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古詩一去二三里中心思想

古詩一去二三里中心思想

發布時間: 2021-09-09 13:33:00

❶ 一去二三里古詩的寫作背景

《山村詠懷》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一首詩。這首詩通過列錦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台、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喜愛與贊美之情。

原文

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話譯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薄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

創作背景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遊玩時,看到鄉間野外駘盪春光和迷人鄉村風物,為表達詩人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這首詩。

鑒賞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台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台、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朴實而又朦朧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於山村意境之中。

❷ 一去二三里古詩表現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這首詩通過描寫鄉間野外的駘盪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
原詩為
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意思是: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亭台的樓閣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台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台、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朴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於山村的意境之中。

❸ 一去二三里古詩的表達感情

《山村詠懷》

宋·邵康節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不知不覺一走就離家二三里遠了,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路邊亭台樓閣有六七座,還有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山村詠懷》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台、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邵康節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❹ 古詩《一去二三里》詩意

說詩人從別處走來,走了很遠大概是二三里路,「煙村四五家」,看見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四五戶人家,「門前六七樹」就是這些人家的門前長著一些樹木,「八九十枝花」說的是路邊、房前屋後都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

❺ 古詩《一去二三里》詩意是什麼

《山村詠懷》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一眼望去大概有二三里遠,有四五戶冒著炊煙的人家。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供人們游賞、休息的建築物),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

(5)古詩一去二三里中心思想擴展閱讀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台、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創作背景: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美麗風光景色,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寫下這首詩。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北宋易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參考資料:網路-山村詠懷

❻ 一去二三里古詩的意思

一去二三里 古詩內容
詩文:《山村詠懷》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此行要到二三里遠的地方,那裡有四五戶炊煙升起的人家。路過的亭台有六七座,路邊還有無數的鮮花開的正好。

(6)古詩一去二三里中心思想擴展閱讀
背景:詩人在共城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盪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台、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作者:邵雍,字堯夫,生於范陽,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自號安樂先生。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熱點內容
比特幣礦工費sat 發布:2025-07-13 03:15:56 瀏覽:577
攀爬車km4和trx4 發布:2025-07-13 03:15:12 瀏覽:721
btc2018年多少錢 發布:2025-07-13 03:09:32 瀏覽:888
比特幣國慶節走勢 發布:2025-07-13 02:58:07 瀏覽:50
比特幣1確認2確認6確認 發布:2025-07-13 02:39:10 瀏覽:798
深圳地鐵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13 02:26:13 瀏覽:555
合作合約期到期會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02:21:35 瀏覽:904
冷錢包銷毀密鑰 發布:2025-07-13 01:59:09 瀏覽:329
停車位不符合約定事實怎麼處理 發布:2025-07-13 01:56:48 瀏覽:509
國家對金融區塊鏈 發布:2025-07-13 01:39:18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