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說到區塊鏈,我們常常會碰到「去中心化」這個概念。那麼到底什麼是去中心化?中本聰解決了自己定義的難題「點對點的電子現金」,在這個過程中,他「發明」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系統融合密碼學、博弈論和軟體工程等三個領域的技術與理論,區塊鏈技術是已有技術巧妙地組合形成的創新。中本聰不是憑空解決「點對點電子現金」這個難題的,他沿著前人的足跡前進,只是他完成了最後一躍。
「去中心化」是摘除掉中心化的中心節點的競爭優勢。它不代表沒有中心,只是中心節點是一種相對中立的存在。這些中心節點不會是強制性的存在。而對於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統,節點和節點之間的聯系不通過特定的節點完成,所有的節點都可以在系統上存儲和更新數據,從而實現公開化。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簡單的理解就是區塊鏈的數據是分散的存儲在網路中許多節點上的。而傳統的數據存儲方式,則是存在網路中1個或幾個大節點上的。由此看來,所謂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說白了就是存儲數據的節點的多少的區別。所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相對的。數據只存在1個節點上,肯定就是中心化的。但如果存在100個節點上,它們相對於1個節點就可以說是去中心化,只是去中心化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同時,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也並不矛盾,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因為去中心化中的「去」字是表示弱化、消除中心的過程,而不是絕對沒有中心,與無中心化是完全對立的概念。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2. 什麼是比特幣的去中心化
比如說,我通過支付寶給你轉了1000塊錢,我這里一發送,你那裡立刻就收到了。這樣看似咱倆直接打交道的金融交易,其實是有的。
第一,轉賬用的人民幣有中心的。人民幣在現實中是一張紙,在互聯網上是一個數字,只有中國人民銀行才能發行人民幣。如果有人自己印一張人民幣,畫得再像也是違法行為,所有的人民幣都離不開中國人民銀行這個中心。
第二,支付寶的轉賬交易有中心。雖然是咱們兩個在手機上轉賬,但背後是通過支付寶的伺服器來實現的,相當於我現把錢交給支付寶這個中心,然後支付寶再把錢交給你。如果某一天支付寶的伺服器出故障了,我們的支付寶也就不通了,所以用支付寶轉賬離不開支付寶這個中心。
以上說的兩個中心,比特幣完全不存在。有沒有一個中心去負責比特幣轉賬?沒有,兩個人之間轉賬就是通過互聯網,只要能上網,沒辦法阻止交易,比特幣轉賬交易是通過使用比特幣的人一起確認的。
在日常的交易中,「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都有各自的利弊,它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關鍵是看未來運用的規則誰能佔得先機,更加方便安全的融入市場,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相關信息
中心化的問題很多,比如央行不需要經過你的同意,就可以無窮無盡地印鈔票,掠奪你的財富;你在銀行的錢,實際上不是你的錢,而是銀行對你的負債。你並不總能從銀行里取出你的錢,銀行有可能一天只允許你取60歐元,甚至有可能強制沒收你的存款。
雖說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但人們對此毫無辦法。在比特幣中這些劣行將不復存在,比特幣是一個完全脫離銀行,只依靠互聯網運行的貨幣系統,即使是政府執法部門,也無法查封或沒收比特幣;除非徹底關停互聯網,否則也無法封殺比特幣網路。
在比特幣系統里,你能真正掌握你的錢,而不是通過銀行間接掌握你的錢,比特幣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技術手段保證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3. 數字貨幣去中心交易平台和中心化交易平台有什麼區別
去中心化交易所或DEX已經存在了一些年頭。部分用戶可能還記得仍然活躍的BitShares以及其他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先行者。近期成熟的中心化交易所(CEXs)捲入動盪風波,據稱越來越多的散戶用戶正在將他們的資金轉移到UniSwap,這是一個最近搶盡風頭的DEX。根據數據追蹤機構CoinMarketCap.com的數據,Uniswap的日均交易量已經躍升至約2.2億美元。現在讓我們回到基本面,看看DEX依靠什麼吸引用戶,以及在哪些情況下用戶可能會更傾向於在CEX上交易,如Binance,Coinbase或AAX。
兩者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三個方面:
資產掌控權
流動性
用戶體驗
4. 通俗易懂地解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錢包有何不同
中心化錢包,也稱鏈下錢包(Offchain),完全依賴運行這個錢包的公司和伺服器,存在交易所里的比特幣就是中心化錢包(鏈下錢包)里保存的。私鑰不屬於用戶所有,但在中心化伺服器託管鏈中的錢包項目端,通常資金也委託給伺服器。
私人密鑰和資產被移交給錢包進行集中管理。用戶無需擔心這類錢包產品的私鑰丟失,造成資金損失,通常可以支持密碼檢索;但是,資金風險將更加集中在錢包項目端,集中在伺服器端。當中心化錢包被黑客征服時,用戶將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去中心化錢包,通常被稱為Onchain錢包,私鑰由用戶維護,資產存儲在區塊鏈中。
去中心化錢包通常被稱為Onchain錢包。私鑰被移交給用戶。如果私鑰丟失,錢包將無法幫助用戶恢復,資金將永遠丟失。但是去中心化的錢包很難被黑客集中攻擊,用戶不必擔心錢包服務提供商的自我竊取。
中心化錢包是存資產的地方,去中心化錢包是存私鑰的地方。
中心化錢包除了交易所不建議大家使用,雖然私鑰丟了有可能幫你找回。但是永遠都存在公司跑路的風險。
去中心化錢包相當於一個通道,一個自己掌握助記詞來控制自己在區塊鏈上資產的通道,對於去中心化錢包而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私鑰】的安全。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還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5.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區別是什麼
效率不同:去中心化效率比中心化網路效率高,但反過來講中心化網路安全性更高。整體來看中心化網路適合安全性高的應用。
特點不同:中心化網路就是每次兩個客戶端電腦通訊都要通過伺服器。而去中心化網路就是初期需要經過伺服器,後期通訊就不需要伺服器了。
成本不同:區塊鏈的集體維護的特點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中心化的網路涉及到很多系統的維護、保密、運營等等,而這些必定需要很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而這些對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來說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注意事項:
在區塊鏈治理方面,最近一個比較有趣的趨勢就是作為多用途決策機制的在線虛擬貨幣持有者投票的再度興起。
有時使用硬幣持有人的投票來決定誰經營運行網路的超級節點(例如在EOS,NEO,Lisk和其他系統中的DPOS),有時對協議參數進行投票(例如以太坊燃料供給上限)有時還要進行批准(例如Tezos)協議升級的投票和直接應用。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投票都是自動的,協議本身包含了更改驗證器集合或更新自己的規則所需的所有邏輯,並自動響應投票結果。
6. 數字貨幣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哪個更好、更方便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最核心的不同在於私鑰是否掌握在用戶手裡,去中心化平台可以很好的保護用戶,例如CellETF(celletf.io),很好的解決了用戶的資產安全問題,但是這個相對而言操作更簡單。
7. 什麼是虛擬貨幣去中心化
有不法分子利用虛擬貨幣的風潮,捏造「數字貨幣」的營銷概念大肆鼓吹「某某幣」的光輝前景,許諾不切實際的超高回報以引誘普通大眾投資。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開源、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只是可人為隨意操控的一串普通數字。有的通過線上「囤幣居奇」拉高交易價格再迅速套現。有的通過建立傳銷組織,收取「會費」來層層剝削,當傳銷項目資金鏈條斷裂,首當其沖受害的是處於最下層的普羅大眾。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8. 虛擬數字貨幣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就是沒有人能控制,不受某個人活著集團活著中心機構的控制。因此它也不可能作為國家認可的法定貨幣。有一群炒幣的天天嚷嚷虛擬貨幣將會取代紙幣,全是扯淡的,一定要注意投資風險,現在掛著虛擬數字貨幣噱頭騙錢的傳銷盤很多的
9. 虛擬幣上中心化和非中心化交易所哪種難度大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疑問,我馬上去查找和梳理答案,請稍等【回答】
好的,謝謝【提問】
隨著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漸蠶食市場份額,中心化交易所必須確保對高頻交易平台保持一定吸引力才行,然而挑戰難度不小。「加密貨幣交易所與傳統市場上的交易所截然不同。他們基本上扮演著至少四五個不同的角色:它們是交易所,是託管人;他們處理交易,同樣也是經紀人。
因此,中心化交易所很可能不穩定、速度慢,偶爾會爆雷。但今年中心化交易所的表現有所改善。「主要的中心化交易所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熟悉的傳統市場了。這【回答】
里指的是是在同一地點10毫秒的交易速度。」【回答】
我認為,機構對中心化交易所運作機制的信任度和理解度更高。【回答】
答非所問啊!我是問你虛擬幣上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哪種難度大【提問】
如果要我直接回答,那就是中心化交易難度比較大【回答】
比如,兩者要求有什麼不同【提問】
要說去中心化交易所,其實早在2018年就開始崛起,不過在2020年才開始爆發,因此現如今去中心化交易所勢不可擋地蠶食著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人嘗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不過絕大多數投資者對於市面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分不清楚,那麼,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區別有哪些呢【回答】
去中心化就是非中心化哈,它是專業術語【回答】
這個我知道。我是想了解一個虛擬貨幣想上線交易所,那麼有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兩者之間的要求分別是什麼【提問】
嗯,在梳理【回答】
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區別有哪些?
一、中心化交易所
1.交易流程
(1)開戶:注冊賬戶並設置密碼,通過密碼進入交易所進行幣幣交易。當然,KYC認證最好做一下,不過一般情況下,只要交易了賬戶有資產了,都會做。
(2)充值:依照幣的屬性,交易所會分配coin地址和token對應的coin地址供用戶充值代幣。這個地址是交易所分配給用戶,用戶只享有地址,卻不擁有對應密鑰,密鑰仍在交易所手中!
(3)自動轉賬:當用戶用自己的錢包地址向自己的交易所地址充值時,所有的幣會自動轉入交易所地址,由交易所作為信用背書,代管用戶的資產代幣。這時,用戶資產的實際控制人為交易所。
(4)交易:用戶向交易所提交交易指令,交易所中心化伺服器進行交易撮合,成交後將結果告訴用戶。中心化撮合最大的好處是交易深度好,成交效率快。
(5)提現:用戶向交易所提出提現指令。從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所有的幣都在交易所的地址里,提幣的過程是由交易所地址轉向用戶錢包地址。
2.產生費用
(1)充值時,用戶錢包地址充值到交易所分配給用戶的地址,手續費由用戶直接承擔;
(2)交易時,交易所會收取手續費,直接從相應的幣種里扣除,費用由用戶直接承擔;
(3)提現時,交易所地址充值到用戶錢包地址,會直接收取用戶轉賬手續費。
3.優勢
(1)交易深度好、速度快,即使面對海量並發實時交易,依舊可以給用戶提供很好的服務體驗。
(2)用戶量和交易量龐大,具有足夠的流動性。
(3)所有交易都是採用IOU記賬,從技術上看交易成本是非常低的。
4.劣勢
(1)人為因素:中心化管理,會面臨包括內部運營風險、商業道德風險、資產盜用等嚴重影響用戶資產安全的風險。
(2)技術因素:資產的集中式託管,會招致巨大的黑客攻擊風險,相當考驗網站技術能力和緊急應對能力,【回答】
二、去中心化交易所
1.交易流程
(1)開戶:注冊獲得新的地址和密鑰,用戶掌握私鑰,擁有對資產的絕對控制權,一旦丟失無法找回。
(2)充值:充值比較簡單,直接由錢包地址充值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新地址,如圖1→2過程。
(3)交易:當發起交易時,直接執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智能合約來完成交易,整個過程用戶一直擁有著幣的所有權,去中心化交易所無掌控權,如圖2→3和3→2過程。
(4)提現:用戶從去中心化交易所轉賬到自己錢包地址,如圖2→1過程。
2.產生費用
(1)充值時,從用戶錢包地址充值到交易所的新地址,會產生GAS消耗。
(2)交易時,去中心化交易所也會收取手續費,手續費直接從交易的幣種里扣除。
(3)提現時,交易所地址充值到用戶錢包地址,會產生相應的GAS消耗。
不過從EOS去中心化交易所來看,目前的轉賬提現都是免費的,這也和EOS主鏈的特性有關,對用戶來說免費是相當的有誘惑力啊!
3.優勢
(1)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簡單,主要是撮合交易,並不託管用戶的資產,杜絕了交易所監守自盜的可能性。
(2)與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於,所有的這一切都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將資產託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都放在區塊鏈上。
(3)用智能合約來實現去中心化去信任的交易機制,解決了中心化交易所因人為因素產生的內部運營風險、商業道德風險、資產盜用等嚴重影響用戶資產安全的風險。
(4)用戶的託管資產可以自由轉移無需任何人審批,也不用擔心黑客盜取、丟幣等問題發生,安全上具有足夠的保障。
4、劣勢
(1)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所有交易記錄都會上鏈,受區塊鏈本身的確認速度影響,很讓用戶感覺很慢,這對用戶體驗來說並不友好。
(2)不能處理大並發實時交易,交易量和交易深度上不如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上有所受限。大部分去中心化交易都存在這個問題。【回答】
去吧!【提問】
我是問你交易流程了嗎?這點知識也來回答?【提問】
你看了他們優勢,劣勢嘛【回答】
10.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去中心化:
相對於「中心化」概念,在去中心化的系統網路里,每一個參與者(節點)都是平等且自由的關系,沒有誰依賴誰。
這就像朋友聚會,暢所欲言,你可以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中途離場;中心化則像是領導開會,一切全憑領導這個中心在會議上指示和安排。
中心化:
就是以一個節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
注意事項:
相對於前期的互聯網(Web 1.0)年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發生,而是由整體網民一起參加、權級相等的一起創造的成果。任何人,都能夠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一起生產信息。
跟著網路服務形狀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鼓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供給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加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一起進行內容協同創造或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