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數字化貨幣改革
1. 數字貨幣金融的改革歷數什麼時代
目前咱們國家根本就沒有什麼數字貨幣,現在所謂的數字幣只不過是利益集團榨取勞動人民血汗錢的一個工具而已,不要被騙了們洗腦了。
2. 如何看待貨幣數字化
一切都在發展中,當貨幣數字使用廣泛的時候,大家也會接受,就像大家使用支付寶微信一樣。只要方便大家的使用貨幣數字化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國家實行數字化貨幣現金能增值嗎
不能,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還在實驗階段,還沒有正式發行。
另外,數字貨幣對應的是人民幣,之間的匯率是固定的,沒有波動,所以不存在增值貶值一說。
另外,現在利用數字貨幣詐騙的人很多,需要提高警惕。
後面國家央行的數字貨幣發行,也是通過銀行,而不會委託給某個公司
4. 央行推行數字化貨幣嗎
目前,全球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在進行貨幣數字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在12月20日深圳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平安集團、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宣布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相關體制機制。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實習編輯 李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支付方式的深刻變化,更高運行效率、更強經濟適應性的數字貨幣,正在成為未來貨幣發展的新趨勢。
在這一趨勢下,全球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在進行貨幣數字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在12月20日深圳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平安集團、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宣布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相關體制機制。
貨幣數字化是大勢所趨
在KPMG發布的一項全球科技創新調查中,數字貨幣與3D列印、物聯網、生物科技等被並列為未來三年裡最有前景的技術。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在推進貨幣數字化的研究。
今年初,英國央行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稱,數字貨幣以及移動技術的結合可能會徹底改變英國人民的購物習慣,英國央行正考慮利用這種技術來發布官方數字貨幣。而瑞典央行正在考慮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ekrona(電子克朗),以應對該國現金使用量大幅下降的趨勢。
2014年,我國央行成立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以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今年初,央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11月,央行官網發布的直屬單位印製科學研究所2017年度人員招聘計劃顯示,擬招聘6名具有碩士或博士學歷的專業人士進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兼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未來有望在票據市場等相對封閉的應用場景先行先試,不過推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暫無明確時間表。
第三方支付機構可能消失
在12月20日舉辦的首屆「中國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深圳市政府的指導下,平安集團、招商銀行、微眾銀行、大成基金等40餘家單位將共同發起籌建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以及FinTech研究院。
據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介紹,聯盟將配合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數字貨幣行業標准和機制體制。研究院則將全面開展FinTech基礎設施和創新業務的研究,探索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應用。
作為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火幣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林指出,談到數字貨幣,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法幣的數字化與數字貨幣存在本質區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其本質是一種標准化的數字資產。但是因為法幣數字化可能會選擇利用加密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作為其中一種核心實施技術,所以兩者之間又有著緊密的聯系。
李林表示,區塊鏈在不可重復交易、不可偽造、不可篡改等安全屬性上具有非常突出的技術優勢。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具有去中介化、開放性、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性,而這些特性也將對未來主權數字貨幣的流通產生深遠影響。
「在全球加密數字貨幣運營流通體系裡,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協議,不同機構之間遵循標准協議,為貨幣賬戶的跨平台流轉提供了基礎。無需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服務,來對接不同銀行。」李林舉例說道。在他看來,未來主權數字貨幣如果使用統一開放的區塊鏈協議或者其他協議,單純提供跨銀行協議的技術服務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會消失。
李林同時指出,去中心化結構下的加密數字貨幣結構體系,給政府監管帶來非常大的問題,因此在主權數字貨幣體系裡會有一些改變,例如匿名是可控的匿名,而不像比特幣網路中的完全匿名。
5. 德國進行貨幣改革有什麼影響
1924年8月30日,在穩定經濟並在柏林政權中注入新信心的不斷努力中,德國帝國銀行已脫離中央政府獨立,隨之採用了一套新德國馬克貨幣。這項措施是繼道威斯計劃賠償外國貸款價值800萬美元的德國馬克之後出台的。一年多以前,馬克的兌換率是1美元等於4萬億馬克,使許多受到嚴重創傷的中產階級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有爭議的行為中看到新的經濟穩定和發展的希望。
6. 王茂蔭的貨幣改革
《條議鈔法折》
鴉片戰爭後,因白銀大量外流,形成銀兩短缺,銀貴錢賤,造成財政的嚴重危機,此時任職於戶部的王茂蔭深感憂慮,潛心研究。太平天國起義,財政危機加劇,當時有鑄大錢和無限制發行不兌換紙幣等各種主張,實際都是主張用通貨膨脹的方法來緩和財政危機。針對這種現象,同樣是為了緩和清政府的財政危機,咸豐元年(1851)九月,時任陝西道監察御史的王茂蔭,向咸豐皇帝上了《條議鈔法折》,提出了他的發行紙幣的主張,被認為是他幣制改革的第一個方案。
他認為,行鈔(發行紙幣)「不能無弊」,指出行鈔有十弊,但與鑄大錢相比,「兩利取重,兩害取輕」,只是財政極端困難時的一種「不得已之計」。故紙幣要能流通順利,必須注意和防止無限制發行紙幣而造成通貨膨脹這一弊端,做到「先求無累於民,後求有益於國」,這構成了他的幣制改革主張的出發點。這一認識較為認真中肯地總結了歷代行鈔的失敗經驗,可以說王茂蔭對於紙幣發行原則的理解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基於這樣的認識,王茂蔭的行鈔方案主張可以概括為主要三個方面:
第一,發行紙幣(行鈔)只應是用來「輔銀」「而非舍銀而從鈔」。紙幣發行後,銀幣並不退出流通,而是數倍於紙幣與紙幣同時流通。
第二,行鈔應該做到「行之以漸,限之以制」、「定數」發行。「否則鈔無定數,則出之不窮,似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賤」。
第三,鈔幣必須能夠兌現。主張朝廷應「准許人民持鈔捐官,或繳納錢糧,或持鈔到銀號兌取現銀,以堅民愛鈔用鈔之心」。
王茂蔭的上述行鈔主張是為了緩和財政危機而提出的,在這一點上,符合當時清王朝統治者意圖,但其具體主張與清廷意圖又是難以相同的,故在建議提出之初,就遭到了駁議,建議未被採納。雖然1853年5月開始實行發鈔(官票),年底發行「寶鈔」,但由於這些都是不能兌現的,並且數量很大,與王茂蔭的主張建議均是相違背的。但是由於他是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朝廷中第一個主張發行紙幣的人,建議行鈔的目的又是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加之任職戶部多年,1853年11月王茂蔭仍被擢升為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王茂蔭雖被升了官,但其建議主張不被採納。1853年5月以來的行鈔措施與之設想又相違背,所以,在升職之後即給朝廷上了《論行大錢折》,反對鑄大錢。
堅決反對「鑄大錢」
道光以來的銀貴錢賤現象,在當時清廷的士大夫集團中產生不少主張鑄大錢的論調,1853年清廷開始實行鑄大錢。針對鑄大錢的論調和鑄大錢所造成的惡果,1853年11月21日,王茂蔭給咸豐皇帝上了《論行大錢折》。認為:「鈔法以實運虛,雖虛可實;大錢以虛作實,似實而虛。」也就是說,紙幣雖無價值,但若能兌換並且發行量有一定的「定數」,它就代表一定的實際價值;而大錢本身雖有一定的價值,但因它不足值,故而它的面值是虛的。折中還批駁了歷史上的錯誤觀點:國家可以創造或任意決定貨幣價值的觀點,認為「論者又謂:國家定製,當百則百,當千則千,誰敢有違?是誠然矣,然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指出了政府雖然規定鑄錢的名義價值,但不能決定它的實際價值。還指出「自來大錢之廢,多由私鑄繁興,物價踴貴」,1854年正月王茂蔭上《再論鑄大錢折》又分析了這一方面,「若奸人以四兩之銅鑄兩大錢,即抵交一兩官銀,其虧國將有不可勝計者」,「設奸人日銷以鑄大錢,則民間將無制錢可用,其病民又有不可勝言者」。可惜,王茂蔭的這一中肯的正確的主張依然沒有得到重視和採納。同年3月咸豐准添鑄了「當百,當五百,當千」的大錢,結果在流通中造成極大混亂,加之上述發行的不兌現的「寶鈔」,使通貨膨脹愈演愈烈。 《再議鈔法折》
咸豐四年(1854)三月,王茂蔭針對銀票、寶鈔和鑄大錢所造成的劇烈貶值和混亂,給咸豐皇帝上了《再議鈔法折》。《條議鈔法折》的主要目的是既要有助於解決財政困難,又想避免嚴重的通貨膨脹;那麼,《再議鈔法折》則主要是為制止已經發生的嚴重通貨膨脹。被認為是王茂蔭的第二個貨幣改革方案。
《再議鈔法折》的主要內容包括四項建議:其一,允許錢鈔兌換現錢;其二,允許銀票兌換現銀;其三,允許各商店用鈔換銀;其四,允許典(當)鋪款項出入搭用鈔幣。前二項是關於持鈔人同國家的關系問題,後二項是在商人同商人,商人與顧客的交換中擴大鈔幣的使用問題。而前二項是整個方案的關鍵部分。從中也可以看出,王茂蔭亦想利用銀號和商人的力量來推行貨幣改革,因為他深深體會到封建官僚機構貪暴腐敗,不能取信於民,而銀號在民間卻有較高的信用,因而產生了藉助銀號的信譽和聯系推行貨幣改革措施的想法,產生了發鈔必須有「商人運於其間」的主張。王茂蔭重視商人的作用,既反映了當時商人在社會中已有了不可忽視的力量,也表明他本人同商人和商業活動之間的密切聯系以及對貨幣問題的深刻認識。然而,咸豐看了《再議鈔法折》後大為不滿,認為王茂蔭所言是貴民而賤官,不以國家政事為重,加上戶部軍機大臣審議結論中也指責王茂蔭是「所論專利商賈而不便於國,殊屬不知大體」,從而導致咸豐下旨「嚴行申飭」,將王茂蔭調離戶部,任兵部右侍郎。從此,基本上結束了其主理財政貨幣的事務。
難能可貴的是,王茂蔭上述貨幣思想主張,是在西方的貨幣理論和制度還沒有介紹到中國來時所提出的,所以,他的貨幣思想主張被認為是在繼承中國傳統貨幣思想的基礎上,根據他個人對當時中國的狀況的分析、體會而獨立形成的。並且很多觀點的表述是正確的和中肯的,其主張現實中亦是能行得通的。尤其他的敢於堅持觀點、遇事敢言、持正不阿、關心國計民生的精神是值得稱頌的。
7. 中國搞數字貨幣到底意義在哪裡
你好,數字人民幣取代紙質人民幣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就像時代從實體走上電商,人民幣也從線下來到線上,它的功能與紙鈔完全一樣的,就是紙鈔的數字版。
目前中國搞的數字貨幣屬於領先技術,短期內勢必會加速自身的數字貨幣建設,以尋求與DCEP的差距。不過,DCEP能夠最終實現助推人民幣國家化,仍然還是取決於國內經濟的平穩增長以及人民幣自身的國際流通能力,並不是單純取決於人民幣的數字化技術,任重道遠是必不可少的。
8. 數字化貨幣是什麼意思
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9. 數字化貨幣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目前是在幾個地方試點兒,試點兒成功了以後馬上就會向全國推廣,最早的話應該是年底吧。