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用故事講解圖文
㈠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能幹什麼,通俗的話講下~謝謝
一、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二、應用
1、藝術行業
Ascribe讓藝術家們可以在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聲明所有權,發行可編號,限量版的作品,可以針對任何類型藝術品的數字形式。它甚至還包括了一個交易市場,藝術家們可以通過他們的網站進行買賣,而無需任何中介服務。
2、法律行業
BitProof是近些年來涌現的眾多文檔時間戳應用中最為先進的,將會讓傳統的公證方式成為過去。相對於包括Blocksgin和OriginStaemp這樣的免費版本,BitProof提供更多的服務,包括有一個是針對知識產權的。有趣的是,BitProof最近和一家舊金山的IT學校進行合作,把他們學生的學歷證書都放在區塊鏈上,完全重新定義了如何讓文憑和學生證書的處理和使用方式。
3、開發行業
Colu是首個允許其它企業發行數字資產的企業,他們可以將各種資產來「代幣化」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盡管免費的比特幣錢包Counerparty也允許發行簡單的代幣,並且在其他錢包持有者之間進行交易,Colu的代幣可以設置有各種狀態和類型,能夠脫離或者重新回到這個系統,並且當在區塊鏈上存儲數據過大的時候能夠將數據存儲在BitTorrent的網路上。
4、房地產行業
他們計劃能夠讓整個產業鏈流程變得更加現代化,解決每個人在參與房地產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命名過程,土地登記,代理中介等。
5、物聯網
一種可能的應用場景為:通過 Transaction 產生對應的行為,為每一個設備分配地址 Address,給該地址注入一定的費用,可以執行相關動作,從而達到物聯網的應用。類似於:PM2.5監測點數據獲取,伺服器 租賃,網路攝像頭 數據調用,DNS伺服器 等。
6、保險行業
在過去兩年裡,說起科技領域最炙手可熱話題的必然離不開區塊鏈技術。這一脫胎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以7年多的穩定運行證明了其高度安全可靠的架構和演算法設計,同時憑借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等創新性的技術,為多個行業的產業升級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甚至有業內專家預言區塊鏈技術將掀起第二次互聯網革命。
(1)區塊鏈用故事講解圖文擴展閱讀:
中本聰在2008年,於《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概念,並在2009年創立了比特幣網路,開發出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演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演算法。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全球不斷進化,出現了首次代幣發售ICO、智能合約區塊鏈以太坊、「輕所有權、重使用權」的資產代幣化共享經濟 以及區塊鏈國家。
目前,人們正在利用這一共享價值體系,在各行各業開發去中心化計算機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在全球各地構建去中心化自主組織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區(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 DAS)。
㈡ 如何用簡單地例子來解釋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加密演算法、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
以掌管部門經費為例,傳統方式是部門裡面指派一個人對部門經費進行記賬和管理,這個人完全可以直接在剩餘金額或者在每一筆的使用金額上做手腳,利用職權之便從中牟利,這就是傳統的中心化管理。
而在區塊鏈的管理模式里,部門里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經費使用記賬本,由相關人員新增使用記錄,其他人員核對無誤後同步到各自的記賬本中。每一筆都會記錄經費的使用時間、使用人員、使用金額和使用內容,並生成對應的序列編號以作標記,每一筆的序列編號都會和下一筆的經費使用情況存儲在一起,每筆記賬都會進行加密處理,以此類推。同時,部門里每個人的賬本都對外界所有人可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賬本查詢每一筆經費使用情況。
在區塊鏈的管理模式中,多人同步記賬就是「去中心化管理」。
部門里每個人核對無誤後存儲,叫「共識機制」。
每個人對每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記錄,叫「分布式存儲」。
每筆經費詳細使用情況生成的序列編號,叫「Hash值」。
把序列編號和下一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存儲,叫「全證據鏈」。
每個人的賬本對外界所有人可見,叫「公開透明」。
對每一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查詢,叫「溯源」。
如果有人要對某筆經費進行篡改,該筆經費的序列編號則會隨之被改變,而這個人就需要對該賬本上後續所有的賬本記錄,和所有人的賬本記錄作篡改。但是這個能實現的前提是,他能破解所有人每筆記賬的加密處理,而且,一旦對賬,系統發現有賬本和大家的不一樣,區塊鏈就會自動將「錯誤」的賬本更正。這就能充分保障區塊鏈電子數據的原始性和不可篡改性。
㈢ 區塊鏈應用哪有比較詳細的講解
區塊鏈應用有數學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權益證明、銀行徵信
各個應用具體講解如下:
1、數字貨幣
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廣泛、最成功的運用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近年來數字貨幣發展很快,由於去中心化信用和頻繁交易的特點,使得其具有較高交易流通價值,並能夠通過開發對沖性金融衍生品作為准超主權貨幣,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數字貨幣建立了主權貨幣背書下的數字貨幣交易信用,交易量越大,交易越頻繁,數字貨幣交易信用基礎越牢固。一旦在全球范圍實現了區塊鏈信用體系,數字貨幣將成為類黃金的全球通用支付信用。
2、支付清算
現階段商業貿易交易清算支付都要藉助於銀行,這種傳統的通過中介進行交易的方式要經過開戶行、對手行、央行、境外銀行。在此過程中每一個機構都有自己的賬務系統,彼此之間需要建立代理關系,需要有授信額度;每筆交易需要在本銀行記錄,還要與交易對手進行清算和對賬等,導致交易速度慢,成本高。與傳統支付體系相比,區塊鏈支付為交易雙方直接進行,不涉及中間機構,即使部分網路癱瘓也不影響整個系統運行。如果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套通用的分布式銀行間金融交易協議,為用戶提供跨境、任意幣種實時支付清算服務,則跨境支付將會變得便捷和成本低廉。
以跨境匯兌為例,如果我在本國的一家小型銀行開戶,向境外另一家小型銀行匯款,傳統SWIFT體系下的轉賬過程中需要如下步驟:第一,我向自己所屬的小型銀行提交申請;第二,小型銀行向簽有匯兌條款的同國大型銀行提交申請;第三,大型銀行電匯境外合作銀行;第四,合作銀行向境外小型銀行匯款。目前而言,根據所在國不同,該過程需要10分鍾到兩天不等。如果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結算技術,在匯出人民幣的同時在做市商處進行掛單,世界上某個參與體系的交易銀行接單,雙方握手從而完成兌換,支付平均確認的速度則在幾秒之內。
3、數字票據
數字票據是結合區塊鏈技術和票據屬性、法規、市場,開發出的一種全新的票據展現形式,與現有的電子票據體系的技術架構完全不同。數字票據的核心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實現票據價值傳遞的去中介化。在傳統票據交易中,往往票據中介利用信息差進行撮合,藉助區塊鏈實現點對點交易後,票據中介將失去中介職能,重新進行身份定位。二是有效防範票據市場風險。區塊鏈由於具有不可篡改的時間戳和全網公開的特性,一旦交易,將不會存在賴賬現象,從而避免了紙票「一票多賣」、電票打款背書不同步的問題。三是系統的搭建和數據存儲不需要中心伺服器,省去了中心應用和接入系統的開發成本,降低了傳統模式下系統的維護和優化成本,減少了系統中心化帶來的風險。四是規范市場秩序,降低監管成本。區塊鏈數據前後相連構成的不可篡改的時間戳,使得監管的調閱成本大大降低,完全透明的數據管理體系提供了可信任的追溯途徑,並且可以在鏈條中針對監管規則通過編程建立共用約束代碼,實現監管政策全覆蓋和硬控制。
4、權益證明
區塊鏈每個參與維護節點都能獲得一份完整的數據記錄,利用區塊鏈可靠和集體維護的特點,可對權益的所有者確權。對於存儲永久性記錄的需求,區塊鏈是理想解決方案,適用於土地所有權、股權交易等場景。其中股權證明是目前嘗試應用最多的領域,股權所有者憑借私鑰,可證明對該股權的所有權,股權轉讓時通過區塊鏈系統轉讓給下家,產權明晰,記錄明確。整個過程無需第三方的參與。
在倫敦舉辦的2015年歐洲卓越貿易技術金融新聞獎的主題演講中,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BobGreifeld宣布,該交易所打算使用區塊鏈技術管理代理投票系統。代理投票本來是由一家上市交易所使用的一項重要而又費時的操作,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讓股東們不必出席公司周年大會就能參與投票,人們用自己的手機就能投票,並且永遠保存投票記錄。區塊鏈技術被視為股權交易領域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確保透明交易的先進技術。
5、銀行徵信
目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無論是針對企業還是個人,最基礎的考量是借款主體本身所具備的金融信用。各家銀行將每個借款主體的還款情況上傳至央行的徵信中心,需要查詢時,在客戶授權的前提下,再從央行徵信中心下載參考。這其中存在信息不完整、數據不準確、使用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等問題。在這一領域,區塊鏈的優勢在於依靠程序演算法自動記錄海量信息,並存儲在區塊鏈網路的每一台計算機上,信息透明、篡改難度高、使用成本低。各商業銀行以加密的形式存儲並共享客戶在本機構的信用狀況,客戶申請貸款時不必再到央行申請查詢徵信,即去中心化,貸款機構通過調取區塊鏈的相應信息數據即可完成全部徵信工作。
總之,區塊鏈已經成為金融業創新的熱點之一,但是,作為新生技術,區塊鏈同樣也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目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結算體系對監管風險非常敏感,如果參與者擔心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支付體系因不穩定而崩潰。另外,由於其運營權由開發商掌握,顯而易見的技術缺點在於,如果運營商本身掌握全網51%以上的算力,就能夠實現雙重支付,導致信任崩潰。這也是區塊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㈣ 有沒有講區塊鏈講的通俗易懂的書或者文章求推薦
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已經被廣泛的人接受和運用,但是對於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一直也都是一知半解,對於區塊鏈的工作原理和運營方式更是茫然不知。或許看過很多相關報道,有很多的專業名詞,專業術語,看的還是不甚通透,在這里比特之窗就為你以通俗的方式解釋一下。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這是通常我們看到報道上所說專業的總結,但是具體的形式又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無論多大的系統或者多小的網站,一般在它背後都有資料庫。那麼這個資料庫由誰來維護?在一般情況下,誰負責運營這個網路或者系統,那麼就由誰來進行維護。
如果是微信資料庫肯定是騰訊團隊維護,淘寶的資料庫就是阿里的團隊在維護。大家一定認為這種方式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區塊鏈技術卻不是這樣。
其次,區塊鏈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就是如果我們把資料庫想像成是一個賬本:比如支付寶就是很典型的賬本,任何數據的改變就是記賬型的。資料庫的維護我們可以認為是很簡單的記賬方式。
在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在可能是選擇十秒鍾內,也可能十分鍾,選出這段時間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他會把這段時間資料庫的變化和賬本的變化記在一個區塊中。
我們可以把這個區塊想像成一頁紙上,系統在確認記錄正確後,會把過去賬本的數據指紋鏈接這張紙上,然後把這張紙發給整個系統裡面其他的所有人。然後周而復始,系統會尋找下一個記賬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統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獲得整個賬本的副本。
最後,由於每個人(計算機)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並且每個人(計算機)都有著完全相等的權利,因此不會由於單個人(計算機)失去聯系或宕機,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既然有一模一樣的賬本,就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人可以看到每一個賬戶上到底有什麼數字變化。它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其中的數據無法篡改。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節點。如果整個系統只有幾個節點也許還容易做到,但如果是成千上萬數十萬個,並且還分布在互聯網上的任何角落,除非某個人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太可能篡改這樣大型的區塊鏈。
這樣通俗的解釋不知道能不能看明白呢?
比特之窗,一家專業提供比特幣新聞資訊服務的網站平台
㈤ 區塊鏈作用求一個通俗易懂故事來解釋。
區塊鏈可以介入社會各行各業,例如食品、醫療、健康、製造、加盟、教育等多個領域,由於其記錄的數據有不可更改下、去中心化、多維度對信息作出判斷分析的特點。區塊鏈比大數據的手機方式更能說服投資者和使用者,在各個層面被全球范圍內高度認可。這項黑科技勢必在全球掀起技術革命浪潮。
㈥ 如何通俗解釋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這種分布式賬本的好處就是,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人人都有備份,哪怕你這份丟失了,也不受影響。
(6)區塊鏈用故事講解圖文擴展閱讀:
區塊鏈應用領域
1、金融領域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2、物聯網和物流領域
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3、公益領域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於區塊鏈上,並且有條件地進行透明公開公示,方便社會監督。
4、保險領域
在保險理賠方面,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既無需投保人申請,也無需保險公司批准,只要觸發理賠條件,實現保單自動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