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AI算力tops什麼意思

AI算力tops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8-31 12:31:36

A. 400tops算力相當於多少台普通電腦的算力太瘋狂了吧

就描述,要看具體是算什麼,比方說浮點 還是整數 還是雙精度還是啥。每種都是不同的。類似自動駕駛用的是AI晶元,專用的,跟通用計算晶元實際是沒對比意義的。原因在於前者是用於某個領域,效率極高,後者是所有領域都可用,但效率不行。
所以要看,它沒有公布具體的情況,不好判斷。
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B. 國產汽車智能晶元異軍突起 能否挑落Mobileye與英偉達

地平線還發布了集成全場景自動駕駛和車內外聯動體驗於一體的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整車智能解決方案。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基於征程5打造,融合47個感測器,可互為補充,能夠滿足高速、城區、泊車以及智能人機交互等全場景整車智能需求。

寫在最後

所以可見我們國內的自主晶元公司秉持著開放、開源、合作共贏的態度擁抱整個行業客戶。全球自動駕駛快速發展的今天,自動駕駛晶元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高算力、高效能的自動駕駛晶元更是十分稀缺。市場的巨大需求讓黑芝麻以及地平線等初創公司快速崛起。

同時,國內企業的大舉進入,將不斷影響全球自動駕駛晶元的格局,在晶元設計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我們可以預見一個美好的未來,期待有更多我們的國產晶元量產上車。

C. 真爭氣!5項挑戰4項第一,來自一家中國晶元企業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CVPR2020自動駕駛Workshop上揭曉Waymo開放數據集挑戰賽的結果,中國邊緣AI晶元企業地平線獲得5項挑戰中的4項全球第一。

今年6月,搭載地平線征程2的長安UNI-T上市發售,地平線車規級AI晶元正式實現前裝量產。基於地平線AI晶元以及感知演算法,長安UNI-T實現了視線亮屏、分心提醒、疲勞監測、唇語識別、智能語音拍照等智能化功能,擁有優秀的車內人機交互體驗。此外,地平線還獲得中國各大車企十多款定點車型。

目前,地平線已在智能駕駛ADAS、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以及AIoT等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長安、福瑞泰克、奧迪、佛吉亞、SK電訊、理想等多個企業與地平線攜手加速智能駕駛時代的到來。(文/汽車之家李爭光)

D. 對於手機技術,你們了解多少

很多人喜歡用同質化來形容如今的手機市場:實際上當某些技術發展成熟時,以一種標準的樣貌存在於世,是市場本身走向高級階段的表徵——而且即便採用相同的硬體平台,表現到終端產品上,一樣可有各自的產品特色。我們每年都會總結當前手機市場的發展狀況,2020年業已將近過半,上半年各品牌旗艦也已經問世。

這次的手機技術總結,我們以高通驍龍865為線索,來盤點2020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的技術發展現狀,理解現如今的智能手機在技術上以哪幾個方面為導向和賣點,以及其發展程度如何。選擇高通驍龍865為線索,是因為這款SoC仍然是大部分國產旗艦的標配,它足夠有代表性。

首先還是花一點筆墨來談一談高通驍龍865這顆晶元本身,這也有利於我們發現智能手機的主要發展方向。這顆SoC的Kryo 585 CPU部分是三叢集設計:一個超級核心最高主頻2.84GHz(Cortex A77),三個性能核心主頻為2.42GHz(Cortex A77),以及四個主頻1.80GHz的效率核心(Cortex A55);內存控制器開始支持LPDDR5-5500/LPDDR4X-4266;Hexagon 698處理器。

圖形計算相關部分,GPU為Adreno 650;影像處理部分為Spectra 480 ISP,雙14bit ISP設計,編解碼支持到8K30/4K120 10bit H.265,Dolby Vision,HDR10+,HDR10,HLG,以及720p 960fps視頻錄制。另外,蜂窩數據連接可額外搭載驍龍X55 5G Modem-RF系統。

高通驍龍865 die shot,來源:TechInsights

在具體形態上,從TechInsights的數據來看,高通驍龍865的die size為83.54mm²,相較上一代驍龍855大約有14.02%的尺寸增加。這一代SoC在製造上採用的是台積電N7P工藝,對應於上一代的N7工藝。在晶體管密度增大的前提下,更大的尺寸必然是加大了用料的——其具體的外顯後文詳述,比如GPU部分ALU的增多,以及AI構成的強化。

這堆參數中比較令人在意的,主要是圖形計算能力、影像處理能力,以及5G連接與綜合性能表現。所以,我們嘗試就這幾點談一談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的發展現狀。

游戲能效在大幅提升

Adreno GPU原本便一直是高通的優質資源。不過在Adreno 640時代,競爭對手的Mali開始拓寬微架構,以及即將邁入新的Valhall架構,這都縮小了它與Adreno在絕對性能和能效方面的差距——似乎曾讓人有一點Adreno優勢不再的錯覺。未曾想今年更新於高通驍龍865的Adreno 650竟然意外給力。

從紙面數字來看,高通宣稱Adreno 650性能提升25%,ALU單元增加50%,每個時鍾周期的像素吞吐增加50%。值得一提的是,Adreno 600系列前兩代產品的ALU(包括FP32、FP16)數量都是穩步以50%的步伐提升。AnandTech早前曾推測Adreno 630每個核心ALU數量是256 x2核,則在Adreno 640提升50%,以及Adreno 650再提升50%的情況下,Adreno 650很可能是265 x3核,或者512 x2核。

另外,Adreno 650增加了50%的ROP(光柵化處理單元),亦即ROP可能達成了每個核心12個。這樣一來紋素(texel)與像素(pixel)的填充率比例為2:1,這是相比Adreno 640更平衡的一個設定。

從AnandTech的幾輪測試數據來看,Adreno 650的絕對性能提升幅度符合預期——雖然沒有跨越式的增長,但其能效比(每瓦性能)的提升,又再度領先競爭對手幾個身位:即以明顯更低的功耗達成更出色的性能。在Aztec Normal這樣的測試里,Adreno 650的能效相較對手有大約35%的優勢。

這就又讓高通在圖形運算的能耗、能效比方面相當平穩地持續領跑。這一點直接惠及了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旗艦移動設備:至少在OEM廠商的系統設計實施層面,要獲得出色的圖形性能,難度會顯著降低。

這里還有必要提一提高通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這是一個包含了軟體和硬體的綜合概念。它最早是在2018年的驍龍年度峰會上被公布;表徵的主要是高通為游戲開發者提供的一系列優化,讓智能手機的游戲體驗更加豐富。

在此,Adreno GPU作為基礎硬體一定是少不了的:包括支持Vulkan 1.1驅動;PBR(基於物理的渲染)負載加成;HDR10(10bit色深、2020色域)渲染與顯示;畫質後處理實現的色彩分級、景深變化和色調映射等;Q-sync實現的類似垂直同步效果,技術實質是讓手機屏幕刷新率與GPU渲染的幀率相匹配。

這個綜合概念實還包括了CPU性能加強、Hexagon處理器近些年加強了的專用張量單元(游戲的AI加強);還有連接相關的游戲體驗,包括了5G線上游戲、60GHz Wi-Fi解決方案連接的游戲體驗,網路延遲管理等等。而在額外圖形性能之外的游戲體驗加強上,還包括了諸如游戲反作弊、4K畫面電視輸出、無線音頻aptX Adaptive Audio用以加強無線環繞聲效果、Aqstic Audio則為游戲提供了可立體辨位的游戲體驗。

在具體的產品體驗中,我們在早前iQOO Neo 3與紅魔5G手機的體驗中曾提到過這類手機出色的游戲體驗。這兩款手機都基於驍龍865平台,也是游戲手機中的代表。iQOO Neo 3本身有增加一個Multi-Turbo 3.0多渦輪加速技術,和如今很多手機廠商的資源智能調度技術比較類似。

這款手機本身有游戲職業聯賽加成,據說是根據《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PL賽事標准和選手的需求做深度優化的。開啟《王者榮耀》游戲超高解析度、超高畫質,外加開啟高幀率模式,穩穩跑在60fps的水平——這是無出意外的。

《和平精英》測試,HDR高清+極限畫質,游戲全程堅挺在60fps滿幀狀態。游戲中的「聽聲辨位」功能很有可能是基於高通驍龍平台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所做的一種開發。當然,這一點在整個系統上還需要搭配立體聲揚聲器。iQOO Neo 3的雙揚聲器對這樣的游戲體驗加強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15分鍾游戲後,手機外部溫度相對平均,並不會有燙手的感覺。這一點與Adreno 650本身的功耗與發熱水平控制有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在於iQOO Neo 3在散熱設計上採用傳說中的11層超級液冷散熱系統,覆蓋了SoC、電源管理晶元等區域。

影像記錄的瘋狂算力飆升

作為智能手機發展的重要課題,成像質量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始終是手機廠商宣傳的核心之一。一般來說,拍照、拍視頻的重頭戲是攝像頭,或者說光學技術,以及圖像感測器技術的發展——這是一個相對傳統的思路。

DxOMark今年3月份發表過一篇近10年手機拍照發展相關的文章。這篇文章中提到,智能手機在這10年來,成像質量提升超過4EV,其中1.3EV來自圖像感測器/光學技術的提升,而另外3EV則來自圖像處理。換句話說,手機拍照越來越好,靠的是攝像頭光學系統,以及圖像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和演算法)的雙重提升,後者佔了大頭。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計算攝影這個概念現在如此火熱,以谷歌為代表的廠商,在計算攝影演算法上的投入是不可估量的。現在的HDR、夜拍模式、超解析度數字變焦,甚至加入了機器學習的自動白平衡、防抖等,仰仗的其實都是圖像處理能力的提升。

參與當代手機圖像處理器的硬體,或者說為這些演算法提供算力的,即ISP、以及現在很流行的AI單元。

在一眾主打拍照的手機產品里,我們認為OPPO Find X2 Pro是今年上半年比較有代表的一款機型。這款手機包括一枚採用4800萬像素IMX689圖像感測器的主攝、一枚4800萬像素IMX586的超廣角攝像頭,以及一枚1300萬像素的潛望式長焦鏡頭。

這款手機的成像表現,以及包括OCL 2×2、雙原生ISO之類的技術實則已經無須贅述。其夜拍能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雙原生ISO在圖像感測器層面的加成,這和多張堆棧演算法,以及為其背書的硬體算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而OPPO一向拿手的10倍混合光學變焦,在這款手機上的特點是三攝的無縫切換——這種體驗對ISP演算法、算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要保證曝光、白平衡的穩定性,以及多個攝像頭不同視角切換上的盡可能無縫。

這些其實都能從高通驍龍865的ISP和AI支持中看出端倪,畢竟這是實現上述這些特性的硬體支持。高通Spectra 480 ISP最高算力是每秒2 Gigapixels(20億像素/秒),這是手機拍照發展至今,近10年超過4EV提升的一個具象化體現。

此外,這顆ISP另外還支持單張2億像素處理和輸出,雙攝以30fps最高2500萬像素且零快門延遲輸出;以及30fps最高6400萬像素輸出且零快門延遲。

2億像素支持,實際是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攝像頭採用1億像素圖像感測器預留更大空間。在我們體驗的手機中,小米10是相當典型應用了1億像素三星HMX作為主攝圖像感測器的產品,1億像素解析度自然能夠在解析力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1億像素從圖像感測器全像素輸出這樣的數據量,顯然就是對ISP的考驗了。

谷歌應用於立體視覺背景虛化的機器學習流程

至於現在十分流行的AI拍照: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是個感知並不強,但的的確確幫助體驗提升的一大類技術。人臉、背景識別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谷歌在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方面的研究主要就著力在AI方面,比如說立體視覺——即雙攝在背景虛化上的演算法已經加入了機器學習流程;夜間自動白平衡,由於光線欠缺和照明的偏色,實際其演算法也已經開始融入機器學習的色彩修正。這些方案在拍照時是無感知,但的確能夠加強成像質量的。

而AI在Inferencing階段所需依賴的就是手機本地的AI單元——而且手機中的AI單元目前的主要應用場景也就是成像。體現在高通驍龍865身上,即前文提到的第五代Qualcomm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高通在歷代方案中,並沒有像競爭對手那樣專門針對AI inferencing做一個硬體單元,而是著手在DSP(目前已經升級為Hexagon處理器)中加入專門的張量單元,並加強矢量執行單元,並且在系統層面將AI計算融合CPU、GPU、DSP等硬體。

按照高通的說法,這一代SoC聚合的AI算力達到了15 TOPS。另外,這次AI計算的能效比也提升了35%。這些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手機拍照的。

除了靜態成像,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問題上,因為vlog、短視頻成為時下的流行,所以當代手機越來越追求出色的視頻拍攝能力。

OPPO Find X2 Pro就具備Live HDR視頻拍攝能力,以及10bit色深畫面記錄——其價值主要在於視頻拍攝時,硬體級的HDR支持,較廣的動態范圍和細膩的色彩層次。除此之外,看高通驍龍865的ISP支持規格,這款手機理論上應當還支持8K @30fps視頻拍攝,4K HDR視頻拍攝——而且是人像虛化模式下的實時拍攝,以及在720p解析度下的960FPS不限時拍攝能力——這似乎也是現如今旗艦設備的標配了。

這些高解析度或者高幀率,再加上HDR、高色深的畫面記錄數據量,對於算力的需求,與前兩年的智能設備的確不可同日而語。

5G與綜合性能提升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國產手機的「旗艦」似乎必須配上5G網路支持才像樣。前兩個月我們體驗的realme X50 Pro是這方面的代表。這款手機覆蓋了國內六大主流5G頻段,所以用起來不需要考慮運營商的問題。這是早期sub-6GHz手機支持的典型代表。

測試所得5G網路的速度提升已經在我們以往的文章中被提過太多次了。即便在5G網路覆蓋欠佳的區域,這款手機也有Smart 5G技術來應對由於4G和5G切換而導致的網路卡頓問題,即在5G網路弱於4G時,回落到4G待機,確保網路可用性之外也能進一步降低網路待機功耗。

這款手機在連接特性上有個亮點,即在連接Wi-Fi的情況下,Wi-Fi信號不穩定時,5G可作為信號補充對網路做出加速。這對網路游戲而言還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特性。

realme X50 Pro無意外地在選擇了高通驍龍865和驍龍X55 5G Modem+RF系統。驍龍X55應該是現階段最為全面和完善的一個解決方案,達成5G到2G的完整多模支持,達成對幾乎所有可用頻帶、模式的支持,本身支持5G毫米波與sub-6GHz頻段、SA/NSA組網模式、TDD/FDD、頻譜共享等。實際上高通驍龍X55 5G Modem+RF系統整體是個綜合解決方案,modem到天線。

5G現階段的主要價值仍然體現在暢快的下行和上行速率,對於游戲、流媒體播放、app下載等會有比較大的幫助。

除了5G以外,這款手機的整體綜合體驗也比較出色,它在硬體的堆料方面還是相對全面的,包括LPDDR5 RAM和UFS3.0,120Hz高刷新率的屏幕,這些都是當代旗艦Android設備體現流暢性的。在周邊I/O支持上,這也是高通驍龍865的特性。

綜合前述體驗加成,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表現出的行業技術趨勢,至少包括了(1)游戲體驗的進一步加強:不僅是圖形算力提升,而且在能效比方面相比去年有個大跨步;(2)照片與視頻拍攝的數據量與算力需求飆升,並進一步AI化;(3)5G是趨勢,手機的綜合體驗加強仍在持續。這些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對下半年的手機發展又有更多期待。

E. 自動駕駛「芯」戰爭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經濟的下滑、國際政治環境的惡化,讓汽車產業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多家咨詢機構預計,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面臨10%-20%的下滑。

然而,在不確定中,汽車行業對未來的方向又十分篤定。自動駕駛集中出現了幾則大新聞——

6月23日,剛剛與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宣布和平分手的賓士,宣布與晶元供應商英偉達達成合作,將使用後者的Orin晶元,開發下一代車載計算系統,為賓士量產車型2024年將全面搭載的L2-L3級自動駕駛功能,以及最高可達L4級的自動泊車功能提供算力支持。

6月25日,沃爾沃汽車集團宣布,沃爾沃將與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一個全新的電動汽車平台上,進行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探索自動駕駛網約車等商業場景。

6月26日,亞馬遜正式收購美國自動駕駛公司Zoox,亞馬遜為此付出超過12億美元。

6月27日,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載人示範運營在上海正式啟動,央視對其全過程進行了直播。從這一天開始,滴滴在上海嘉定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將面向公眾開放,滴滴在APP中上線了「未來出行」頁面,供公眾申請自動駕駛網約車試乘。

一時間,大公司近乎開啟了一場自動駕駛軍備競賽。毫無疑問,參與其中的企業都意識到,未來的汽車,將是跑在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高性能的計算晶元,在這場軍備競賽中至關重要的地位,愈發凸顯。

一、賓士另結新歡,只是因為它?

6月23日,在與寶馬的自動駕駛合作宣告暫停後4天,賓士向晶元供應商英偉達投懷送抱,雙方達成合作,為賓士將在2024年量產的自動駕駛車型開發計算平台。

在幾天前的公告中,雙方還表示,「鑒於建立共享技術平台所需的費用,以及當前的商業和經濟狀況,現在並不是成功實施合作的一個合適的時機。」太燒錢,看起來是讓雙方決定暫停技術合作的關鍵原因。

不過,賓士隨後與英偉達光速結伴的舉動,倒是指向了錢以外的因素。通常來說,車企與車企之間的合作,並不會對車企與供應商的合作產生影響,但賓士與寶馬之間的合作不同。在與賓士達成合作之前,寶馬已經與全球最大的ADAS系統供應商Mobileye組建了一個自動駕駛同盟,基於其EyeQ系列晶元研發自動駕駛。

與寶馬的合作意味著,賓士要選用Mobileye的晶元來構建關鍵的自動駕駛計算單元。而這或許是雙方分歧中尤為重要的那一個。國外咨詢機構Guidehouse首席分析師SamAbuelsamid稱,「我懷疑這兩家汽車製造商無法就使用的平台達成共識,現在,與英特爾/Mobileye的產品相比,Orin看起來是更強大的解決方案。」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Sam的分析不無道理。Mobileye規劃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晶元EyeQ5,其算力為24TOPS(每秒運算24萬億次),而英偉達去年底發布的Orin,算力則高達200TOPS。此外,Mobileye過去在與車企的合作中一貫表現強勢(盡管承諾EyeQ5將會更加開放),其提供的功能模塊對主機廠常常是「黑箱」;而英偉達自動駕駛構建的DriveAGX軟體平台一開始就走了一條開放的道路,可以支持車廠在其計算平台上自主進行演算法開發。

其實在此之前,賓士探索研發自動駕駛網約車時,因為該技術對晶元算力的高要求,賓士就選用了來自英偉達的DrivePEGASUS車載電腦。6月23日官宣的信息,意味著賓士在自動駕駛時代的晶元選擇上,全面倒向英偉達,將雙方的合作擴展到賓士的量產車型中。

而與沃爾沃達成自動駕駛戰略合作的Waymo,則是依託谷歌在AI領域的技術實力,使用自研的TPU。雖然Waymo用於車輛端的TPU算力並未公布,但據Waymo官方的透露,在使用TPU後,其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提升了15倍。

晶元在自動駕駛中的地位,可以用「隱形冠軍」來形容。從車輛外觀你看不見它的存在,但一台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順利運行,它絕對是頭號功臣。

二、自動駕駛競賽,亦是一場晶元競賽

無論是賓士棄寶馬牽手英偉達,還是沃爾沃與Waymo高達戰略級別的聯盟,又或者是滴滴的自動駕駛網約車發車,上周集中發生的大新聞說明,汽車公司與科技公司都將自動駕駛放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從近期看,自動駕駛功能是汽車產品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看,L4級自動駕駛投入大規模應用後,可能會徹底改變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

推動這一切變化的基礎,是一枚小小的晶元。為了在自動駕駛能力上獲取競爭優勢,參與這場競賽的企業或獨立研發,或合縱連橫,只為尋得一塊高性能的自動駕駛晶元。行業內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特斯拉。

作為智能電動汽車的領頭羊,特斯拉和當前市場上的兩家主流自動駕駛晶元廠商都有過合作經歷。但是由於Mobileye的強勢和封閉,英偉達降不下來的功耗和高昂的開發成本,合作都未能長遠。特斯拉為了發揮軟硬體一體在自動駕駛中的優勢,率先在車企中獨立研發了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的FSD,其算力達到144TOPS。FSD對自動駕駛的算力支持主要來自兩塊AI晶元,其單晶元算力約72TOPS。

迄今為止,特斯拉的FSD仍然保持著量產車自動駕駛算力紀錄。而特斯拉認為,FSD足以為其將推出的完全自動駕駛(FullSelf-Driving)功能提供支持。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的競賽,同樣也是晶元的競賽。整個汽車行業向自動駕駛的重視乃至全面轉向,將創造巨大的自動駕駛晶元需求。如果哪家企業在自動駕駛晶元市場占據了可觀的份額,那麼對應的或許是千億美元市值的想像空間。

當前,在巨大市場的吸引下,自動駕駛晶元領域已經出現了或新或老的四種勢力:

第一類,是Mobileye等老牌的ADAS晶元/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

這一類企業,是汽車行業開始研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時,就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這些企業面向自動駕駛的競爭策略是,通過在ADAS市場積累的技術以及客戶資源,不斷向上升級其既有產品,實現向自動駕駛的平滑過渡,典型的就是Mobileye對EyeQ系列晶元的不斷迭代。

除了Mobileye,瑞薩、恩智浦、德州儀器、電裝等老牌汽車半導體供應商,都有各自的自動駕駛晶元規劃。

第二類,是看到自動駕駛晶元機遇,跨領域而來的半導體巨頭。

比如上文提到的英偉達,此前其主力業務為屬於消費電子的GPU,以及數據中心等,但英偉達洞察到自動駕駛對高性能晶元的需求後,迅速進入了這一市場,目前已經推出DrivePX、DriveAGXXavier、DriveOrin三代產品,並獲得了不少車企的訂單。

主力業務為通信,制霸基帶晶元、手機SoC的高通,則在嘗試收購恩智浦獲得自動駕駛競賽入場券的努力告吹後,於今年CES上推出了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計算平台。根據高通官方的信息,這一基於高通晶元打造的計算平台最高算力可達700TOPS,可支持L4--L5級自動駕駛。

而在高通之前,主力業務同樣為通信以及消費電子的華為,就已經發布了自動駕駛計算平台MDC600。這一計算平台由8顆昇騰310AI晶元整合而成,最高算力達到352TOPS。

第三類,是在新機遇下誕生的自動駕駛晶元初創企業。

在國內以地平線為典型代表。

本月,搭載地平線車規級AI晶元征程2的長安UNIT正式上市。藉此,地平線實現了國產自動駕駛晶元的率先「上車」。另一方面,算力為4TOPS的征程2,也是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元。

而在今年晚些時候,地平線還將發布算力達到96TOPS、支持16路高清攝像頭信號的征程5,這款晶元算力超越特斯拉的FSD,將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

最後一類,則是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自研派。

由於車企基本沒有半導體的製造經驗,因此他們通常會向供應商采購晶元。而總部位於矽谷的特斯拉,則有著不同的基因、為了最大程度發揮軟硬體一體化的優勢,特斯拉依託矽谷的半導體人才資源,自行研發了FSD。

目前來看,車企自研自動駕駛晶元的模式難以復制,特斯拉很可能會是這條路徑的獨苗。

在國內,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目前都無自研自動駕駛晶元的計劃。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中國順理成章地成為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三、中國能否催生自動駕駛晶元巨頭?

如此多的參賽者,讓自動駕駛晶元這個仍待開發的藍海市場,看上去已經呈現出紅海的競爭態勢。近兩年中美圍繞晶元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人們對中國晶元產業的的弱勢心有戚戚。從年初國家11部位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到「新基建」,都將車載晶元的研發作為戰略重點,中國汽車行業都希望能有更多本土晶元企業強勢崛起。

如今,在汽車行業進行智能化轉型、創造大量自動駕駛晶元需求的態勢下,中國晶元能否迎頭趕上,培育出一家能夠在市場上立足的中國本土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答案並不確定,但6月地平線征程2晶元搭載於長安UNIT的「上車」,至少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據了解,在ADAS晶元領域,征程2晶元所展現的感知計算性能已經在多個指標上超越了行業龍頭Mobileye的晶元,特別是針對中國的特殊路況,並已經成功簽下了來自中國各大汽車集團的十多款定點車型。

地平線創始人余凱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如此總結地平線的差異化優勢:「在全球范圍內,能提供這樣功耗和算力水平、且開放賦能的晶元企業,我們是獨一家。英偉達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多模交互等方面完全沒有產品,晶元功耗也比較高。我們的功耗和算力可以跟Mobileye正面PK,但Mobileye不開放,而我們能滿足車企自主開發的需求」,並表示未來有信心拿到全球1/3的市場。

事實上,當自動駕駛潮流席捲而來,如地平線這樣率先瞄準車載AI晶元市場,並已通過前裝量產得到市場驗證的中國晶元企業確實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再加上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一些典型特徵與需求,為本土自動駕駛晶元企業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首先,自動駕駛技術有強地域性。

因為世界各地自然條件、交通場景、交通規則乃至是文化傳統的差異,所以在一國一地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很難復用到其他地區。這種影響會直接傳導到硬體層面——因為與具體數據、演算法高度整合,自動駕駛晶元很難不受地域特徵的支配。

在此情況下,一家擁有強大本土研發團隊、對中國的數據與場景更加了解的企業,有更大的概率研發出更適合中國場景,且演算法與硬體結合更加高效的自動駕駛晶元。

其次,當汽車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看作電子產品時,人們對其功能迭代的頻率與速度,都有了更高的期望,自動駕駛功能也不例外。

此前,主要由國外供應商占據市場主流的ADAS,在功能搭載上車後便永不更新。但當汽車變得智能化,車輛其實可以通過不斷地OTA,實現功能的升級,甚至實現從ADAS到半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跨越。比如特斯拉通過升級實現Model3的NOA(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就是典型的例子。

當然,特斯拉僅此一家。對於更多車企來說,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他們與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保持高頻、緊密的聯系,由雙方進行聯合研發。

這一變化,更加考驗供應商對車企需求的快速響應。換句話說,這需要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建立一個成規模的現場支持團隊,做到對車企需求的快速反饋、支援。顯然,一個本土的、沒有文化語言隔閡的團隊,能夠更好地勝任。

最後,車企在自動駕駛研發上有更多的功能差異化訴求。

當ADAS功能在汽車產品已經高度標准化或者雷同時,它很難再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亮點。對此,有遠見、有能力的車企,紛紛選擇基於場景去開發新的、有差異的自動駕駛功能(比如寶馬的自動循跡倒車),從而獲得新的競爭力。

這一趨勢對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提出的要求是,不能再單純採用過往的「黑箱」模式,直接給車企一個完整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功能模塊,而是要賦予車企進行二次開發、深度開發的權利。或者說,這要求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轉變思路,去賦能車企的自動駕駛開發。

具體而言,這要求晶元供應商轉變思路,在戰略上開放,為車企的自動駕駛開發賦能;在產品策略上則要為車企分憂解難,通過打造工具鏈,降低車企基於自動駕駛晶元進行差異化功能開發的難度與成本。

從上述三點特徵來看,自動駕駛潮流的到來,將更加考驗自動駕駛供應商的服務意識與快速開發能力。而國外晶元供應商,因為歷史、成本、政治等因素,很少在國內搭建起成規模的研發與現場支持團隊,過往的開放程度與開發速度也難以滿足新的需求。而這,正是中國本土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崛起的突破口。

最終,從形勢上來說,國外晶元巨頭產業先天更加成熟、進入汽車行業更早、各自擁有不同的壁壘。對中國本土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來說,與他們同台競技並最終突出重圍,並不容易。

但如果本土自動駕駛晶元供應商在晶元算力、功耗等指標上的表現能迎頭趕上,並發揮自己的核心優勢,抓住車企智能化轉型的時代機遇,那麼,中國誕生一個本土自動駕駛晶元巨頭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驍龍和聯發科手機哪個功耗大

日前,聯發科在北京舉辦了溝通會,會上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協理李彥輯博士宣布,將於明年初公布天璣800的細節,這是一款中端SoC,搭載天璣800的手機將於明年第二季度上市,特點是性能功耗均衡,它的對手是驍龍765G。



在驍龍865發布之後,人們常常把天璣1000和前者對比。在溝通會上,李彥輯博士與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產品行銷處經理粘宇村一起梳理了天璣1000相對驍龍865的一些技術優勢。

左為粘宇村,右為李彥輯博士

最明顯的是天璣1000採用集成方案,M70 5G基帶內置在SoC裡面,而驍龍865需配合外掛的X55 5G基帶才能實現5G連接,在功耗控制方面,天璣1000要優於驍龍865。「越高端的手機功能越多,布板面積越珍貴,集成基帶可以解決布板面積和發熱問題」。天璣1000還集成WiFi-6,吞吐量首次突破1Gbps,較競品方案快1.3倍。

在5G方面,天璣1000僅支持Sub-6GHz頻段、SA/NSA雙模組網,下行速度最高4.7Gbps,上行速度最高2.5Gbps。驍龍865支持Sub-6GHz與mmWave頻段,理論上最大下載速度為5G 7.5Gbps,但國內運營商只有Sub-6GHz,據聯發科介紹,驍龍865在國內Sub-6GHz下載速度為2.3Gbps,是天璣1000的一半。

官方稱,天璣1000的5G基帶還是全球最省電,較同類競品功耗降低40%。這款SoC還支持5G+5G、5G+4G雙卡雙待、完整支持N1、N41、 N78、N79頻段。

天璣1000還有獨立的AI處理器,也就是APU 3.0,聯發科稱其AI算力為4.5 TOPS,而驍龍865是搭載第五代AI Engine,高通稱其AI算力為15 TOPS。看起來是驍龍865勝出,但李彥輯博士表示,驍龍865沒有獨立的AI專核,所以在CPU和GPU負載過高的情況下,有效AI算力會受到影響。

目前市場上存在著集成和拼片(外掛基帶)兩種方案,外界關心這兩種方案哪一種才是主流。李彥輯博士認為未來集成SoC才是主流,目前除了聯發科的天璣1000之外,海思的麒麟990 5G、三星Exynos 980、就連高通自家的驍龍765G都是集成5G基帶,而且集成方案的成本比拼片更好控制。

在驍龍865發布不久後,其安兔兔跑分被爆光,達到56萬分,而天璣1000是51萬分。對此李彥輯博士表示,50萬

G. 天機800u的處理器相當於驍龍多少

天璣800U相當於驍龍765G,二者之間無論是參數還是製造工藝都相差無幾。

天璣800U採用2 個主頻高達2.4GHz的Cortex-A76核心和6個主頻 2.0GHz 的Cortex-A55 高能效核心,旗艦級的核心架構可以保證在應用程序中實現即時響應,讓用戶獲得流暢的運行體驗。

天璣 800U採用ARM Mali G57 GPU,集成了獨立的MediaTek APU。

驍龍765G對比:

驍龍765G較上代驍龍中端處理器驍龍730大核主頻提升到了2.4GHz,採用1*Kryo 475 Prime(2.3/2.4GHz)+1*Kryo 475 Gold(2.2GHz)+6*Kryo 475 Silver(1.8GHz)的架構。

這顆處理器採用三星代工的7nm EUV工藝,相比8nm的驍龍730功耗降低35%,GPU升級到了Adreno 620。

驍龍765G最高支持192MP像素,單攝3600W像素零延遲拍攝,和上代水平相當,支持藍牙5.0、WiFi6和120Hz刷新率,AI算力5.5TOPS。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璣 800U

H. AI算力平台的算力怎麼評估

單CPU 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AI 時代必須要依靠並行計算。目前,並行計算的主流架構是異構並行計算平台。如果您需要算力方面的服務,可以去十次方了解下。

I. 驍龍晶元排行榜

高通驍龍處理器排行榜前十名
第一名:驍龍888

1、工藝:搭載最新一代5nm製作工藝,為用戶帶來最強的處理器性能,5nm的製作工藝,帶來最為頂尖的技術、成本、功能性能要求。

2、核心:使用了超大核+大核+小核的三叢集架構,其中超大核為Cortex X1,大核為Cortex A78,小核為Cortex A55。

3、體驗:超級大核 Cortex-X1擁有1MB的L2緩存,A78大核L2緩存則為256KB,可以給你更好的性能體驗,

為用戶帶來目前最強的架構,在性能方面A78高出20%,機器學習性能更是高出100%

4、優化:針對游戲優化,為用戶提供可變著色率,能夠提升30%的性能。

5、其他方面:對於游戲其他方面,144Hz高刷新率/高幀率、真10-bit HDR、超現實增強畫質、快速混合、

GPU驅動更新、Xbox Cloud/Google Stadia/Amazon Luna雲游戲等等。

第二名:驍龍870

1、工藝:採用1*3.19GHz+3*2.42GHz+4*1.8GHz的八核搭配,

2、架構:其中1個大核和3個中核採用的是A77架構,4個小核採用的是A550+。

3、其他方面:驍龍870的GPU是頻率升級後的Adreno650,基帶使用的依舊是X55 Modem。

4、GPU:搭載的新一代Kryo 585 CPU的性能提升25%,全新Adreno 650 GPU的整體性能較前代平台同樣提升25%。

5、體驗:帶來了7nm的製作工藝,為用戶帶來最優的手機性能體驗

6、像素:十億像素高速ISP,處理速度高達每秒20億像素,支持全新的拍攝特性與功能。

7、視頻:用戶可以拍攝擁有10億色的4K HDR視頻,也可以拍攝8K視頻,亦或捕捉高達2億像素的照片。

第三名:驍龍865

1、CPU:採用全新Kryo 585架構,最高可達2.84GHz;

2、GPU:採用Adreno 650,性能相比驍龍855提升25%;

3、搭配驍龍X55 5G基帶,最高支持7.5Gbps的下載速度,支持WiFi 6協議;

4、採用第五代AI引擎,支持15 TOPS的算力;

5、最高支持LPDDR5內存、144Hz屏幕刷新率、2億像素相機、8K 30幀錄像以及無限時960幀慢動作拍攝。

6、CPU主頻和驍龍855一致,全新Cortex-A77架構,按ARM官方數據應該有20%左右性能提升。

7、GPU相比驍龍855提升25%,總體性能提升20%應該沒問題,LPDDR5內存也是加分項。

第四名:驍龍855+

1、驍龍855和驍龍855+CPU採用的都是同一架構Kyro485,不同的是它們的大核頻率有所不同,855+的大核頻率較855有了提升,為2.96GHz。

2、GPU方面855和855+都是Adreno640,但兩者的頻率也是有所不同,855+的頻率為672MHz,而855的只有585MHz,855+比855的圖形能力提升了也是15%。

3、同為7nm製程工藝,兩款都是採用的1+3+4的八核設計,除去大核頻率不同,其餘的7個小核頻率沒有改變。

4、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驍龍855+有著更強的單核能力。

5、對比採用的是搭載驍龍85的IQOO和採用驍龍855PLUS的努比亞Z20,根據跑分情況可以看出,實測驍龍855+比驍龍855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性能都多出了那麼一兩百分,855+的實際性能比855還是要強的

第五名:驍龍855

1、CPU:內存延遲上相比麒麟980要更高,但CPU整體性能依然要略高於麒麟980,SPECint2006 性能相比845提升了51%,CPU能效比相比845提升39%,SPECfp2006中相比845則提升更大,達到了61%,相比麒麟980分別提升4%和9%,雖然最高核心達到了2.85GHz,但能效依然非常出色。

2、AI:由於有Hexagon 690加持後,相比845來說,AI性能有了大幅提升,總體上大概是845的2.5-3倍的AI性能提升;

3、應用:在系統應用性能上並不是太給力,比845更強,但弱於980,官方表示可能是工程機上調度設定的關系,正式商用設備上會提高。

4、GPU:Adreno 640 GPU峰值性能方面,相比A12依然差距明顯,不過能效比表現不錯,GFXbench3.1離屏渲染平均功耗4.44W,能效方面A12峰值狀態17.36fps/W,降頻狀態20.18fps/W,855是16.05fps/W,845是11.99fps/W,980是11.93fps/W,整體能效比相比845提升30%;

第六名:驍龍845

1、驍龍845採用的依然是10nm製程八核心,這是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技術,相比於驍龍835在大小核做了改進,四大核為A75架構,四小核A55架構。

2、同時驍龍845引入了新的安全處理單元SPU,而GPU方面採用Adreno 630,相比於驍龍835的Adreno 540總體效率提升了25%-30%這個區間。

3、並且驍龍845配備了支持5G頻率的調節器;總體性能方面845比835強20%-25%這個區間。

4、Snapdragon 845通過X20 LTE數據機支持千兆LTE連接,支持2x2雙通道Wi-Fi和4x4 MIMO技術,為玩家提供更穩定和更快的網路連接。

第七名:驍龍730G

1、驍龍730G處理器的多核心跑分不如驍龍845處理器,單核心性能超過了驍龍845處理器,兩款處理器各有勝負。

2、驍龍730G內置有Kryo470架構的CPU,由業界領先的8nm製程工藝打造。

3、驍龍730G集成了頻率提升的Adreno618GPU,使得其圖形處理性能較驍龍710高出25%,圖形渲染速度比驍龍730高出15%。驍龍730G的G,指的就是Game(游戲)。

4、驍龍730G還支持部分驍龍EliteGaming功能,能夠帶來更為驚艷的游戲畫面效果。

5、驍龍730G還支持QualcommAqstic音頻技術,能夠帶來清晰、流暢的環繞聲。

第八名:驍龍730AIE

1、730整體已經超越835了,如果價格控制到位會是一顆神u,可以全方面替代835了,730安兔兔跑分已經超了835

2、驍龍730晶元,是由8nm工藝製成,並且根據安兔兔跑分測試來看,聯想Z6的跑分成績高達20萬,而魯大師的跑分成績更是達到25萬。

3、驍龍730G搭載了加強版的Adreno 618 GPU(支持Vulkan 1.1版本),性能要比驍龍730搭載的普通版提升15%。

4、新的A76架構支持,驍龍730G僅有雙兩顆A76大核的情況下,CPU性能已經追趕上驍龍845,日常應用體驗還是非常流暢的。

5、驍龍730G的CPU主頻為2.4GHz,GPU主頻為825MHz;而驍龍730的CPU主頻為2.2GHz,CPU主頻為700MHz。這意味著驍龍730G的CPU和GPU頻率相比驍龍730來說都有提升。

第九名:驍龍765G

1、驍龍765G較上代驍龍中端處理器驍龍730大核主頻提升到了2.4GHz,採用1*Kryo 475 Prime(2.3/2.4GHz)+1*Kryo 475 Gold(2.2GHz)+6*Kryo 475 Silver(1.8GHz)的架構。

2、這顆處理器採用三星代工的7nm EUV工藝,相比8nm的驍龍730功耗降低35%,GPU升級到了Adreno 620。

3、驍龍765G最高支持192MP像素,單攝3600W像素零延遲拍攝,和上代水平相當,支持藍牙5.0、WiFi6和120Hz刷新率,AI算力5.5TOPS。

4、驍龍765G最大的特點就是集成驍龍X52 5G基帶,支持SA/NSA雙模組網,其理論最高峰值下載速率高達3.7 Gbps,上傳速率則是1.6 Gbps。同時它還支持5G毫米波, 6GHz以下頻段、全球5G漫遊、WIFI 6等多個特性。

第十名:驍龍765

1、驍龍765採用了Kryo 475 CPU,最高主頻可達2.3GHz;Adreno 620 GPU,相比於上一代速度提升20%;

2、第五代AI Engine,採用Hexagon 696張量處理器;Spectra 355 ISP,支持最高1.92億像素相機,支持480fps的720p慢動作視頻拍攝,擁有4K HDR視頻拍攝能力;

3、內置X52 Modem,支持毫米波以及6GHz以下TDD和FDD頻段,可實現3.7 Gbps的下載峰值和1.6 Gbps的上傳峰值。

J. 電視上的VRR可變刷新率是什麼意思

例如創維S81 Pro還支持可變刷新率VRR。可變刷新率VRR可以讓整個游戲過程實現從48Hz-120Hz頻次的刷新顯示,最大的好處就是屏幕刷新率可與游戲幀率實時適配,避免不同幀率導致的游戲畫面卡頓和撕裂。

此外,手游投屏到大屏上,也將為玩家帶來更暢快的體驗。在有線投屏顯示上,創維S81 Pro支持蘋果與Android,通過USB接手機有線投屏的時候,會壓縮畫質後處理時間實現降低延遲。

對創維來說

4K AI畫質引擎是高端電視的必選項。S81 Pro旗艦級SoC內置了專門負責圖像信號處理的APU,1.6TOPS強勁算力支持多樣化AI功能,包括人臉辨識及場景檢測,可全面實時優化畫面色彩飽和度、亮度、銳利度以及通過動態向量補償來提升畫質。

使得畫面中人臉更柔和自然、天更藍、草更綠、食物更新鮮、建築更清晰銳利。3D LUT電影原彩功能的應用,配合20點白平衡調校,則讓S81 Pro能實現驚人色准值達到△E 0.98,實現廣播級監視器水準的畫面真實還原,高保真還原拍攝現場,原汁原味呈現創作者意圖。

S81 Pro由創維「SOBiF無殘影技術」加持,10大技術讓日常使用場景下殘影發生概率幾乎為0。而像素自發光、無需背光源,讓OLED天然無有害藍光,將因觀影而長時間盯著屏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降到了最低。

此外,震撼的聽覺體驗也將極大提升觀影體驗。音質方面,S81 Pro內置DASS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通過演算法建模,兩個CSO聲道實現來自頂部的「從天而降」音效,帶來身臨其境的立體環繞音效。

熱點內容
2011年螞蟻礦機 發布:2025-07-22 20:36:00 瀏覽:921
比特幣合約最低幾個點止損 發布:2025-07-22 20:29:34 瀏覽:162
礦機皮帶機電話 發布:2025-07-22 20:27:37 瀏覽:57
usdt和usd 發布:2025-07-22 19:56:05 瀏覽:837
江蘇省鹽城市法院數字貨幣案 發布:2025-07-22 19:56:02 瀏覽:458
在中國規模化挖比特幣犯法嗎 發布:2025-07-22 19:35:21 瀏覽:685
搭建零幣礦池 發布:2025-07-22 19:32:04 瀏覽:749
幣圈玩現貨好不會虧 發布:2025-07-22 19:32:01 瀏覽:137
usdt可以直接劃轉到他人賬戶 發布:2025-07-22 19:29:15 瀏覽:256
淘寶上賣比特幣會怎樣 發布:2025-07-22 18:38:31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