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數字貨幣投資100萬
Ⅰ 羅切斯爾德家族的財力雄厚,它的發家史是怎樣的
羅斯切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古老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一個隱藏在這個世界陰暗面的控制者控制了這個星球近兩個世紀經濟命脈的強大家族。
或許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它是陌生的,因為在大眾傳媒時代,人們的目光或許只會關注到類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這些身名顯赫的名字上。
而二十世紀二戰前的美國,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形容當時美國的情況「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應該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斯切爾德的。」
其創始人是梅耶·A·鮑爾(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
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時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羅斯柴爾德,是世界著名的銀行家,他的經歷與家族的命運一起跌宕起伏。
(1)老羅數字貨幣投資100萬擴展閱讀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來源
1804年,羅斯柴爾德家族三兒子內森受父親指派,隻身來到英國倫敦,開始時做一些棉布生意,他也是該家族中向國外發展的第一人。當時歐洲正值拿破崙戰爭,一些德國貴族流亡到了英國,其中包括法蘭克福的威廉伯爵。
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威廉伯爵委託內森購買了大批英國的債券,內森便借機自己也做起了債券和股票生意。他憑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幹,不久便發了財,成為倫敦金融證券界的巨頭。
後來,他又不失時機向英國政府提供巨額軍費,與倫敦軍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到1815年,內森已成為倫敦首屈一指的銀行巨頭,正與其他兄弟一起密切地注視著歐洲戰況。早在戰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就非常具有遠見地建立了自己的戰略情報收集和快遞系統。他們構建起數量龐大的秘密代理人網路,這些類似戰略情報間諜的人被稱為「孩子們」。
這些人被派駐歐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業中心,各種商業、政治和其他情報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維也納和那不勒斯之間往來穿梭。
這個情報系統的效率、速度和准確度都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官方信息網路的速度,其他商業競爭對手更是難以望其項背。這一切使得羅斯柴爾德銀行在幾乎所有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優勢。
內森從1815年急劇變化的局勢中獲利的想法是羅斯柴爾德神話的核心:他一再聲稱,由於首先得到了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的消息—甚至比政府知道得都要早—內森能夠從股市中賺一大筆錢。神話中更為離譜的情節—內森自己出現在了戰場上,他騎著馬跟隨在威靈頓的身邊,
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從奧斯坦德回到了多佛,他的利潤在2 000萬~1.35億英鎊之間—很久之前就被揭穿了。但是,歷史學家—包括維克托-羅斯柴爾德本人—仍繼續認為羅斯柴爾德家族至少從戰爭爆發以及盟軍最終勝利的預判中獲得了一定的利益。
即便在戰爭剛剛結束時,他們投資英國政府股票的收益就超過了1萬英鎊,他們從滑鐵盧戰役中獲得的總利潤據估計約為100萬英鎊。
但真實的情形遠非如此。實際上,可能由於兄弟幾個在滑鐵盧戰役前後的一系列錯誤估算,他們蒙受了損失而不是獲得了利潤。在這點上,似乎現實與神話截然不同。由於拿破崙重新出現,內森預計將出現長期的戰爭,
開始囤積黃金,毫無疑問,首先接到拿破崙戰敗的消息非常值得高興,這歸功於羅斯柴爾德消息傳遞系統的迅捷,使得信使能夠將消息版的第5份公報—1814年6月18日午夜在布魯塞爾發布—經敦刻爾克和迪爾,在19日夜裡送到了紐考特。這離威靈頓與布呂歇爾在戰場上勝利會師只過了24小時。
近48小時後,亨利-珀西上校才派威靈頓的軍官向內閣報告獲勝的消息,而消息送達時,內閣大臣們正在哈羅比爵士的家裡共進晚餐(21日晚上11點)。實際上,內森20日就將有關消息轉達給了政府,但沒人願意相信;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第二名信使從根特帶來的消息同樣沒人信。
但無論消息到得多麼早,在內森看來,滑鐵盧獲勝的消息一點用也沒有。他並不期望決定性的結局如此快速到來;實際上,就在戰役結束的5天前,他剛為英國政府在阿姆斯特丹借了一筆100萬英鎊的貸款,而且就在他的信使快要到達倫敦時,他正在安排一筆支付給巴登的補助款。
滑鐵盧戰役的結果讓他以反法聯盟的名義進行的金融業務顯得過早了,而且會帶來非常糟糕的結果。因為兄弟幾個不僅持有大量不斷貶值的金銀,而且還持有需要在阿姆斯特丹出售的100多萬英鎊的國庫券,更不用說一系列只完成一半的補貼款業務,和平協議一旦簽署,
這些業務全部要終止。當軍隊報告抵達紐考特證實戰爭結束指日可待時,內森面對的不是傳說中巨額的利潤,而是沉重且不斷增加的虧損。
在倫敦,狂亂的內森希望從損失中尋找機會;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被傳出購買英國股票。7月20日,倫敦《信使報》的晚報版報道說,內森買了「大量的股票」。一個星期後,羅沃思聽說內森「利用得到的滑鐵盧大捷信息賺了不少錢」,
並且希望參與更多的政府證券的買賣,「只要你認為哪些是值得買的」。這似乎證實了一種看法,即內森確實憑借他對戰爭結果的信息優勢,買了統一公債。但是,他從中賺到的利潤不會很多。維克托-羅斯柴爾德已經證實,
統一公債的價格在滑鐵盧戰役結束前一周左右已經從最低點攀升到53點,即使內森在6月20日在公債價格為56.5點時,以2萬英鎊購買了最大數量的公債,一周後在60.5點時拋出,他的利潤也僅僅約7 000英鎊。有關信託債券的情形也是一樣的,它在勝利的消息傳來後升了8個點。
按照薩洛蒙的說法,內森還以107點的價格購買了45萬英鎊的信託債券;如果他採納了他兄弟的建議,在120點的價位拋出,他的利潤將可能達到5.8萬英鎊。但是這個數字顯然沒能打動內森;他懊悔當初怎麼沒有多買一點,並且仍舊持有債券,等待第二年沖到更高的價格。
事實上,直到1816年後期,內森或許才在證券投機中獲得最大的勝利:他以62點的平均價格購買了65萬英鎊,其中的大多數他在1817年以82.75點的價格拋出,賺到了13萬英鎊。但是,這並不是他自己能保留的利潤,因為最初的資金是按照赫里斯的建議,以政府基金投入的。
Ⅱ 羅永浩謝絕幣圈邀請是怎麼回事
「羅老師謝絕幣圈邀請」事件要從羅老師被列入「老賴」名單後說起。
在被列入「老賴」名單後,羅老師發文稱,自 2018 年下半年出現經營危機以來,錘子科技最多時欠了銀行、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約 6 個億的債務。
(2)老羅數字貨幣投資100萬擴展閱讀:
人生成就
2014年5月20日,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Smartisan T1手機。
錘子手機的技術團隊,由前摩托羅拉資深工程經理錢晨,現任錘子科技CTO以及200位工程師組成,並且Smartisan T1 由前蘋果工業設計總監,ammunition設計公司創始人Robert Brunner和他的團隊設計。
老羅認為,工程師的那套想法,是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而讓他著迷的理想中的手機產品,應該是讓人愛不釋手、界面非常好看、設計體貼有人性化,而且是高度符合直覺,不必看說明書的。
Ⅲ 什麼是「反向眾籌」有何案例
中國眾籌的十個經典案例
眾籌源於國外crowdfunding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眾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微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等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
股權眾籌盡管股權眾籌發展迅速,但這種模式卻挑戰了現行法律法規。目前我國法律對股權眾籌的規定完全是一片空白。
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不得超過50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人數不得超過200人,這就使得股權眾籌的融資對象有了上限。此外,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以及「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行為又屬於公開發行證券,《證券法》規定必須通過證監會核准,由證券公司承銷。有限合夥企業介於合夥與有限責任公司之間的一種企業形式,由一名以上普通合夥人與一名以上有限合夥人所組成,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合夥人設立。
2014年7月下旬,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稱會證監會已完成多輪行業調研,股權眾籌融資的相關監管規則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中。
眾籌在國內還是初期階段,各種眾籌融資的案例很多,但成功運做的項目卻是鳳毛麟角。接下來分享國內眾籌的十個經典案例:
案例一:美微創投-憑證式眾籌
朱江決定創業,但是拿不到風投。2012年10月5日,淘寶出現了一家店鋪,名為「美微會員卡在線直營店」。淘寶店店主是美微傳媒的創始人朱江,原來在多家互聯網公司擔任高管。
消費者可通過在淘寶店拍下相應金額會員卡, 但這不是簡單的會員卡,購買者除了能夠享有「訂閱電子雜志」的權益,還可以擁有美微傳媒的原始股份100股。朱江2012年10月5日開始在淘寶店裡上架公司股權,4天之後,網友湊了80萬。
美微傳媒的眾募式試水在網路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有非法集資嫌疑,果然還未等交易全部完成,美微的淘寶店鋪就於2月5日被淘寶官方關閉,阿里對外宣稱淘寶平台不準許公開募股。
而證監會也約談了朱江,最後宣布該融資行為不合規,美微傳媒不得不像所有購買憑證的投資者全額退款。按照證券法,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都屬於公開發行,都需要經過證券監管部門的核准才可。
後來,美微傳媒創始人朱江復述了這一情節,透露了比「叫停」兩個字豐富得多的故事:
「我的微博上有許多粉絲一直在關注著這事,當我說拿不到投資,創業啟動不了的時候,很多粉絲說,要不我們湊個錢給你吧,讓你來做。我想,行啊,這也是個路子,我當時已經沒有錢了」。
「這讓我認識到社交媒體力量的可怕,之後我就開始真正地思考這件事情了:該怎麼策劃,把融資這件事情當做一個產品來做。」
於是,朱江在2013年2月開始在淘寶店上眾籌。
「大概一周時間,我們吸引了1000多個股東,其實真正的數字是3000多位,之後我們退掉了2000多個,一共是3000多位投資者打來387萬,……
目前公司一共有1194個投資者。」
「錢拿到之後,在上海開了一個年度規劃會。我的助手接到一個電話:你好,我是證監會的,我想找你們的朱江。」
「剛開始我很坦然,心想為什麼證監會會出來管?去證監會的時候,一路上心情很輕松,但在證監會的門口,我突然心情沉重起來了,應該是門口的石獅子震懾住了我(門前倆石獅子的錢沒白花),四個月時間里,我們和證監會一共開了九次會」(顯然延續到了媒體說的「叫停」之後)
「我的律師在北京很有名,通過代持協議達成了這么多投資人的方案。這樣協議沒有樣板,都是一行行給我打好的,律師告訴我,他做的這個代持協議,主要是針對工商、稅務和公安做的,沒想到是證監會來管我,這是最為開放的一個部門,我的運氣很好。」
「第一次會議上我就誠懇地認錯,反省自己法律意識淡薄,證監會的領導說我一點都不淡薄,整個法律文件寫得相當專業,不是法律意識淡薄的人寫的。接下來的八次會議討論的事情,就是之前的那張代持協議是有效協議還是無效協議,證監會聯合多家部門,給我們公司的帳都翻了一遍,」
「證監會乾的讓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給1194個投資人都打過電話。一半的投資人接到電話就直接掛了,都以為是騙子,在群里說,今天遇到騙子打電話來說是證監會,要來了解美微傳媒,我告訴他們的確是證監會在調查。」
據朱江描述,證監會重點問了所有投資人兩個問題:第一朱江有沒有承諾你保本?第二,有沒有承諾每年的固定收益率?
案例二:3W咖啡-會籍式眾籌
互聯網分析師許單單這兩年風光無限,從分析師轉型成為知名創投平台3W咖啡的創始人。3W咖啡採用的就是眾籌模式,向社會公眾進行資金募集,每個人10股,每股6000元,相當於一個人6萬。那時正是玩微博最火熱的時候,很快3W咖啡匯集了一大幫知名投資人、創業者、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其中包括沈南鵬、徐小平、曾李青等數百位知名人士,股東陣容堪稱華麗,3W咖啡引爆了中國眾籌式創業咖啡在2012年的流行。
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了眾籌式的3W咖啡。3W很快以創業咖啡為契機,將品牌衍生到了創業孵化器等領域。
3W的游戲規則很簡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3W的股東,也就是說不是你有6萬就可以參與投資的,股東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3W強調的是互聯網創業和投資圈的頂級圈子。而沒有人是會為了6萬未來可以帶來的分紅來投資的,更多是3W給股東的價值回報在於圈子和人脈價值。試想如果投資人在3W中找到了一個好項目,那麼多少個6萬就賺回來了。同樣,創業者花6萬就可以認識大批同樣優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既有人脈價值,也有學習價值。很多頂級企業家和投資人的智慧不是區區6萬可以買的。
。
其實會籍式眾籌股權俱樂部在英國的M1NT Club也表現的淋漓精緻。M1NT在英國有很多明星股東會員,並且設立了諸多門檻,曾經拒絕過著名球星貝克漢姆,理由是當初小貝在皇馬踢球,常駐西班牙,不常駐英國,因此不符合條件。後來M1NT在上海開辦了俱樂部,也吸引了500個上海地區的富豪股東,主要以老外圈為主。
案例三:大家投自眾籌--天使式眾籌
2012年12月10號,李群林把他的眾籌網站大家投(最初叫「眾幫天使網」)搬上了線。在這之後,直到今天10個月內,他做了5件「大事兒」——給「大家投」眾籌了一筆天使投資、推出領頭人+跟投人的機制、推出先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再入股項目公司的投資人持股制度、推出資金託管產品「投付寶」,「大家投」有了第一個自己之外的成功案例。
李群林之前是做技術和產品的,2012年想創業,可錢不夠,想找投資卻不認識天使投資人。環顧一圈,中國創業這么熱,像他這樣沒有渠道推廣自己的想法,苦於找投資人的創業者比比皆是。同時,除了那些能幾十萬上百萬投資的天使投資人之外,中國還有大把有點存款、閑錢的人。而且,目前中國的天使投資人還太少,遠不能滿足創業者的需求。李群林想到做一個眾籌網站,把創業者的商業想法展示出來,把投資人匯聚起來,讓他們更有效率地選擇。
那時,中國最早的眾籌網站點名時間已經推出1年多,最開始李群林也想上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先幫自己籌到項目資金。但他發現,點名時間採用的是預購的方式,就像當時的法律規定那樣,眾籌網站給支持者的回報不能涉及現金、股票等金融產品,也就是對支持者來說,參與眾籌是一項購買行為。李群林覺得這對自己來說有些不實際,自己做互聯網項目,推出的大多是虛擬產品和服務,而且鑒於中國互聯網的免費特徵,很難事先跟支持者約定回報的方式。不僅對自己不適用,李群林也覺得這種認購的方式吸引力有限。買東西的動力不足,僅為了幫別人實現理想就拿出錢財支持這也不太適合國人的務實精神,至少難以擴散開來。李群林判斷,把眾籌作為一種購買行為會限制它的成長速度和規模,他覺得作為投資行為更符合大家參與眾籌的需求。於是,他決定做一個股權融資模式的眾籌網站。
第一個實驗對象就是他自己的項目「大家投」。李群林把「大家投」的項目說明放在了網站上。那時,他的想法特別簡單,創業者把自己的項目展示在網站上,設定目標金額和期限,投資人看了覺得不錯就來溝通,然後投資成為項目股東,投的人多了逐漸把錢湊齊。眾籌完成,平台收取服務費。
不久,有人給他建議,這么搞是不行的。投資需要專業能力,投資人需要帶動,最好是設立領投人+跟投人的機制,可以通過專業的投資人,把更多沒有專業能力但有資金和投資意願的人拉動起來,這樣才能匯聚更多的投資力量。同時,在投資過程中和投資後管理中,有一個總的執行人代表投資人進入項目公司董事會行使項目決策與監督權力。李群林採納了這條建議,為「大家投」增加了這一條規則,投資人可以自行申請成為領投人,平台審核批准之後就可以獲得這一資格。
「要想眾籌地快,最好是創業者熟人+生人的結合」,聊起現在網站上還沒籌資成功的項目,李群林反復強調這句話。眾籌是個匯聚陌生人的平台,創業者最好能先發動自己的熟人支持自己,然後由這些熟人的行為帶動平台上的陌生人。這是李群林的經驗之談,「大家投」到今年3月份共3個月時間成功籌得100萬人民幣,在項目團隊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情況下獲得共計12個投資人的支持就是這樣做到的。
大家投的12名投資人中,有投資經驗的只有5個人。這有點像美國人所說的最早的種子資金應該來自於3F,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和Fool(傻瓜)。
在先被一些天使投資人拒絕之後,李群林把目光轉向了微博與各類創投沙龍活動,在上面找認同他的人。最後,他找到深圳創新谷的合夥人餘波,餘波覺得大家投的股權融資眾籌模式是當時能填補初創企業融資渠道空白、構築微天使投資平台的業務模式,所以決定做一做這種金融創新背後的推手。於是,創新谷成為了「大家投」這個項目本身第一個投資者,也是唯一一個機構投資者。有了創新谷的信用背書,大家投又成功吸引了後面11個跟投人。這十二位投資人分別來自全國八個城市,六人參加了股東大會,5人遠程辦完了手續,這裡面甚至有四個人在完全沒有接觸項目的情況下決定投資。
大家投網站模式是:當創業項目在平台上發布項目後,吸引到足夠數量的小額投資人(天使投資人),並湊滿融資額度後,投資人就按照各自出資比例成立有限合夥企業(領投人任普通合夥人,跟投人任有限合夥人), 再以該有限合夥企業法人身份入股被投項目公司,持有項目公司出讓的股份。而融資成功後,作為中間平台的大家投則從中抽取2%的融資顧問費。
如同支付寶解決電子商務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信任問題,大家投將推出一個中間產品叫「投付寶」。簡單而言,就是投資款託管,對項目感興趣的投資人把投資款先打到由興業銀行託管的第三方賬戶,在公司正式注冊驗資的時候再撥款進公司。投付寶的好處是可以分批撥款,比如投資100萬,先撥付25萬,根據企業的產品或運營進度決定是否持續撥款。
對於創業者來講,有了投資款託管後,投資人在認投項目時就需要將投資款轉入託管賬戶,認投方可有效,這樣就有效避免了以前投資人輕易反悔的情況,會大大提升創業者融資效率;由於投資人存放在託管賬戶中的資金是分批次轉入被投企業,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投資人參與投資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這樣也會大幅度提高創業者的融資效率。
社交媒體的出現,使得普通人的個人感召力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傳遞到除朋友外的陌生人,使得獲得更多資源資金創業公司一切皆有可能。
案例四-羅振宇用眾籌模式改變了媒體形態
2013年最矚目的自媒體事件:也似乎在證明眾籌模式在內容生產和社群運營方面的潛力:《羅輯思維》發布了兩次 「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普通會員,會費200元;鐵桿會員,會費1200元。買會員不保證任何權益,卻籌集到了近千萬會費。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大家願意眾籌養活一個自己喜歡的自媒體節目。
而《羅輯思維》的選題,是專業的內容運營團隊和熱心羅粉共同確定,用的是「知識眾籌」,主講人羅振宇說過,自己讀書再多積累畢竟有限,需要找來自不同領域的牛人一起玩。眾籌參與者名曰「知識助理」,為《羅輯思維》每周五的視頻節目策劃選題,由老羅來白活。一個人民大學叫李源的同學因為對歷史研究極透,老羅在視頻中多次提及,也小火一把。要知道,目前《羅輯思維》微信粉絲150餘萬,每期視頻點擊量均過百萬。
羅振宇以前是央視製片人,正是想擺脫傳統媒體的層層審批和言論封閉而離開電視台,做起來自己的自媒體。靠粉絲為他眾籌來養活自己,並且過得非常不錯。這是自媒體人給傳統媒體人的一次警示。
案例五、:樂童音樂眾籌-專注於音樂項目發起和支持的眾籌平台
據樂童音樂創始人馬馬客介紹,近期完成了一個百萬級的音樂硬體類產品眾籌。成為原始會眾多成功融資經典案例之一。馬客表示,目前樂童音樂的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所得融資會更多地去做產品,內容上也會有變化,多去拓展音樂衍生品、藝人演出方面,突破現有音樂產業模式,探討更多新的可能。
馬客認為,眾籌模式已經改變了很多的行業和鏈條,這種方式很有價值,之前曾入駐眾籌網開放平台,幫助樂童音樂在資源整合,以及產品曝光方面幫助不小。此次再次與網信金融旗下的原始會合作發起融資,他表示很受益,對股權眾籌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抱有信心。
作為專注於做音樂的垂直類眾籌網站,樂童音樂在音樂眾籌,音樂周邊的實物預售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業內頗有名氣。
當談及樂童音樂能夠成功融資的秘訣時,他認為,除了明確的商業目標和未來規劃,對於一個初創企業來說,投資人很看重團隊的執行力,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作。
據了解,除了樂童音樂,原始會還幫助過許多的企業成功融資。公開資料顯示,截止目前,原始會的合作創業項目已有2000多個,投資人(機構)超過1000位,成功融資的項目已有8個,融資額已經超過1億元。
原始會CEO陶燁表示,基於互聯網的優勢,眾籌最終也會把傳統線下融資改為線上融資。一方面,投資人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找到海量的融資。另外一方面,投資變化也可以在我們這個平台上找到,不會有一對一線下的渠道可以找到。此外,在這個平台上,互聯網投融資雙方,可以在這種海量信息中快速配對,快速找到買家和賣家。樂童音樂之所以能夠快速在原始會融資成功,主要在於其項目足夠優秀。「互聯網金融是新興行業,股權眾籌市場潛力非常大,把線下的傳統投融資,逐漸轉到線上投融資,它是一個變革性的東西,是一次革命。
案例六: 天使匯自眾籌-突破國內融資記錄
2013 年 10 月 30 日,天使眾籌平台天使匯在自己的籌資平台啟動眾籌,為天使匯自己尋求投資。截止到今晚(11 月 1 日) 5 時 30 分,天使匯目前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 1000 萬,超過天使匯自己設定的融資目標 500 萬一倍,創下最速千萬級融資記錄。
天使眾籌平台天使匯(AngelCrunch)成立於 2011 年 11 月,是國內排名第一的中小企業眾籌融資平台,為投資人和創業者提供在線融資對接服務,是國內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企業。天使眾籌即多名投資人通過合投方式向中小企業進行天使輪和 A 輪投資的方式,相比傳統的投融資方式,天使匯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更規范和方便的展示平台,為創業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融資服務
案例七:聯合光伏用眾籌模式改變了企業融資
股權眾籌雖然一直以來頗受爭議,但仍然改變不了這種企業用眾籌項目融資的熱情。今年2月,聯合光伏在眾籌網發起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站的眾籌項目,項目是典型的股權眾籌模式。
該項目預計籌資金額為1000萬元,每份籌資金額為10萬元,每個用戶最多購買一份,所有支持者都將會成為此次項目的股東。項目截止到現在,已經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總計籌資金額達到1000萬元。
聯合光伏這個項目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從具體實施上都給整個眾籌行業起到了示範作用。而對於股權眾籌受爭議的部分,隨著去年美國Jobs法案簽署,今年證監會正式將股權眾籌放到討論事項,股權眾籌得到相關法律支持的可能性非常大。到相關法律規定出台之時,相信一定還會有其它企業仿效聯合光伏,用眾籌的模式進行融資。
案例八:樂視用眾籌開創了企業利用眾籌營銷的先河
國內知名視頻網站樂視網牽手眾籌網發起世界盃互聯網體育季活動,並上線首個眾籌項目—「我簽C羅你做主」,只要在規定期限內,集齊1萬人支持(每人投資1元),項目就宣告成功,樂視網就會簽約C羅作為世界盃代言人。屆時,所有支持者也會成為樂視網免費會員,並有機會參與一系列的後續活動。這可能是國內第一次用眾籌方式邀請明星。
這次眾籌項目的意義在於開創了企業利用眾籌模式進行營銷的先河。首先,利用了眾籌模式潛在的用戶調研功能。樂視網此次敢於發布簽約C羅的項目,相信樂視網就早已准備好了要跟C羅簽約世界盃,通過此次與眾籌網聯合,可以讓樂視網在正式簽約之前,進行一次用戶調研。
其次,樂視網通過與眾籌網的聯合,給簽約C羅代言世界盃活動進行了預熱。樂視網充分利用了眾籌潛在的社交和媒體屬性,在世界盃還沒到來的時候就做出了充分的預熱。最後,樂視網可以接觸此次活動拉動世界盃的收視,並且為正式簽約C羅之後的活動積累到用戶。
樂視網的這一創舉一方面讓眾籌網越來越多的進入大家的視線,另一方面也給整個眾籌行業起到了帶動作用。但隱藏在活動背後,值得其它有相同想法的企業思考的是,通過眾籌網,企業還可以怎麼玩。
案例九: 李善友用眾籌模式改變創業教育
「求捐助!交學費!不賣身!只賣未來!」繼91助手熊俊、雕爺牛腩孟醒等一批創業者高調網上眾籌之後,微窩創始人錢科銘也緊隨其後,於前幾日在微博朋友圈喊話,向粉絲賣未來,籌集上中歐創業營的11.8萬元學費。
「眾籌學費」正是中歐創業營創始人李善友教授給新學員們布置的第一次實踐任務,學員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來為自己籌集學費。而網上這些或真誠或詼諧的文章就出自於中歐創業營的第三期「准」學員們。
案例十:HER COFFEE 咖啡--海歸白富美眾籌
如果要說當下最時髦的互聯網金融概念,非眾籌莫屬。但近日卻爆出了66位海歸白富美眾籌的HER COFFEE 咖啡店經營不到一年就瀕臨倒閉的消息。在經歷了起初的喧囂後,如今越來越多的眾籌咖啡店陷入了虧損窘境。眾籌咖啡店為何玩不轉呢?
如果說去年互聯網金融最熱門的話題還要屬余額寶和P2P 的話,那時下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眾籌了。無論是此前阿里推出的「娛樂寶」,還是7月初京東推出的「湊份子」,巨頭們對眾籌的追捧,也讓眾籌為越來越多人所知曉,成了不少人眼中新穎的投資理財方式。但作為海外最原始的眾籌形態的移植,最早一批興起的眾籌咖啡店卻在喧囂過後,面臨著虧損倒閉的窘境。
不以盈利為目的≠虧錢也無所謂
記得有位女性作家說過,每個女孩內心深處都駐扎著幾個夢想精靈,其中就包括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的夢想。只是過去敢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女孩少之又少,然而藉助眾籌的力量,去年8 月,66 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海歸白富美,每人投資兩萬元,共籌集132 萬元在北京建外SOHO開了一家咖啡館,名字叫Her Coffee。
這些美女股東幾乎都有國外名校的背景,大多就職於投行、基金、互聯網行業,最初只是八九個人湊在一起想開個咖啡店,因為錢不夠,於是又各自拉進來不少朋友,最後開了這家被稱為「史上最多美女股東」的咖啡館。
記得開業當天,影視明星李亞鵬,主持人王梁、李響,暴風影音CEO 馮鑫,銀泰網CEO 廖斌等眾多明星、企業家都前來捧場,好不熱鬧。
當初,這家咖啡店的股東們聲稱她們將會舉辦各種主題活動,以吸引創業女性來此聚集,可誰曾想到開業不到一年,卻傳出要關店的消息。股東之一的李彤(微博)說,目前她們確實在商討這個問題。她說:「可能是一個准備吧,你有幾個決定都需要通過股東大會嘛。比如說新的股東介入啊,沒有的話是不是要暫時閉店,是不是要換地方啊。如果我們沒有新的方案出來那就閉店,然後再選新地方。」
事實上,Her Coffee 的情況並非個案,去年長沙一家吸納了144 個股東的眾籌咖啡館,同樣在摸索近一年後,因為持續虧損,正面臨倒閉;杭州一家有110 名股東的眾籌咖啡館開業一年半,同樣收支從來沒有實現過平衡。同樣例子不勝枚舉。
然而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眾籌咖啡店的小老闆們,在當初開店時被問及如果今後經營業績不佳該怎麼辦時,幾乎清一色回答是「我們不以盈利為目的」。在他們看來,眾籌咖啡店不但是一種很新穎有趣的創業形式,而且咖啡店本身所散發的小資情調和天然的交流平台的功能,才是他們最為看重的賣點。
只是套用一句有點爛俗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不盈利並不代表能保證不虧損,不以盈利為目的不代表虧錢了也無所謂。之所以不少眾籌咖啡店在經營將近一年時傳出面臨倒閉的新聞,正是因為當初開店時眾籌的原始資金只夠第一年初始投資費用,即裝修、傢具、咖啡機等一次性硬體投入和第一年的租金。假如第一年咖啡店持續虧損,則意味著咖啡店只有兩條出路:要不就是進行二次眾籌,預先籌集到第二年的房租、原料、水電、員工等剛性成本,繼續燒錢;要不就是關門歇業,一拍兩散。
事實證明,對大部分參與眾籌的股東來說,「不以盈利為目的」甚至「公益性質」的說辭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高調子,畢竟砸進去的是幾千甚至幾萬元血汗錢,大部分股東還是希望咖啡店能賺錢並給自己帶來投資回報,即使不賺錢,如果咖啡店能維持經營也行。但如果持續虧損,那這個資金缺口誰來承擔呢?第一次眾籌成功依靠的是希望和夢想,當盈利希望破碎後,又有幾人願意再通過二次眾籌,往這個虧損的無底洞里砸錢呢?因此關門歇業成了最理性的選擇。
(美投網眾籌)
Ⅳ 為何樊登、羅振宇、陳年都無比推崇《反脆弱》一書
2008年,中信出版社引進了納西姆塔勒布的《黑天鵝》,並迅速引起轟動。這本書結合當時的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以及911等事件,討論了如何應對生活中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
2014年,中信出版社再度引進了塔勒布的另一著作:《反脆弱》。這本書,可以說是塔勒布研究「不確定性」的集大成之作。他找到了反脆弱的定義,並告訴我們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生存,最重要的是從中受益。
什麼叫反脆弱?
首先,「反脆弱」這個詞,是塔勒布自己創造出的,對應的英文是(antifragile)。
按照三元結構,作者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三類:
脆弱類、強韌類、反脆弱類。顧名思義,它們分別具有相應的特性。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
脆弱的事物,大多偏好安寧的環境,喜歡井然的秩序,厭惡風險與不確定性;
強韌的事物,對於環境沒有特殊的偏好,因為不論是井然的秩序還是混亂的環境,對於強韌者都沒有利弊可言;
而「反脆弱」則是唯一可以從不確定中受益的事物,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時,其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
如圖:
簡單解釋完「反脆弱」,我們看看樊登、羅振宇、陳年是如何看待「反脆弱」的:
樊登:騰訊是具備反脆弱性的
著名央視主持人、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在今年11月的一次讀書論壇中,以《可復制的領導力》為主題進行演講,並著重提到了《反脆弱》一書。
樊登表示,騰訊是具備反脆弱性的。
當年騰訊與360為爭奪用戶斗得你死我活,而當馬化騰發現必須讓用戶「二選一」的時候,竟然很多人選擇了360。這一下子讓「小馬哥」醒悟過來了,不能再如此強勢,是到了改變策略的時候了。隨後,他把騰訊的「半條命」留給了合作夥伴,並投資了京東、滴滴、摩拜――這就是騰訊「反脆弱」的一種體現,突如其來的混亂反而讓它變得更強大了。
另外,樊登認為,「匠人」也具備一種典型的反脆弱性。
一名匠人,首先一定對自己的工作、手藝有著畢生的追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非遺」傳人,擁有高超的手工技巧,但並非個個賺錢,但他們依然很快樂。金融危機、失業潮,這種對於普通人而言的「職業風險」,在他們這里不存在。
羅振宇:《反脆弱》是未來社會的生存守則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對於《反脆弱》一書也是推崇備至。
老羅表示,未來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化。塔勒布的《反脆弱》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喜歡變化。擔心未來的變化會讓自己受損的員工、管理者、企業家等,你的名字是「脆弱」。
實際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傳統的管理體系是脆弱的,而快速試錯、頻繁迭代的矽谷是反脆弱的。
陳年:這本書對於我來說像修了一門課
陳年的凡客曾火極一時,「凡客體」至今仍被認為是一種口碑營銷的典範之作。
2011年之後,凡客迅速衰落,從估值50億美元到無人接盤,從一萬多員工到只剩不足200人。
如今,從高峰到低谷的陳年並未徹底絕望後,他和凡客都主動慢了下來,打磨產品,追求極致,這一舉措迅速收到了效果。去年,凡客靠一款年出貨量100萬件的免燙襯衫,實現了5億元的營收。
而在陳年的「重生」之路中,《反脆弱》對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陳年也樂於主動向大家分享這本書。
陳年表示:
「我先讀了《黑天鵝》,後來又讀了《反脆弱》。我覺得這本書挺偉大的,因為這本書我覺得顛覆了我們對於歷史的解釋,對於很多學科,對於經濟學,對於社會學這些的解釋,對於我來說像修了一門課。」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黑天鵝》中說,火雞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這體現了塔勒布對現代社會的見解:這個世界不可預測。包括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等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大事,其實都不可預測。無論個體的人,還是整體的社會,其存在都是脆弱的。但「當一個人以絕對的真誠評判這個世界或者周圍的人和事的時候,他在道德上是自由的。」
金投手理財/ 整理發布
Ⅳ 最紅的抖音直播一個月可以賺多少錢
在飛瓜數據的直播帶貨排行榜可以看到,4月月榜No.1的播主是錘子科技的CEO羅永浩,直播銷售額1.3億,銷量88.3w,創下抖音直播帶貨的新紀錄,這也是目前抖音直播帶貨的最高紀錄。
圖片來自:飛瓜數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Ⅵ 羅切斯爾德家族的發家史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在被認為是家族創始人的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Rothschild),最早從事貨幣買賣業務。
由於18世紀後期德國公國遍地(350個),每個公國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梅耶的職業幾乎可以等同於外幣兌換。從德國漢諾威一家有名的家族銀行學成歸來後,他在法蘭克福開啟自己的事業,不僅從事古錢幣和古玩交易,還從事黃金白銀與紙幣的兌換,儼然成了一個銀行家。
1818年,內森成功為普魯士政府提供了500萬英鎊的貸款,為國際貸款業務提供了新途徑。除了通過債券發行給世界各地政府籌集資金,羅斯柴爾德家族整個19世紀掙錢方式還包括皇室、政治家理財,從事黃金和貨幣交易、進行工業和礦業的投資。
據尤瑟夫·卡西斯(Youssef Cassis)等人考證,1836年內森去世時,他是英國最富有的人,幾乎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算上內森的幾個兄弟,當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站上了世界之巔,擁有600萬英鎊資產。
到了1852年,羅斯柴爾德家族資產更是達到了953萬英鎊。而且內森的後代也不賴,1870年代,內森的四個兒子遺產總計840萬英鎊,超過同時期英國任何家族的財產。
1836-1837年正值美國的金融危機,羅斯柴爾德家族取代了巴林兄弟,成為美國銀行在歐洲的代理人。詹姆斯·羅斯柴爾德熱情高漲,羅斯柴爾德家族通過美國銀行接受了紐約州等州的州政府債券,卻不知道美國銀行當時已岌岌可危,結果1841年美國銀行破產。
這件事給羅斯柴爾德家族留下了壞印象,詹姆斯懊惱地希望"從沒有涉足過美國"。20世紀頭幾十年,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投資遭遇了數次滅頂之災。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盡管有著龐大的戰時融資需求,但戰爭卻令羅斯柴爾德家族受到重創。
德國最初的推進威脅到了法國巴黎,逼迫巴黎證券交易所、法蘭西銀行和身處巴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搬到法國波爾多,這嚴重影響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更為要命的是,同盟國的戰時融資全靠美國紐約金融中心(以J.P.摩根為核心),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沒在那兒設立分部。
此外,經過數代繁衍,內森·羅斯柴爾德的後裔們全然沒了企業家精神,面對倫敦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實在是難堪大任,更不用說比肩他們的祖先。戰爭結束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實質上也讓出了歐洲政府融資的主導者角色。
(6)老羅數字貨幣投資100萬擴展閱讀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二百多年,對歐洲和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家族的名聲之大,大概只有20世紀美國的肯尼迪家族能夠與之相比。人們對這個家族的成功活動也有種種評說,有人把它看作是猶太人智慧、財富、影響以及慈善事業的象徵,也有人把它作為猶太人企業用金錢征服世界的一個活樣板。
羅斯柴爾德家族靠做古錢幣生意和發戰爭財而暴發,後主要投資於金融行業。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五個兒子,分別控制了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法蘭克福、紐約和柏林,他們成為歐洲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
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在1833年不列顛帝國廢除奴隸制以後,曾拿出2000萬英鎊用以補償奴隸主的損失;1854年,他們還為英國在克里米亞同俄國的戰爭提供了1600萬英鎊的貸款;1871年,他們又拿出了一億英鎊為法國向普魯士支付普法戰爭的賠款。
他們還控制了整個歐洲的鐵路,所有法國給俄國的貸款,都是由該家族提供的;在美國內戰期間,他們已成為聯邦財政的主要財源。
他們以獨特的猶太行為處世方式,在異國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起,充分體現了猶太人的營財之道和民族特性。在200多年的輝煌歷程中,家族始終保持著不竭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其家族雖然支脈龐大,但卻一直保持著一種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力量。
在反猶浪潮滔滔洶涌的環境之下,他們運用智慧,沉著迎戰,化險為夷;特別是在同希特勒的較量中,他們更是憑借財富和非凡的談判智慧,令納粹頭子也算盤盡失,無可奈何。他們一方面以拒絕向反猶國家貸款來抵制反猶國家。
另一方面給猶太人的慈善事業甚至猶太復國主義事業以巨大的幫助。被全世界猶太人贊頌為「真正的大憲章」的《貝爾福宣言》,是以英國外交部致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支脈的納撤尼爾·邁耶·羅斯柴爾德勛爵的形式發表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不但是經濟世界中的金融舵手,而且在猶太民族的整體生活中,也是當之無愧的「紅盾牌」(羅斯柴爾德乃德語「Rothschild」,意為「紅色之盾」)。
Ⅶ 擁有匠人情懷的羅永浩還能讓他的錘子科技翻身嗎
老羅已經盡力了,但創業從來都不是有付出就必有回報。
根據成都尼畢魯科技9月19日的披露,其投資3000萬元占股1.13%的錘子科技2015年凈虧損4.6億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1.9億元。老羅交出的這份成績單,投資人看了肯定會不高興。
從財務數據來看,錘子科技2015年凈虧損4.6億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1.9億元。其凈資產從2015年的1.9億元直接跌到最新的20萬元。
一年半虧損6.5億元,對錘子科技而言的確是筆不小的數字,因為要想賺回6.5億元,即使即將發布的T3手機每部都能賺200元,那也需要賣出325萬台,但對一個連千元機年銷量都不足100萬台的手機廠商,要將旗艦機賣出300萬台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短期內就老羅已經不可能寄希望於依靠手機翻身了。
一位老羅的朋友、同時也是錘子競品廠商的高管對騰訊科技表示,如果說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後只有5到7家能夠活下來,老羅應該承認錘子不可能進入其中,這是一個很符合現實的公正評價。如果他接受了這個前提,然後不追求出貨量,先賺到錢再說,沒准反而能活下來。
Ⅷ 談談我是如何財務自由的
普通人如何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其實,從2.9億的數據來說,普通人基本上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實現這個財富,我們在苦笑之餘,能夠調侃自己的只剩下,我們再苦還是要有夢想。
一是培養多元化核心競爭力
在工業發展的年代,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對於普通人帶來的最大的意義就是極度的分工細化,在細致的分工下每個人就像一個機器上的螺絲釘一樣,成為服從資本生產的一部分,然而我們看到,隨著信息時代甚至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越來越多的工作正在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科技所替代。
也許一個普通的工作,可能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會被科技所淘汰掉,這就意味著即使你是專精某項工作的專業化人才,依然有可能會成為時代發展的棄兒。
一個人在職場的收入高低,其實並不是因為其工作的多寡而進行按勞的分配,更多的則是採用稀缺化程度來衡量,一個人擁有的能力越是稀缺,一個人就越有可能獲得高額的收入。
舉例來說,即使你是一個很牛的紡織工人,可以同時操作幾十台紡織機,甚至你的工作已經到了匠人精神的地步,擁有著幾乎到藝術的工作水平,但是在互聯網計算機的操作下,把你整個替代掉的概率依然很大。
但是如果你有一些不容易被替代的獨特能力呢?比如說商業談判能力,人脈構建能力,內容創作能力,如果有這些多元化的能力,就會成為你的真正核心競爭力。
擁有這些能力,即使不能讓你在公司不斷晉升,也能讓你有機會獲得其他公司更高收入職位的青睞。
二是培養量入為出的意識
一直以來,無論是政府還是商家都在鼓勵普通人消費,的確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意義十分重大,但是在物價上漲,收入不漲,甚至還要下跌的今天,再去月光族明顯是一種並不明智的行為了。
一方面,完全屈服於自身的慾望去消費,而不去考慮任何的節制,恐怕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
因為現在所有商家都十分熟諳一種母愛邏輯,就是好的東西很多,那我就給你提供更多好的東西,而發達的信息科技讓我們很輕而易舉的就能夠得到產品的信息。
從而出現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收入和慾望的嚴重不匹配,一方面我們的收入遵循的是線性甚至是一般情況的發展邏輯,另一方面我們的消費慾望卻呈現出指數型增長的特徵。
而極度發達的金融,卻又給了你各種超前消費的授信,所以很多人因此成為了卡奴,要麼是信用卡的奴隸,要麼是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的奴隸。
所以對於每個職場人而言,現階段最需要做的是學會量入為出,明白斷舍離,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增加自己的資本。
三是增強資本增值的能力
可以說,前十幾年房地產成為了中國人資本增值的主要路徑,而很多的財務自由人群都是依賴於房地產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在國家房地產調控的政策配置下,再想依賴於房地產實現財富的翻番甚至財務自由恐怕是並不現實的行為。
但是,通過增強資本增值的實力,實現被動收入的提升才是以一種明智的選擇。這就要求每個人盡快建立自己的資本意識,學會用資本創造財富。
雖然投資可能是有錢人的游戲,但是錢少並不意味著只能放棄治療。理財的邏輯往往是集腋成裘,資本加上時間再配合復利,這就是資本的最基本的邏輯。
面對著胡潤2.9億的財富自由門檻,除了苦笑之外,我們不如從現在開始吧。
Ⅸ 感覺自己的收入太低了,股市能讓自己的收入翻一倍嗎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產階級,這幾年似乎成了社會上最「可憐」的一批人。別看他們名牌傍身,出入高檔寫字樓,賺著還不錯的票子,住著還不錯的房子,開著還不錯的車子。但隨之而來的好像並不是到達小康後的解脫,而是如影隨形的焦慮。
這種焦慮可能來自高額的房貸、職場的競爭、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健康、自己的婚姻。處於社會中不上不下的階層,想再往上爬一爬,難比登天。可是一旦想停下來享受享受,往下滑,那真是易如反掌。這種對於向上躍升的渴望,以及向下沉淪的恐懼,才是導致這種焦慮的真正原因。
認 清 自 己
作為普通投資者,要承認自己在股市中是處於劣勢的一方。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進入到股市中來,並沒有對資本市場有一個很好的認知,也沒有很好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資金量也不是很大,更談不上成系統的選股方法、投資策略、交易經驗。
在如此多的劣勢之下,很多投資者只能寄希望於運氣,「炒」股,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碰運氣」的行為。對公司的估值沒有合理計算,對股票的價格是貴了,還是便宜了,自然也沒有合理的判斷。每次買入賣出,更多的是跟隨市場做出的情緒化決策,而非通過理性思維深入思考後的選擇。
有些投資者確實「運氣」不錯,剛進入市場就遇到了牛市(事實上是牛市的賺錢效應吸引來了新的投資者,先後順序要搞明白)。在牛市普漲的行情下,往往隨便敲下一行代碼,就能很快獲得上漲的盈利。每每這個時候,這些賺了錢的投資者就會翻臉不認賬,絕對不把盈利的原因歸結於「運氣」,而是煞有其事的總結出一套方法論,編纂出自己的「炒股聖經」,吹噓著一番又一番的大道理。
可惜,一次的盈利、階段的盈利,很難變成永久的盈利。每次牛市過後,他們賺到的錢就會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捎帶著還拐跑了本金,甚至欠下了外債,留下一地狼藉。
這種「碰運氣」式的投資,在股市中很難走的長遠。一個成熟的人,不應該永遠寄希望於幸運女神的保佑,而是應該學會「獨立」,找到真正能夠長期依賴的投資策略。
所謂投資策略,就是要包含了選擇、擇時、執行、止盈、止損等各種方面,用來應對股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牛市、熊市、震盪市,動不動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遍地跑。有沒有什麼投資策略,能夠幫助普通中產階級,達成財富更上一層樓的目標呢?
價值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股市很神奇,有人把他當成碰運氣的賭場,那股市回饋給你的,就是久賭必輸的賭場定律。但如果我們把目標放的長遠一些,預期降低的保守一些,抱著尋找價值的態度來到這里。在股市中想要獲得資金的保值,穩健的增值,就變得有跡可循了。
我們只要把握住以下三點規律,就能找到股票投資的確定性,不僅虧損的風險會變得極小,還會取得遠超其他投資方式的豐厚收益。
首先,設定投資周期。以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來看,大概是5年左右。作為30多歲的中產階級,股市不能幫你賺到明天就要還給銀行的房貸,也不能幫你完成月底換豪車的夢想。但如果能拿出一部分長期不動的閑錢,股市能幫你賺到幾年後孩子出國留學的學費,或者幫你賺到提前退休環游世界的路費。
其次,找到一家在投資周期內,利潤能持續增長的優秀企業。因為長期來看,股價的變化一定是受到企業內在價值影響的。而這樣的企業,通常都是我們生活中就耳熟能詳的。投資圈有一種特別傻缺的論調,「那個誰誰誰不就是買了茅台么」,「那個誰誰誰不就是買了平安么」,好像買了白馬股就是沒有選股能力。投資的目的是踏踏實實賺錢,誰說好的投資就一定要買那些犄角旮旯的小股票了。
最後,要確定買入的時候,價格足夠的低估。而短期之內,市場給出的價格通常是無效的,甚至是瘋狂的,比如最近面對疫情,美股和港股的無差別暴跌,大量優秀的公司,都跌出了很好的安全邊際。如果你之前肯付出一些精力,多看懂一些行業,多看懂一些公司,提前給出合理的估值,那這種別人恐慌的時刻,一定是你貪婪地好機會。
在一個投資周期之內,一家企業的估值,從熊市時的10倍,上升到牛市時的20倍,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企業的利潤還能保持比較良好的增長,在周期內利潤增長了50%。根據股價的計算公式(股價=市盈率x每股盈利),我們最後回收的資金就是2 x 1.5 = 3倍。
沉下心來,深入的看懂幾個行業,徹底的看懂幾家公司,低估區間買入,合理區間賣出,根本不需要關注每天股價的漲跌,不用在乎過程中的什麼天鵝犀牛。給自己十年時間,跑完兩個周期,投入股市的資產,翻上10倍,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一個年入100萬的普通中產,選擇價值投資的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提升估值能力。每年拿出一定的積蓄,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
十年之後,還自己一個財務自由的人生,難道不香么?何必非要去和一幫拼運氣的賭徒,每天在瘋狂的賭場中廝殺。
Ⅹ 年薪100萬,自嘲是中產階級底層,你怎麼看
年薪100萬?是一個什麼概念?這樣的收入水平應該是全國95%的人都沒法達到的,看到了一個視頻,視頻內容是一位深圳的上班族,說在深圳即使年薪100萬也最多算是中產階級底層的水平,頓時其實覺得挺驚訝的。雖然深圳是標准一線城市,走在城市發展的前面,但是其實對於一線大城市來說,其實高收入的人群並不多,只是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根據數據顯示,70%的上班族工作10年都沒有達到月入過萬的水平,北京只有20%的人能達到月薪1萬以上的工資,而想要年薪百萬以上的收入,也很有行業局限性,不是處在行業和領域的尖端,就是在一些收入基本上沒有什麼天花板的互聯網和新興行業領域。但是即使是這樣,即使是這些行業有較高的薪資門檻,上不封頂的薪資浮動,年薪百萬分攤到每個月也要至少收入在9萬元左右,至少對於多數上班族來說,這樣的收入需要自己用一輩子的努力奮斗去實現。
年薪百萬,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說,或許只能用那麼好一點的運氣去獲得,真正能讓自己的能力去堪比年薪百萬的人,他們的能力也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記得華為就公開招聘過一個年薪百萬的畢業生,人家畢業之後就直接被華為給簽走了,畢業於國內頂尖985,211高校,人家研究的領域可能是我們聽都沒聽過的。若要真的以能去匹配這樣的收入,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數。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跟賺錢和認知有什麼關系嗎?
電影主要講的內容是,該片講述了三個年青人由於同一個理想結上了深厚感情,從相互之間不理解到最終變成一輩子朋友和協作伙人的小故事。三個性格迥異的夥伴在雲南千年古寨,機緣巧合下合夥干電商,與古寨「格格不入」的他們用真誠改變了所有人,開啟了一段純真且荒誕的創業旅程。
這個故事是對《中國合夥人》的延續,合夥人那年代大家都往國外走,現在則是聚焦回到家鄉的年輕人,立足於「走回來」與當下形勢不謀而合。
當初去美國的馬雲一樣,回國創業沒有一個人敢投資他,甚至有人覺得他是騙子,但是如今的馬雲,他說啥大家感覺都是對的。
一個人的認知,會被自己經歷和視野所局限,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之所以做不到年薪百萬,不是少了一份遠見和認知,就是少了一點膽識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