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網路基本設置
Ⅰ 算力網路(CAN、CFN、CPN)、東數西算是怎麼回事(下):解讀
算力網路與東數西算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技術和國家戰略。
算力網路: 定義:算力網路關注的是網路能力的編排與雲資源的調度,從最初的多處理器組網發展到如今的雲網融合的一站式服務,甚至未來可能實現的雲網一體。 技術演進:算力網路經歷了從多處理器組網到分布式數據中心,再到雲區域的計量單位的演變。雲計算從雲網協同的分購模式逐步過渡到雲網融合,強調數據分布和計算調度的重要性,要求雲網資源的全面整合。 技術標准與成熟:算力網路的發展體現在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白皮書的發布上,明確了雲網融合、雲計算、邊緣計算等關鍵詞,標志著這一領域的進步與成熟。
東數西算: 定義:東數西算是指在中國構建全國性的算力樞紐,這是一項國家戰略。它要求企業同時運營面向消費者的2C業務和面向企業的2B業務,對企業的運營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戰略意義:東數西算旨在優化算力資源的分布,提高算力使用效率,降低算力成本。通過構建全國性的算力樞紐,可以促進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發展。 實施挑戰:東數西算的實施需要解決算力資源的調度、數據傳輸的延遲、能源供應的保障等一系列問題。同時,還需要加強跨地區、跨行業的協作,確保算力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綜上所述,算力網路和東數西算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它們不僅涉及技術的演進和標準的制定,還關乎國家戰略的實施和企業的運營能力提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為智能、高效的數字世界正在向我們走來。
Ⅱ 打破算力孤島:高品質算網如何建
4月27日,在華為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光傳送領域總裁周軍指出,數字時代,算為核心,網為根基,充分利用手中「連接+算力」等豐富的資源,將助推通信運營商成為數字時代當仁不讓的使能者。
從部落原始 社會 的結繩手算和人力捕獵,再到工業時代的蒸汽機電力,回顧 歷史 ,人類的進步和 社會 的發展都和計算工具的速度以及運力的強度息息相關。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要素對經濟 社會 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醫療、教育、製造、服務等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預計2025年將會有85%以上的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雲上。與此同時,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算力以及算力網路建設也已成為 社會 各界熱議的話題。
在這個過程中,雲和網共同組成了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承載在數字基礎設施之上的是海量的數據,而海量的數據只有承載在強大的算力之上,才有加工、挖掘和處理的可能,因此,上雲、用數、賦智三者能力的組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而對於電信企業而言,傳統的通信網路由傳輸網、承載網和業務管理系統組成,從現有的通信網路過渡到全新的算力網路,實現算力運營、建立算力生態、提供算力服務,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要在體制機制層面進行更多 探索 ,因此,算力網路不僅開辟了新的藍海市場,也給電信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周軍認為,數字時代之下,以超算和智算為代表的算力和通信網路的運力,兩者融合打通的信息「大動脈」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持續提升數字 社會 的經濟強度,而算力網路也將是未來10年的主旋律。
在千行百業加速上雲的背景之下,不同行業的個性化需求正在持續凸顯,對於聯接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確定性體驗尤為重要。
當前,超強算力已經應用在行業的各個領域,算力對網路最核心、最基本的訴求就是帶寬,這也是網路天生的使命。
以自動駕駛領域為例,由於感測器、激光雷達等捕獲的信息量很大,一輛測試車每八小時會生成近4TB的運行數據,而自動駕駛的AI訓練,需要匯集超過1000個小時的測試數據,傳輸回智算中心,這都對大帶寬有著強烈訴求,同時,行業應用對帶寬的訴求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如廣東省的「粵康碼」,在2022春節期間,檢測量突增到25萬份每日,且每天離開和抵達廣東省的人有500多萬人次,這就需要網路帶寬靈活提速,來應對大量數據上傳到雲端的需求。
周軍指出,光網路採用原生硬管道技術,這種類似於「高鐵」的系統能開辟出一條條專屬的數據通道,一根光纖可以提供幾十T級別的海量帶寬,而且帶寬「可大可小」,能夠靈活滿足各類企業不同的帶寬訴求。
時延方面,低時延是算力網路的核心訴求,也是企業生產系統上雲的必須考慮的關鍵要素。過去,企業都是本地建設數據中心和計算資源早已習慣了「本地化」的極速IT服務。而當當醫療影像系統上雲,則需要確保GB級的CT影像在毫秒內上傳到雲端;而在工業智造領域的雲端AI質檢,超高清工業攝像機的圖像必須在毫秒內上傳雲端,才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員工重復勞作。
而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達到每秒20萬公里以上,是目前最快的傳輸技術,可以提供穩定的毫秒級低時延,不會出現數據「塞車」帶來的時延抖動,是企業核心生產系統上雲的最佳選擇。
最後在安全上,工業互聯網倡導的「人-機-物」全面互聯,這也使得一張永遠在線的網路成為了企業的生命線,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在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海量攝像頭的視頻圖像需要快速傳輸和智能分析來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應急指揮等,這也需要網路聯接7*24小時不間斷。
周軍指出,光網路採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不受電磁干擾,不會被監聽,同時,網路故障時,光網路能在百毫秒內快速找尋新路徑,確保企業生產不受影響,是算力網路的最佳載體。
無疑,建設高品質的算力網路是算力資源高效利用和算力服務按需提供的關鍵,但是對於業界而言,算力網路建設並非一蹴而就,涉及到網路技術、服務標准、資源開放等多方問題制約。
眾所周知,我國是用電大國,電力的隨處可得正是因為有一張無所不在的高品質電網,而在周軍看來,算力和電力極其類似,算力網路的目標也是要讓算力無處不在,觸手可及,因此建議產業鏈借鑒電網來打造三層全光算力網路,這也是華為提出品質算網的由來。
具體來看,品質算網的目標就是要構建高品質的網路能力,以確定性運力釋放無限算力,打造數字經濟增長新引擎,參照電網的特點,品質算網也需要構建無處不在的全光網,時刻為企業輸送算力,這就需要從四個維度去深耕。
一是具備超大帶寬的能力,可以在一根光纖內傳輸32T乃至百T的海量數據,同時基於OSU-OTN技術,還支持2M~100G的靈活封裝,能夠滿足千行百業差異化訴求。
二是基於先進的OXC全光交叉,打造一跳直達的全光網,可以實現1-3-5ms的時延圈,讓數據的傳輸速度更快、更高效。
三是通過先進的ASON技術,能夠實現網路有路就通,網路發生意外時,可以在百毫秒內自動找尋新路徑,確保企業與算力之間的聯接完全不受影響,讓企業的生產永遠在線。
四是通過iMaster NCE集中管控以及先進的AI演算法,實現網路智慧運營,E2E快速發放,運力地圖統一調度。
有了建設路徑,布局推廣就顯得更為清晰。周軍指出,在過去3年時間,三大運營商在全國已經建成了廣覆蓋的政企專網,紛紛發布了OTN精品專網、雙極全光政企專網等產品,政企OTN網路已經形成了「高品質」的金字招牌。接下來,運營商可以升級政企OTN網路,就可以擁有一張高品質算力網路,不但滿足自身網路發展目標,還將滿足千行百業算力需求。
宏觀來看,千行百業的上雲加速了高品質算力網路的升級演進,進而豐富了千兆光網的行業應用場景,面向未來,高品質的算力網路延伸至更多的樓宇、園區與家庭,而運營商基於政企OTN網路持續升級,便可快速的擁有一張高品質的全光算力網路,打造算力時代的品質算網。
「數字時代,算力至關重要,但有算無網,算力就成了孤島,澎湃算力就無法得到充分釋放。」周軍指出,只有通過品質算網,才可以提供確定性運力來釋放無限算力,加速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