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節點力怎麼算
『壹』 有限元軟體壓強是怎麼轉化成節點力的
根據不同的問題,單元形狀選擇是不同,一般有限元內部會自動選擇!
節點組成單元,單元由節點組成!有時候一個節點就可以組成一個單元,只有單元才用與最終的計算,但是每個單元都有節點,哪怕是一個單元只有一個節點!
『貳』 有限元,求單元剛度矩陣,求單元節點力
。
『叄』 在有限元法求解過程中,單元的節點力、單元節點上的外荷載(外力)、單元的應力(內力 )之間的關系是是么
(1)單元的節點力是指的單元在節點位置的內力,是這個單元在節點位置受到的其他單元(與這個節點相連)對這個單元的作用力和外力之和,對於這個單元而言也等於單元本身在節點位置受到的外荷載;
(2)單元節點上的外荷載,是外力,這個節點可能是多個單元的節點,上面(1)中所有單元在的節點力的合力是同這個外荷載平衡的;
(3)單元的應力是力學的概念,單位面積的力,通過對單元應力的積分可以得到單元的節點力。如果是均勻受拉的桿單元,單元力=應力*單元橫截面積。
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有,舉個例子,如有2個單元(單元編號是1和2)共用同一個節點(1)
節點(1)上作用一個20N的豎向力,這個力就是節點的外荷載。
如果根據分析,單元1受到12N豎向力,單元2受到是8N豎向力,這2個力就是單元的節點力。當然如果有方向,這2個力需要進行矢量相加等於外荷載。如果單元1的面積是10平方毫米,單元2是4平方毫米,那麼單元1的應力是12/10=1.2Mpa,單元2的應力=8/4=2MPa.
這是桿系有限元的概念,如果是實體單元那麼應力計算要通過形函數和本構關系進行。
『肆』 有限元分析時,節點之間不傳力,怎麼解決
第一個問題, 答案是單元節點應力接近理論值,理論上在單元節點上,該點應力值是精確滿足本構方程的,所以該點的值是精確值,但是有時候單元採取高斯積分點,這時候在高斯點上就是精確值,而單元節點上就不是了,再一個,有限單元法的直接解是位移,而應力值是派生解,是位移取導數得出,當位移精確的時候,應力值不一定精確,這很好理解,當一個函數本身連續的時候,他的導數不一定連續,這就需要所謂的「應力磨平」一般是有計算機程序自動完成的,最後,現在的通用有限單元法程序都是以里茲變分和伽遼金加權殘數為理論基礎的,這種最小位能原理求得位移近似解的彈性變性能是精確解變形能的下界,也就是說,該方法得出的近似位移場在總體上偏小,即結構的計算模型顯得偏於剛硬。第二個問題,我還沒有做過優化分析,暫時解答不了這個問題.
『伍』 有限元中節點應力為437E+08是什麼意思
這代表該點應力值43700000000,但是單位不能確定。ANSYS計算結果本身沒有確定單位,與你在輸入參數時的單位有關,可以根據你輸入的參數單位推算結果的單位。一般計算應力喜歡用單位兆帕,但是你的這個值太大了,不符合實際,建議檢查一下你的輸入參數。
『陸』 有限元分析,把F等效到1節點和2節點,我只知道力分別是50KN,轉矩是多少,為什麼
這是理論力學裡面的力的平移定理,附加的轉矩為50*2=100KN.M
具體的推導可以見下面的參考資料
『柒』 有限元精度 節點應力
tet4是一階常應變單元,剛硬,節點應力是由單元應力平均而來的,所以一階的是一致的,但是一階應力精度很差,比二階tet10剛度一般大40%,但是模態高出的不是太多,二階tet10的結果是比較可信的。順便糾正一下樓上的,nastran默認是線性求解,直接解剛度矩陣求逆得位移場,不能說收斂不收斂,非線性才有收斂不收斂之說。。。
『捌』 有限元法節點單元越多計算越精確嗎
從有限元本身來看,單元劃分的越細,節點布置得越多,計算的結果越精確。但計算時間和計算費用的增加。所以在劃分單元時對應兼顧這兩個方面。
『玖』 在對夾具進行有限元分析時各支撐點的受力如何計算那
對於對稱的零件作分析使用,可以減少單元數量,節省時間!載荷也必須對稱!
『拾』 有限元集中力作用在節點上的話此節點處不就是無窮大的應力了嗎
理論上集中力作用於一點時該點的應力是無窮大
在有限元中,作用於一點的力會由與之關聯的所有單元承受,並分散到這些單元中,再由這些單元傳導到鄰近且更遠的單元中去,因而計算結果並不是無窮大。當然,如果在集中力附近加密單元,會出現作用單元應力逐漸增大的現象,如果單元尺寸變得無窮小,將出現極大值應力,奇異點應該是這個意義上的。
因此,應該注意集中力的載入,一方面事實上單個的集中力不存在,應該將集中力分散到作用區域載入,甚至採用一定的等效方法分散載入。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這個奇異點附近的應提交回答力不一定準確:如果這個部位應力的確高,應該採用彈塑性和大變形計算;如果只是載入造成的,則應該認識到此處的計算結果是不正確的(但稍遠處的計算結果還是有效的)。
另:平面單元受垂直作用力時,往往由於柯西霍夫假設而認為法向應力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