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怎麼去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怎麼去

發布時間: 2021-08-28 16:06:30

1. 廣州哪有項目投資

廣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由廣州市科技局主辦,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市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一站式成果轉化服務平台(www.gzkjcg.gov.cn)。平台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員和融資機構參與共建共享,有效串起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的上、中、下游各環節,解決企業和個人在成果的研究開發、生產設計、推廣轉化等環節中由於信息不對稱、科技服務力量分散、資金籌措困難等造成的周期過長、成功率低等問題。

平台以廣州科技成果網為載體,長期在線收集優秀成果及服務需求,為廣大企業和有關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平台以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為依託,擁有豐富的科技專家資源,與廣州地區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服務中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建立了戰略聯盟,聚集了技術創新及轉化、推廣過程中各個環節所需的服務力量,已經形成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專業化服務鏈條。
廣州市技術轉移中心是以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成果推廣部為基礎,中心技術評價、檢索、網路、市場調研等多個相關部門業務骨幹成員共同參與組成的專業技術轉移機構,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部立項支持。目前,科技成果推廣部配備十多名專職人員,組成專業、高效的服務團隊,負責平台的日常運營和維護。服務團隊全部大學以上學歷,其中,中、高級職稱九人,具有豐富的企業顧問、信息化策劃、項目咨詢、管理工作經驗,團隊整體力量雄厚。

平台功能

1、科技成果視頻展示功能
2、信息採集、發布和管理功能
3、投融資服務功能
4、疏通、連接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各環節功能
5、技術產權交易功能
6、資源整合與共享功能
7、科技成果及成果轉化的統計監測功能
8、科技成果及相關科技活動的專題報導
9、最新科技動態、行業研究、標准信息
10、科技成果語音視頻系統在網上舉行科技成果發布會、視頻培訓、視頻會議等
11、一站式配套服務功能

2. 廣州有多少年的歷史廣州的發展前景如何有多少人口》

歷史:
廣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這里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公元226年,孫權為便於統治,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才特指廣州這座城市。 廣州又稱「羊城」。相傳周朝時,南海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五仙人騎著五隻羊,各攜帶一串谷穗降臨此處,贈谷穗給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留下五羊化為石頭。今越秀公園建有以此傳說為題材的「五羊石像」。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19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個。中山四路一帶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工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地增長,對外經濟貿易蓬勃發展。二十多年來,全市國民經濟以年均14%的速度持續增長,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僅限大陸地區,不含港澳台)。廣州已成為工業基礎較雄厚,第三產業發達,國民經濟綜合協調發展的中心城市。在2010年11月30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聯合發布全球城市經濟活力報告,根據城市人均收入和就業增長情況對全球150座大城市的經濟活力進行排名,廣州在」全球十大經濟活力城市「中排在第七位。
重點區域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保稅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出口加工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農業
廣州農業以「高質、高產、高效」和「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為主體。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鄉鎮企業也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正向現代化都市型農業轉變。
工業
廣州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華南地區的綜合性工業製造中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門類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有一定基礎、綜合配套能力、科研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較強的外向型現代工業體系。全國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廣州就擁有34個。廣州工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1/3。汽車製造、電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的工業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隨著先進技術的引進,輕紡、食品、醫葯、建材等傳統行業升級換代,以電子通信、家電、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等行業領頭的許多新興產業及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廣州工業在珠江三角洲、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一帶都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外貿
廣州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通商貿易的口岸,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享譽全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在廣州舉行,以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榮膺「中國第一展」的稱號。新建成的廣交會場館——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將把「中國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級博覽會的層次。 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會展中心。其總用地面積70萬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積約43.9萬平7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平方米,是一座能夠滿足國際級商品交易會、大型貿易展覽、大型國際會議等需要的多功能、綜合性、高標準的際會議展覽中心。 2008年第二、三期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展覽面積最大的展覽館。
商業
廣州的商業網點多、行業齊全、輻射面廣、信息靈、流通渠道通順。全市擁有商業網點10萬多個,為全國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購物商場、大型貨倉式批發零售自選商場、燈光夜市、集貿市場等構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網路。 北京路商業街區、江南大道商業街區、人民路商業街區、第十甫商業步行街、上下九路商業區、長堤商業區、東山口商業區、天河商業區、珠江新城等為市內較大商圈。
旅遊業
廣州的旅遊業具有集旅遊、飲食、住宿、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全方位服務的格局。眾多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使遊客流連忘返。色、香、味、形俱全的粵菜及中外各色風味飲食,為廣州帶來「食在廣州」的美稱。粥、粉、面、飯、享譽盛名。擁有多家五星級酒店和眾多不同檔次的賓館、旅店。「廣州一日游」已成為廣州旅遊的特色品牌。
金融保險業
廣州金融市場活躍,定位為華南金融中心,是華南地區融資能力最強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國外資銀行第二批放開准入的城市。金融機構發展迅速、門類齊全;金融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外資金融機構逐漸增多;金融業務規模日益擴大,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資金容量不斷擴大,種類增多。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分行和辦事處超過30家;外資保險機構在廣州設立的分公司和辦事處超過10家。
房地產業
廣州房地產業(包括住宅、商廈和寫字樓等)的綜合發展在全國名列前茅。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快速而穩定地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資金來源比較充足,市場化程度較高;多年來市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持續投入,各種居住生活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使廣州房地產業發展結構更趨合理。
電信業
廣州是華南地區信息中心,擁有比較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我國長途電信業務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國互聯網三個核心節點和國際出口之一,更是國家互聯網三大交換中心之一。目前廣州市已建成了高帶寬、覆蓋全市、可靠安全、技術先進和服務種類齊全的優質寬頻信息網路,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頻數據、互動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式控制化、市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均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經濟開發區
廣州開發區工業產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是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招商引資工作,使開發區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土地面積利用高效。今年1至10月廣州開發區累計完成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多家。重點企業是廣州開發區產值高速增長的主力軍,產值排名前30名企業1至10月累計完成工業產值上千億元,佔全區的78.64%;今年新投產企業是產值高速增長的生力軍,新列入統計的新投試產企業已達60餘家,1-10月共完成工業產值25.17億元,新投試產企業將在次年上半年形成強勁的生產力。
促進生產力
廣州科技局直屬事業單位,為政府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搭建橋梁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十年來,中心為中小企業直接提供服務 00家,受理各類科技項目15000多項,評估10000項,代理重大科技項目投標近80項;為中小企業開展各類培訓服務超過20000人,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近10億元。提供科技文獻、科學數據量達到8.TB,數據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年。搭建科技信息網路平台:廣州科技網、廣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廣州技術轉移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
科技成果
為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以科技興市,廣州市科技局主辦了廣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平台由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市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一站式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平台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員和融資機構參與共建共享,有效串起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的上、中、下游各環節,解決企業和個人在成果的研究開發、生產設計、推廣轉化等環節中由於信息不對稱、科技服務力量分散、資金籌措困難等造成的周期過長、成功率低等問題。 平台以廣州科技成果網為載體,長期在線收集優秀成果及服務需求,為廣大企業和有關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目前有科技成果3000多項,促成進入洽談、合作的項目有20多項。
人口:
2007年,廣州市有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352.35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港澳同胞87.72萬人,分布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市內歸僑1.68萬人,僑港澳眷屬156.87萬人。廣州市中國第三大城市。

3.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怎麼樣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4. 廣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約有2220年。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舊稱省城。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西江、北江、東江水道在此匯合,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廣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也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2007年,廣州市有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352.35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港澳同胞87.72萬人,分布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市內歸僑1.68萬人,僑港澳眷屬156.87萬人。

中文名稱: 廣州
外文名稱: Guangzhou、Canton
別名: 五羊城、羊城、穗城、花城
行政區類別: 省會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越秀、荔灣、天河、海珠區等
政府駐地: 越秀區
電話區號: 020
郵政區碼: 510000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
面積: 市區面積3,843.43平方公里
人口: 1018.2萬人
方言: 廣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黃埔軍校舊址、沙面建築群、白雲山風景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
機場: 新白雲機場
火車站: 廣州站、東站、北站、西站、南站
車牌代碼: 粵A
城市地標: 五羊塑像、中山紀念堂、海珠橋
市花: 木棉花
市鳥: 畫眉鳥
著名高校: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目錄

城市簡介
歷史沿革羊城傳說
文物古跡
地理環境地理方位
氣候環境
自然條件
文化藝術嶺南文化
行花街
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騎樓—建築風格
西關古老大屋
曲藝戲劇
行政區劃
外籍人士經濟環境
對外開放重點區域
農業
工業
外貿
商業
旅遊業
金融保險業
房地產業
電信業
廣州經濟開發區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廣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交通運輸海運
鐵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公交
地鐵
摩托車
空運
對外交流
科學教育
城市建設城市地標
城市媒體
飲食文化餐飲簡介
特色小吃
娛樂簡介
餐飲名店
酒吧
旅遊景點爬山休閑
博物館、歷史遺址、烈士墓園景點
游樂場景點
動物園景點
最佳旅遊時間
歷史名人
歷任市長
廣州2010亞運會城市簡介
歷史沿革 羊城傳說
文物古跡
地理環境 地理方位
氣候環境
自然條件
文化藝術 嶺南文化
行花街
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騎樓—建築風格
西關古老大屋
曲藝戲劇
行政區劃
外籍人士 經濟環境
對外開放重點區域
農業
工業
外貿
商業
旅遊業
金融保險業
房地產業
電信業
廣州經濟開發區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廣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交通運輸 海運
鐵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公交
地鐵
摩托車
空運
對外交流
科學教育城市建設
城市地標 城市媒體飲食文化
餐飲簡介 特色小吃 娛樂簡介 餐飲名店 酒吧旅遊景點
爬山休閑 博物館、歷史遺址、烈士墓園景點 游樂場景點 動物園景點 最佳旅遊時間歷史名人歷任市長廣州2010亞運會展開 編輯本段城市簡介
廣州(漢語拼音:Guǎngzhōu,郵政式拼音:Kwangchow,耶魯拼音:Gwóngjàu,粵拼:Gwong² zau1;官方外文名稱為Guangzhou,傳統外文名稱為Canton),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古稱番禺或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型城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廣東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交通樞紐。中國南方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第三大城市。 廣州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南中國海,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市是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舉辦城市。 特色語言:廣州話(或稱白話、粵語或廣東話) 通行語言:廣州話 英文名稱:(Cantonese) 城市地標:廣州塔(海心塔) 五羊石像 中山紀念堂 鎮海樓 中信廣場 琶洲國際會展中心 廣州雙子塔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南站 城市美譽: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廣州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 行政區域:越秀區、天河區、白雲區、荔灣區、蘿崗區、黃埔區、海珠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增城市、從化市 經緯度: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稱:廣東省(Guangdong Province) 政府:廣州市政府位於越秀區。現任市委書記張廣寧,現任市長萬慶良。 面積:全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843.43平方公里。2009年末建成區面積(不含縣級市)達到935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北京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11米,天堂頂為廣州市內最高點,海拔1210米。 人口 :全市人口1035萬人(2009年末統計),比上年末增長3.0%。出 廣州夜景
生率為9.45%,低於全省(11.96%)2.51個千分點;死亡率為 4.20%,低於全省(4.66%)0.4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5%,低於全省(7.02%)1.77個千分點。 民族:全市漢族人口為1020.3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98.58%。少數民族人口為14.7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42%。 宗教:廣州市主要宗教信仰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時間: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 UTC+8 地區經濟運行情況:2009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112.76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172.55億元、3394.65億元和5545.56億元,分別增長3.9%、8.8%和13.6%。2010上半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886.01億元,同比增長13.6%,繼續保持內地城市第三位。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廣州(7張) 廣州 鎮海樓
是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廣州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這里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公元226年,孫權為便於統治,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 廣州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宋元時期,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說廣州已經比當時世界著名商貿城市威尼斯大三倍。清朝閉關鎖國時廣州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壟斷全國外貿,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管理廣州港。 廣州是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均發生在廣州。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臨時政權。毛澤東在這里創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這里領導了廣州起義,並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權「廣州公社」。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992年曾邦哲於首屆全國中西醫學比較研討會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系統醫學概念與模型。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彭湃、馬思聰、鄒小楊、谷希雲、余德超、鍾傑武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 1982年國務院宣布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羊城傳說
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 廣州的別名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並祝福此地永無飢荒。仙人離去後,五隻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園內既有「五羊雕塑」,此傳說已經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
文物古跡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1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中山四路一帶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地理方位
廣州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氣候環境
廣州地處北溫帶與熱帶過渡區,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13.3℃,極端最低溫度0℃,最高溫度39.1℃。屬南亞熱帶季風氣侯,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68%。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自然條件
廣州目前已發現50多個礦種,其中礦點17處。植物種類達數千種。野生動物約有210多種。廣州水域面積7.44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約10%。從化一帶有豐富的地下溫泉,水溫攝氏50℃-70℃,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糧食作物以秈稻為主,一年兩熟。經濟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為主。廣州是「水果之鄉」,主要產荔枝、龍眼、香蕉、菠蘿、木瓜、楊桃等。廣州的花卉和盆景遠近馳名,以陰生觀葉植物、高檔盆花、鮮切花、嶺南盆景為主。陰生觀葉植物佔全國市場一半以上,一品紅等盆景已成為全國性的生產基地,盆景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
編輯本段文化藝術
嶺南文化
廣州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名勝古跡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鎮海樓、六榕寺、南海神廟、五仙觀、懷聖寺、陳家祠、聖心堂、三元宮等,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廣州,融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畫派、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盆景、廣東音樂、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行花街
廣州又叫花城,廣州人愛花。有錢人家幾千上萬元一盆的進口花卉也會買上幾盆。普通人家也要歲朝清供一盆金橘、幾株水仙,一枝梅花。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傳統,也是廣州市民的重頭戲。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開始,除夕達高潮便結府都要花大力氣予以布置。花市開市後,華燈初上時(實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點鍾後人如潮湧,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熱點內容
騰訊雲區塊鏈試用申請 發布:2025-07-27 19:25:12 瀏覽:208
江蘇銀行區塊鏈技術運用演算法 發布:2025-07-27 18:52:19 瀏覽:911
創新區的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27 18:28:50 瀏覽:598
基於以太坊的農產品溯源系統 發布:2025-07-27 18:28:36 瀏覽:932
華為區塊鏈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7-27 18:27:59 瀏覽:571
網上可多賣便宜usdt 發布:2025-07-27 18:23:36 瀏覽:584
一台礦機多久才能挖一枚比特幣 發布:2025-07-27 17:55:07 瀏覽:925
比特幣交易加密 發布:2025-07-27 17:54:13 瀏覽:410
遼寧朝陽區塊鏈 發布:2025-07-27 17:42:24 瀏覽:566
2017幣圈九四 發布:2025-07-27 17:40:35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