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倡導去中心化
⑴ 兩岸政治格局發展比較
機遇似已降臨;兩岸和平與遠景的「希望之門」正在開啟;當下關鍵性的問題是:我們充份准備好了嗎?兩岸中國人!如何真正轉變觀念,調整好心態,來共同致力於建構「當代主權--國家--共同體」的新理念新體系!這不僅需要大格局,宏觀視野與使命感,同時更需要有與兩岸整合與未來中國建構的歷史責任相匹配/相吻合的政治觀念的變革與理念創新!需要有當代憲政民主主義的,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邁向公正與共同富裕的民本國家體制的復歸改造與創構!
還有很多,給你個網上面全是
⑵ 陳水扁現在在哪裡
台灣保外就醫
⑶ 結合時事談大陸與台灣關系未來走向(考試題)
未來五年 台灣政黨的變化及其與大陸的關系
台灣的經濟取決於政治。看台灣的政治,主要就是看政黨政治。
民進黨雖然在去年底三合一選舉中敗選,但從陳水扁的個性以及民進黨派系林立,內訌不斷的狀況看,仍然不思悔改,而且還要接連面臨一場又一場的選舉,從嘉義市立委補選、台東縣長補選,北高市場選舉,到村裡長選舉,減半以後的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總統大選。在氣勢不再的情況下,面臨持續不斷的挑戰的過程中,民進黨越來越心虛,所以必將越來越偏激、越來越退回到基本教義。
而中國國民黨自從黨主席改選以及三合一選舉大勝以來,氣勢高漲。加上青年團的成功運作,使得國民黨空前自信。但由於馬英九主席的謹慎性格,國民黨不可能再重蹈過去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的覆轍,反而會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因為國民黨處於上升勢頭,所以會更加理性。這一點從曾經51度阻擋得軍購案即將得到解決,可以看出。
台灣的外部環境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支持度嚴重滑落的民進黨必將更加保守,退回基本盤尋求支持,兩岸政策更加緊縮。而支持度持續上升的國民黨必將更加理性,會更多關心民生議題,取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這一變化,直接影響到台聯和親民黨的發展空間。民進黨向「獨派」靠攏,必將擠壓台聯的空間,因此未來的選舉中,將形成,民進黨搶台聯選票的局面,結果台聯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台聯日益萎縮。而另一方面,國民黨會持續向中間地帶擴張,爭取中間選民和淺綠選票。
親民黨有兩個發展可能:假設親民黨加速向中間靠攏的話,勢必要和國民黨硬拚。國民黨因為有泛藍共主馬英九帶領,泛藍基層迫切希望國親合並,而且已經確定地將國親合並障礙的帽子扣在親民黨宋楚榆的頭上,所以接下來幾年的選舉中,泛藍選民會毫無例外地發生棄保,而且棄的總是親民黨,保的總是國民黨。所以國親硬拚的結果是親民黨每戰必敗,戰將終將加速棄橘投藍,親民黨加速衰敗。親民黨泡沫化以後,台灣總體政治氣氛變成「台獨」和「中道」的對抗。國民黨的「統派」教義將逐漸淡化。這一點對於國民黨來說更加更加容易爭取支持,更加容易壯大,但對於大陸來說,就不是好事。
親民黨還有一個發展可能,就是抓住國民黨往中間移動的時機,擴張地盤,接受並國民黨遺留下來的「親中」基本盤,並發展壯大。因為新黨會加速同國民黨的合並進程,因此新黨遺留下來的地盤自然會被「親民黨」接受。所以雖然「親中」立場難以成為台灣的主流。但是在可以預見的十年內,仍然是一塊不小的地盤。
所以親民黨只有大膽「親中」,經營「親中」的基本盤才有可能存續。也就是說親民黨只有更加激進,才有立足之地,親民黨更加激進,也才更符合大陸的利益。
至於新黨,上面已經說了,每選舉一次,新黨都會和國民黨進行一次局部的合並。所以新黨會加速向國民黨的回歸。而且回歸以後,只能隨著國民黨一起向中道移動。泛藍支持者中間堅定的「統派」要麼向親民黨靠攏(親民黨選擇第二種戰略的情況下),要麼逐漸消散。
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台灣的政黨政治的格局將是:國民黨擠壓民進黨,民進黨擠壓台聯,親民黨或者以卵(親民黨奉行的中間路線)擊石(國民黨奉行的中間路線),自取滅亡。或者收拾國民黨空出來的「親中」地盤,仍然有相當實力。
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關鍵性一年還是2008年。經過總統選舉,不出意外的話,國民黨將上台執政。民進黨淪為在野。這個時候,民進黨會暴露野獸的面目,大肆杯葛政府,宣揚台獨。與民進黨8年執政積累下來的的人才實力相比,台聯就只能甘拜下風,迅速凋零,很快將名存實亡。這時候的親民黨最可能的情況就是和國民黨合並,分享權利和政治資源。如此,台灣就正式形成兩黨執政。也就是保守的「國民黨」和激進的「民進黨」。
國民黨執政時候的親民黨如果仍然不願入閣不願國親合並的話,他們只能祈禱大陸早點民主化,親民黨好利用兩岸統合的機會求得發展,否則,親民黨只能隨著外省人的死亡而死亡。
2008之後,如果大陸不發生嚴重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倒退,不至於影響到台灣人民觀感的話,如果國民黨不發生大的腐敗無能情況的話,國民黨將有一個比較長的執政時間。
在國民黨再次執政的這段時間內,擠垮了台聯的民進黨,為了再次取得政權,就只能再次發生變化。民進黨的變化取決於多個方面:假設大陸民主化,兩岸大步邁向統合,那麼民進黨將放棄台獨主張,和國民黨拚民主拚民生主張,爭取執政;台灣的兩黨將理性競爭,台灣的民主將繁榮穩定;假設大陸的民主化步伐遲緩,甚至倒退,或者大陸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發生明顯的衰退,那麼台灣人民的台獨意識會高漲。國民黨會更加顧忌「本土力量」,所以為了對抗民進黨,保持執政,國民黨會偏向「本土」。而民進黨也可以繼續保持「獨派」教義,深耕基層,爭取重新上台。
綜上所述,在大陸不發生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倒退的情況下,國民黨會持續向中間靠攏,並獲得更多本土民眾的支持;台聯將迅速被民進黨擠垮;民進黨經過大幅向「台獨」靠攏,一統獨派領地後,將會向相反的方向回歸(在下次總統大選2012年之前基本完成;新黨迅速並入國民黨;親民黨或者並入國民黨或者在和國民黨的一次次沖擊中滅亡或者堅守「親中」領地,保有相當力量,隨著兩岸關系的緊密發展而發展。
國民黨執政期間,假設大陸發生了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倒退,那麼國民黨將很難停止在政治光譜上的同向運動,會更加「本土化」的情況,更加遠離大陸。民進黨在擠垮台聯以後,就不用再發生反向回歸的問題了。親民黨如果還沒有並入國民黨的話,也將在這個時候,徹底滅亡。國民兩黨在台灣認同和本土認同上趨於一致。
所以說,不管外部條件如何,台灣的政黨政治最晚在台聯被民進黨擠垮以後(在2008到2012年之間)步入理性成熟。國民兩黨的兩岸主張將逐漸接近。兩岸關系的發展完全取決於大陸。取決於大陸是否會發生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大倒退。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⑷ 求 陳水扁案全過程、、、
最高法院將陳水扁涉及的龍潭弊案三審定讞,意謂周占春法官在二次金改的無罪判決,終究只是扁案發展過程中的一絲漣漪。對絕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扁案早已蓋棺,陳水扁淪為一個「貪污總統」的結局,也殆無爭議;未來無論歷史對陳水扁的評價為何,從雲端跌落到谷底的這一段暗黑之路,都將是他政治生命中難以去除的印記。
投身政治卅年,陳水扁創造有太多的「第一」。他是第一名的國會議員、首都市長,更成為第一位政黨輪替的總統;但他同時是第一個被起訴、羈押、判刑的卸任總統,如今,更將成為第一個定讞入獄服刑的卸任總統。陳水扁曾是「台灣之子」,廿年的光景,他從民主鬥士、政治犯搖身一變為貪腐的民主之恥。他不僅辜負太多人的期待,也重傷本土運動,更險些摧毀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引發台灣政治社會里極大的情緒反差。
一周前的「二次金改」無罪判決曾震驚各方。有趣的是,正在選舉的朝野兩黨竟對選情有截然不同的評估。民進黨高層私下不斷搖頭直說:「國民黨賺死了」;代表正藍旗的國民黨立委洪秀柱,卻是大罵馬「執政無能,選民不想出來投票了。」朝野對扁案的解讀莫衷一是,截然相反,卻代表扁案陰霾還在台灣社會如影隨形。
其實,民主、法治、人權的信仰早已深植台灣社會人心,這也是陳水扁卸任總統不到半年即身系囹圄的主因;所不同者,僅在於迥異的政治勢力仍在利用扁案的剩餘價值攫取其政治利益。
不管台灣總統的職權是否被憲法列舉,台灣社會不容許任何一個總統可以藉由權勢坐收政治獻金;也因此,當扁案定讞訊息傳出,陳致中夫妻仍在泣訴司法不公、政治迫害之時,多數人不會有任何同情的理解,卻油然而生厭惡之感。
扁案曾重擊民進黨,但作為台灣最大的反對黨,民進黨要做的不是口頭上的切割與反省,而是謙卑地省視八年執政過程的缺失與盲點,提出可說服人民的改革政策;而國民黨也該揚棄將扁案視為執政提款機的心態,細致地檢視陳水扁曾有的冒進決策模式,以及因扁案衍生的反貪法制。畢竟,權力的當下,很少人可以意識到自己盲點。陳水扁卅年政治生涯的載浮載沉,就是例證。
扁案會過去,台灣社會終究要往前走。當大家都能從華人社會第一次政黨輪替的痛楚與遺緒中記取教訓,學會包容和相互體諒,而且少有激情與愛憎之時,台灣的民主才能再往前進一步。
⑸ 陳水扁什麼時候上台
2000.3.18 首次當選為台灣地區領導人
2000.5.20 正式上任
2004.3.20 靠3.19的一顆子彈,再次當選為台灣地區領導人
2004.5.20 再次上任至今
⑹ 台灣是如何過渡到資本主義的
他們是原來的國民政府的延續
我們大陸是推翻國民政府後改革為社會主義
蔣介石一直到死都守著權利不放,台灣經濟不是在他的手中騰飛的,是他的兒子將經國,將經國實行一些改革,適應世界發展趨勢,相仿亞洲各國,當然某種意義上是迫不得已,尤其是民主化進程。使得台灣在經濟界在世界上有了一席質之地。
http://cache..com/c?m=&p=8b2a941496d81df510bd9b7e46&user=
縱觀天下局勢,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台灣經濟這幾年的徘徊不前是有目共睹的。由於藍綠對立、政黨惡斗,台灣這幾年把大量的行政資源、司法資源過分地用於意識形態的斗爭,而似乎讓老百姓忽略了根本的民生問題。台灣在發展道路上的開倒車正好與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濟的發展需要意識形態,但是過多地圍繞意識形態做文章將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這是得不償失的。就象大陸的文革動亂一樣,台灣也在進行著文化上的所謂改革——即「去中國化」。先不說能不能「去」成功,文革動亂我們想必至今記憶尤心,意識形態斗爭的瘋狂迷戀往往使人喪失理性的同時,意識形態斗爭的操縱者又從中獲取了豐厚的政治利益,台灣正在進行的這場文化改革也不例外。
臨近2008年,台灣選民又將走在另一個選擇的路口,選擇藍還是綠,還是中間路線?台灣是一個比較民主的社會,民主社會的特徵就是「自作自受」——即「自己選擇的後果自己承擔」。在藍綠基本盤很穩固的現在,誰能擺脫藍綠束縛誰就是台灣政治歷史的領軍任務,從目前來看,似乎缺乏這樣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如何能影響政壇更是不易之事。
在意識形態大於一切的今天,國民黨無疑在任何一場選舉來看都是處於劣勢的,因為國民黨作為「外省政權」背負了太多的歷史包袱。在關鍵時刻,國民黨很容易被民進黨操作意識形態的議題而遭受攻擊。台灣發展到今天這個現狀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的:首先蔣介石在戰敗後退守台灣,在上島之後立即對台灣實行「戒嚴」,並且鎮壓當地老百姓,肆意鎮壓「二二八」起義,不少台灣老人對其的惡行至盡難忘懷,這已經埋下了外來政權與本地人之間的矛盾炸彈。其次,隨著台灣從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到蔣經國的「解嚴」再到總統直選,台灣正一步步走向民主社會,這時的台灣由於經濟的快速起飛,意識形態被很多人淡忘,但是國民黨作為外來政權本身缺乏執政的正當性,在蔣經國推動民主化改革的同時忽略了本土政權的興起,一批所謂的「志士青年」越來越肆無忌憚地與政府對抗,並且宣傳一些在當時被列為反動的文章。蔣家王朝萬萬也沒有想到國民黨會在幾十年後失去政權。再者,蔣經國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把位子留給了一位受到深刻的日本教育的本省籍的日後被成為「台獨教父」的李登輝。蔣經國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步棋毀了整盤的棋局。李登輝執政時期是台灣走向本土政權的轉折點,他在這個時期暗中支持民進黨,並肆意在國際上鼓吹台獨言論,使本土政權不斷壯大。這個時期雖然經濟仍然已比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治安狀況每況愈下,特別在「白曉燕」命案發生後,民眾顯然對國民黨政府失去信心,換個當家人的想法在人們心中萌發。終於在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正確地操縱了選舉議題,讓民眾認識到「台灣應該由自己當家」,很快贏得大選。此後民進黨發展迅速,並且很快在政治上形成了朝野對立的局面。
為什麼民進黨在8年間在經濟上幾乎毫無建樹卻還能贏得如此多的「信眾」呢?陳水扁說「他執政期間,至少讓很多的台灣民眾認識到自己是台灣人」,就是他引以為豪的「主體意識」讓很多人成為民進黨忠實的支持者。真的有那麼多人喜歡「台獨」嗎?其實大部分人相信「台獨」是走不通的,但是他們卻希望台灣的未來能由自己來主導。首先,台灣人是不贊同大陸的「民主制度」的,特別在國民黨過去對國產黨的妖魔化使不少民眾認為兩岸一旦統一對台灣將是一場災難,台灣幾十年來建立的民主制度將被摧毀,這也往往成為民進黨欺騙民眾的謊言。這點其實我們不難理解,因為在香港回歸前也有不少人這樣擔心。其次,兩岸分割這么久,台灣和大陸沒有統一也沒有被國際認為個國家,就象有人問你「你是哪個國家人」你只能說我來自「台灣地區」。這樣的尷尬出現在每個台灣人身上,這也是大部分台灣人贊成「加入聯合國」的原因,因為加入聯合國台灣就有了明確的地位。從這點上來講,民進黨又抓住了選舉議題,並加以抄作,在意識形態上吃虧了多年的國民黨也只好隨之起舞。
2008年是關乎國民黨的生死的關鍵一年,一旦國民黨失敗,百年老黨可能就次土崩瓦解。為了打贏2008,馬英九走起了本土路線,不但出書論述新的本土定義,還收起了國民堂一向給人的「官僚主義」刻板印象,接近民眾,開展「全台走透透」的下鄉之旅。馬英九為了貼近南部民眾還特別學習了閩南語,可謂煞費苦心。馬英九的做法到底能不能奏效還不得而知,但是我覺得國民黨要打贏2008必須國民黨克服「水土不服」而迅速地「本土化」,並且使人民對國民黨的信心回到經濟上來,只有這樣民進黨才會失去意識形態斗爭上的優勢。但是切記「本土」不等於「台獨」。
⑺ 台灣陳水扁什麼時候放出來
2033年,因為陳水扁在2013年被判刑20年。
陳水扁涉案入獄始末:
2008年5月20日,陳水扁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一職後,台檢方特別偵查組分案偵辦公務機要費案,將其列為被告;11月12日,陳水扁被依貪污、洗錢等罪嫌向法院聲請收押禁見獲准,成為台灣首位遭收押的卸任前領導人。
2013年2月22日,台灣高等法院裁定,陳水扁所涉龍潭購地弊案、二次金改案、陳敏熏人事案、南港展覽館弊案、元大並復華案等經過三審定讞,合並執行刑期,陳水扁獲有期徒刑20年,並被科罰金2.5億元。
(7)台灣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倡導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2014年6月10日,陳水扁委託律師首度聲請保外就醫。台灣當局「法務部」認為他的病況不符保外醫治規定,因此駁回。陳水扁另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聲明異議,台北法院認定非管轄案件而駁回,陳水扁因此向台北法院提起抗告,並向台灣高等法院提出聲明異議。2014年12月,陳水扁向台灣高等法院聲明異議,台灣高院11日分案,12日下午裁定「聲明異議駁回」。
陳水扁執政台灣八年,實現了台灣地區歷史上首輪政黨輪替,任內提出「一邊一國」論,積極推動「台獨」,導致兩岸關系惡化。2020年1月12日,陳水扁發文宣布退出政壇
⑻ 陳水扁現在幹嘛呢
阿扁現在估計准備做反擊了,他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收過他黑錢的人不會指正他,他兒子剛從美國回來,估計在國外的事都辦好了,所以阿扁將會向攻擊他的人宣戰,台灣政壇很亂,民進黨更不用說,但是我相信他一定會坐牢的,並且在不久的將來,期待吧大家!惡有惡報,時候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