂委託資產託管合同,安全保管委託投資的資產,履行託管人相關職責的業務。
監管機構一直要求P2P網貸將交易資金或平台相關備付金、風險金等存放於銀行賬戶。2017年2月22日,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顯示,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存管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網路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賬務核對、提供信息報告等職責的業務。存管人開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不對網路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
現實情況是,很多銀行的資金存管並沒有義務監督資金流向,平台依舊能夠隨時從第三方提取這些資金,造成了資金的「存而不管」,因此存管並不能有效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也無法避免平台跑路情況的發生。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將使得資產託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由最初的渠道銷售能力競爭發展到目前的託管系統功能及託管專業服務的競爭,未來必將向託管數據挖掘和託管增值服務演變。招商銀行率先推出託管大數據平台,將為招行更好適應託管行業競爭加速和服務層次加深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7月13日,招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姜然,在招商銀行國內首個託管大數據平台儀式上稱。
作為國內託管資產規模最大的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自2002年起開展資產託管業務,目前託管資產規模超過十二萬億,沉澱和積聚了巨量的交易數據與業務數據。為提供更好的託管服務,履行託管人職責,以金融科技引領業務發展,招行自2016年底即開始進行託管大數據平台的研究,結合本行託管業務經驗和大數據開發技術,制定了招行託管大數據平台開發方案。2017年9月招行行長田惠宇啟動了招商銀行託管大數據平台建設。
2017年田惠宇提出:舉全行「洪荒之力」,推進以「網路化、數據化、智能化」為目標的金融科技戰略,打造金融科技銀行。託管大數據平台是招商銀行將分布式計算方式、實時處理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最新金融科技,運用到託管業務領域,自主設計的託管平台,由託管經營分析決策系統、全新風險管理系統及新一代風險績效評估系統等主要應用系統所組成。
對資產託管業務青睞的不止是招行。自2012年以來,中國銀行業資產託管規模增速保持在50%以上。《中國資產託管行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中國銀行業資產託管存量規模達121.92萬億元,6年間的託管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高達53.06%。
隨著資管新規草案的發布及資管新規的落地,銀行業託管規模與收入將可能在中低速增長區間運行。
然而,對於行業的領先者,其優勢仍有望保持。截至今年5月,工行已與國內外5000多家資產管理機構開展業務合作,資管市場客戶覆蓋率超過70%,託管規模超16萬億元,穩居國內同業首位。
招商銀行也冀圖通過託管大數據平台在在系統架構、開發模式、解決痛點、客戶體驗等方面具有行業領先優勢。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區塊鏈技術將有望應用於資產託管。
由京東金融研究院和工信部下屬中國信通院雲計算和大數據所共同撰寫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顯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金託管平台,可以實現資產委託方、資產管理方、資產託管方、投資顧問和審計方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不僅全流程的自動化,而且保證了履約的安全性和交易的真實性。在實際業務中,引入區塊鏈技術有望將原有業務流程縮短60%-80%,使信用交換更為高效。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潤中指出,資產託管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應加大科技投入,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建設集信息交互、業務處理、板塊間關聯支撐、增值服務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型科技化、精細化的綜合託管平台。
但是P2P網貸銀行資金存管目前進展節奏較慢。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發布的《2018年P2P網貸行業半年簡報》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正式對接銀行存管系統的平台至少有909家。
而截至6月末,國內P2P網貸仍有1800餘家,亦即行業中近一半平台仍未能納入銀行資金存管之中。但是即使已進行銀行資金存管,平台資金就安全嗎?
然而,近期出現風險的P2P網貸平台中,不乏有平台進行了銀行存管。截至2018年6月26日,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共計65家平台出現問題,其中有7家平台上線銀行存管。
「如果網貸機構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嚴格實施資金銀行存管,將有效規避風險。」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與銀行的資產託管相比,P2P網貸的銀行資金存管仍有一定差距,但監管的創新正在加強,銀行的存管能力也在快速升級,預計未來隨著監管的加強及行業的規范,將能探索出更加有利於行業穩健發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