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5G
⑴ 中國5G用戶超1.1億,5G何時就會全面鋪蓋
目前我所知道的中國移動5G其實已經完成城市全面覆蓋和重點鄉鎮的重要點位覆蓋了。
以我們目前的眼光來看,暫時無法發現5G的高帶寬和低延遲能對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只有當市場發展放開以後才能知道5G的流行趨勢會是哪一方面,目前大多數人所熟知的“雲電腦”和“無人駕駛”這兩樣技術都是5G潮流的前奏,並不算是5G的市場發展趨勢,就像3G時代想不到4G的市場高潮是短視頻APP和手機支付,我們只有將基礎的網路建設做好做強,才能讓市場和網路業務蓬勃的發展。
⑵ 5G改變車聯網,讓汽車比手機更「好玩兒」|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
6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和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組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與重慶國際車展同期舉行。
本次論壇以「鳳凰涅槃——在挑戰中成長的中國汽車工業」為主題,而近年來,智能網聯技術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5G布局也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車聯網的發展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成長的新機遇。
在論壇「前沿瞭望」環節,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何文,北京車聯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泓澤,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夥人周令坤共同參與討論,展望5G技術為車聯網帶來的變革,以及對未來汽車價值鏈的深度影響。
車聯網本身並非一個新鮮詞彙,在中國市場,早在10年前就已經備受關注,但就像李克強教授所講,車聯網始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產業在過去十多年的探索中也走了不少彎路,周令坤說:「這個產業不說慘淡經營,但也一直面臨盈利的壓力。」
但5G時代的到來,或許會為車聯網帶來完全不同的變革和機會。
5G帶來車聯網變革
什麼是車聯網?
或許對於大多數普通車主而言,一個可以連網的中控大屏車機,可以實時聽歌、導航,這就是車聯網。更高級的,可以通過手機查看車輛狀態,甚至對車輛進行一些操作。
但這遠不是車聯網的全部。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李克強表示,車聯網的價值,應當放入與智能交通系統、智能汽車的關系網中。目前大多數量產車上所搭載的具備娛樂功能、服務功能的智能車機屬於「車聯網1.0」;而當車聯網接入智能交通系統,就可以參與到智能交通管理與信息服務當中;而在智能交通體系下的智能汽車,通過智能網聯技術實現協同式智能車輛控制,即為「車聯網2.0」。
而在5G技術到來之前,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存在性能瓶頸,安全問題和商業運營的挑戰,所謂智能交通系統也缺少根本性的效率提升。
5G技術則具備低延時、高可靠的特性,這與車聯網對低延時、高可靠的性能需求相契合,因此5G的到來,將改變車聯網的現狀,同時也對汽車產業帶來新的變革。
何文列舉了5G時代下汽車產業的五點變革。
首先,重新定義了汽車屬性。汽車從一個機械產品配備一些電子功能,變成了一個電子產品配備一些機械功能,產品屬性有了更多延展空間。
第二、出行方式更為智能,人、車、生活真正融為一體。5G技術將人和智能家居、生活娛樂、智慧辦公等場景緊密聯系,也讓生活更為便捷。
第三、推動車路協調,構建智慧交通系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可能,同時提升交通效率,減少擁堵,為構建智慧城市打下基礎。
第四、為汽車產業帶來顛覆性變革。5G技術的到來,讓軟體定義汽車成為可能,軟體供應商也將升級為「Tier1」級供應商,同時一些IT或信息技術服務商,也將進入到汽車產業的供應鏈體系中。
第五、為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不僅提升交通效率,節能減排,同時汽車也可以融入社會環境,成為工作、娛樂的場景之一,最終帶來商業模式的創新與改變。
當然,這個過程依然需要較長的發展、成熟時間,需要解決眾多技術瓶頸,比如晶元、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也依賴於5G基礎網路的構建和覆蓋。同時,這也是一個需要跨行業、跨專業溝通合作的領域,需要從國家、社會、行業的層面進行推動與支持。
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何文2-3年,改變車機不如手機「好玩」現狀
楊泓澤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
· 軟體定義汽車,它的基礎是什麼?
· 玩兒了十多年的智能網聯,為什麼還沒有手機好用?
實際上,即便已經發展了十餘年的智能網聯汽車,依然沒有完全解決這兩個問題,其核心原因在於汽車的算力一直落後於手機。
在楊泓澤看來,過去車聯網的探索,很多人將精力集中在生態構建、交互體驗,為車機賦予太多的手機功能,但卻發現缺少優秀的硬體支撐,也忽視了汽車場景與手機使用場景的區別。
盡管看起來走了彎路,但也讓行業發現了傳統分布式控制體系的局限性所在。傳統汽車的控制體系採用分布式布局,車身、動力、底盤、娛樂都各自擁有數十、上百的控制器,而近年來娛樂互聯、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發展,對傳統的控制體系帶來很大的挑戰。
因此,只有「域控制器」的到來,才可以幫助汽車的算力得到質的提升,縮短迭代升級的周期,讓軟體定義汽車成為可能,也讓汽車比手機「更好用」。
北京車聯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泓澤「域控制器」將原先分布全車的控制器集成到4-5個域控制器中,使得汽車可以實現超越手機的算力,並且可以對整車製造帶來質的變化。
楊泓澤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說:「一台汽車內的線束可能長達數公里,連接也非常復雜,使得采購、製造的成本高企。而域控制器可以大幅減少線束數量,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硬體基礎的形成,使得「軟硬分離」和更多軟體迭代開發成為可能,汽車也可以像手機一樣,實現更快速的迭代升級,以及更豐富的玩法。
而這一天何時會到來?楊泓澤相信只需要2~3年。
寫在最後
作為市場觀察者的周令坤表示,當下車企談及5G,更多仍停留在初級的概念,但想像未來,當人、車、路、雲四端形成完整的體系,實現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的終極目標,那麼汽車商業的游戲規則也將會被顛覆。
未來車企的收入來源,除去傳統的賣車、金融服務、外包製造外,數據將成為重要支撐,而誰能提前設計好自己的商業模式,搭建生態圈,構建全新的業務模式,誰就更有機會在長期的競爭中贏得未來。
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夥人周令坤⑶ 華為5G是什麼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4G的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包括三大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以及超高可靠性低時延通信(uRLLC),相對4G速度更快、延遲更小、應用更豐富。
以華為1月發布的5G CPE Pro(Balong5000晶元)為例,理論上行速率1Gbps,下行速率4 Gbps。一般而言,4G手機的理論上行速率在10Mbps-100Mbps,下行速率在75Mbps-1.4Gbps。理論值5G的速度是4G的10-100倍。
5G能提供更低時延,理論上可達到1~4毫秒,而4G的時延約為10~20毫秒,5G比4G的時延低5~10倍。
正是因為5G提供了可靠度更高的網路連接,可應用在無人駕駛、遠程手術、大型賽事和演唱會VR直播等對速度和時延要求更高的行業場景。
⑷ 什麼是5G網路
您好,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 5G網路的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5G與4G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等。 比如,理論上5G網速比4G快幾倍,同樣的密集的商業地區,5G要比4G更快、更穩定。
⑸ 5G技術真的會再次引領又一次的汽車革命嗎
2018年下半年中國車市陡然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也並無起色,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眾多車企都在尋求穿越寒流的方法。正在舉辦的2019上海車展,則成為各個車企展示自身實力的重要舞台。上海車展,雖然名為汽車展,但實際上也可以稱之為科技展,特別是5G的加入,讓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成為車企標榜未來、代表前沿的主流方向。智能科技帶來全新體驗。
自動駕駛引領未來。上海車展,眾多車企很有默契地將可實現的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正式上市或者即將上市的新車型上,將L4及L5級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全新概念車型上。全新一代賓士S級將會首次導入賓士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或可允許駕駛員完全放手。廣汽Aion LX持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新勢力中也有小鵬P7搭載了自動駕駛晶元,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零跑汽車旗下准量產車型亮相,可實現L3級智能駕駛功能。新車代表了現階段的規劃,概念車則體現了企業對未來汽車的思考和前瞻布局。支持L4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概念車有大眾的ID. ROOMZZ、奧迪AI:ME、寶馬Vision iNEXT以及日產IMs等。此外,L5級自動駕駛技術也少有地被展示。Icona Nucleus概念車配備了L5級的自動駕駛能力,沒有方向盤、加速/制動踏板等發。WEY-X概念車搭載L5級自動駕駛系統,標榜「未來車」。
⑹ 5G手機哪個品牌最好
5g手機可以選擇華為品牌。華為Mate30 Pro 5G就很不錯。
1、華為Mate30採用6.62英寸OLED全面屏,華為Mate 30 Pro採用6.53英寸OLED環幕屏,屏幕彎曲角度達88度。
2、華為Mate30內置4200mAh大電池,華為Mate 30 Pro更將電池容量增至4500mAh,配備40W有線超級快充,27W無線超級快充等。
3、華為取消了Mate30 Pro側邊音量鍵、只保留一個狹長的電源鍵,機身顯得非常簡約。
4、攝像方面,華為Mate 30後置超感光徠卡三攝,分別是16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4000萬像素廣角超感主相機和800萬像素長焦相機,支持3倍光學變焦,2.5cm微距拍攝,支持OIS+AIS雙重防抖。
(6)算力5G擴展閱讀:
屏幕:
屏幕尺寸:6.53英寸。
屏幕色彩:1670萬色,DCI-P3廣色域。
屏幕類型:OLED。
解析度:FHD+ 2400 x 1176像素。
相關資訊:
2019年10月23日,何剛在微博上宣布華為2019年手機發貨超兩億台,將推Mate 30 Pro 5G兩億台紀念版,8GB+512GB,售價7899元。
2019年10月23日下午18:08分,華為Mate 30 5G和華為Mate 30 Pro 5G正式開啟預定,首次銷售時間為11月1日,價格為4999元起;此外,界面顯示老用戶額外贈送半年延保。
⑺ 5G究竟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1)超高速高速下載和上傳,這意味著很多東西可以放在雲端,你根本分不清楚是在本地硬碟還是遠程硬碟上操作文件,當然本地存儲空間必須得升級,否則游戲就不能暢快得玩了,還有用戶必須辦理無流量限制包月業務,否則一不小心就超標了。
(2)8K級別的流媒體視頻,刷劇更爽了,但硬體又得升級了,否則根本處理不了這么大的數據量。
(3)網路游戲更逼真了,游戲畫質和音效體驗肯定會更好,有條件的甚至可以玩3D游戲了,因為大量的計算可以放在雲端完成,終端只負責基礎計算和顯示就行了。VR游戲將會大行其道,隨著技術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VR眼鏡結合腦電波技術,真實感的沉浸游戲將變為現實。
(4)帶個眼鏡就可以直播了,不需要天天帶著手機和攝像頭搞直播了,戴個眼鏡就行了,你看到啥就直播啥,更多的變成了個人歷史的視頻記錄。當然那時的VR眼鏡不可能是現在這種傻大笨粗的樣子,應該跟普通眼鏡沒啥太大區別。
(5)自動駕駛成為可能,甚至變成主流。擋風玻璃變成屏幕,實時顯示路況,甚至放廣告和電影。
(6)整個城市得智能化了,有沒有空餘車位、那個窨井蓋丟了、路燈什麼時候亮、紅綠燈智能調控交通流量、誰家的水管漏水了……,所有的一切都「活」了起來。
(7)開始出現「僵屍」,本著娛樂至死的精神,沉浸式的網路游戲使很多人變成了網路英雄,但是現實卻變成了僵屍。
(8)智慧家居成為現實,冰箱里是不是有食物過期了,快下班的時候把米飯做上,快遞小哥來了,遠程給他開門接收快遞。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當然要付出更多的錢才能改造成這樣的狀態。
(9)躺在家理看病,除非動刀的手術,一般的病躺在家裡醫生就給你看了,血象、體溫、心跳各種參數都可遠程傳給醫生,甚至中醫還可以給你遠程號脈。那麼對很多醫生來講也許就不需要去醫院坐班了。
(10)坐在家裡旅遊,遠程「面對面」上課,買的衣服都是私人尺寸定製的,所謂均碼不復存在。
⑻ 對於AR來說,5G的大帶寬到底有什麼作用
5G來了,VR/AR概念似乎回暖了。投資、咨詢、市場分析等領域里關注5G+VR/AR的人又多了起來。然而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5G+VR/AR純屬概念炒作,認為兩者之間並沒有一毛線關系,甚至大有談5G就踢群的架勢。
只有等到對3D模型的精度需求極高、對3D模型實時載入的需求很強的情況下,5G才有其發揮的價值。目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VR/AR Telepresence(又稱VR/AR Holoportation),即將人體進行3D重建或體量捕捉(Volumetric Capture)後,遠程進行近似於面對面一般的VR/AR通信。不過這樣的技術還處於實驗室階段,距離消費市場還很遙遠。
另外,由於AR眼鏡並不適合觀看全景視頻,因此5G的大帶寬也無用武之地。
⑼ 除了網速更快,5G比4G好在哪裡
1. 5G帶來的可不只是網速的飛升
在網速方面,5G將比現有的4G快上10-100倍,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們能享有4Gbps的超高網速(這也是5G得名「沒有光纖的光纖網路」的原因)。
AT&T網路架構部門副總裁漢克解釋道,網速的突飛猛進主要得益於運營商開放更多的無線信道和毫米波技術(信號傳輸距離縮短,網速加快)的運用。此外,小型基站的運用提高了網路的覆蓋率,數據的傳輸和交換距離也變得的更短。
漢克認為5G帶來的不只是速度的提升。實際上,對於用戶來說更重要的是5G在網路容量上的提升,它可以承載更多的設備。隨著物聯網建設的深入,未來聯網設備會變得越來越多,從辦公室的安防系統到車上的廣播都會成為5G網路中的一員。預計到2020年,聯網設備的數量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你的衣服、運動配件、大橋,甚至身體都會成為網路中的一環。
作為分析公司Recon Analytics的創始人和5G網路專家,恩特納表示:「隨著物聯網革命的不斷推進,5G網路未來將成為數十億設備的堅強後盾。」
2. 網路架構煥然一新
Gartner專家沙瑪表示,除了速度快和低延時,5G網路還有很強的向下兼容能力,因此在對其架構的改造上,研究人員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權。
「5G無線網路將加入類似Cloud RAN(雲端無線接入)的全新架構,本地化的微數據中心將會崛起,它們可以支持如工業物聯網網關、高清視頻緩存和轉碼等基於伺服器的網路功能。此外,對全新拓撲協議的支持讓5G可以更好的管理較為分散的異構網路。」沙瑪說道。
「5G網路在基站建設上將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恩特納說道。「眼下我們還不知道未來會採用何種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3. 前期實驗正在進行中
除了此前提到的AT&T和Verizon,許多公司也已經開始了5G網路的測試,其中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富士、諾基亞和三星。
除了這些老牌電信設備商,還有許多科技公司也盯上了5G技術帶來的商機。谷歌(微博)最近就收購了5G網路技術公司Alpental,以推動毫米波技術的進步。微軟也開始利用電視的空白頻譜進行測試。此外,Facebook發起了一項開放式計算計劃,未來它將成為Internet.org的一部分,並為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網路支持。
4. Wi-Fi技術暫時還沒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