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算力共享是有商業價值嗎

去中心化算力共享是有商業價值嗎

發布時間: 2021-04-21 09:44:48

⑴ 什麼是商業價值

商業價值就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可以產生經濟利潤的一種價值取向。

商業價值指事物在生產、消費、交易中的經濟價值,通常以貨幣為單位來表示和測量。商業價值不同於市場價值。相對於事物的本體價值,商業價值是一個更窄的概念。

(1)去中心算力共享是有商業價值嗎擴展閱讀:

商業估價是對公司資產的價值衡量,可能是對部分資產也可能是全部資產。所謂商業價值就是公司在長期產生現金流的能力大小。

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凈財富、凈資產或股東權益)是公司的總資產與總負債的差。每股賬面價值與每股的市場價值沒有任何關系,因為賬面價值的基礎是歷史成本,而不是現時在市場上可出售的價格。賬面價值的一個用處就是提供定價的下限。

一個公司的清算價值就是從其總資產減去發生的全部清算成本、全部負債與優先股價值。清算價值比賬面價值能夠更為真實的反映公司的價值,因為清算價格反映了現時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格。

⑵ 超級算力superpoints 是個騙子項目嗎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在玩

哈哈,樓主是不是被騙子項目嚇到了,現在確實有很多項目打著區塊鏈的晃子到處騙人割韭菜,難怪樓主有此疑問,不過謹慎一些倒是沒什麼壞處。具了解,個人認為超級算力不是騙子項目,下面,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個人理解,超級算力不是騙子項目,您可以網路一下,超級算力Superpoints隸屬於杭州超級算力科技有限公司的 旗下網站,致力於打造一個去公司化,以服務實體為中心,廣泛參與、利益共享的區塊鏈電商經濟體。超級算力生態通過「人人參與、利益共享」的分配方式,獲取廣泛的用戶支持。超級算力是一家有實際盈收項目的公司,超級算力經濟體是去公司化運作的。公司不在其中占據主導作作,不招幕任何一個員工。協作方式類似一個「社區」。所有經濟體的參與者都是自願參與,每個參與者都按照公開、透明的規則進⾏協作。參與者的每個貢獻,都會被計算價值和貢獻,獲得經濟體的「貢獻積分」。經濟體未來發展的獲益,將屬於每個參與者,不是公司所有。因此,不存在騙人的說法。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在玩?我認為「玩」這個說法不是很恰當,應該是參與,很多人在認真的參與,這恰恰說明,超級算力是受到普度認可的,這就是常說的共識度,一個項目只有達到較高的共識度,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希望超級算力越走越好,真正讓大多數人獲益。
本回答僅個人觀點,供樓主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Huohong於2020年6月29日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但是離不開bitcoin.org.如果這個網站被封,那持有比特幣的人血本無歸了

這個話真不一定的,畢竟它是數字加密貨幣,每一個都是單獨的,並不是保存在網站上的。

⑷ 智能商業時代誕生的「去中心化」模式,有什麼優點/阿里的中心化和雲媒的去中心化,哪個更好

當前,阿里巴巴等巨頭都在奉行中心化平台的模式,這種集權化的模式雖然可以讓平台更好的協調資源和增加話語權,但是平台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簡單的來說,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不是把你的花花草草種植到別人家的院子里去,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我們認為,中國商業的未來一定是基於連鎖制、去中心化、雲端高度協同和連接形成一個未來生態。因而,我們覺得智能商業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雲媒股份構建的去中心化的商業賦能模式,更有未來和生命力。

雲媒股份負責人表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



⑸ 去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指的是什麼,與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有什麼不同

坦白的說,隨著經營成本的不斷高升和中心化平台的擠壓,傳統經銷商的日子並不算好過。尤其,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快消品流通領域之後,備受擠壓的經銷商紛紛開始尋求出路。
但是,巨頭所奉行的中心化平台模式,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不適合經銷商進入,也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把自己的渠道、命脈、資源交給幾個巨頭掌握,並不妥當,也不長久。」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同時,雲媒股份創始人馬玉峰認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是經銷商需要抓住的大好機會。

⑹ 去中心化雲計算相對於中心化雲計算成本有什麼優勢

去中心化技術整合了大量閑置算力,從而避免了數據中心這類基礎設施成本。在這里,數據伺服器等成本,將由全網貢獻算力者分擔。這一成本節約空間無疑令市場看重,XnMatrix可以做到去中心化技術下算力的成本,僅是中心化技術的30%-40%。

⑺ 從共性角度分析共享經濟一般道循的商業模式是().

在中國,從2012年的出行領域開始,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也在更多的行業和領域顯現出來,從出行到短租平台、從物品的分享到技能、知識的分享、從C2C到B2B。一大批的創業者和創新者在這條道路上探索。據統計,2015年中國共享經濟規模佔GDP的1.59%,目前預估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增加到20%。
作為一種新的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企業在過去十年不斷摸索和創新,成就了許多獨角獸的企業。共享經濟這一商業模式所具有的獨特價值與優勢也值得更多新進入者的研究與學習。
1、挖掘充裕而稀缺的資源
共享經濟使用的是閑置或盈餘的資源。因此要成功,第一步便要挖掘怎樣的資源可以被利用。這需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充裕性。只有總體充裕的資源,其被閑置或能盈餘的概率才會高,才能夠進行分享;
其次,稀缺性。該資源絕對充裕,但相對稀缺,即存在流動性稀缺與信息不對稱稀缺的情況;
再次,標准化。能找到充裕而又相對稀缺的資源作為切入點,可以啟動一個項目;但如果要將項目
做大,對資源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標准化程度足夠高,或者能將標准化程度做高,因為我們知道,能快速擴張的一個前提是在不考慮進入新的市場前提下,流程可以標准化,這樣才能迅速復制業務模式,進行快速擴張。
2、激發網路效應的平台
互聯網模式下的平台創新從eBay網站開始,通過eBay網站讓買賣雙方直接在網上進行交易,連接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兩個用戶群體。而到了共享經濟時代,平台模式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將連接供應與需求的商機無窮放大,一邊是海量閑置或盈餘的資源,另一邊是海量需要使用這些資源的人們,供和需在平台上無盡循環,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首先,成功的共享經濟平台,應該能激發正向的同邊網路效應,就像在Facebook上,當人們看到越來越多朋友在上面分享人生的日常百態與快樂點滴,會吸引自己也會加入;同時也能激發正向的異邊網路效應,就像在臉書上加入的個人用戶越多,也就吸引越多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另一邊用戶)入駐。
其次,在構建平台模式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思考,那就是先吸引供應邊的用戶群體,還是先吸引需求邊的用戶群體,或是同時吸引兩邊用戶一起入駐,這也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平台模式的歷史上,尤其在共享經濟平台的發展過程中,一般有多種策略可以採用,如補貼策略、用戶順序策略、雙邊同步與轉換策略等進行操作。
3、突破引爆點的用戶
當平台建立之後,便需要持續地吸引用戶,促進用戶規模的增長。只有當用戶達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這時候才能達到引爆點。這時候,大大降低了平台自身發展的不確定性,用戶從其他地方轉移過來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同時,參與用戶開始超越新用戶想加入的最低意願閥值。那麼,究竟該如何獲取用戶,從而達到引爆點的規模呢?用戶群被引爆後,又該如何綁定用戶,防止他們的流失呢?
在供應側,首先可以採取傳統的地推方式,積累第一批種子用戶,並逐步擴大;其次是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像Airbnb在發展初期使用的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策略,充分利用Craigslist等既有平台的資源。
在需求側,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口碑營銷,消費者互相推薦之外,還可以利用、免費、激發好奇、沉浸體驗、場景加速器等策略。
當用戶規模發展起來後,主要的挑戰就轉變為如何綁定用戶。因此需要提高用戶的轉換成本,盡量封閉用戶流失出口,構建良好的品牌和用戶體驗以及建立用戶的歸屬感。
4、建設共情的社群
用戶歸屬感的建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圍繞平台建立社群,在用戶間產生互相依存的力量,並讓用戶感覺到了自己能在這個群體中發揮影響力。
建設社群,首先就要基於共同的志趣和價值觀,構成核心用戶群體,這些人具有極強的歸屬感,是社群的中堅力量;他們構建了一種亞文化,價值觀非常明確,態度非常一致,社群規則能被友好地貫徹,他們不容易流失,還能幫助企業去獲取更多的新用戶。共享用車企業Lyft的經驗就很值得大家一讀。
其次,不但在線上要做好,也要做到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社群也需要線上與線下的互動,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增進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企業之間的接觸與交流。手工藝者共享商業平台Etsy在這方面就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
再次,社群也需要良好的管理與運營,使得社群的發展更好地與企業的整體發展相一致。缺乏管理的只能稱為「群眾(Crowd)」,而有管理與運營的才能成為社群(Community)。
5、維護基於信任的秩序
根據咨詢公司普華永道2015年的調查,盡管有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共享經濟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但也有69%的被調查者認為信任可能是一個問題。因此,如何構建共享經濟世界中的信任感,是其成功商業化需要解決的可行性基礎問題。在國外,成熟的個人信用體系是確保安全的基礎,比如美國的FICO。除此之外,個人在社交平台的的信息和數據,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另外,共享經濟企業通過在運營流程上的環節來把控,包括事前進行把關,事中引入處理問題與爭議的機制,及全程全范圍的監控與分析,事後需要雙方進行評價並有處理機制等。此外,還要在支付、保險等關鍵環節建立配套措施。
6、滿足供需高效的匹配
共享經濟的資源所有權在底層,資源使用權在表層,在商品上私有,但在服務上變為公有。這樣的話,就造成了供應和需求的信息不對稱。共享經濟可以極大程度上擴展供應的網路,理論上可以盤活幾乎所有閑置的資源,給需求者選擇,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謂的「稠密市場」(Thick Market)。但同時,稠密市場也帶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即市場擁塞。此外,在交通出行、物流遞送等領域,供應者和/或需求者還都處於一個移動的狀態,甚至在某些小范圍內需嚴重大於供。如何去定位需求,如何確保能最快地提供供應,這也給供需關系的配對造成了很大的挑戰。
因此,為了更高效的進行供需匹配,需要建立篩選與過濾機制,削減流程中的降速環節。同時,盡可能的提供推薦選擇。

ps:就商業模式而言,我個人比較傾向的是魏朱商業模式,我目前也在做商業模式的對比。其實發現目前的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有規律可循,並且各個門派和流派的商業模式思想基本也相同。我認為真正的好的商業模式還是通過自己的行業經驗和市場經驗設計出來的。就商業模式本身而言真的商業模式被完全復制的可能性非常低。下圖是商業模式的運營機制可以提高上層設計的參考。再者商業模式必須是系統的搭建和團隊的協作才能完成,無法單獨拿出一個模塊來說這個就是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的落地階段是有一定難度和技術難度的。因此您所說的「從共性角度分析共享經濟一般道循的商業模式」只能說是剖析他們的商業模式,確實沒有規律可循。說白了,商業模式是基於人性的設計。因為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最根本的是人,交易也是人和人交易。

希望可以幫到您。

⑻ 礦金所的共享算力產品有多少個周期,押金可以退嗎

換金屬的鎖共享產品有多少個著急的話,一般要看一下它運作的是幾個周期,押金是不可以退的吧?

⑼ 區塊鏈項目中應用類項目的Golem是什麼

Golem是應用類區塊鏈項目的典型代表,是基於以太坊區塊鏈打造的計算資源交易平台,它如何降低算力成本的呢?
Golem是第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打造的計算資源交易平台。通過區塊鏈,Golem能鏈接全球的算力資源,從而實現計算能力的全球共享。應用所有者和個體用戶(算力「請求方」)可以點對點地從其他用戶處租用算力(算力「供應商」)。
當前,算力市場壟斷嚴重,他們藉助市場優勢享受高額利潤,進而導致算力價格居高不下。
去中心化的算力交易平台或許可以顯著降低算力價格,但是其發展非常依賴平台參與者的數量。
Golem代幣簡稱GNT,在使用算力資源時需要支付GNT酬勞給算力供應商、軟體開發商。GNT總量為10億枚,82%的GNT在外面出售和流通,18%的GNT保留在Golem團隊手裡。

⑽ 怎麼看待共享男友,共享女友,其商業價值在哪裡

共享男友恐怕沒啥市場。
共享行業其實都不太……雖然炒的火熱,但是經營很困難,就拿共享單車為例,用戶給你丟水裡,破壞掉的,太多了,也不好治理。
那共享女友更不要提了,概念說是弄充氣娃娃,但是管理還是面臨和共享單車相似的問題。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tw 發布:2025-07-28 23:25:05 瀏覽:259
區塊鏈跨境支付的swot分析 發布:2025-07-28 23:19:57 瀏覽:294
比特幣1枚需要多少算力 發布:2025-07-28 23:18:28 瀏覽:504
usdt收益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發布:2025-07-28 22:52:56 瀏覽:302
幣圈激情演說 發布:2025-07-28 22:35:01 瀏覽:379
usdt上線標准 發布:2025-07-28 22:33:55 瀏覽:486
魚池備用礦池沒有算力 發布:2025-07-28 22:32:38 瀏覽:272
映客直播比特幣 發布:2025-07-28 22:31:22 瀏覽:935
A股里比特幣概念 發布:2025-07-28 22:26:31 瀏覽:662
下列區塊鏈錯誤的是 發布:2025-07-28 22:22:22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