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數字經濟的
1. 計算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嗎
人工智慧正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其中,AI算力是關鍵,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力。」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向記者表示。
2. 為什麼說「算力」是新基建核心一環
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就是「新基建」。新基建將覆蓋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將成為新生產力。聯接和計算是新基建的兩個核心,一是聯接網路、平台,二是計算,包括算力、演算法。圍繞新基建,算力是核心、數據是要素。「計算力」以數據中心作為其存在方式,扮演數字經濟「發動機」的角色,計算正和水、電一樣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基礎設施,計算力就是生產力。你可以多關注一下XnMatrix這個平台,他們所做的去中心化雲計算技術行業領先。
3. 算力作為新基建產業一環,未來將有多大空間
IDC此前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指出,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中用於算力的投資將超過176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該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而算力也將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並成為中國新基建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XnMatrix是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新一代雲計算平台,是Web3.0智能時代數字經濟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
4. 東數西算是開啟算力時代的世紀工程,這項工程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
這樣的話可以帶動南方和北方的經濟發展,可以完成資源互助,之後可以帶動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更好的推行區域經濟,之後也可以帶動it行業的發展和進步,資源可以完成優勢互補,綠色發展空間會變得越來越大。
5. 東數西算工程如何解讀
東數西算工程中,「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簡單來說,東數西算是指將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屬於同系列工程,都是全國范圍內的資源調配。東數西算有利於帶動西部的經濟發展,同時支持東部地區的企業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目前,「東數西算」產業聯盟已經在甘肅省蘭州市成立,成員包括省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上海市閔行區政府等政府機構,以及華為、騰訊、滴滴、移動等企業及高校。阿里巴巴、網路、快手等行業頭部企業雲計算數據中心也已經在烏蘭察布、貴州等西部城市落地建設。
在人工智慧時代,數據量在呈現指數級上漲,各種AI演算法和模型對於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和算力的大小密切相關,算力儼然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未來對它需求還會繼續增加。根據《先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所顯示,用於AI測試的全球的算力需求每3.5個月就會翻倍,遠超當前算力的增長速度。而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而目前,我國的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於地價高企、能源緊張等問題,只有像BAT、抖音、快手等人才密集型的公司,才能夠實現持續發展和生存,而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則難以為繼。但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
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准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同時,數據中心作為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已佔我國社會總用電量的4%。降低能耗、提升綠電使用率是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環節。東數西算也對數據中心的能耗、平均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樞紐節點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求為上架率不低於65%,電源使用效率(PUE)不高於1.2或1.25,有利於提升行業資源利用水平。
八大樞紐和十大集群
對於8大樞紐來說,依託它們則有利於集中政策和資源,著力優化網路、能源等配套保障,更好引導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由東向西有效轉移。
同時,在8個算力樞紐內,還進一步規劃設立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6. 算力經濟是什麼意思
算力通俗來說,就是計算能力,指的是數據的處理能力
算力正成為我國在新發展格局下衡量經濟狀況的「晴雨表」,以技術邏輯、應用邏輯、市場邏輯等共同構成的算力經濟也同步被推向風口,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概念
7. 東數西算,學好數學的重要性
很重要。
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簡單的說就是把東邊的數拿到西邊去算。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准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
8. 電腦算力是什麼意思
電腦算力是電腦的計算能力,通常以億計算。
因為算力又稱計算力,指的是數據的處理能力。它廣泛存在於手機、PC、超級計算機等各種硬體設備中,沒有算力這些軟硬體就不能正常使用。
而算力越高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越深刻。比如,因為使用了超級計算機,電影《阿凡達》的後期渲染只用了一年的時間,而如果用普通電腦的話需要一萬年。 算力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時代有多神奇。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佔GDP比重達32.9%,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數字經濟體。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大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據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預計將達到180ZB。 這個數字有多可怕? 1ZB相當於1.1萬億GB,如果把180ZB全部存在DVD光碟中,這些光碟疊起來大概可以繞地球222圈。
9. 數字經濟與數字算力的區別
題主您好!這兩個概念看似接近,實則完全不同,他們區別如下:
(嚴格地說,沒有「數字算力」這個概念,只有「算力」和「數字貨幣」的概念,因為算力 本身就是基於數學的操作。故以下用「算力」代指。)
概念本質不同: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概括地說,這是一種經濟形態。算力(也稱哈希率)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本質是一種單位。
覆蓋面不同。數字經濟,作為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 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 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 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通信等新興技術。換言之,數字經濟涵蓋了區塊鏈,間接包括了算力。
謝謝!
10. 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是怎麼樣的
近些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創新創業活躍,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目前,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正在加快向其他產業融合滲透,提升經濟發展空間。
在數字經濟領域,中美兩國處於領跑地位。據浪潮信息聯合國權威機構IDC發布的《2020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與經濟增長關系十分密切,調查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並且AI計算占整體計算市場的比例每年都在提高,從2015年的7%增長到2019年的12%,專家預測到2024年將達到23%。而中國在全球對於數字經濟的拉動作用最為明顯,尤其是2015-2019年期間,在樣本國家的AI計算市場支出增長中,有近50%來自於中國的貢獻。
數字經濟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為它能夠打破阻礙經濟發展的瓶頸,突破障礙,充分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真理。雖然中國沒有抓住前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但是幸運的是,我國抓住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